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任务书1设计题目:分离苯甲苯混合液的浮阀板式精馏塔工艺设计2设计参数(1) 设计规模:苯甲苯混合液处理量2 万t/a(2) 生产制度:年开工330天,每天小时连续生产(3) 原料组成:苯含量为35%(质量百分率,下同)(4) 进料状况:含苯35%的苯甲苯混合溶液20(5) 分离要求:塔顶苯含量不低于98.5%,塔底甲苯含量不小于98%(6) 建厂地区:大气压为760mmHg,自来水年平均温度为20的盐城市3设计要求和工作量(1) 完成设计说明书一份(2) 完成精馏塔工艺条件图一张4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目录摘 要1绪 论2设计方案的选择和论证31 设计流程32 设计思路3第一章 塔板的工艺设计

2、41.1物料衡算4塔的物料衡4平衡线方程的确定5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6操作线方程6用逐板法算理论板数6实际板数的求取7进料温度的计算81.3.2 操作压强8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8平均密度计算9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101.3 精馏塔工艺尺寸的计算11塔径的计算11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121.4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13溢流装置计算131.5浮阀数目、浮阀排列及塔板布置141.6塔板流体力学验算15计算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静压头降15降液管中清夜层高度16计算雾沫夹带量161.7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17雾沫夹带上限线17液泛线181.7.3 液相负荷上限线19气体负荷下限线(漏液线)20液相负荷下限线

3、201.8小结21第二章 热量衡算212.2.2 塔底热量232.3焓值衡算24第三章 辅助设备263.1冷凝器的选型26计算冷却水流量27冷凝器的计算与选型273.2再沸器的选型28第四章 塔附件设计294.1接管29进料管29回流管29塔底出料管29塔顶蒸汽出料管29塔底进气管304.2筒体与封头30筒体30封头304.3除沫器304.4裙座314.5人孔314.6塔总体高度的设计31塔的顶部空间高度31塔的底部空间高度31塔立体高度32设计结果汇总33设计总结34致谢35参考文献36主要符号说明37附 录38摘 要化工生产常需进行二元液相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精馏是

4、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不同并借助于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达到轻重组分分离目的的方法。精馏操作在化工、石油化工、轻工等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为此,掌握气液相平衡关系,熟悉各种塔型的操作特性,对选择、设计和分析分离过程中的各种参数是非常重要的。塔设备是化工、炼油生产中最重要的设备类型之一。本次设计的浮阀塔是化工生产中主要的气液传质设备。此设计针对二元物系的精馏问题进行分析、选取、计算、核算、绘图等,是较完整的精馏设计过程,该设计方法被工程技术人员广泛的采用。本设计书对苯和甲苯的分离设备浮阀精馏塔做了较详细的叙述,主要包括:工艺计算,辅助设备计算,塔设备等的附图。采用浮阀精馏塔,塔高

5、18.81米,塔径1.0米,按逐板计算理论板数为29。算得全塔效率为0.539。塔顶使用全凝器,部分回流。精馏段实际板数为12,提馏段实际板数为17。实际加料位置在第13块板(从上往下数),操作弹性为3.75。通过板压降、漏液、液泛、雾沫夹带的流体力学验算,均在安全操作范围内。塔的附属设备中,所有管线均采用无缝钢管。再沸器采用卧式浮头式换热器。用140饱和蒸汽加热,用20循水作冷凝剂。饱和蒸汽走管程,釜液走壳程。关键词:苯_甲苯、精馏、图解法、负荷性能图、精馏塔设备结构绪 论化工生产中常需进行液体混合物的分离以达到提纯或回收有用组分的目的。互溶液体混合物的分离有多种方法,蒸馏及精馏是其中最常用

6、的一种。蒸馏是分离均相混合物的单元操作之一,精馏是最常用的蒸馏方式,是组成化工生产过程的主要单元操作。为实现高纯度的分离已成为蒸馏方法能否广泛应用的核心问题,为此而提出了精馏过程。精馏的核心是回流,精馏操作的实质是塔底供热产生蒸汽回流,塔顶冷凝造成液体回流。我们工科大学生应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课程设计是一次让我们接触并了解实际生产的大好机会,我们应充分利用这样的机会去认真去对待。而新颖的设计思想、科学的设计方法和优秀的设计作品是我们所应坚持努力的方向和追求的目标。浮阀塔盘自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发以来,由于制造方便及其性能上的优点,很多场合已取代了泡罩塔盘。

7、这类塔盘的塔盘板开有阀孔,安置了能在适当范围内上下浮动的阀片,其形状有圆形、条形及方形等。由于浮阀与塔盘板之间的流通面积能随气体负荷的变动而自动调节,因而在较宽的气体负荷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操作。气体在塔盘板上以水平方向吹出,气液接触时间长,雾沫夹带量少,液面落差也较小。与泡罩塔盘相比,处理能力较大,压力降较低,而塔板效率较高,缺点是阀孔易磨损,阀片易脱落。操作气速不可能会很高,因为会产生严重的雾沫夹带,这就限制了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具有代表性的浮阀塔有F1型(V1型)浮阀塔板、重盘式浮阀塔、盘式浮阀、条形浮阀及锥心形浮阀等。设计方案的选择和论证 1 设计流程本设计任务为分离苯_甲苯混合物

8、。对于二元混合物的分离,采用连续精馏流程。设计中采用泡点进料,将原料液通过预热器加热至泡点后送入精馏塔内。塔顶上升蒸气采用全凝器冷凝,冷凝液在泡点下一部分回流至塔内,其余部分经产品冷凝器冷却后送至储罐。该物系属易分离物系,最小回流比较小,故操作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2倍。塔釜采用间接蒸汽加热,塔底产品经冷却后送至储罐。2 设计思路在本次设计中,我们进行的是苯和甲苯二元物系的精馏分离,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只能达到组分的部分增浓,如何利用两组分的挥发度的差异实现高纯度分离,是精馏塔的基本原理。实际上,蒸馏装置包括精馏塔、原料预热器、蒸馏釜、冷凝器、釜液冷却器和产品冷却器等设备。蒸馏过程按操作方式不同,

9、分为连续蒸馏和间歇蒸馏,我们这次所用的就是浮阀式连续精馏塔。蒸馏是物料在塔内的多次部分汽化与多次部分冷凝所实现分离的。热量自塔釜输入,由冷凝器和冷却器中的冷却介质将余热带走。在此过程中,热能利用率很低,有时后可以考虑将余热再利用,在此就不叙述。要保持塔的稳定性,流程中除用泵直接送入塔原料外也可以采用高位槽。塔顶冷凝器可采用全凝器、分凝器-全能器连种不同的设置。在这里准备用全凝器,因为可以准确的控制回流比。此次设计是在常压下操作。 因为这次设计采用间接加热,所以需要再沸器。回流比是精馏操作的重要工艺条件。选择的原则是使设备和操作费用之和最低。在设计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定回流比。1、本设计采用连续精

10、馏操作方式。2、常压操作。3、20进料。4、间接蒸汽加热。5、选R=2Rmin。6、塔顶选用全凝器。7、选用浮阀塔。在此使用浮阀塔,浮阀塔塔板是在泡罩塔板和筛孔塔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两者的优点,其突出优点是可以根据气体的流量自行调节开度,这样就可以避免过多的漏液。另外还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制造方便,塔板开孔率大,生产能力大等优点。浮阀塔一直成为化工生中主要的传质设备,其多用不锈钢板或合金 。近年来所研究开发出的新型浮阀进一步加强了流体的导向作用和气体的分散作用,使气液两相的流动接触更加有效,可显著提高操作弹性和效率。从苯甲苯的相关物性中可看出它们可近似地看作理想物系。而且浮阀与塔盘

11、板之间的流通面积能随气体负荷的变动而自动调节,因而在较宽的气体负荷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操作。气体在塔盘板上以水平方向吹出,气液接触时间长,雾沫夹带量少,液面落差也较小。第一章 塔板的工艺设计1.1物料衡算1.1.1塔的物料衡(1)苯的摩尔质量:甲苯的摩尔质量:=(2)原料液平均摩尔质量:=0.35/78/(0.35/78+0.65/92)=0.388=0.985/78/(0.985/78+0.015/92)=0.987MF =0.38878+(1-0.388) 92=86.568(3)物料衡算原料液流量:F=200001000/(792086.568)=29.17总物料衡算:即D+W=29.1

12、7即0.987D+ 0.0235W=29.170.388解得:D=11.04,W=18.13 平衡线方程的确定由文献1中苯与甲苯的汽-液平衡组成可以找出算出。如表1-6 苯甲苯(101.3kPa)的t-x-y相平衡数据苯摩尔分数温度苯摩尔分数温度液相气相液相气相0.00.0110.60.5920.78989.40.0880.212106.10.7000.85386.80.2000.370102.20.8030.91484.40.3000.50098.60.9030.95782.30.3970.61895.20.9500.97981.20.4890.71092.11.001.0080.2=2.3

13、52.332.462.562.582.492.612.392.45同理可算出其它的从而推出所以平衡线方程因为,查表知:苯和甲苯的热熔均为1.83kJ/kg,;=所以q线方程为:y=3.8x-1.26;和平衡线方程联立求得:取操作回流比。 求精馏塔的气液相负荷L=RD =2.411.04=26.496V=(R+1)D=(2.4+1) =L+qF =26.496+1.36 29.17=操作线方程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用逐板法算理论板数同理可算出如下值:所以第七块为进料板所以总理论板数为12块(不含再沸器),第7块板上进料。1.2.7实际板数的求取由苯-甲苯体系的t-x(y)图可知

14、对应的温度为塔底温度,查得为。同理可查得:,由它们的安托因方程2 平均塔温为。由经验式3式中,相对挥发度;加料液体的平均粘度;及为塔顶及塔底平均温度时的数值。在95.25苯的粘度:0.276厘泊。 甲苯的粘度:0.270厘泊。加料液体的平均粘度:厘泊。精馏段实际板层数提馏段实际板层数(不含再沸器)1.3精馏塔的工艺条件及有关物性数据的计算进料温度的计算查苯-甲苯体系的t-x(y)图可知:精馏段平均温度:提馏段平均温度: 操作压强塔顶压强 =101.3kPa取每层塔板压降P=0.7kPa,进料板压强: =101.3+12×0.7=109.7kPa塔底压强:=101.3+24×

15、0.7=118.1 kPa 精馏段平均操作压力:提馏段平均操作压力:1.2.3平均摩尔质量的计算精馏段平均摩尔分数精馏段平均摩尔质量提馏段平均摩尔分数提馏段平均摩尔质量:1.2.4平均密度计算(1)气相平均密度计算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即精馏段气相密度:提馏段气相密度:(2)液相平均密度计算由式 求相应的液相密度。对于塔顶:,查表化工原理14得下列数据对于进料板:,查表求得下列数据对于塔底:,查表求得下列数据精馏段平均密度:提馏段平均密度:1.2.5液体平均表面张力计算液体表面张力M=由查手册得由 查手册得由查手册得精馏段平均表面张力: 提馏段平均表面张力: 1.3 精馏塔工艺尺寸的计算1.3

16、.1塔径的计算精馏段气液相体积流率为精馏段 提馏段 (1) 精馏段塔径计算由(其中)由课程手册108页图5-1查得,其横坐标为:选板间距,取板上液层高度 =0.06m ,故以为横坐标查图5-1得到,因,很接近,故无需校正,即取安全系数0.75,则空塔速度为故塔径(2)提馏段塔径计算其中的C20查图求得,图的横坐标为查图5-1得到取安全系数为0.75,则空塔速度为故塔径按标准塔径圆整为。根据上述精馏段和提馏段塔径的计算,可知全塔塔径为。塔截面积为以下的计算将以精馏段为例进行计算:空塔气速1.3.2精馏塔有效高度的计算精馏段有效高度为提馏段有效高度为1.4塔板主要工艺尺寸的计算1.4.1溢流装置计

17、算因塔径D=1.0m可采用单溢流、弓形降液管、凹形受液盘及平直堰,不设进口堰。各项计算如下:(1)溢流堰长取堰长为0.7D,即(2)溢流堰堰高hw查1101图得,取E=1.0,则取板上清液层高度 故(3)降液管的宽度Wd和降液管的面积由,查图得计算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故降液管设计合理。(4)降液管底隙高度h0取液体通过降液管底隙的流速为0.13m/s依式156计算降液管底隙高度h0,即:选用凹形受液盘,深度1.5浮阀数目、浮阀排列及塔板布置(1)塔板的分块本设计塔径为,因,故塔板采用分块式。由文献(一)查表5-3得,塔板分为4块。(2)边缘区宽度确定 取 。(3)开孔区面积计算 其中:故(4

18、)浮阀数计算及其排列预先选取阀孔动能因子,由F0=可求阀孔气速,即每层塔板上浮阀个数为个浮阀的排列,考虑到各分块的支承与衔接要占去一部分鼓泡区面积,阀孔排列采用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现按的等腰三角形叉排方式排列,则设计条件下的阀孔气速为阀孔动能因数为所以阀孔动能因子变化不大,仍在912的合理范围内,故此阀孔实排数适用。此开孔率在10%14%范围内,符合要求。所以这样开孔是合理的。1.6塔板流体力学验算1.6.1计算气相通过浮阀塔板的静压头降每层塔板静压头降可按式计算。(1)计算干板静压头降由式可计算临界阀孔气速,即,可用算干板静压头降,即(2)计算塔板上含气液层静压头降由于所分离的苯和甲苯混合液

19、为碳氢化合物,可取充气系数,已知板上液层高度所以依式(3)计算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静压头降由于采用浮阀塔板,克服鼓泡时液体表面张力的阻力很小,所以可忽略不计。这样,气流经一层,浮阀塔板的静压头降为换算成单板压降 (设计允许值)1.6.2降液管中清夜层高度(1)计算气相通过一层塔板的静压头降前已计算(2)液体通过降液管的静压头降因不设进口堰,所以可用式故为了防止液泛,按式:,取校正系数,选定板间距,从而可知,符合防止液泛的要求。(3) 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校核应保证液体早降液管内的停留时间大于35 s,才能使得液体所夹带气体释出。本设计>5 s可见,所夹带气体可以释出。1.6.3计算雾沫

20、夹带量(1)雾沫夹带量判断雾沫夹带量是否在小于10%的合理范围内,是通过计算泛点率来完成的。泛点率的计算时间可用式:和塔板上液体流程长度塔板上液流面积苯和甲苯混合液可按正常物系处理,取物性系数K值,K=1.0,在从泛点负荷因数图中查得负荷因数,将以上数值分别代入上式,得泛点率F1为和为避免雾沫夹带过量,对于大塔,泛点需控制在80%以下。从以上计算的结果可知,其泛点率都低于80%,所以雾沫夹带量能满足的要求。(2)严重漏液校核当阀孔的动能因数低于5时将会发生严重漏液,前面已计算,可见不会发生严重漏液。1.7精馏段塔板负荷性能图1.7.1雾沫夹带上限线对于苯甲苯物系和已设计出塔板结构,雾沫夹带线可

21、根据雾沫夹带量的上限值所对应的泛点率 (亦为上限值),利用式便可作出此线。由于塔径较大,所以取泛点率,依上式有:即 即为负荷性能图中的线(1)此式便为雾沫夹带的上限线方程,对应一条直线。所以在操作范围内任取两个值便可算出相应的。利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便可在负荷性能图中得到雾沫夹带的上限线。0.0010.0020.0030.9070.8910.8751.7.2液泛线由式联立,即式中 ,板上液层静压头降 从式知,表示板上液层高度,所以液体表面张力所造成的静压头和液面落差可忽略液体经过降液管的静压头降可用式则式中阀孔气速U0与体积流量有如下关系式中各参数已知或已计算出即 ;代入上式。整理后便可得与的

22、关系,即此式即为液泛线的方程表达式。在操作范围内任取若干值,可得如下表所示结果:0.0010.0020.0031.471.371.27用上述坐标点便可在负荷性能图中绘出液泛线1.7.3 液相负荷上限线为了使降液管中液体所夹带的气泡有足够时间分离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不应小于35s。所以对液体的流量须有一个限制,其最大流量必须保证满足上述条件。由式可知,液体在降液管内最短停留时间为35秒。取为液体在降液管中停留时间的下限,所对应的则为液体的最大流量,即液相负荷上限,于是可得显然由式所得到的液相上限线是一条与气相负荷性能无关的竖直线。1.7.4气体负荷下限线(漏液线)对于F1型重阀,因<

23、5时,会发生严重漏液,故取计算相应的气相流量1.7.5液相负荷下限线取堰上液层高度作为液相负荷下限条件,作出液相负荷下限线,该线为与气相流量无关的竖直线。 代入的值则可求出为按上式作出的液相负荷下限线是一条与气相流量无关的竖直线。所得负荷性能图如下:1.8小结1. 从塔板负荷性能图中可看出,按生产任务规定的气相和液相流量所得到的操作点P在适宜操作区的适中位置,说明塔板设计合理。2. 因为液泛线在雾沫夹带线的上方,所以塔板的气相负荷上限由雾沫夹带控制,操作下限由漏液线控制。3. 按固定的液气比,从负荷性能图中可查得4. 精馏段:气相负荷上限 =0.92 m3/s,气相负荷下限 =0.298 m3

24、/s,所以可得塔板的这一操作弹性在合理的范围(35)之内,由此也可表明塔板设计是合理的。第二章 热量衡算2.1相关介质的选择加热介质的选择选用饱和水蒸气,温度140,工程大气压为3.69。原因:水蒸气清洁易得,不易结垢,不腐蚀管道。饱和水蒸气冷凝放热值大,而水蒸气压力越高,冷凝温差越大,管程数相应减少,但水蒸气压力不宜太高。冷凝剂选冷却水,温度20,温升15。原因:冷却水方便易得,清洁不易结垢,升温线越高,用水量越小,但平均温差小,传热面积大,综合考虑选择15。2.2蒸发潜热衡算表21苯甲苯的蒸发潜热与临界温度物质沸点0C蒸发潜热KJ/Kg临界温度TC/K苯80.1394288.5甲苯110.

25、63363318.57 塔顶热量其中 由于0C 对于苯: 蒸发潜热对于甲苯: 蒸发潜热 塔底热量其中 由于0C对于苯: 蒸发潜热对于甲苯: 蒸发潜热2.3焓值衡算由前面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可知:塔顶温度,塔底温度,进料温度。在下查得Cp1=100.00,Cp2=125.00在下查得,在下查得,(1)0时塔顶气体上升的焓QV塔顶以0为基准。(2)回流液的焓注:此为泡点回流,据t-x(y)图查得此时组成下的泡点,用内插法求得回流液组成下的。得到此温度下:注:回流液组成与塔顶组成相同。(3)塔顶馏出液的焓因馏出口与回流口组成一样,所以(4)冷凝器消耗的焓=1869557.79kJ/h(5)进料口的焓在下

26、:=135.69,=160.40所以(6)塔底残液的焓(7)再沸器(全塔范围内列衡算式)塔釜热损失为10%,则=0.9设再沸器损失能量,加热器实际热负荷 =1869557.8+-=1968401.59kJ/h =2072652.11/0.9=2302946.79KJ/h项目进料冷凝器塔顶馏出液塔底残液再沸器平均比热容151.08199.085132.85 热量145163.721869557.8177466.6866540.831968401.59第三章 辅助设备3.1冷凝器的选型本设计冷凝器选用重力回流直立或管壳式冷凝器原因:因本设计冷凝器与被冷凝气体走管间,对于蒸馏塔的冷凝器,一般选管壳式

27、冷凝器或空冷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以便及时排出冷凝液。冷凝水循环与气体之间方向相反,当逆流式流入冷凝器时,起液膜减少,传热系数增大,利于节省面积,减少材料费用。取进口(冷却水)温度为(夏季)冷却水可来自自来水,冷却水出口温度一般不超过40,否则易结垢,取出口温度。泡点回流温度,;被冷凝的气体的平均温度,冷凝水的平均温度。在此前提下,计算冷却水流量冷凝器的计算与选型冷凝器选择列管式,逆流方式。设K=450W/取裕度系数为0.8,则实际传热面积为按双管程计时,初步选定换热器,其具体参数见表3-2:壳径/mm400管子尺寸25mm2.5mm公称压力/Mpa2.5管长4.5m公称传热面积/m233.8m

28、2管子总数98管程数1管子排列方式正三角形壳程数1折流挡板形式圆缺形3.2再沸器的选型本设计再沸器采用立式列管换热器。原因:因本设计饱和蒸汽走管内,混合液体走管间。对于蒸馏塔的再沸器,一般选立式列管换热器。饱和蒸汽循环与冷液体之间方向相反,当逆流式流入再沸器时,起液膜减少,传热系数增大,利于节省面积,减少材料费用。取进口饱和蒸汽温度140,气化潜热r=2148.7kJ/kg,计算饱和蒸汽流量再沸器的计算与选型选择立式列管式,逆流方式。设K=450W/取裕度系数为0.8,则实际传热面积为按双管程计时,初步选定换热器,其具体参数见表壳径/mm600管子尺寸25mm×2.5mm公称压力/M

29、pa2.5管长4500mm公称传热面积/m280.1管子总数232管程数2管子排列方式正三角形壳程数1折流挡板形式圆缺形第四章 塔附件设计4.1接管进料管进料管的结构类型很多,有直管进料管、T型进料管、弯管进料管。本设计采用直管进料管,管径计算如下:取, 回流管采用直管回流管,取。塔底出料管取,直管出料塔顶蒸汽出料管直管出气,取出口气速。塔底进气管采用直管取气速,则4.2筒体与封头筒体壁厚选6mm,所用材质为A3封头封头分为椭圆形封头、蝶形封头等几种,本样封设计采用椭圆形封头,由公称直径D=1000mm,可查得曲面高,直边高度,内表面积,容积。选用封头,JB1154-73。4.3除沫器在空塔气

30、速较大,塔顶带液现象严重,以及工艺过程中不许出塔气速夹带雾滴的情况下,设置除沫器,以减少液体夹带损失,确保气体纯度,保证后续设备的正常操作。本设计采用丝网除沫器,其具有比表面积大、质量轻、空隙大及使用方便等优点。设计气速选取: 除沫器直径选取不锈钢除沫器 类型:标准型;规格:40-100;材料:不锈钢丝网(1Cr18Ni19Ti);丝网尺寸:圆丝0.23。4.4裙座塔底常用裙座支撑,裙座的结构性能好,连接处产生的局部阻力小,所以它是塔设备的主要支座形式,为了制作方便,一般采用圆筒形。由于裙座内径,故裙座壁厚取16mm。基础环内径:基础环外径:经圆整后裙座取,;基础环厚度考虑到腐蚀余量去1.2m

31、;考虑到再沸器,裙座高度取2.2m,地脚螺栓直径取M22。4.5人孔人孔是安装或检修人员进出塔的唯一通道,人孔的设置应便于人进出任何一层塔板。由于设置人孔处塔间距离大,且人孔设备过多会使制造时塔体的弯曲度难以达到要求,一般每隔1020块板才设一个孔,本塔中共24块板,需设置2个人孔,每个人孔直径为450mm,板间距为600mm,裙座上应开2个人孔,直径为450mm,人孔深入塔内部应与塔内壁修平,其边缘需倒棱和磨圆,人孔法兰的密封面形状及垫片用材,一般与塔的接管法兰相同,本设计也是如此。4.6塔总体高度的设计塔的顶部空间高度塔的顶部空间高度是指塔顶第一层塔盘到塔顶封头的直线距离,取除沫器到第一块

32、板的距离为600mm,塔顶部空间高度为1200mm。塔的底部空间高度塔的底部空间高度是指塔底最末一层塔盘到塔底下封头切线的距离,釜液停留时间取5min。=塔立体高度4.7泵的选型进料泵 进料流量Q=5.25m3/h则选择泵的型号为IS-32-125 转速n/2900r/min;扬程H/22m;效率/47%;轴功率N/0.96%; (NPSH)2.0/m;回流液输送泵回流液流量Q=2.1m3/h,则选择泵的型号同上。设计结果汇总浮阀塔的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u 项目内容ü 数值或说明ü 备注ü 精馏段ü 提馏段u 塔径 D/mü 1.0uu 板间

33、距HT/mü 0.45uu 塔板形式ü 单溢流弓形降液管u 分块式塔板u 空塔气速U/(m/s)ü 0.679uu 堰长(lw)ü 0.660uu 堰高hw/mü 0.506ü 0.603uu 板上液层高度h L/mn 0.070uu 降液管底隙高度h0/mü 0.236ü 0.649uu 浮阀数N/个u 82u 等腰三角形叉排u 阀孔气速U0/(m/s)n 5.59uu 临界阀孔气速U0c(m/s)ü 5.94ü 5.81uu 阀孔动能因数F0ü 9.59uu 孔心距t/mü

34、; 0.07u 同一横排的孔心距u 排间距h/mü 0.06u 相邻两横排中心线距离u 单板压降P/Paü 540ü 537uu 液体在降液管内停留时间/sü 24.6ü 8.96uu 降液管内清液层高度Hd/mü 0.139ü 0.140uu 泛点率(%)ü 35.3ü 43.0uu 气相负荷上限Vsmax/(m3/s)ü 1.10ü 1.05u 雾沫夹带控制u 气相负荷下限Vsmin/(m3/s)ü 0.291ü 0.285u 漏液控制u 操作弹性ü

35、3.78ü 3.58u设计总结经过这段时间的查阅文献、计算和整理,使我们对以往学过的知识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次精馏塔设计加深了我们对化工生产过程的理解和认识,并锻炼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工程设计的复杂性以及我们了解的知识的狭隘性。此次设计培养了我们的自学能力,设计中的许多知识都需要查阅资料和文献,并要求加以归纳、整理和总结。通过自学及老师的指导,不仅巩固了所学的化工原理知识,更极大地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让我们更加认识到实际化工生产过程和理论的联系和差别,这对将来工作无疑将起到重要的作用。在此次计过程中,我们的收获很大,感触也很深,更觉得学好基础知识的重要性。同时通过这次设计,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与交流的重要性。通过与同学或者是老师的交换看法很容易发现自己认识的不足,从而让自己少走弯路。致谢感谢我们的化工原理老师*和CAD制图老师*,同时感谢*老师和*老师在课下给予的辅导。老师们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