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胶囊剂_第1页
第十四章胶囊剂_第2页
第十四章胶囊剂_第3页
第十四章胶囊剂_第4页
第十四章胶囊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l学习要求l1.熟悉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质量评定;肠溶胶囊剂的特点与制法。l2.掌握硬胶囊剂、软胶囊剂的含义、特点与制法。2l1、定义l胶囊剂(capsules)系指药物装于空心硬质胶囊中或密封于弹性软质胶囊中而制成的固体制剂。3l胶囊剂可分为硬胶囊剂(hard capsules)和软胶囊剂(soft capsules,亦称胶丸)两类:l(1)硬胶囊剂:系将固体药物填充于空硬胶囊中制成。硬胶囊呈圆筒形,由上下配套的两节紧密套合而成,其大小用号码表示,可根据药物剂量的大小而选用。4l(2)软胶囊剂:又称胶丸剂,系将油类或对明胶等囊材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封闭于软胶囊中而成的一种圆形或椭圆

2、形制剂。l但因制备方法不同,软胶囊剂又可分两种:用压制法制成的,中间往往有压缝,故称有缝胶丸;用滴制法制成的,呈圆球形而无缝,则称无缝胶丸。5l另外,还有根据用途命名:例如肠溶胶囊剂 (enteric capsules)、结肠靶向胶囊剂(colon-targeted capsules)等。l胶囊剂主要供口服,但近年来也有用于直肠等腔道给药的,用法类似于栓剂。6l(1)可掩盖药物不适的苦味及臭味,使其整洁、美观、容易吞服。7l(2)药物的生物利用度高,胶囊剂与片剂、丸剂不同,制备时可不加粘合剂和压力,所以在胃肠道中崩解快,一般服后310min,即可崩解释放药物,呈效较丸、片剂快,吸收好。l如消炎

3、痛胶囊剂与片剂分别一次口服100mg,6例服胶囊剂者,平均在1.5h血中浓度达到高峰(6g/ml);另6例服片剂者,平均在2.5h血中浓度才达到高峰,且只有3.5g/m1。8l(3)提高药物稳定性。如对光敏感的药物,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可装入不透光胶囊中,防护药物不受湿气和空气中氧、光线的作用,从而提高其稳定性。9l(4)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如因含油量高而不易制成丸、片剂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l如将牡荆油制成胶丸剂(软胶囊剂)。又如服用剂量小,难溶于水,消化道内不易吸收的药物,可使其溶于适当的油中,再制成胶囊剂,不仅增加了消化道的吸收,提高了疗效,并且稳定性较好。10l(5)可定时定位释

4、放药物。l如将药物先制成颗粒,然后用不同释放速度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按所需比例混合均匀,装入空胶囊中即可达到延效的目的。若需在肠道中显效者,可制成肠溶性胶囊。也可制成直肠用胶囊供直肠给药。11l必须注意:l凡药物的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因易使胶囊溶化而不宜填充于胶囊中;l易溶性药物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因胶囊剂在胃中溶化时,由于局部浓度过高而刺激胃粘膜而不宜制成胶囊剂;l风化药物可使胶囊软化、潮解药物可使胶囊过分干燥而变脆,而不宜作胶囊剂。12l(一)硬胶囊的制备l硬胶囊剂的制备一般分空胶囊的制备和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l1、空胶囊的制备l(1)空胶囊的组成l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

5、材料,是由骨、皮水解而制得的。l由酸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A型明胶,等电点pH79;l由碱水解制得的明胶称为B型明胶,等电点pH4.75.2。13l以骨骼为原料制得的骨明胶,质地坚硬,性脆且透明度差;l以猪皮为原料制得的猪皮明胶,富有可塑性,透明度好。l为兼顾囊壳的强度和塑性,采用骨、皮混合胶较为理想。l还有其他胶囊,如淀粉胶囊、甲基纤维素胶囊、羟丙甲纤维素胶囊等,但均未广泛使用。14l为增加韧性与可塑性,一般加入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CMC-Na、HPC、油酸酰胺磺酸钠等;l为减小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入增稠剂琼脂等;l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二氧化钛(2%3%);l为美观和便于识别,加食用

6、色素等着色剂;l为防止霉变,可加防腐剂尼泊金等。l以上组分并不是任一种空胶囊都必须具备,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加以选择。15l(2)空胶囊的制备工艺l溶胶蘸胶(制胚)干燥拔壳切割整理等六个工序,主要由自动化生产线完成。l生产环境应达10000级,温度1025,RH35%45%。16l(3)空胶囊的规格和质量l空胶囊的规格由大到小分为000、00、0、1、2、3、4、5号共8种,一般常用的是05号。17l(1)外观l色泽鲜艳、色度均匀;囊壳光洁、无黑点、无异物、无纹痕;应完整不破、无砂眼、汽泡、软瘪变形;切口应平整、圆滑,无毛缺。l(2)长度和厚度l全囊长度偏差0.50mm以内,囊帽、囊体的长度偏差分

7、别在0.30mm以内。l囊壳的厚度应均匀, 囊帽与囊体套合时囊壳的距离(间隙,又称松紧度)应在0.040.05mm之间。18l(3)应无臭、无味。l(4)含水量应在12%15%。l(5)脆碎度l应有一定的强度和弹性,轻捏囊帽、囊体切口使成合缝应不破碎。l(6)溶化时限l于37水中振摇15分钟,应全部溶散。l(7)炽灼残渣l透明空胶囊灰分不得超过2.0%;半透明空胶囊(囊帽或囊体含有二氧化钛)在3.0%以下;不透明空胶囊(囊帽和囊体均含有二氧化钛)在5.0%以下。19l(8)微生物检查l不得检出大肠杆菌等致病菌和活螨;杂菌总数在1000个/g以下;霉菌总数在100个/g以下。l空胶囊应贮存在密闭

8、的容器中,环境温度不宜超过 3 7 ( 1 5 2 5 最 适 宜 ) , R H 不 得 超 过40%(3040%最适宜),即阴凉干燥处避光保存备用。20l(1)物料的处理与填充l若纯药物粉碎至适宜粒度就能满足硬胶囊剂的填充要求,即可直接填充。l若由于药物流动性差等方面原因,则需加一定的稀释剂、润滑剂等辅料。21l胶囊剂填充方式可归为四种类型:l(a)型是由螺旋钻压进物料;l(b)型是用柱塞上下往复压进物料;l(c)型是自由流进物料;l(d)型是在填充管内,先将药物压成单位量药粉块,再填充入胶囊中。22l(2) 胶囊规格的选择与套合、封口l空胶囊的选用 l空胶囊分普通胶囊和锁口胶囊(分单锁口

9、和双锁口两种),目前多使用锁口式胶囊,其密闭性好,不必封口。2324应根据药物的填充量选择空胶囊的规格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l1 、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 l(1)囊壁组成的影响:囊壁具有可塑性与弹性是软胶囊的特点,它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其重量比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 :1。l明胶剂与增塑剂的比例对软胶囊剂的制备及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l常用增塑剂与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44l(2)药物性质与液体介质的影响l对蛋白质性质无影响的药物和附加剂才能填充。l液体药物若含5%水或为水溶性、挥发性小分子有机

10、物(如乙醇、丙酮等)均不宜制成软胶囊。l液体药物pH以4.57.5为宜,可选用磷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l常用的分散介质为植物油或PEG-400。45l(3)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l为求得适宜的软胶囊大小可用“基质吸附率”(base adsorption)来计算,既1g固体药物制备成可包制软胶囊的混悬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可按下式计算:l基质吸附率 = 基质重量 / 固体药物重量l根据基质吸附率,称取基质与固体药物,混合均匀,测定其堆密度,便可决定制备一定剂量的混悬液所需模具的大小。46l常用滴制法和压制法制备软胶囊l(1)滴制法:滴制法由具双层滴头的滴丸机完成。滴制时,胶液、药

11、液的温度、滴头的大小、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量。4748l(2)压制法: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旋转模压法。4950l肠溶胶囊制备有两种方法:l一种方法是明胶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但此种处理法受甲醛浓度、处理时间、成品贮存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较大,使其肠溶性极不稳定。l另一种方法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料,其肠溶性较稳定。51第三节 胶囊剂的质量检查与包装贮存l(一) 质量检查l胶囊剂的质量应符合药典“制剂通则”项下对胶囊剂的要求:l1、外观 胶囊外观应整洁,不得有粘结、变形或破裂现象,并应无异臭。硬胶囊剂的内容物应干燥、松紧适度、混合均匀。l2、水分 硬胶囊剂内容物的水分,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出9.0%。52l3、装量差异l每粒装量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装量差异限度的不得多于2粒,并不得有一粒超出限度一倍(平均装量为0.3g以下,装量差异限度为10.0%;0.3g或0.3g以上,装量差异限度为7.5%)。534、崩解度与溶出度l胶囊剂作为一种固体制剂,通常应作崩解度、溶出度或释放度检查, 除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