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示意图_第1页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示意图_第2页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示意图_第3页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示意图_第4页
单向三级三场纵列式编组站示意图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向三级三场编组站基本特征各衔接方向共用的到达场、调车场、出发场依次纵列配置。设备布置特点1. 所有衔接方向到达的改编列车均接入一个共用的峰前到达场, 全部解编作业集中在共用的调车场上办理,发往各方向的自编始发列车也集中在一个共用的出发场上作业。2. 通过车场一般设在出发场外侧。3. 机务段设在出发场附近反向通过车场的外侧。设置峰下跨线桥,顺向到达机车可通过峰下机走线入段。4.车辆段布置在调车场旁侧。5.正线外包,到发进路立交疏解。优缺点分析其主要优点是:1. 为各方向到达改编的列车在站内的解体、集结、编组、出发过程都是“流水式”作业。2. 改编车辆和调机作业行程短,解编效率高,能力较大。3.

2、 站内各种作业交叉干扰较横列式和混合式都少,车站通过能力较大。4. 同类车场集中布置且仅设一套调车设备, 站内线路运用机动灵活,线路数量、用地面积和车站定员均较双向布置图有较大节省,有利于实现编组站现代化。其主要缺点是:1. 反向改编列车走行里程较长。2. 车站站坪长度较长,约68km。3. 站内采用跨线桥立体疏解布置,不利于向双向编组站布置图发展。反向改编列车接发车进路的设计1. 引入方式采用反接、反发或环接、环发,可根据反向改编列车到发对驼峰和尾部牵出线能力的影响程度以及工程运营方面的因素,综合比选确定。2. 反接、反发布置方式时,列车走行径路和铺轨里程较短。但对车列的推峰和转场作业可能会

3、因进路交叉产生延误,影响机车车辆的周转和解编能力。3. 环接、环发布置方式疏解上述交叉延误,解编能力提高。环接时在到达场出口咽喉处仍存在交叉,修建环线增加正线铺轨里程、工程投资,列车走行公里,占地面积较多,环线内的土地也不好利用。        一般情况下,反向改编列车接发车进路按反接、反发设计。当反驼峰方向衔接方向及到发列车数较多时,若到达场出口咽喉设计复杂,反接进路对推峰干扰严重,驼峰能力紧张时,反向改编列车可采用环接方式,保留反发进路。若反发列车的方向在2个及以上时,以环发设计为宜。2. 交叉疏解平面疏解布置。各作业进路在交叉点的前方设置一条安全线。跨线桥立体疏解。到达进路在桥上通过,出发进路设在桥下通过。为使三级三场编组站各部分能力协调一致,并为行车安全创造条件,反驼峰方向改编列车的到发进路宜采用立交;当初期行车量不大或发展为双向编组站的时间较短时,可以采用平交。适用范围顺驼峰方向改编车流较强,解编作业量大(65008000辆/日),衔接方向较多, 要求车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