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1页
学案-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2页
学案-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3页
学案-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4页
学案-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学习目标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学习重点学生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过程的探究声现象的分析、解释学习难点声现象的分析、解释自学指导声音的世界阅读课本 P34内容,了解自然界中的声音,思考课本上提出的问题。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 扬 声 器 播 放 音 乐 时 , 放 在 纸 盆 上 的 泡 沫 颗 粒 会 不 断 地 _, 这 说 明 _。 正 在 发 音 的 音 叉 轻 轻 放 入 水 中 , 会 看 到 _, 这 说 明 _。这里用到的方法叫 _法。2、 通过观察和实践证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2、 _产生的,这种总结规律的方法叫归纳 法。3、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_,振动停止, _也停止。4、 蟋蟀的鸣叫声是 _产生的,弦乐器是靠弓和弦的摩擦 _而发出声音 的,管乐器是由 _发出声音的。声音是怎么传播的1、 在实验探究中用抽气机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电铃声 _; 如果把钟罩中的空气完全抽出来我们就 _听到声音了。该实验的方法是理想实 验加科学推理,该实验说明了声音可以在 _中传播,但不能在 _中传 播。2、 声音的传播是需要 _的,它可以在 _中传播,还可以在 _体和_体中传播,但 _不可以传声。3、 声音以 _的形式传播。声波引起 _振动,然后通过 _传到大 脑,我们便听到声

3、音了。4、 声音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 _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_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而 _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5、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与 _和 _有关,通常情况下,大约是 _m/s。6、 回音(声现象是由于声音的 _而产生的。两次声音间隔在 0.1s 以上人耳才 能分辨出来,那么声源距离障碍物至少 _m,人耳才能听到回声。学习小结1、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消失。2、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4、 声音的传播实质是能量的传播。自学检测1、 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错误是 .

4、( A 、笛子发声是空气柱振动产生的 B 、学生听到教师讲课声音靠空气传播的 C 、“土电话”是靠固体传声的 D 、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 2、 我们看到闪电后 2秒钟才听到雷声,则闪电处大约离我们 . . ( A 、 680m B 、 340m C 、 170m D 、缺少条件,无法计算3、 侦察兵为及早发现敌人骑兵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释错误的是 (A 、马蹄踏在地面时,使土地振动而发声 B 、马蹄声可以沿土地传播C 、马蹄声不能由空气传到入耳 D 、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4、 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泡沫塑 料球,球

5、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泡沫塑料球的作用是 (A 、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B 、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C 、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 、使音叉的振动时间延长5、 下 列 实 验 与 实 例 , 不 能 探 究 声 音 传 播 的 是(A 、用手机 A 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 B ,手机 B 能显示手机 A 号码,却听不到手 机 B 发出的声音B 、甲同学轻敲楼梯扶手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听到了响声C 、把一个小收音机用塑料袋密封后浸没在水中,仍能听到播音D 、击打音叉,把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面颊有麻的感觉6、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

6、传播B 、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C 、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D 、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不同。7、 有一山峡宽 1200m ,两旁都是竖直徒壁,有一人在山峡内放一枪,头两次回声间隔 5s ,则人离两壁的距离是(设声速 v =340m/s . ( A 、 1025m , 175m B 、 600m , 600mC 、 1000m , 20 m D 、 850m , 350m8、 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 _发声,并靠 _介质将声音传出去。9、 登上月球的两个宇航员无法面对面直接交谈,是因为月球上没有传播声音的 _。10、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

7、消失了,这是因为锣面 _停止了11、在一根长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另一人将耳朵贴在管子另一端可以听到 _次敲 声。12、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 _。 13、课本中如图 3-14所示,左边音叉被敲响,右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将小球 弹起,说明声音是通过 _介质传播到右边音叉使右边音叉 _发声。 如果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由于声音不能在 _中传播,则右边的音叉_振动(会或不会,小球 _被弹起(会或不会14、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 _,这说明声波具有 _。15、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 抽 气

8、 机 把 玻 璃 罩 内 的 空 气 逐 渐 抽 出 , 将 会 发 现_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_此实验说明了 _16、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裁判员正确的计时方法是 . . ( A 、听到发令员的枪声开始计时 B 、看到发令员的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 C 、听到发令员的最后一声口令开始计时 D 、看到最先起跑的运动员起跑开始计 时17、在电影院内听不到回声,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 . (A 、墙壁反射的声音与原声混在一起分不出来B 、墙壁吸音性好,传向墙壁的大部分声音被吸收了C 、墙壁吸收了全部声音 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8、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

9、传播速度(见下 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 20时,小组中的 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 _次敲 击 声 。 如 果 听 到 最 后 一 次 敲 击 声 离 敲 击 时 间 为 1.2s , 则 这 条 直 铁 管 长 约 为 _m。 达标测试1、 人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 _振动,这种振动 通过 _,然后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2、 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 _能够传声。3、 关于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声音可以在 真空中传播 B 、声音在铁轨中比在空气中传得

10、慢C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 、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同 4、 如图,两个小纸盒、一根铜线做成的“土电话”表明 . . ( A 、气体能够传声 B 、固体能够传声C 、电流能够传声D 、只有纸盒能够传声5、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古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 要原因是 . ( A 、钟声的回音 B 、大钟还在振动C 、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 、人的听觉发生“延长”6、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 、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 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 、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 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了介质 7、 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垂钓小儿 不敢答话,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 _和 _ 可以传声。8、 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三处建筑有非常奇妙的声音现象, 它是我国古代建筑师利用声音的 _造成的音响效果。9、 下表是几种物质中的声速(m/s: 分析上表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有(至少写出 2个: _ _10、在长为 1000m 的一根铁管两端有甲乙两个同学,若乙同学在长铁管的一端敲一下铁 管,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另一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