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国与苏/俄:核潜艇发展战略对比分析(下)第三代核潜艇 确保战略威慑 提高作战能力 美国第三代核潜艇包括“利普斯科姆”号、“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和“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共3种型号81艘。美国发展第三代核潜艇的基本战略是“提高潜艇航速、增强作战能力、确保战略威慑”。发展时间为19741997年,约23年。在发展第三代核潜艇期间,美国主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方向性问题第一,发展先进的潜艇武器系统,增强潜艇的作战能力;第二,提高潜艇水下航速,改进水下高速航行时的稳定性;第三,提高潜艇声隐身性能;第四,增强核潜艇的战略核威慑能力;第五,拓展核潜艇的多用途概念。 作为第三代核潜艇典型代表之一的
2、“洛杉矶”级攻击型核潜艇,集中体现了美国发展第三代核潜艇的战略原则。从1956年的“鲣鱼”级核潜艇(最高航速29节)到1958年的“长尾鲨”级(航速28节),进而再发展到1962年的“鲟鱼”级(最高航速25节),在经历了这一系列型号发展过程之后,虽然美国海军核潜艇的数量和攻击能力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攻击型核潜艇的水下航速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而作为美同冷战对手的苏联,其攻击型核潜艇不仅在数量、作战能力方面有了明显提高而且在水下航速方面也超过了美国,这一切与美国海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面对迅速崛起的苏联核潜艇,美国海军意识到,要想与苏联海军核潜艇进行对抗,必须要做到在远距离上先敌发现,这样,美国海
3、军核潜艇就能够迅速抢占有利的进攻位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美国海军核潜艇在与苏联核潜艇的对抗中占据主动地位。这一客观情况要求美国海军核潜艇必须在航速方面对苏联核潜艇具有足够的优势。除此之外,美国这时已经认识到,攻击型核潜艇的高航速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可以与攻击型核潜艇所承担的对水面舰艇直接支援的新型任务密切地结合起来。然而,对于担任护航的攻击型核潜艇而言,其航速必须要达到30节以上。美国海军要求担任护航的攻击型核潜艇在航母编队前面1030海里的距离上作先导式航行,可以对它所发现的敌潜艇直接发起攻击,也可以引导美国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对敌人的潜艇发起攻击。不过,担负对水面舰艇直接支援的任务,当时在役
4、的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无论是“鲣鱼”级、“长尾鲨”级还是“鲟鱼”级,都不具备相应的性能,因此,美国痛感必须要尽快研制出一种在总体性能方面比苏联攻击型核潜艇高出一筹的高性能攻击型核潜艇,而且在速度上保持对苏联核潜艇的绝对领先水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美国核潜艇在未来与苏联核潜艇进行的海上较量中占有优势。 1969年6-7月,美国海军做出决定,为了争取时间和主动,“洛杉矶”级核潜艇的设计工作可以在艇上的某些重要设备研制完成之前便开展起来。一些暂时无法在短期完成的研制项目,可以考虑将来装备在“洛杉矶”级的后续艇上。 “洛杉矶”级从其综合性能方面来说,超过了美国海军此前研制的任何一种型号的攻击型核潜艇,
5、并且美国海军对于攻击型核潜艇的使用概念,也是从“洛杉矶”级开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洛杉矶”级具有水下高速性能以及远程声呐探测能力,因此,自此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除了担负传统的使命任务之外,还担负着对水面舰艇作战群的直接支援使命任务。 “洛杉矶”级装备了高性能的BQQ-5型综合声呐系统,该声呐系统可以把目标的距离、方位等数据连续地提供给射击指挥系统。另外,该声呐系统还具有被动探测和跟踪等辅助性功能,当艇上的其他被动声呐失效时,它可以用于对水中目标进行被动式的探测和跟踪。此外,“洛杉矶”级核潜艇上还装有BQG5D宽孔直径舷侧阵列声呐,BQR2325型拖线阵声呐、BQS-15型主动式高频近程测距
6、声呐以及MIDAS水下探雷及测冰声呐等,使得美国核潜艇上的声呐探测性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洛杉矶”级艇上所装备的S6G型压水堆是从20世纪60年代便已经在美国海军导弹巡洋舰上使用的D2G型压水堆的改进型。这种反应堆的主要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循环能力,当“洛杉矶”级艇在低速航行对,艇上的反应堆可以不必启动一回路中的循环主泵而采用自然循环方式运行,以尽量降低艇上的噪声。从“洛杉矶”级的基本使命来看,S6G型压水堆能够提供35000马力的功率,可以满足该级艇执行近程直接支援使命所需要的高速航行和执行截击敌人潜艇所需要的低噪航行。 “洛杉矶”级中的核潜艇,从“圣胡安号(SSN 751)至“夏延”号(
7、SSN 773),艇上装备的是由UYK43UYK44计算机支持的BSY-1型作战指挥系统。该系统利用数据总线把艇上的探测设备、火控系统以及武器系统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构成一个以UYK系列计算机为核心的综合式作战指挥控制系统。BSY-1型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不再利用传统的中央计算机处理系统进行全艇的信号处理,而是根据不同的情况把相应的信号传输给各个专用计算机进行处理。采取这种分布处理方式可以提高信号处理速度,从而使得该级核潜艇的作战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同时也便于艇上计算机的升级和更新换代,可以保证与时代最先进的技术同步发展。 从“普罗维登斯”号(SSN 719)之后的31艘核潜艇的首部球形声呐与耐
8、压艇体首端封头之间的耐压水舱中装备了12个“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筒。从而增加了每艘核潜艇的武器携带量,加强了“洛杉矶”级核潜艇的对陆攻击能力。此外,从“圣胡安”号(SSN 751)至“夏延”号(SSN 773)达23艘核潜艇,不再在其指挥台围壳两侧布置围壳舵,而是在艇首布置可回收式的首水平舵。这样,这些核潜艇具备了可以在北极海域破冰上浮的能力,成为典型的“极地核潜艇”,而且这23艘艇的艇体外表面都敷设了消声瓦改善了声隐身性能,降低了潜艇的水下目标强度。另外,从“哈特福德”(SSN768)号至“夏延”号(SSN 773)这6艘艇,在艇的降噪性能和推进系统等方面亦做了许多改进,并且其中已有数艘核
9、潜艇采用了泵喷推进装置,进一步降低了推进噪声的量级。 从“洛杉矶”级首艇1976年服役至今的30多年时间里,该级艇一直是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绝对主力。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里,还将继续发挥攻击型核潜艇的主力作用,直到2020年前后,当“弗吉尼亚”级多用途核潜艇数量逐步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届时“洛杉矶”级将逐渐把美国海军主力潜艇的位置让给“弗吉尼亚”级核潜艇。 作为美国第三代核潜艇的另外一个典型代表是“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美国海军在完成“北极星海神”武器系统计划后,从1968年起便开始着手“海神”C-3导弹之后的新一代武器系统水下远程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该系统将以美国沿海为基地,从潜艇上发射具
10、有洲际射程的弹道导弹,同时,装备这种洲际导弹的潜艇的艇体和推进系统也都将进行大幅度改进,潜艇噪声也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可以说水下远程导弹系统是一种效能更高、生存能力更强、具有更大核威慑能力的战略武器系统。1971年12月,水下远程导弹系统的预研工作正式开始,1972年3月更名为“三叉戟”。作为“三叉戟”弹道导弹发射平台的“俄亥俄”级核潜艘与“华盛顿”级、“伊桑·艾伦”级以及“拉菲特”级相比,无论在性能方面还是在打击力量方面部有了很大提高。 “俄亥俄”级共有18艘,其中前4艘艇装备24枚射程7400千米的“三叉戟”-1型弹道导弹,每枚导弹携带78个10万吨级的分导热核弹头,圆概率误差为
11、457米。另外14艘艇装备24枚射程。12000千米的“三叉戟”-2型弹道导弹每枚导弹可携带12个10万吨级的热核弹头,圆概率误差为90米。 “俄亥俄”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及其装备的“三叉戟”弹道导弹作为美国最新型的战略威慑力量,在备受美国军政各界关注的情况下,终干在1997年完成了全部18艘的建造任务,这18艘“俄亥俄”级的弹道导弹核潜艇构成了美国水下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在20世纪70-80年代这10年间苏联的第三代核潜艇问世,在这十多年时间里,苏联各个潜艇设计局表现得异常活跃,不断推出新型的核潜艇设计。包括“台风”级、D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阿库拉”级和“塞拉”级攻
12、击型核潜艇以及“麦克”级试验性核潜艇,总共6种型号47艘。 苏联发展第三代核潜艇的基本战略是“提高潜艇隐身性能,形成饱和攻击能力,加强战略威慑对抗。”发展时间为1977-1993年,大约16年。在发展第三代核潜艇期间,苏联主要解决如下几个方面的技术方向性问题:第一,采取多种措施进一步降低核潜艇的噪声,全面提高和改进核潜艇的综合隐身性能;第二,提高巡航导弹核潜艇的饱和攻击能力,增加打击力度;第三,增加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打击精度以及突防能力,提高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略核威慑能力,稳定并保持与美国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对抗能力;第四,继续拓宽新技术在核潜艇上的应用。 苏联在第三代核潜艇发展期间,更加重视研
13、制具有不同层次性能的攻击型核潜艇,使各种型号的攻击型核潜艇在性能方面形成互补,而不是发展单一型号具有相同性能的攻击型核潜艇。作为苏联第三代具有代表性的攻击型核潜艇的“阿库拉”级,其全面设计工作于1977年展开。为了确保具有更加出色的安静性能,“阿库拉”级艇采用了浮筏减振降噪技术、消声瓦技术以及低速大侧斜7叶螺旋桨等三个方面的重要降噪技术。特别是在采用浮筏减振降噪技术时,为了降低艇内噪声通过潜艇艇体向外界环境辐射的强度,不再使用此前苏联核潜艇上采用的单级减振结构,代之而用的是两级减振系统,“阿库拉”级核潜艇内所有的机械设备全部安装在浮筏基座上,浮筏基座再用橡胶与耐压艇体进行减振隔离。事实证明,这
14、种浮筏式双重减振降噪系统对于“阿库拉”级核潜艇的降噪效果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84年,“阿库拉”级首艇K-284号建成并正式移交给苏联海军。在随后对K-284号进行的海上航行试验结果表明,K-284号核潜艇的航行噪声比当时苏联海军安静性最好的V级核潜艇还要低1215分贝,达到了与美国海军“洛杉矶”级的噪声基本相当的水平。K-284号在进行试航期间,美国和北约的核潜艇曾经对它进行了秘密跟踪。K-284号的航行噪声之低,完全出乎美国和北约的意料,使美国和北约感到十分震惊。“阿库拉”级核潜艇的问世,表明苏联经过了近十年的努力在潜艇降噪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在此基础上,苏联为进一步降低
15、核潜艇的噪声竭尽努力,使得“阿库拉”级后续艇的噪声水平又有了明显降低。据有关方面透露,“阿库拉”级后续艇的噪声由最初的135分贝降低到115分贝。早期建造的“阿库拉”级核潜艇,其噪声稍高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其噪声水平也相当于“基洛”级常规潜艇,仅仅比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核潜艇稍高,它们在以69节航速航行时,美国在大西洋海底布放的水下声响监视系统根本探测不到。而噪声更低的“阿库拉”级改进型以及“阿库拉”级核潜艇,则可以更为自由地在大西洋水下游弋而不被美国的水下声响监视系统探测到。作为美国众议院军事小组委员会的一名高级成员,长期担任美国军事观察员的安东尼·巴蒂斯塔于1988年曾经尖锐地指
16、出:“苏联海军的“阿库拉”级核潜艇是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核潜艇。” 1995年夏季,美国海军一艘“洛杉矶”级核潜艇在美国东海岸海域巡逻期间发现了一艘俄罗斯海军“阿库拉”级改进型核潜艇,当时,这艘“洛杉矶”级艇企图尾随跟踪这艘“阿库拉”级改进型核潜艇,但是几经努力,仍然无法对其进行持续跟踪。事后,美国海军在总结这次跟踪失败的教训时发现,“洛杉矶”级核潜艇之所以无法对“阿库拉”级艇进行持续性跟踪,主要是由于这艘“阿库拉”级改进型核潜艇的噪声比“洛杉矶”级低得多,在超过5海里的距离上,“洛杉矶”级艇上装备的声呐根本无法接收到“阿库拉”级改进型核潜艇辐射的噪声信号。即使现在美国已经拥有了“海狼”级和“弗
17、吉尼亚”级核潜艇,但是仍然感到俄海军的“阿库拉”级核潜艇是一个十分可怕的威胁 “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是苏联第三代核潜艇中另外一个典型代表,为强化核潜艇的反舰作战能力,苏联海军C级巡航导弹核潜艇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了装弹量更大、具有更强打击能力的“奥斯卡”级。“奥斯卡”级首艇1981年建成服役,是苏联排水量最大的巡航导弹核潜艇。其主要作用是对美国大型水面舰艇编队或者航母编队形成饱和攻击。“奥斯卡”级艇可携带24枚潜射SS-N-19型反舰导弹,左右两舷各布置12枚。SS-N-19巡航导弹的射程为550千米,可携带核弹头或重量为909千克的常规弹头。而美国海军反舰用“战斧”巡航导弹的常规弹头重量仅为
18、455千克。由此可以看SS-N-19型巡航导弹的作战威力。 作为苏联海军第三代核潜艇的又一典型代表,“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首艇于1980年9月下水。苏联研制“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与美国“俄亥俄”级核潜艇进行有力抗衡。“台风”级所携带的战略武器是20枚SS-N-20型潜射弹道导弹,该型导弹是苏联第一批部署在战略潜艇上的固体推进剂潜射弹道导弹,射程8300千米,每枚导弹可携带10个20万吨当量的分导核弹头,具有很强的突防能力,可同时打击不同位置的目标。由于“台风”级上携带的SS-N-20型弹道导弹具有洲际打击能力,因此“台风”级核潜艇仅需在苏联领海内,艇上导弹的攻击范围即可覆盖
19、美国本土全部重要目标。 苏联第三代核潜艇的另外一个特殊型号是“麦克”级核潜艇。“麦克”级实际上属于试验性核潜艇。苏联之所以建造“麦克”级,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试验和评估应用在核潜艇上的12种新技术。这12种新技术之中包括大深度下潜技术和钛合金的耐压艇体等方面的先进领域。该艇经过特殊设计,其水下工作深度可达1000米。为了保证在最大深度状态下能够迅速浮出水面,该艇的主压载水舱里装设了高压燃气发生装置,以便对大深度条件下的主压载水舱进行吹除。第四代潜艇 采用新型技术 顺应时代环境 美国和苏联发展第四代核潜艇过程中,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冷战格局的消失。对于美国而言,由于冷战期间的主要对手苏联解体,美国在
20、冷战结束之前确立的核潜艇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苏联而言,冷战结束解体之后成为俄罗斯,失去了可与美国进行抗衡的能力,这一形势对于俄罗斯核潜艇的发展形了极大的冲击和负面影响。 美国第四代核潜艇包括“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美国发展第四代核潜艇的基本战略是“降低信号特征,采用最新技术,伴随时代发展。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至今仍在进行。发展第四代核潜艇期间,冷战格局的消失,导致美国仅仅建造了3艘“海狼”级攻击型核潜艇便停止其建造计划,进而把第四代核潜艇的主要发展方向寄予“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在发展第四代核潜艇期间,美国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艇上的武器载
21、荷,装备先进的作战系统;第二,进一步降低潜艇辐射噪声以及潜艇壳体的信号特征。第三,发展核潜艇的多用途性、多功能性;第四,开展新概念潜艇研究,寻求发展新型核潜艇的新途径。 “海狼”级核潜艇的正式研制虽然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的,但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便已经开始酝酿“海狼”级核潜艇的发展。按照当时美国海军的设想,到1991年1997年期间。第二代核潜艇以及早期建造的“洛杉矶”级将要退出现役,而“海狼”级艇将要顶替那些退役的攻击型核潜艇,承担保护美国海军作战舰艇编队,探测、跟踪敌人核潜艇和水面舰艇,对敌人核潜艇进行拦击等方面的任务。另外,尽管“鲟鱼”级和“洛杉矶”级核潜艇已经构成了2
22、0世纪80年代美国海军核潜艇作战兵力的中坚力量,但是这两种核潜艇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这两种核潜艇的武器装载能力都不是很大,而为了对付苏联先进的攻击型核潜艇,美国需要武器装载能力可以达到“鲟鱼”级2倍左右的新型攻击型核潜艇。此外,随着苏联核潜艇技术的飞速发展,北极冰下作战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美国需要提高攻击型核潜艇在冰下海域作战的能力。还有“洛杉矶”级核潜艇上已经没有进一步实施改换装的潜力,这种情况限制了其后在该级核潜艇上换装更为先进的声呐,武器控制系统以及更加安静的设备。 美国海军提出建造“海狼”级的另一个理由是,苏联核潜艇的数量已经超过美国,对美国形成咄咄逼人之势,
23、因此,美国必须在核潜艇方面拥有足够的质量优势以确保在与苏联的对抗中处于主动地位。在此之前的20余年中,美国在核潜艇方面的优势一直没有受到任何威胁,但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苏联核潜艇不仅在数量上超过美国,更为重要的是明显缩小了与美国核潜艇质量方面的差距,苏联研制的核潜艇在总体性能方面,特别是在潜艇降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缩短了与美国海军核潜艇在降噪技术方面的差距。苏联核潜艇技术进步的幅度比西方情报机构所估计的时间提前了810年。除此之外,使美国海军深感不安的是苏联的潜艇不仅越来越安静,而且下潜深度越来越大,水下航行速度越来越高。面对这样的形势,美国海军部长约翰·F·菜曼
24、于1981年不无忧虑地告诉国会说:“有些潜艇我们尚在考虑的时候,苏联人却已经在建造了。苏联人在20年内拥有了14个不同型号的核潜艇,而我们却只有1个型号”。美国海军部长助理麦尔文·R·佩斯利于1985年4月2日在美国众院拨款委员会上发表演说时指出:“苏联核潜艇在降噪技术、具有高强度的双壳体结构、高航速、大储备浮力以及大深度下潜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优点是不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苏联核潜艇拥有的另外一些技术先进性则是源于苏联的高密度材料和高强度的船体结构材料。在这些领域里,苏联领先于美国”。 美国海军认为,在苏联不断改进潜艇降噪技术的现实条件下,美国海军为了挽回在降噪方面失去的优势
25、,“海狼”级核潜艇首当其冲需要引为高度重视的是安静性问题和提高声呐探测能力的问题,为此,需要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难题。第一,减少艇内设备的噪声和降低艇体的流体噪声,以便最终实现降低“海狼”级核潜艇自噪声的总体设计目标。第二,增大“海狼”级核潜艇的排水量,以便容纳更多、更先进的降噪设备。第三,提高“海狼”级核潜艇上声呐的敏感度,以便进一步扩大该级核潜艇的搜索空间和搜索面积。第四,增强“海狼”级核潜艇对海洋背景噪声的识别能力。 此外,为了使“海狼”级核潜艇具有更大的下潜深度,美国决定采用HY-l00型钢材来制造其耐压艇体。为了提高水下最高航速,美国海军研制了功率45000马力的S6W型反应堆
26、。S6W型反应堆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具有很高的功率密度,它的重量仅比“洛杉矶”级的反应堆增加10,但是产生的推力却提高了50。其二是具有很好的自然循环能力,可以保证“海狼”级艇具有较高的低噪声航速。 为了保证“海狼”级艇能够在北极的冰下跟踪苏联核潜艇,美国在“海狼”级上继续保留了在“鲟鱼”级核潜艇上那些十分有效的结构特点,使得“海狼”级艇能够做到在北极破冰上浮。这些结构特点包括可收缩的首水平舵以及在结构上经过加强的指挥台围壳等。为了使“海狼”级核潜艇有效地利用艇内较为充裕的空间以装载和发射更多数量的武器,“海狼”级装备了8具直径673毫米的鱼雷发射管。“海狼”级艇的指挥台围壳相对
27、较小,并且在指挥台围壳前根部与潜艇艇体的连接处增加了一个圆弧状连接结构,从而使艇体与垂直的指挥台围壳之间形成了平滑过渡,在降低了指挥台围壳阻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水下航行时产生的流体噪声。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海狼”级艇的信号特征,安装了隔音和防震装置,艇上的所有设备都安装在高性能的减振机座、弹性支座或者弹性减振器上。主机和辅机等艇上重要的机械设备均采用了整体双层减振基座,以便有效地减少机械设备振动的幅度。另外,艇体外表面敷设了消声覆盖层,采用泵喷射推进装置,艇体表面尽量减少开孔数量和艇体突出物,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艇的航行噪声。 然而,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格局的消失,“海狼”级核潜艇的作战对象不复
28、存在,其建造计划于是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92年1月29日,即在苏联解体的56天之后,国防部长迪克·切尼宣布取消“海狼”级核潜艇的建造计划,“海狼”级核潜艇的建造工作戛然而止。后来,美国国会在1992年5月初和其后又相继恢复了对第2艘和第3艘“海狼”级核潜艇的拨款,决定建造后2艘核潜艇。但是,建造这2艘艇的根本原因并不是为了军事的需要,而是美国为了稳定核潜艇设计研究基础以及维持建造技术工人的队伍,防止人才流失的一种无奈的选择。 冷战时期,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基本使命是在大洋深处与苏联的核潜艇进行对抗,或者是在全球范围内对苏联潜艇,特别是对弹道导弹核潜艇进行长期的跟踪与监视。因此,在
29、那一段历史时期内,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基本设计思想是把具有水下高速、大深度下潜能力以及安静性作为攻击型核潜艇最重要的性能指标。“洛杉矶”级和“海狼”攻击型潜艇是体现美国海军冷战时期攻击型核潜艇设计思想的典型。随着冷战对峙局面的消失,美国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失去了昔日在大洋深处的苏联核潜艇对手,因此其主要使命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形势下下,美国海军赋予攻击型核潜艇的主要使命是处理地域性战争、利用潜射导弹对陆地目标实施攻击、在沿海从事反潜作战、对特种部队进行支援以及担任航母作战编队的直接支援等。因此,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攻击型核潜艇的设计思想是以多功能、多用途为主。 作为美国第四代核潜艇典型代表的
30、“弗吉尼亚”级核潜艇,虽然是在“海狼”级核潜艇之后发展起来的,但是,“弗吉尼亚”级并不是“海狼”级核潜艇的后续艇或者替代艇,而是为了适应冷战结束后新环境要求设计的新型攻击型核潜艇。“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设计重点是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重视在沿海、浅海水域等局部作战环境中的作战能力和多用途性,并且兼顾大洋深处与浅水海域作战能力的要求。为此,“弗吉尼亚”级艇上装备12个“战斧”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筒,可发射程2500千米的对陆攻击“战斧”巡航导弹,对陆地纵深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此外,“弗吉尼亚”级与众不同的超强能力是还可发射和回收水下无人航行器。这种水下无人航行器上装备有声学和非声学传感器、无线电频率和视
31、频信号传感器、目标识别和分类装置等,可以在远离母艇的海域完成警戒、侦察以及反潜战等任务,大幅增强“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水下探测和侦察能力。此外利用艇上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还能够发射遥控无人空中飞行器,完成对陆地目标的侦察,并把侦察结果实时地向母艇传输,保证对陆上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为了支持特种作战任务,“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专门装设了一个可以放出和回收的特种人员运载器以及与其对接的艇上接口。特种人员运载器可容纳9名特种作战人员和为执行特种任务所需要的各种装备,可执行救援、搜索、破袭、情报收集以及引导空中打击等任务。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在研制第四代核潜艇的过程中,采用了一种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32、的发展方式,这种方式就是首先设计和建造超大型的模型潜艇,利用模型潜艇进行重点试验,根据试验验证的结果对第四代核潜艇的设计进行反馈和推动。 美国在正式设计与建造“海狼”级和“弗吉尼亚”级艇之前,分别设计和建造了“科卡尼”号和“卡特斯罗特”号超大模型潜艇,实际上,这2艘超大模型潜艇都是无人驾驶的试验潜艇。其中,“科卡尼”号是按照“海狼”级艇主尺度1:4比例建造的,排水量168吨,长274米艇体直径3 05米,艇内装载蓄电池重量约为25吨。建造“科卡尼”号的目的是利用该艇研究与试验在接近水面的小深度上的潜艇水下操纵性。此外,对于未来将要应用于“海狼”级核潜艇的各种先进技术进行预先验证、试验和研究,以
33、便在“海狼”级艇开始设计和建造时,把住试验中得到验证的各种先进技术能够不失时机地应用在“海狼”级核潜艇上“科卡尼”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成并开展了各种试验活动,而“海狼”级首艇“海狼”号是于1989年10月开工建造的,利用这将近5年的时间,“科卡尼”号为“海狼”级核潜艇的设计和建造积累了大量科学数据,减少了“海狼”级核潜艇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的许多失误。 “卡特斯罗特”号超大模型潜艇是根据“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实际尺度按照1:3.4的比例建造的,排水量205吨,主尺度为33.8×3.1×2.7米,艇上装备1台永磁电机,水下最高航速34节,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无人潜艇,
34、它的下潜深度可以达到“弗吉尼亚”级的最大下潜深度。“卡特斯罗特”号主要是为美国海军潜艇的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一个声隐身技术以及各种先进潜艇技术的试验与研究平台,除了对“弗吉尼亚”级艇可能采用的各种不同艇体形状设计进行试验研究之外,还从事有关潜艇先进技术的各种试验与研究,其中包括水声学、水动力学以及潜艇水下操纵性等方面的研究与试验,对美国海军潜艇的隐身技术开展综合性研究和试验等。另外,“卡特斯罗特”号是按照模块化技术进行设计的,在该模型潜艇的建造过程中,便采取了异地建造不同分舱模块,最后合拢的建造方式,为其后“弗吉尼亚”级艇的建造提供了必要的经验,避免了在“弗吉尼亚”建造过程中产生一些事先无法预料
35、的问题,保证了“弗吉尼亚”级艇整个建造计划的顺利执行。此外,在“卡特斯罗特”号设计过程中,纽波特纽斯公司与电船分公司充分采用了成熟商业技术,保证“卡特斯罗特”号采用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技术,并且为其后“弗吉尼亚”级实艇设计与建造过程中广泛采用成熟商业技术奠定了基础。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美国海军之所以使“卡特斯罗特”号超大模型潜艇的最大下潜深度以及水下最高航速均与“弗吉尼亚”级艇相同,其宗旨是为未来应用在“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上的各种先进技术提供一个与实际环境基本相同的水下试验平台,避免将各种试验结果和数据进行相似变换带来的误差。由此看来,采用超大模型潜艇技术发展新型核潜艇展现了美国在21世纪发展新
36、型核潜艇的崭新概念和思路,成为美国发展第四代核潜艇基本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苏联于1985年开始执行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的研制计划,它与美国海军开始着手研制其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基本上处于同一时期。苏联在执行第四代核潜艇发展计划期间,与美国同样遇到了冷战时代结束的历史重大变动时期。冷战格局的结束,对于俄罗斯核潜艇发展战略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苏/俄发展其第四代核潜艇的基本战略是“拓展潜艇多种功能,维持最低战略威慑。”苏/俄第四代核潜艇包括“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和“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在发展第四代核潜艇期间,主要技术发展方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拓展攻击型核潜艇的多功
37、能性;第二,稳步发展并保持最低程度的战略核潜艇基本兵力水平;第三,开展未来核潜艇新技术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期,苏联在开始酝酿第四代核潜艇基本方案时,曾经把攻击型核潜艇分为反潜型、反航母型以及多用途型这三种类型。当时,苏联海军司令部、政府机构、造船部、设计局之间为此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探讨。最终研究分析的结果是,苏联海军第四代的攻击型核潜艇应该是一种综合型核潜艇,它将具有上述三种类型攻击型潜艇的基本功能。 作为苏联第四代核潜艇中的“亚森”级(885型)攻击型核潜艇,最初曾经被西方国家命名为“北德文斯克”级。与V级和“阿库拉”级攻击型核潜艇相比,“亚森”级艇集中体现了“具有
38、出色安静性、装备战术巡航导弹、大型多用途”的时代特征。“亚森”级艇装备的核反应堆是俄罗斯于1995年研制成功的第四代压水反应堆OK650B型反应堆,除了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之外,还装备了更换周期为2530年的长寿命堆芯。此外,“亚森”级将要采用安静性能更好的泵喷推进方式,其安静性能至少可以达到与美国“海狼”级相当的水平。 “亚森”级核潜艇装备的综合声呐系统采用主动被动工作模式,探测距离可以达到900千米,具有对多个目标同时进行分析和跟踪能力。除此之外,“亚森”级核潜艇还装备了先进的航迹跟踪装置,可以对目标核潜艇在3天之前航行时遗留在海水中的航迹进行跟踪。 除了8具鱼雷发射管,“亚森”级
39、核潜艇还装备8个巡航导弹垂直发射筒,每个导弹发射筒内装载3枚“宝石”P-100型(SS-NX-26型)巡航导弹。 从战术角度上来看,赋予“亚森”级攻击型核潜艇的作战任务将是多种多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亚森”级核潜艇是一种综合型的攻击型核潜艇,它把“奥斯卡”级和“阿库拉”级这两种核潜艇的作战任务综合于一身。 苏联解体之后,至少从短期的发展趋势来说,俄罗斯已经不具备把战略核潜艇的兵力恢复到昔日苏联水平的那种能力。然而,俄罗斯却也没有让苏联遗留下来的庞大战略核潜艇舰队任其自然地消亡下去。俄罗斯在竭力保持最低限度的战略核潜艇实力的同时,仍在利用一切可以发挥作用的因素,继续缓慢地在研制着第四代的弹道导
40、弹核潜艇。1996年11月2日,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的具有俄罗斯时代特征的“北风之神”级首艇“尤里·多尔戈鲁基”号开工建造,原来计划于2002年下水,但是在实际建造过程中,由于预算拮据和其他方面的原因,该艇建造工作严重拖延。在经过了长达11年的建造历程之后,终于在2007年4月15日下水,预计该艇将于2008年建成服役。“北风之神”级的第2艘和第3艘核潜艇也分别于2004年和2006年开工建造。 “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要替代目前在役的D级和“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该级首艇装备12枚“布拉瓦”型潜射弹道导弹,其余各艇则装备16枚。据俄罗斯宣称,“北风之神”级核潜艇集许多先进技术
41、干一身,是俄罗斯核潜艇最新水平的标志。“北风之神”级拥有出色的降低流体噪声的艇体外形,艇上采用泵喷推进装置,其综合声隐身性能明显优于目前俄罗斯在役的任何型号核潜艇,当前世界各国的先进声呐都难以探测和跟踪水下航行过程中的“北风之神”。该级核潜艇长约170米,艇体直径10米,水下最高航速25节以上。俄罗斯计划将要建造12艘“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并且预计到2015年之前完成第一批5艘的建造计划。第五代核潜艇 拓宽概念研究 革新潜艇技术 美国制定的计划是打算建造30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目前已经有3艘建成服役,3艘正处于不同的建造阶段。按照美国海军的安排,在2011年之前,美国每年建造
42、1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从2012年开始每年建造2艘。根据这一建造速度推算,美国大约到2023年前后可以完成30艘“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全部建造计划。这就是说,美国第四代核潜艇的建造时间至少将要延迟到2023年前后。在2023年之前这一段时期里,美国将要执行的核潜艇发展战略是边建造,边改进,不断提高和完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性能。 与此同时,美国还在加紧开展新型核潜艇的研制活动。目前,美国海军除了对“弗吉尼亚”级进行不断改进设计,对装备在“弗吉尼亚”级后续核潜艇上的“灵活负载模块和有效负载接口模块”、“宽孔径声呐基阵”以及新一代“先进海豹特种作战部队输送系统”等先进装备开展研制之外,美国海
43、军与国防先进技术研究局正在共同执行一项为期4年、总价款为9700万美元的Tango Bravo潜艇研究计划,该计划以其技术先进引起了举世瞩目。Tango Bravo潜艇研究计划主要包括5项将要应用于未来核潜艇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不仅将要取代目前“弗吉尼亚”级上采用的传统技术,而且也代表着世界核潜艇技术发展的主流趋势。这5项关键技术是:潜艇的无轴推进技术;外部武器存储及发射技术;与潜艇先进艇体形状匹配的先进共形声呐技术;艇体、机械、电子结构简捷化技术;作战指挥中心自动化技术。Tango Bravo潜艇研究计划的基本目标是为艇上携带的有效负载提供更大的空间,探索和寻求未来最佳的新型核潜艇设计方案。另外,采用上述关键技术不仅可以改进和提高美国未来核潜艇的作战能力和适应性,而且还可降低新型核潜艇的采购成本和潜艇服役期间的运行成本。 按照美国海军与国防先进技术研究局制定的计划时间表,Tango Bravo计划中的5个关键技术将于2008年9月完成。如果 Tango Bravo计划能够如期完成,国防先进技术研究局与美国海军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评价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金凤扒鸡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料离心管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无源单路信号隔离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小方格毛巾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可换孔板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全中文线号印字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至2030年三维软件集合包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青铜阀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天平培训材料》课件
- XX工贸有限公司承包商安全管理协议
- 司库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浅议
- 机构改革对档案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 2022年2022年山西煤矿防爆五十条
- 浅析小学低年级班级管理理念及方法
- 货油泵操作.[知识应用]
- 重庆大学 学历证书真实的证明
- 机械毕业设计(论文)小米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设计(全套图纸三维)
- 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 幕墙施工策划书
- 速达5000ERP应用教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