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低年级阅读教学内容的重构镇江实验学校 徐俊英比“怎么教”更重要的是“教什么”,教什么样的内容,就用什么样的方法,适和的才是有效的;比“教什么”更重要的是“为何教”,要实现什么样的目标,就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因此,围绕“怎么教”这个话题,我们需要作系统的思考,着力解决三个问题:如何设定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年段目标?如何从文本中研制出适宜的低年段阅读教学内容?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和低年段学生特点,选择适切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就目前的阅读教学现状而言,低年段、中年段、高年段的课基本上是一个模式,很难分清年段,都是粗略地教一教字词、读一读课文后,就是跟着课文的思想内容跑,翻来覆
2、去地问“你读懂了什么”、“你悟到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往往一篇课文教完了,低年段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连课文都没有读正确、读流利,更不要说有感情地朗读了。而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语文教师不能正确把握各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或越位,或缺位,造成阅读教学的盲点。更有甚者,教学时跟着课文内容跑,跑着跑着必然就把既定的教学目标跑丢了。因此,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改变低年段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有效策略。语文课程标准针对阅读教学,在“总目标”中提出了“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3、。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的具体要求。归纳起来就是4个方面:阅读的方法与能力;阅读的理解与体验;阅读的容量与积累;阅读的态度与习惯。低年段的阅读教学目标应仅仅围绕学习“阅读力”这个核心,设定在4个方面:(1)识读。借助文本正确认读1800个汉字,奠定文本阅读的基础。(2)朗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破句、不指读、不唱读”。(3)阅读。了解词句的意思,能读懂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对感兴趣的人和事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4)诵读。在文本阅读中丰富情感积累,并背
4、诵优秀诗文50篇。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识读”是借助工具识字;“朗读”是出声地读;“阅读”是不出声地读,是静思默想,潜心体会;读”则重在背诵积累。所有的“读”的能力都需要“情”的内在推动,逐步从“愿读”,到“乐读”,到“好读”,到“勤读”,直至“独立读”。面对具体的课文,我们往往感觉这个不能少,那个不能丢,于是教学目标就显得多而杂。事实上,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正是从上述4个方面着手,根据文本的教学价值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设定具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以二年级狼和小羊为例,就可以设定这样4个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正确、熟练地认读文中的14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按笔顺描红9个生字。2根据对话前的提示语,
5、区分角色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反问句”;在教师指导下,练习分角色朗读。3联系故事内容,分辨善恶,对“狼”和“小羊”作出自己的评价。4熟记故事情节和角色对话内容,和同学合作排演情景剧。在这4个教学目标中,我们可以看到朗读教学是本文的重点目标,表述具体而明确,集中在反问句的感情朗读训练及角色朗读指导。同样一个教学目标,在表述上还需做到清晰、可测。一是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使”、“让”等句式就颠倒了主体位置,宜表述为“在教师指导下”、“借助文本中的注音”等,表明学生是在什么样的学习条件下达到目标的。二是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是适度的,可区分水平层级,而不是模棱两
6、可的。如同样是“积累”,可以分为“认读、复现、辨别、运用”等不同的层级水平,而狼和小羊中的积累目标则定位在“熟记”及“表演”,及在情景剧中的运用水平,这样的文本语言积累是在表演中体现出来的,实现了在运用中积累的教学目标,远胜于背诵课文、复述故事或者默写语段。三是教学目标是可测的。阅读教学目标是学生的行为能力目标,应该表述为可以观测与监测的行为动作,如“分辨”、“区分”等,而慎用描述心理状态的词汇,如“体会”、“感悟”等。可测的教学目标将有助于我们根据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及设计教学活动。简而言之,合理的教学目标是在把握阅读教学总目标的前提下,准确界定年段教学目标的水平层级,进而根据不同的课文,设定具
7、体而集中的教学目标,用恰当的语句加以表述。诚然,教学目标的合理与否,还需看是否切合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的阅读水平差异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差异,设定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应该是最合理的。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阅读教学中核心内容的选择其实就是对文本教学价值的挖掘,对具体的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明确小学语文低年段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我们首先要区别三个概念:语文课程内容、语文教材内容、语文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指出: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达到语文科特定的课程目标而选择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策略、价值观等要素;语文教材内容是语文教材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指为了有效地反映、传递
8、课程内容诸要素而组织的文字与非文字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语文教学内容,则是语文教学具体形态层面的概念,从教的方面说,指教师在教的实践中呈现的种种材料及所传递的信息。它既包括在教学中对现成教材的沿用,也包括教师对教材内容的“重构”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三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我们科学地将这三者隔离开了,我们就会自觉地将目光锁定在“用什么去教”才能实现课程内容目标这一特定的层面。教师才可以引导学生感知知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开发智力,进而形成技能、技巧,并能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审美意识等方面得到发展。阅读教学的篇目都是以“选文”的形式出现的。“选文”作为学习课
9、程内容的途径,给我们教师带来的复杂性就是要学会择取。“选文”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的知识点,但有些知识点并不是在低年级就要求学会的(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多知识点只需要接触,停留在了解的层面即可),有些知识点可能在以前的篇目中已经出现过了。成篇的课文,相当于教学中的直观教具,它给知识的学习添补进经验性的感知。但是感知教具并不是教与学的目的,目的是要通过教具,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教材中的课文,用的其实也并不是整篇的“文”,多数情况下,派用场的只是某一侧面的某一点或某几点。但是这些知识点是粘附在整篇的课文中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准确地确定一篇文本中什么是核心的教学内容,什么是次要的。选文教学内容的确立不
10、像低年级识字教学篇目这样的清晰和直白。这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统观教材的能力,要对照年段教学目标,有选择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0课沉香救母为例,这是一篇民间神话故事,为了阅读的方便,分为两篇,第一篇是立志学艺,第二篇是劈山救母。沉香救母(一)是故事的第一部分,讲述的是小沉香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压在华山脚下,他立志救出母亲,于是上山拜师学艺,刻苦练功,终于练就一身高强的武艺,表现了沉香为了解救母亲,不怕吃苦,顽强学艺的可贵品格。课文的语言特色,即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并列式的四字词语使文章显得十分生动。如“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
11、早贪黑、习武练功、腰酸背疼”等。2.关联词语的运用,使语句的表达更丰富。如文中 “一就”和“不管还是都”的句式。3.运用动作描写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根据年段目标及课文所蕴含的知识点,我们确定如下三个教学内容板块:板块一:认读积累。认读并识记文中的10个生字及并列式的四字词语,如“寒冬腊月、盛夏酷暑、起早贪黑、习武练功、腰酸背疼”等。板块二:朗读想像。借助文中人物的行为动作,想像情景,体会人物丰富的内心活动,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如“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等。板块三:词句理解。认识“一就”、“不管还是都”等句式,并了解这些句式所表达的意思所在;了解“才”字的不同含义,如“沉香
12、再三追问,爸爸才含着眼泪说出了真情”、“二郎神心狠手辣,神通广大,你才是个8岁的孩子,怎么能对付得了他呢?”当然,这篇课文中还有很多的内容是可以讲授的,很多方面能力是可以训练的。比如复述课文,补充故事内容以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等。但这些不是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所在,有些知识点、技能不一定非要在这篇课文中来学习。以上是就一篇独立的课文而言,其实,阅读教学要善于将一篇篇课文与活生生的生活结合起来,创造性地研制出切中学生心坎的教学内容来,以推进语文课程内容建设。在这方面,薛法根老师所倡导的组块教学,提炼了行之有效的具体策略。他打破一本教材的局限,引领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融合起来,从生活中选择适合的学习
13、内容,形成三个动态、即时、开放的教学内容板块:(1)以语文核心知识为“内核”的内容板块。核心知识是学生学习语文最基本、最常用、最具摄取性的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等。教师要从教材文本中发现这些隐藏着的核心知识,进而围绕某一个核心知识点,从文本中选择合适的学习材料,按照“教学练”的不同功能,组成教学内容板块,以实现“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2)以学生语文能力为“内核”的内容板块。基于小学语文课程(能力)标准,依据布鲁姆能力目标分类学,确定学生年段能力发展目标群,并以此为“内核”,从教材中选择适合学生某项能力训练的语文学习项目,整合成教学内容板块,实现“举三反一”的教学效果。(3)以语文问
14、题解决为“内核”的内容板块。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取学生面临的各类语文生活问题,并以问题解决为“内核”,选择相应的语文解决策略,设计成适合学生实践运用的内容板块,以形成“生本化”的语文内容。在阅读教学中,他以现有语文教材为蓝本,唱好“三步曲”,组编切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板块”。一是“减”:运用减法思维,将每篇课文中值得教又值得学的“精华”筛选出来,作为教学内容的“内核”。这个内核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语段,也可以是一个技能点、一个情感点等。 二是“联”:根据 “内核”,将社会生活中与之相联并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选编进来,以相同的内容丰富“内核”;以相似的内容区分“内核”;以相反的内容凸
15、现“内核”。以此拓宽学习领域、开阔学生视野。三是“整合”:围绕“内核”,将选编的相关内容有机组合,理清序列,形成一个具有聚合功能的教学“板块”。看来,研制合宜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对文本作深度解读,以提炼具有核心教学价值的语文知识,进而调制出适宜的教学内容;必须要将文本和生活联系起来,生成具有多重功能的教学内容板块,以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切合年段学生的年龄特点,“什么样的年龄读什么样的书”。否则,就会催生“年纪轻轻的博士与老态龙钟的儿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怎么教”是一个方法问题,方法没有好坏,只有适合与否,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应当用什么样的方法。阅读教学中,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
16、容和学生实际,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儿童学习的需要所有的“教”都是为着“学”,教学方法实质上是“教学生如何去学的方法”。教学的方法尽管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一个基点,那就是儿童的学习需要。我们从于永正等特级教师的教学中,就可以琢磨教学方法后面的道道来。比如造句训练,一般教师停留在“对”,而不求“好”,更不知道造句对于低年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难题。难就难先有词语,再根据词语去“搜索”或者“编造”一个能用得上这个词语的内容。仅仅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是难以满足低年级学生的学习需要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创设一个语言的运用情境,显得更加迫切。于永正老师在指导低年级学生
17、造句时,就用了几个“绝招”:【例1】现场运用师:先看看“流利”这个词在哪一句话里,找出来读读,看看是说什么的。生:(读)那位同学读得很流利,很有感情,周总理不住地点头。师:这里的“流利”是说读书读得熟练还记得这首诗吗?谁能背下来?生:(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要求用上“流利”这个词。生:××同学背古诗锄禾,背得很流利。生:××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多么有感情啊!师:请小朋友观察我在干什么,然后用“流利”说一句话。(老师拿出钢笔在纸上作写字状;钢笔不下水,甩了甩还是不大下水。)生:于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大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18、。师:换一支笔,看看这支笔怎么样。(用另一支笔很流畅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生:于老师这支笔写字很流利。生:于老师用一支彩色的钢笔,很流利地写出了“高山流水”四个字。【例2】续编故事师:小朋友都知道,孙悟空生来爱动、坐不住,有一天,唐僧叫孙悟空坐下来念经,猪八戒一听了,他在唐僧旁边说了一句话,里面有“安安静静”这个词。小朋友们想一想,猪八戒会说什么?生:师父,你从来没见猴哥安安静静地念过经!(笑声)生:师父,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地念经呢?师:猪八戒就是这么说的。(众笑)谁能把刚才的小故事连起来讲一讲?生:有一天,孙悟空犯了错误,唐僧叫他坐下来念经,猪八戒一听,笑了。他对唐僧说
19、:“师父,猴哥的屁股坐不住,他怎么能安安静静坐下来念经呢?”无论是创设情境还是续编故事,都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将词语的运用具体化、情境化了,为低年段学生用词说话、造句提供了条件、设置了阶梯,使学生能逐渐学会“爬坡”。因此,这样的造句指导方法赢得了孩子。二、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目标的有效达成。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根据低年段阅读教学的核心目标,我们可以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目标,就要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就是“正确”。要想达成这样的目标,就要过好认读关。由于受方言的影响,字的发音难点在各地不尽相同。比如吴方言地区,翘舌
20、音、前后鼻音的字是最难读准的,便成为读“正确”必须突破的难点。因此,在教学中就要将这些词语归类指导,通过反复地“示范朗读”、“对比辨析”等方法,强化正确读音,直至熟能生巧。怎样才算“流利”?就是要做到不唱读、不顿读,应该词语连读,长句有语意的停顿,并有一定的语速。我们还要明确,“读得快”并非我们所需的“流利”。朗读一段话,一定要注意句子和句子之间的停顿;朗读一篇文章,还需注意一个自然段和一个自然段之间的停顿。低年段的朗读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读词语”入手,经过“读词读词组读短语读短句读长句”这样的训练顺序,循序渐进,逐步增长学生连贯朗读的单位长度,从而读流利。比如苏教版一年级上册小河与青草一文中
21、有一个长句:“这要感谢你呀!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要不,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教学中采取分步训练的方法,依次指导学生朗读:河岸的泥土 浑浊的泥水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 变成/浑浊的泥水是你/把河岸的泥土/紧紧抱住 我/早就变成/浑浊的泥水了每一次朗读时,词语或短语的重音都发生了变化,朗读的停顿和重点自然就分明了,于是,再读整个长句,便自然就有了停连,就有了节奏。这样的分步训练指导方法,对于“读流利”这个教学目标而言,是最实用,最有效的。至于“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方法就应该更丰富了。【例2】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了解”一词非常准确地指出,低年级的词句理解是浅层次的、感
22、性的,不必追求深入的理性分析,跟中高年段“理解词句的意思,理解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有着明显的界限。因此,面对一篇课文选择哪些词语让学生了解时,我们应该坚持三不选原则:学生已经懂了的不选,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也不选,讲了之后,学生依然不懂得也不选。了解词义的教学方法不一而足:(1)借助图画了解意思。比如春到梅花山中“晶莹透亮”的意思。引导学生从图画入手,说一说看到梅花怎么样的。学生说出梅花的花瓣很薄,在阳光下像透明了一样,这时老师就可以适时亮出“晶莹透亮”这个词语了。美丽的丹顶鹤中,看图指出哪只丹顶鹤在“引吭高歌”?哪只丹顶鹤在“展翅飞翔”?图与词对应,就无须解释,自然心领神会。(2)借助文
23、本中描述性的情境来了解意思。比如梅兰芳学艺中,借助“梅兰芳常常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来了解“勤学苦练”的意思;(3)用学生生活经验来了解词句的意思。汉语具有意合的特点,很多词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只要学生能从生活中找出例句,就无需赘言。“会用”是最高层次的“理解”,有时语气费劲脑筋去解释,不如让学生用词说话。三、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对课堂的教学现场。课堂教学千变万化,预设之外的问题层出不穷,而教学的精彩正在于教师能敏锐地发现其间的教学内容,作出机智的处理,艺术性地化解难题,生成师生的教学智慧。这样即兴而生的教学方法,便是教师的教学智慧所在。应对课堂的现场,恰到好处地运用教学方法,应是我们教学的一种追求。“乡下孩子这首儿童诗歌以短短四小节描写出了乡下孩子丰富多彩的游戏、劳动等生活情景,反映了他们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抒发了热爱农村广阔天地的思想感情。”在备课本上写完这段话后,我不禁暗自担忧:或许让孩子感受父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2年公务员多省联考《申论》真题(四川行政执法卷)及答案解析
- 吉林师范大学《税务实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排水管网系统》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师范大学《绘画基础一色彩静物》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医院文化活动组织与实施方案
- 实验小学特色课程招生方案
- 吉林师范大学《电动力学》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羽毛球I》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大学《微机原理与应用A》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2024货运物流运输合同范本
-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课件 (共7张PPT)
- 5000吨每年聚丙烯酰胺工艺流程图
- DB64∕T 1754-2020 宁夏砖瓦用粘土矿产地质勘查技术规程
- PSUR模板仅供参考
- 火力发电企业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参考)
- 《锅炉水容积测试技术规范》团体标准
- 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PPT幻灯片课件(PPT 24页)
- 子宫内膜息肉-PPT课件
- 桥梁施工各工序质量控制措施
- 保安队排班表
- 包头医学院新开课程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