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硫酸硝酸和氨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了解硝酸、浓硫酸的特性及氨及钱的性质;二、预习内容(一)思考与交流:1、硫酸、硝酸、盐酸的组成特点?酸的分类:2、酸的通性有哪些?3、实验室制H2用什么酸?为什么?(二)写出稀硫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FeFe2O3Fe (OH) 3BaCl 2课内探究学案、浓硫酸的特性1,浓硫酸的吸水性:在盛有少量硫酸铜晶体的试管里注入浓硫酸,现象 ,结论。【思考】实验室为什么常用浓硫酸干燥气体?2、浓硫酸的脱水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现象i-l n 浓藤酸 i?r+i 1 h n蔗糖变黑的本质:5丹91 » zsi
2、ir/j【思考】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怎么办?【比较】浓硫酸的吸水性浓硫酸的!®水性含义有去为吸无,0#去、是脱本质浓硫酸吸收含水息合物结晶水合枷中的形成硫酸水合物该硫酸能接,有机物被相炭化”3、浓硫酸的强氧化性(1)浓硫酸与金属铜反应探究实喊操作现象解棒(1)在试管里加入4M版硫旅, 用带导管和一个小孔的胶塞塞 紫,从孔中插入一根铜筐,加热. 把放出气阵通人品红溶液中n现 察现象.拨出钿丝,艰察溶湎颜色【探讨1】根据反应的现象,你能分步写出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探讨2】上述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各是什么物质?被氧化与被还原的元素各是什么?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3、?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探讨3】考虑本实验的产物为有毒气体,请你想一想如何改进实验装置?若想同时证明SO溶液显酸性,如何改进实验装置?画出简图。(2)浓硫酸与非金属(如 C)的反应【思考】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结合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的现象,写出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吗?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吗?(3)常温下,浓硫酸使铁、铝钝化【浓硫酸、稀硫酸的组成及氧化性的比较】浓硫酸稀硫酸组成(主要粒子)氧强弱氧化性(元素的氧化性)氧化性(的氧化性)化性化学方程式二、硝酸的氧化性1、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常温下,浓硝酸(或浓硫酸)使铁
4、、铝表面钝化:钝化原因分析:浓硝酸(或浓硫酸)将铁、铝表面 。钝化的本质。【思考】你能尽可能多地写出不同价态的含氮化合物的化学式吗?三、氨1、氨的物理性质:。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现象的解释:。2、氨的化学性质NH3,与水的反应 。 NH-H2。很不稳定,受 热会分解。【液氨与氨水的比较】液氨氨水物质类别所含粒子主要性质(2)NH3与酸的反应:氨与氯化氢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 述反应的现象是,为什么? 【注意】上述反应可用于检验氯化氢气体或氨气的检验氨与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思考】氨与硫酸反应有没有类似氨与氯化氢反应的现象?为什么?四、钱盐的性质1、钱盐受热易分解氨出氯化钱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
5、。氨出碳酸氢钱受热分解的方程式。【思考】氯化氨的分解与生成的反应是不是可逆反应?为什么? 2、钱盐与碱的反应写出硝酸钱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思考】实验室如何检验钱盐?五、氨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2、装置:" +”加热装置;发生装置与制 相似。3、收集:法;收集的试管口塞上棉团,作用4、干燥:。5、检验:(1) 。 (2) 。6、实验室能不能用氢氧化钠与氯化钱反应制备氨气?为什么?乙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其它方法(1)直接加热浓氨水(2)浓氨水与固体烧碱或生石灰 混合典型例题剖析【例1】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出现黑
6、色物质,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B.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说明浓硝酸不稳定.C.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罐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解析:A.解释正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以把化合物中H和。以2 : 1比例脱出,所以向蔗糖中加浓硫酸会发黑,此过程又叫蔗糖的碳化.B.解释正确.浓硝酸在光照下颜色变黄,是因为硝酸见光分解,生成的NO2溶于硝酸溶液呈黄色。工业制浓盐酸发黄的原因,是因为其中含有Fe3+。C.解释错误.正确解释为铝、铁与浓硝酸、浓硫酸常温下会发生钝化,在金属表 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D.解释正确.既不能溶于稀硫酸,也不可溶于水的物质,中学阶段有CuS、PbSAg2
7、S、HgS BaSQ、AgCl等。选C。【例2】下列气体可用浓 H2SO干燥的是 (填序号)。H 2s SQ H2 HC1 Cl 2 NH HBr HI PH解析:强还原性气体(H2S、PH、HBr、HI等)和碱性气体(NH、PH等)不能用浓 H2SQ干燥。答案:课后练习与提高一、选择题1.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A.稀硝酸B .稀盐酸 C.硝酸铜D .氢氧化钠2. 0.03mol铜完全溶于硝酸,产生氮的氧化物NO NO、N2Q混合气体共0.05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能是A、 30 B 、 46 C 、 50 D 、 663、当三份铜粉分别与足量
8、的稀硝酸、浓硝酸、热的浓硫酸反应后收集到的气体在相同 状况下体积相等时,三份铜粉的质量比为A. 3:1:2 B , 3:2:2 C .1:1:2 D , 1:3:24 .在NH、HNQ H2SO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A、使用吸收塔设备.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C使用H2作原料D、使用催化剂5 .有关硫酸的下列化学反应中,不是表现硫酸氧化性的是A.浓硫酸与铝的反应B.浓硫酸与木炭的反应C.稀硫酸与锌的反应D .稀硫酸与纯碱的反应6 .将充有n mLNO和m mLNO气体的试管倒立于盛水的水槽中,然后通入n mLQ。m>n,则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气体在同温同压下的体积为A . (m n)/3
9、 mL B . (n m)/3 mLC. (4 m 1)/13 mL D. 3/(m n) mL7 .下列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常温下,将铁片置于浓硝酸中:Fe+6HNO>Fe(NQ)3+3NOT +3H2O8 .向氯化俊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 NH+OH=NHT+H2OC.向(NH4)2SQ溶液中加入适量 Ba(OH)2: Bs2 +SQ2-=BaS(4>D.向浓硝酸中加入铜片:Cu+4rf+2NQ=Cif +2NO2T +2H2O9 .往浅绿色的Fe(NQ)2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后,溶液的颜色应该是A.颜色变浅 B .逐渐加深C .没有改变D .变棕黄色10 下
10、列叙述或操作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稀硫酸无氧化性B.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C.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着烧杯壁慢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D.浓硫酸与铜的反应中,浓硫酸仅表现强氧化性11 .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Na Ba"、Cl、SO'Na Ba"、AIO2、NQC . NhT、K > Cl、NONa、NO、SiO2311.有 N32SO、BaC» N&SQ、NaHC鸿四瓶溶液,只用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应选用的试剂是A. N*CO溶液B.硝酸.硫酸D. AgNO溶液12 .检验某未知溶
11、液中是否含有SO2一的下列操作中,合理的是A.先加硝酸酸化,再加氯化钢溶液B.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钢溶液C.先加盐酸酸化,再加氯化钢溶液D.先加盐酸酸化,再加硝酸钢溶液13 . CuS和Cu2s都能溶于硝酸,它们高温灼烧的产物相同,以下鉴别CuS和Cu2s两种黑色粉末的方法合理的是A.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所产生的气体B.将两种样品分别溶于硝酸,区别溶液的颜色C.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质量D.取两种同质量的样品分别在高温灼烧,区别残留固体的颜色14 .学生用滤纸折成一只纸蝴蝶并在纸蝴蝶上喷洒某种试剂,挂在铁架O过一会儿,发现纸蝴蝶台上。另取一只盛有某种溶液的烧
12、杯,放在纸蝴蝶的下方(如图) 的颜色由白色纸蝴蝶上的喷洒液转变为红色,喷洒在纸蝴蝶上的试剂与小烧杯中的溶液是ABCD纸蝴蝶上的喷洒液石蕊酚Mt酚Mt石蕊小烧坏中的溶液浓盐酸浓氨水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15、已知98%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 ,度为18.4mol /L,则49%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9.2mol /L B .大于 9.2mol /L C .小于 9.2mol /L D .不能确定16、下列关于浓 HNO与浓H2SO的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下都可用铁制容器贮存、常温下都能与铜较快反应C露置于空气中,溶液质量均减轻D 、露置于空气中,溶液浓度均降低1617、1.92g铜投入一定量浓
13、 HNO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Q,恰好672mL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Q的体积可能是A 504mL、168mLC 、336mLD 、224mL18. mg纯铜粉与足量浓硫酸反应,得到VL二氧化硫气体(标准X犬况),则被还原的硫酸A. m/64molB . m/ 32moiC . 98V/22.4gD . 64m/22.4g19 . 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5 mol L_1的浓HSO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 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 33.6 L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 1 L,测得溶液中c(H
14、+) = 0.1 mol - L 则生成的气体中 SQ和H2的体积比为A、1: 2B、2: 1C 1: 4D 4: 120 . (2000上海23)铜和镁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中,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4480mLNO气体和336mLN2O4气体(均在标准状况下),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 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 0.02g B 、8.51g C 、8.26g D 、7.04g二、填空题21 .硫酸的性质有:A.高沸点;B.强酸性;C.吸水性;D.脱水性;E.强氧化性。在下列硫酸的用途或化学反应中,硫酸可能表现上述的一个或者多个性质,试用字母填空:(1)实验室制取氢气 ;
15、 (2)实验室干燥氢气 ; (3)浓硫酸与金属铜 的反应; ( 4)实际生产中,浓硫酸可用钢瓶贮运 ; (5)浓硫酸使蔗糖变 黑,且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22 . a、b、c、d、e是含有一种相同元素的五种物质,可发生如下转化:zbai'c巳其中:a是单质;b是气体;c、d是氧化物;e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1)如果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固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名称表示):a;b; c; d; e。(2)如果a是一种常见气体,试推断这五种物质(用化学式表示):a;b; c; d; e。23、将红热的黑色固体单质甲放入一黄色的溶液乙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 A
16、, 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作用,将 A做如下的实验:(1)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甲:;乙:;丙:;A; B: ; C: 。(2)写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24、(1)浓硫酸与木炭粉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试用下图所列各装置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上述反应所产生的各种产物。编号(3)实验时可观察到装置中是, B瓶溶液的作用是(4)装置中所加固体药品是 装置在整套装置中位置的理由是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产物气流从左至右的方向)是(填装置的编号 广A瓶的溶液褪色,C瓶的溶液不褪色。 A瓶溶液的作用, C瓶溶液的作用是。,可验证的产物是,确定(5)装置中所盛溶液是,可验证的产物是四
17、、计算题25.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NO, NO的体积各为多少升?(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amoL/L的NaOH(,恰好使溶液中 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多少?(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 NaNQ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的质量为多少?卜方文件为赠送,方便学习参考第三节 酯化反应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酯化反应的原理、实验操作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理解可逆反应、催化作用。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用已知条件设计实验及观察、描述、解释实
18、验现象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能力与表达能力。科学品质 :通过设计实验、动手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求实、探索、创新、合作的优良品质。科学方法: 介绍同位素示踪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使用,通过酯化反应过程的分析、推理、研究,培养学生从现象到本质、从宏观到微观、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思维方法。教学方法 :研究探索式,辅以多媒体动画演示。课时安排: 第 1 课时:乙酸的性质及酯化反应实验(本文略去乙酸的其它性质部分)第 2 课时:酯化反应问题讨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过渡】我国是一个酒的国度,五粮液享誉海内外,国酒茅台香飘万里。 “酒是越陈越香” 。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板书】乙酸的酯
19、化反应【学生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 学生分三组做如下实验, 实验结束后, 互相比较所获得产物的量。第一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3 mL乙醇和2 mL乙酸,按教材 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 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 观 察现象。第二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 2 mL 浓硫酸和 2 mL 乙酸,按教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水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第三组:在一支试管中加入 3 mL 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 2 mL 浓硫酸和 2 mL 乙酸,按教
20、材P71,图3-16连接好装置,用酒精灯缓慢加热,将产生的蒸气经导管通到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接受试管的液面上,观察现象。强调:试剂的添加顺序;导管末端不要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加热开始要缓慢。【师】问题:为什么要先加入乙醇,然后边振荡边慢慢加入浓硫酸和乙酸?【生】此操作相当于浓硫酸的稀释,乙醇和浓硫酸相混会瞬间产生大量的热量, 并且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浓硫酸小,如果把乙醇加入浓硫酸中,热量会使得容器中的液体沸腾飞溅,可能烫伤操作者。【师】问题:导管末端为什么不能插入到接受试管液面以下?【生】防止加热不均匀,使溶液倒吸。【追问】除了采用这样一种方法防止倒吸外,此装置还有哪些其它改进方法?【生】 可
21、以将吸收装置改为导管连接干燥管, 干燥管下端插入液面以下防止倒吸 (或其 它合理方法) 。【师】问题:为什么刚开始加热时要缓慢?【生】防止反应物还未来得及反应即被加热蒸馏出来,造成反应物的损失。【师】 所以此装置也可以看作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 那么, 装置的哪一部分相当于蒸馏烧瓶?哪一部分相当于冷凝管?【生】 作为反应容器的试管相当于蒸馏烧瓶, 导管相当于冷凝管, 不是用水冷却而是用空气冷却。【追问】开始时缓慢加热是不是在产物中就不会混入乙酸和乙醇了?如何验证?【生】 用蓝色石蕊试纸来检验, 如果变红,说明有乙酸; 乙醇可以用红热的铜丝与之反 应后显红色来检验。【师】 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试
22、管不能用石蕊来检验是否含有乙酸, 其实只要将试管振荡一下,看是否有气泡逸出就可以了;接受试管中有大量的水,其中溶解的少量乙醇可能无法通过CuO与乙醇的反应来验证,但可根据有乙酸挥发出来,推知也会有乙醇挥发出来。【师】接受试管中有什么现象?所获得产物的量多少如何?【总结】第一组接受试管内无明显现象, 第二、三组实验中接受试管内有分层现象,并有浓厚的果香气味。 从对比结果来看, 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收集到产物; 第二组做法得到一 定量的产物;第三组做法收集到的产物的量最多。【布置课后讨论题】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 试分析原因, 并设计实
23、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到实验室进行实验) 。你对酯化反应有哪些方面的认识?请查阅相关资料后回答。第二课时【引入】回忆上节课的实验和课后讨论题。问题:为什么第一组做法几乎没有得到乙酸乙酯?【答】CH3COOH艮C2H5OH发生酯化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间的反应,在不加浓硫酸时,即使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速率仍很慢,所以当混合物加热时,蒸气成分是CHCOO悌口 QHfeOH的蒸气, 乙酸乙酯的蒸气极少甚至可以说没有, 当然在Na2CO3 溶液的液面上不会收集到乙酸乙酯。由此可见, 浓硫酸主要起催化作用,其次,因为制取乙酸乙酯的反应是可逆的,所以浓硫酸也能除去生成物中的水,有利于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
24、。【板书】 1、浓硫酸的作用:催化剂;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师】在该反应中,为什么要强调加冰醋酸和无水乙醇,而不用他们的水溶液?【生】因为冰醋酸与无水乙醇基本不含水,可以促使反应向生成酯的方向进行。【师】 在上一节的实验中, 为了获取更多的乙酸乙酯, 我们除了利用浓硫酸除去生成物中的水,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外,还用到了其它什么方法促使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生】 制取乙酸乙酯的实验同时还是一个简易的蒸馏装置, 边反应边蒸馏, 使生成物及时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出去,也有利于试管内的反应向生成物方向进行。问题: 第二组做法比第三组做法得到的乙酸乙酯的量明显少, 试分析原因,
25、并设计实验证明你的分析是正确的。【答】 由于加入了催化剂浓硫酸,反应速率大大加快了。 加热时, 蒸馏出的蒸气的成分是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冷凝成液体后收集在盛水的试管中,但乙酸和乙醇是溶于水的,乙酸乙酯作为有机物, 又易溶于乙酸和乙醇这样的有机溶剂中, 所以必然有部分乙酸乙酯溶在乙酸和乙醇的水溶液中,因而收集量减少;但试管中如果盛放 NaCO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 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 提高收集效率, 并提高乙酸乙酯的纯度, 因而收集量要多。【板书】 2 、饱和碳酸钠溶液可以除去乙酸,溶解乙醇,减少乙酸乙酯在溶液中的溶解量。【实验证明】取等浓度、等体积的乙酸(或乙醇)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分别盛放于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等体积乙酸乙酯,振荡后静置,结果是盛乙酸(或乙醇)溶液的试管中的乙酸乙酯变少,另一个几乎无变化。(需要注意的是,在此,学生往往会提出乙醇没有与NaCO反应的问题,更进一步的解释应是“冷凝液中的乙酸被N&CO中和生成CH3COON,aCHCOON和溶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商品数据分析》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热处理缺陷与质量检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北医药学院《小学数学课程设计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中医药大学《日语II》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春师范大学《大数据挖掘与深度学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景观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第1课时 电离能及其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鲁科版选修3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12 用计算器进行运算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2025年公共营养师考试学习资源整合试题及答案
-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 2025至2030年石榴养生酒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2030MicroLED显示器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螺旋埋弧焊管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
- 长沙2025年湖南长沙县招聘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2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国家开放大学2025年《管理学基础》形考作业1-4答案
- 政府会计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西安财经大学
- 2025年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模式
- 2023国家卫健委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
- 《木兰诗》历年中考古诗欣赏试题汇编(截至2024年)
- 2024年音乐节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