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阴阳五行_第1页
第二阴阳五行_第2页
第二阴阳五行_第3页
第二阴阳五行_第4页
第二阴阳五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阴阳五行阴阳五行 辛增辉辛增辉中医学基础第二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素问素问 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易传易传第一节第一节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一)(一)阴阳的概念阴阳的概念【内涵内涵】 (1)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 (2)“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最初的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而言最初的含义是指阳光的向背而言 朝向日光则光明、温暖-阳 被向日光则黑暗、寒冷-阴 阴阳归类举例阴阳归类举例阳阳 天天日日昼昼热热明明生生雄雄清清上上外外阴阴 地地月

2、月夜夜寒寒暗暗死死雌雌浊浊下下内内【外延外延】阳阳温温热热的的上上升升的的明明亮亮的的兴兴奋奋的的轻轻浮浮的的运运动动的的功功能能的的亢亢进进的的 阴阳的特性阴阳的特性 1 1、阴阳的相对性,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 1)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属性可以互相转化: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即阴可转化为阳,阳也可转化为阴。(2 2)事物的无限可分性事物的无限可分性(即阴阳之中复有阴即阴阳之中复有阴阳阳):即属阴或阳的事物还可以再分阴阳,):即属阴或阳的事物还可以再分阴阳,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即所谓阴中有阳,阳中有阴。如

3、昼夜分阴阳昼夜分阴阳。上午下午 前半夜 后半夜 上午上午(阳中之阳)(阳中之阳) 后半夜后半夜(阴中之阳)(阴中之阳) 下下 午午(阳中之阴)(阳中之阴)合夜合夜黄昏黄昏日中日中鸡鸣鸡鸣平旦平旦上午:阳中之阳(阳气旺)上午:阳中之阳(阳气旺)下午:阳中之阴(阳气衰)下午:阳中之阴(阳气衰) 前半夜:阴中之阴(阴气旺)前半夜:阴中之阴(阴气旺) 后半夜:阴中之阳(阴气衰)后半夜:阴中之阳(阴气衰)前半夜前半夜(阴中之阴)(阴中之阴)2 2、阴阳的相关性、阴阳的相关性 相关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相关性是指用阴阳所分析的事物或现象必须是同一范畴、同一层次的。即这些事物之间必须有内同一范

4、畴、同一层次的。即这些事物之间必须有内在的联系。如火与水,气与血;公狗与母鸡即无法在的联系。如火与水,气与血;公狗与母鸡即无法用阴阳划分。用阴阳划分。3 3、阴阳的普遍性、阴阳的普遍性 普遍性是指阴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阐普遍性是指阴阳理论被广泛地应用于阐释宇宙间各种客观事物的形成、发展和相互释宇宙间各种客观事物的形成、发展和相互关系。关系。 素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所言:“阴阳者,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1 1 阴阳对立阴阳对立 2 2 阴阳互跟阴阳互跟 3 3 阴阳消长阴

5、阳消长 4 4 阴阳转化阴阳转化(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 1 阴阳对立阴阳对立 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互相对立、抑制、排斥。阴阳双方彼此间存在着互相对立、抑制、排斥。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春夏之所以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抑制了秋冬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的寒凉之气;秋冬之所以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升抑制了春夏的温热之气的缘故。 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关系,是促进事物运阴阳之间的相互对立制约关系,是促进事物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

6、胜之以阳。” - 类经附翼类经附翼 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统一于动态平衡。阴阳双方的对立制约统一于动态平衡。2 2 阴阳互根阴阳互根依存与包孕的属性依存与包孕的属性 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双方各以对方为自己存在的前提,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医贯阴阳论:“阴阳又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气 血 气气可生血行血气可气可摄血血可血可载气养气3 3 阴阳消长阴阳消长 运动特性之一运动特性之一( (量变量变) ) 此长彼

7、消 此消彼长(四时气候为例四时气候为例) 阴阳平衡阴阳平衡运动特性之二运动特性之二 阴阳消长运动处于稳定在一定范围内的态势,称之为“阴阳平衡”,中医称之为“阴平阳秘”。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春分春分秋分秋分夏至夏至冬至冬至三种情况:三种情况: 1 小范围的正常波动。小范围的正常波动。 2 较大幅度的消长,不超过正常范围。较大幅度的消长,不超过正常范围。 春春 夏;夏; 秋秋 冬冬 阴消阴消-阳长阳长 阳消阳消-阴长阴长 3 3 超出正常范围的消长超出正常范围的消长 偏盛偏衰,并且没有发生转化。偏盛偏衰,并且没有发生转化。 属异常现象:如高热、虚寒。属异常现象:如高热、虚寒。4

8、4 阴阳转化阴阳转化运动特性之三运动特性之三( (质变质变) ) 指一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向其相反方向转化的态势或结果。 通常是在阴阳消长发展到特定阶段,事物内部的阴阳比例出现倒置,则其属性发生了转化。阴阳转化是其消长运动发展到极致而形成的结果, 即所谓“物极必反”。 “重阳必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正常情况下的转化:正常情况下的转化: 如:四季如:四季 昼夜昼夜属于属于阳阳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阴的冬天。的夏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阴的冬天。属于阴的冬天可以转化为属于属于阴的冬天可以转化为属于阳阳的夏天。的夏天。异常情况下的转化:异常情况下的转

9、化:病情变化病情变化高热高热 体温下降(阴)体温下降(阴)表寒表寒 里热里热寒痰寒痰 热痰热痰 用药过凉用药过凉 肺虚寒肺虚寒肾病肾病 用激素用激素 阴虚火旺阴虚火旺 阴阳两虚阴阳两虚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运用1. 1. 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 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 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经络系统阳经或阴经。阳阳上上部部体体表表背背部部外外侧侧心心肺肺气气卫卫气气心

10、心阳阳阴阴下下部部内内脏脏腹腹部部内内侧侧肝肝肾肾脾脾血血营营气气心心阴阴2. 2. 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生之本,本于阴阳。” 对人体代谢等生理功能,中医运用阴阳学说将其概括为阳主升、主出,阴主降、主入。如清阳上升,浊阴下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等等。 对机能与物质的关系,则认为机能属阳,而物质属阴。如营血属阴,卫气属阳;肾精为阴,肾气属阳,等等。3.3.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人体内的阴阳消长与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阴阳失调,则是一切疾病发生的基本原理。(邪气与正气概念) 阴阳偏盛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

11、则阴病,阴胜则阳病。 阴阳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中医学病理总纲中医学病理总纲阳偏盛(热)阳偏盛(热)阴偏盛(寒)阴偏盛(寒)阳偏衰阳偏衰(寒)(寒)阴偏衰阴偏衰(热)(热) 阴阳互损:是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而引起另一方逐渐不足的病理变化。包括阳损及阴和阴损及阳两方面的病机。 阳损及阴,是指阳虚到一定程度时,无力促进阴精的化生,使阴亦随之不足的病理过程。 阴损及阳,是指阴虚到一定程度时,不能滋养于阳,使阳亦随之化生不足的病理过程。 结局阴阳亡失(离决)“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 阴阳转化与格拒:是阴阳失调所表现的病理变化。 阴阳转

12、化:在一定的条件下,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也可以转化为阳证。如寒证转变为热证,热证转变为寒证。 阴阳格拒:阴盛格阳,阳盛格阴。 4. 4. 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 阴阳应象大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望、闻、问、切 阴阳是诊断的总纲 阴阳可以概括疾病的属性 5. 5. 确立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确立治疗原则和归纳药物性能 确定治疗原则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实者泻之,虚则补之 分析归纳药物的性能 药性有寒热温凉之分 药味有酸苦甘辛咸之分 升降浮沉作用趋势 指导养生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冬病夏治”“夏病冬养” 用于说明药性:用于说明药性:四气:四气:温、热温、热 -属阳属阳

13、 寒、凉寒、凉 -属阴属阴五味:五味:辛、甘、(淡)辛、甘、(淡) -属阳属阳 酸、苦、咸酸、苦、咸 -属阴属阴升降沉浮:升降沉浮:升、浮升、浮 -属阳属阳 沉、降沉、降 -属阴属阴练习题练习题一、选择一、选择1 1、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事物阴阳两个方面的相互转化是A.量的变 B.单方面的C.有条件的D.绝对的2 2、内经内经:“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是说明阴阳之间的是说明阴阳之间的A.相互转化 B.相生相克C.相互对立D.互根互用3 3、 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病先见持续高热,面红目赤,后突然见 肢厥面白,肢厥面白,脉微欲

14、绝,证属脉微欲绝,证属A.阳消阴长B.阳胜则热C.阴盛则寒D.重阳必阴4 4、“重阴必阳重阴必阳”、“重阳必阴重阳必阴”是指是指A.阴阳的互根B.阴阳的对立C.阴阳的转化D.阴阳的消长5 5、“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孤阴不生,独阳不长”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是由于阴阳之间哪种关系失常系失常A.互根互用B.消长平衡C.阴阳交感D.对立制约6 6、 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扶正却邪B.泻实补虚C.调理阴阳D.却除病邪二、填空二、填空1 1、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那么,白天而言,上午、阴阳之中可再分阴阳,那么,白天而言,上午为为 ,黑夜而言,前半夜为,黑夜而言,前半夜为 。2 2、阴气能

15、制约阳气,阳气能制约阴气,是说明阴、阴气能制约阳气,阳气能制约阴气,是说明阴阳之间的阳之间的 关系。关系。3 3、无动即无所谓静,无热即无所谓寒,是说明阴、无动即无所谓静,无热即无所谓寒,是说明阴阳之间的阳之间的 关系。关系。4 4、人体分阴阳,则体表属、人体分阴阳,则体表属 ,体内,体内属属 ;背部和腹部分阴阳属性,则;背部和腹部分阴阳属性,则 为阳,为阳, 为阴。为阴。5 5、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学说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6 6、根据阴阳学说确立的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根据阴阳学说确立的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是 。 7 7、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

16、阴阳偏,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衰的治疗原则是 。第二节第二节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一)(一)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概念概念 五行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材五材”)的运动变化。)的运动变化。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运用木、火、土、金、水是运用木、火、土、金、水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阐释宇宙间事物五类物质的运动变化规律,阐释宇宙间事物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一种古代哲学理论。五行五行Five elements 木木 Wood 火火 Fire 土土 Earth 金金 Metal 水水 Water 西方西方四元素说四

17、元素说 Four elements Earth Water Fire Air 1 1 五行的特征五行的特征木曰曲直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火曰炎上:温煦、向上:温煦、向上土爰稼穑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沉降、肃杀、收敛水曰润下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滋润、下行、寒凉、闭藏木曰曲直木曰曲直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生长、升发、条达、舒畅 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 火曰炎上火曰炎上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温热、升腾、明亮温热、升腾、明

18、亮等等 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土爰稼穑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引申为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 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金曰从革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肃杀、收敛肃杀、收敛、清洁清洁等作用等作用 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水曰润下水曰润下引申为凡具有引申为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等等 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2 2 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和归类 (1 1)直接的取象比类法。)直接的取象比类法。 取

19、象:即从事物的形象(形态、作用、性能)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 比类:即是以五行各自的抽象属性为基准,与某种事物特有的征象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五方五方五行五行 五脏五脏五行五行 (2 2)间接推演法。)间接推演法。 推演络绎法:即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归属,推演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五志五志五行五行 五窍五窍五行五行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五行自自 然然 界界 五色五色五音五音五味五味五化五化五气五气五方五方五季五季 木木青青角角酸酸生生风风东东春春火火赤赤徵徵苦苦长长暑暑南南夏夏土土黄黄宫宫甘甘化化湿湿中中长夏长夏金金白白商商辛辛收

20、收燥燥西西秋秋水水黑黑羽羽咸咸藏藏寒寒北北冬冬五行五行人人 体体 五脏五脏 五腑五腑 五官五官 五体五体 五志五志 五液五液 五脉五脉 木木肝肝 胆胆 目目 筋筋 怒怒 泪泪 弦弦火火心心 小肠小肠 舌舌 脉脉 喜喜 汗汗洪洪 土土脾脾 胃胃 口口 肉肉 思思 涎涎 缓缓 金金肺肺 大肠大肠 鼻鼻 皮皮 悲悲 涕涕浮浮 水水肾肾 膀胱膀胱 耳耳 骨骨 恐恐 唾唾 沉沉 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表 (3 3) 归类的意义归类的意义 使自然界事物紧密相联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 实现了人体内外环境的联系和统一。 3 3 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五行的生克乘侮关

21、系 (1 1) 相生相生 木木 火火 土土 金金 水水 母子关系:生我母子关系:生我-母母 我生我生-子子 (2 2) 相克相克 木木 土土 水水 火火 金金 克我克我-所不胜所不胜 我克我克-所胜所胜 生克制化:生中有克、克中有生生克制化:生中有克、克中有生(3 3)乘侮)乘侮异常变化异常变化 相乘:相乘:以强凌弱,克制太过以强凌弱,克制太过 所不胜的力量太强所不胜的力量太强 所胜的力量太弱所胜的力量太弱 相乘相乘 两方面同时存在两方面同时存在 相侮:相侮:反克,反向欺侮反克,反向欺侮。 所不胜的力量太弱所不胜的力量太弱 所胜的力量太强所胜的力量太强 相侮相侮 两方面同时存在两方面同时存在木

22、木火火金金土土水水相乘相乘相克相克相侮相侮(二)(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 1)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2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3 3)用于疾病的诊断用于疾病的诊断 (4 4)用于疾病的治疗用于疾病的治疗(1 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1 1 说明五脏一体观及五脏的生理功能说明五脏一体观及五脏的生理功能 2 2 说明五脏的生理关系及人与环境的统说明五脏的生理关系及人与环境的统一性。一性。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达,有生发之性肝属木:木曰曲直,枝叶条

23、达,有生发之性 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肝性条达,恶抑郁,有疏泄之功 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心属火:火曰炎上,有温热之性 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心居膈上,有温煦之功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脾属土:土性敦厚,生化万物 脾居中焦,化生气血脾居中焦,化生气血 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肺属金:金性清肃,收敛肃杀 肺性清肃,以降为顺肺性清肃,以降为顺 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肾属水:水性滋润,下行闭藏 肾有藏精,主水之功肾有藏精,主水之功 五脏相生:五脏相生: 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肾(水)之精以养肝(木)肝(木)藏血上济于心(火)肝(木)藏血上济于心(火)心(火)之热以温脾(土)心(火

24、)之热以温脾(土)脾(土)生化水谷以充肺(金)脾(土)生化水谷以充肺(金)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肺(金)清肃下行以助肾(水) 木木 火火 土土 金金 水水 木木五脏相克五脏相克:肺(金)气清肃下降,以抑制肝阳上亢肺(金)气清肃下降,以抑制肝阳上亢肝(木)条达,疏泄脾土的壅郁肝(木)条达,疏泄脾土的壅郁脾(土)的运化,制止肾水的泛滥脾(土)的运化,制止肾水的泛滥肾(水)的滋润,以防止心火的亢烈肾(水)的滋润,以防止心火的亢烈心(火)的阳热,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心(火)的阳热,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木木 土土 水水 火火 金金 木木(2 2)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1 1 相

25、生关系的传变相生关系的传变 2 2 相克关系的传变相克关系的传变 母病及子母病及子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疾病的传变从母脏传及子脏, 如:肾病及肝。如:肾病及肝。 母虚母虚子虚子虚母子两虚母子两虚 子病及母子病及母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疾病的传变从子脏传及母脏, 如:心病及肝。如:心病及肝。 子亢子亢母盛母盛子母皆盛子母皆盛“子病犯母子病犯母”; 子弱子弱母虚母虚子母俱虚;子母俱虚; 子亢子亢损母损母子盛母衰子盛母衰“子盗母气子盗母气”。 相乘相乘相克太过而为病相克太过而为病 如如“木旺乘土木旺乘土”和和“土虚木乘土虚木乘” 肝(旺)肝(旺)脾(脾(虚虚)我克我克肝旺乘脾肝旺乘脾克我克我

26、脾虚肝乘脾虚肝乘 相侮相侮反向克制而为病反向克制而为病 如如“木火刑金木火刑金”和和“土虚水侮土虚水侮” ” 肺(肺(虚虚)肝(肝(旺旺)克我克我肝旺侮肺肝旺侮肺我克我克肺虚肝侮肺虚肝侮(3 3)用于)用于疾病的诊断疾病的诊断 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面见青色,喜食酸味,为肝病 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面见赤色,口味苦,脉洪,为心病 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脾虚病人,而面见青色,是肝病犯脾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心脏病人,而面见黑色,是肾水凌心 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主色胜客色,其病为逆 五色五色 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客色胜主色,其病为顺 得相生之脉为顺得相生之脉为顺 色

27、脉合参色脉合参 得相克之脉为逆得相克之脉为逆 推断病情的推断病情的 轻重顺逆轻重顺逆 确定五脏的确定五脏的 病变部位病变部位 (4 4)用于疾病的治疗)用于疾病的治疗 1 1 控制疾病的传变控制疾病的传变 “见肝之病,则当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见肝之病,则当知肝传脾,故先实其脾气” 2 2 确定治疗原则与方法确定治疗原则与方法 1 1)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相生相生“生我生我”者为母者为母 母子母子 “ “我生我生”者为子者为子 关系关系 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 补母、泻子:补母、泻子: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虚者补其母,实者泻其子 相生治法相生治法滋水涵木法滋水涵木法滋肾阴以养肝阴滋肾阴以养肝阴益火补土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法培土生金法金水相生法金水相生法温肾阳以补脾阳温肾阳以补脾阳健脾气以补肺气健脾气以补肺气养肺阴以滋肾阴养肺阴以滋肾阴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