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_第1页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_第2页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_第3页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_第4页
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市公司中小股东权益保护的法律思考摘要股东大会会议表决权制度的不完善,大股东行使表决权时未履行其诚信义务,势必导致股东大会会议决议方式产生瑕疵,从而造成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撤销的原因。违反公司章程成为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原因,并且是有效原因,但在有些情况下,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大会决议是有效的。显失公平的股东大会决议适用于显失公平的法律行为法理,构成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原因。我国法律所规定的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原因显得有些粗疏,难以有效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有必要加以完善。【关键词】股东大会;股东大会决议;瑕疵;可撤销原因中图分类号】F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024(2010)02-0174一

2、03作者简介昔孝山,华中师范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湖北武汉430079)就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原因而言,国与国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如德国股份法规定,股东大会决议无论是程序违法还是内容违法,都可构成决议撤销的原因;对于决议的无效,则采取列举的方式,明文规定无效的事由。又如日本公司法典规定:股东大会决议无效的原因仅局限于违反法令;决议撤销的原因包括股东大会召集程序或者表决方法违反法令或者章程,或者显著不公正;或者决议内容违反章程以及有特别利害关系的股东行使表决权所作的不当决议。我国公司法第22条对此也作出了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

3、、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义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从公司制度的实际运作来看,法律对股东大会决议可撤销原因的规定是否完善,直接关系到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护。因此,为了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有必要就决议可撤销原因予以探讨。一、股东大会会议决议方式瑕疵股东行使权力的主要载体是股东大会会议,法律对中小股东权的保护,在相当程度上是通过强化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会议上的表决权来进行的。由于股东大会会议表决权制度的不完善,也因为大股东为了自身利益而滥用其表决权,使股东大会会议决议方式瑕疵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形式。1、股东大会会议缺乏应有的议事定足数

4、和议决定足数。议事定足数,是指出席股东大会会议股东的法定数,一般以表决权数计算。股东大会决议是公司意思表示,是持有法定比例以上表决权股份的股东就特定事项所作的集体意思。为了体现股东大会决议的公正性,多数国家和地区对股东大会议事定足数作出了要求。韩国法律规定,除了章程中另有规定外,普通决议,出席数为发行股份总数的14以上:特别决议,出席数为发行股份总数的13以上。我国公司法对股东大会会议的议事定足数尚未作出规定,这意味着在理论上一个股东也可以构成合法的股东大会会议,而且不受任何限制,其作出的股东大会决议应当是有效的,而非可撤销。这不能不说是我国公司立法的欠缺,为某些公司不重视股东大会会议,由大股

5、东操纵股东大会会议留下缺口,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议决定足数,是指通过决议事项所要求的出席股东大会会议股东所拥有的一定数额的表示赞成的表决权数。通常情况下,普通决议要求的议决定足数为议事定足数的简单多数(一般为过半数),而特别决议的议决定足数为议事定足数的绝对多数(一般为23)。对此,我国公司法第104条规定: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以上通过。股东大会在表决决议时,应当符合法律或者公司章程所规定的表决权数,否则,不论是普

6、通决议还是特别决议,均为决议方式违法,构成议决定足数瑕疵,其相应的股东大会决议为可撤销的决议。不过,在此规定中,所谓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或者23以上通过的含义是指什么,有必要予以明确。在实践中,持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除了投赞成票或者反对票外,有时会投弃权票。弃权是一种不明确的意思表示,从所谓过半数或者23以上通过的反面解释来看,可理解为不到半数或者13的反对通过,隐含了弃权票为赞成票的含义。当我们在对表决权数作正面解释时,隐含了弃权票为反对票的含义。因此,在立法上应当明文规定“过半数或者23以上的赞成票通过”,以免引起争议。2、表决权受限制股东行使表决权。股东大会的决议事项,直接

7、关系到股东的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原则上,股东行使表决权时,可以以其自身的利害得失为判断基准而自由行使,并不受任何限制。但股东行使表决权时往往受公司特例上所产生的消极因素制约。这在法律上应加以限制,以防止滥用表决权,以维护决议的公正性。如日本、韩国法律上规定,有特殊利益关系的股东行使表决权而导致不当决议时,股东可以提起撤销之诉或变更之诉。我国法律对有特殊利害关系股东的表决权也予以了限制,即公司法第16条规定: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这一规定虽有助于保障中小股东和公司的

8、利益,但缺陷也显而易见:仅仅局限于担保事项,适用范围过于狭窄。从立法旨趣观察,我们可以理解为:凡是股东大会决议的事项,除了担保事项以外,无论是大股东还是中小股东,均按“一股一票”原则享有同等的投票权,不应有特殊利害关系而受到任何限制。从我国公司目前的情况来看,股东大会决议事项相当广泛,如大股东与公司的不平等关联交易、处理公司的资产和业务等,如果法律不限制有特殊利害关系股东的表决权,以分散的公众股为主体的中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会议上根本无法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制衡大股东的行为。因此,建议在公司法中借鉴国外有关的立法经验,扩大特殊利害关系股东表决权的限制范围,以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的利益。二、股东大会决

9、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公司章程是公司依法制定的规范公司组织及活动原则的文件,是确定股东权利义务的依据,是公司最重要的法律文件。如果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该决议的效力如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公司法条款来看,股东大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构成实质上的瑕疵,可以提起决议无效之诉。从道理上讲,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应当属于实质上的瑕疵,也可以提起决议无效之诉。因此,将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列为决议无效的事由是合乎逻辑的。因此,有学者认为,“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违反法律、公司章程,股东可请求法院裁定该决议无效。”也有学者认为,章程对公司而言,可说是公司的宪法,

10、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反章程时为无效。从公司立法上来看,我国台湾地区“公司法”规定,股东会决议之内容如果违反法令或者章程的,则无效。日本、韩国法律也曾把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作为决议无效的事由,他为决议撤销事由。我国公司法选择了将违反公司章程作为决议撤销的事由,而不作为决议无效的事由。笔者认为,这种选择是可取的,其主要理由在于两方面:(1)公司章程的重要程度不足以使决议无效。其一,法律、行政法规作为一种国家意志,对公司行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这种约束力不以公司自身的意愿为转移。尽管公司章程是公司最重要的法律文件,但属于公司内部的自治规则,是依据股东的合意规定的规范。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比起决议内容违反

11、法律、行政法规自然要轻得多,而只有严重的瑕疵才能成为决议无效的事由。因此,将违反公司章程改为撤销事由与瑕疵程度是相符的。其二,作为公司与其股东之间契约的公司章程修改,属于股东大会职权范围。如果公司章程规定的内容同公司股东大会作出的决议内容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公司股东大会对公司章程内容作出了修改,这也说明公司章程的重要性不足以使违反公司章程的决议归于无效。(2)这种选择有利于更好地维护中小股东利益,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减少决议无效而产生的成本。如果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大会决议无效,则意味着该决议自作出时开始就不发生法律效力,以后也无生效之可能。如果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大会决议的效力为可撤销,则

12、意味着该决议已经发生法律效力,只有当股东提起决议撤销之诉,人民法院撤销决议的判决确认时,该决议才丧失法律效力。换言之,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大会决议最终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股东的意志,尤其是中小股东意志,即取决于该决议是否能有效维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从而避免一些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大会决议最终归于无效。一般说来,股东大会会议通过的违反公司章程的决议是可撤销的决议,是对公司内部股东而言的,是基于中小股东利益的维护。如果股东大会决议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公司中小股东当然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该决议。如果法院认为股东大会决议违反公司章程,是不公平的,或者对中小股东是欺诈,则可以撤销该决议,此时,违反公司章

13、程的决议即成为可撤销的决议。不过,在有些情况下,决议内容即使违反了公司章程,其决议并非可撤销,而是有效的。公司章程仅是规范公司和股东、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股东大会决议违反公司章程时,第三人往往无从知晓。因此,作为公司内部的股东大会决议,即使其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也不得对抗善意的第三人。换言之,如果股东大会决议的撤销影响到公司以外交易的善意第三人利益,即使该决议内容违反了公司章程,撤销权人也不得请求法院撤销此决议。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有利于保证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安全,促进市场交易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以牺牲中小股东权益为代价。在国外,如果公司中小股东就违反

14、公司章程的决议向法院提起撤销之诉,有时法院并不愿意撤销该决议,而是责令公司或者大股东以公平价格购买中小股东所持股份的价值,使可撤销决议变得有效。三、股东大会决议显失公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其中明确了大多数学者认为的显失公平应当具备的要件:一是具有意思表示瑕疵的主观要件,二是具有利益悬殊的客观要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59条规定,对于显失公平的法律行为,行为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由此

15、可见,当行为人意思表示存在瑕疵,而行为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又显著不均衡时,行为人一方有权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该行为。显失公平的股东大会决议,是指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决议。股东大会决议作出后,如果显失公平,该决议能否予以撤销,成为探讨的问题。股东大会决议是资本多数决原则的产物,是一项单一团体意思。作为一种社团性法律行为的股东大会决议,尽管有别于一般民事法律行为,但在法律行为理论的支配下,有关显失公平的法律行为法理对其应有适用的空间。由此可类推,显失公平的股东大会决议也应该由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两方面构成。其中,主观要件强调的是法律对自由的价值取向,股东在股东地位平等的

16、前提下,自由行使表决权。如果大股东利用其优势和中小股东没有经验,所形成的股东大会决议则难以体现中小股东的意愿。而客观要件强调的是法律对公平的价值取向,取决于决议的股东之间的物质利益是否显著不均衡。物质利益不均衡表现为一方得之太多,付出太少,包括风险的承担反差太大。实践中,由于“一股一权”的表决权原则及资本多数决的异化,大股东拥有了超然的权力。在表决过程中,大股东用自己的意思表示吸收中小股东的意愿,使中小股东不得不遵从其意愿,从而构成了显失公平的主观要件。同时,大股东可能滥用这种控制权追逐一己私利,损害中小股东或者公司利益,因此,而形成的股东大会决c义成为了大股东牺牲中小股东或者公司利益而谋取自身利益的工具,产生实质不公平,从而构成了显失公平的客观要件。但法律总是要不停寻求实质正义,不能无视显失公平决议对中小股东及公司利益的损害。在德国,法律禁止股东问客观上缺乏合理性的不公平待遇,股东大会会议违背股东平等原则所作出的决议当属可撤销决议。股东间不公平的差别待遇的典型体现是,事后引入股东最高表决权规则,或者依据股东是否能控制公司而对殷东进行差别利润分配。笔者认为,从保护公司中小股东及公司利益出发,我国公司法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