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_第1页
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_第2页
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德波与景观社会批判    仰海峰    【论文分类】哲学原理 B1 【期刊期数】2009年04期 【论文期刊来源】南京社会科学2008年10期第916页 【英文标题】Debord and Critique of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作者简介】仰海峰,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哲学博士。(上海 200433) 【内容提要】 随着商品的丰裕和电子影像技术进入到日常生活中,西方社会进入到了以影像为先导的景观社会时代,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理论就是对这一时代的哲学反思。在景

2、观社会,商品的生产以景观的积聚为先行条件,并引起了社会时空结构的变化,一种“伪循环时间”构成了景观社会的内在规定,商品拜物教已经发展为影像拜物教,使人们以“主体”的自觉进入到消费社会的资本逻辑之中。正是对此的洞察,德波认为必须发展马克思的商品批判理论,进入到对景观社会的批判,以寻求走向未来社会的新的历史之路。 【关 键 词】景观/影像/德波    中图分类号:B08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08)10-0009-08 随着战后经济的稳定发展,西方进入到了商品丰裕的社会,也就是学者们所谓的消费社会。到了1960年代,丰裕的商品与

3、电子媒介一同造就了以视觉为先导的景观社会,这使消费日益进入到日常生活的核心,并主导着人们的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消费社会在极大地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也带来深层的压抑,对消费社会的批判分析构成了这一时期的重要理论主题。列菲伏尔对“消费被控制的官僚社会”的反思,马尔库塞对单向度社会的批判,阿多诺对大众文化的反感,都呈现出这一批判主题。在众多的批判话语中,国际情境主义的代表德波,在马克思对商品拜物教批判的基础上,结合对现代电子媒介的哲学分析,形成了对景观社会的系统批判,这是他的景观社会一书的根本主题。阅读德波的这一文本,对于理解消费社会及其哲学理念,理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的发展,无疑是非常重

4、要的,因为他的景观社会批判理论,构成了从西方马克思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从商品生产到商品景观 德波对景观社会的批判,在思想史的意义上继承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的批判。在马克思那里,资本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以物的关系替代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这是商品拜物教的现实基础。但在这一批判中,商品还体现为一个具体存在的“物”,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在德波的景观社会批判中,商品的“物”性被商品本身的“表现”即景观所替代,原来表现为“物”的人与人的关系,现在被屏幕上的影像所中介,商品从其“物”的规定中抽离出来,商品的影像统治了一切。这就是景观社会。 在资本论一开始,马克思就指出,商品构成

5、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细胞。在生产过程中,资本表现为死劳动对活劳动的统治,它本身折射的是一种社会关系,但由于这种社会关系必须由物质载体来实现,这就发生了资本生产过程中的颠倒,即人与人的关系颠倒为物的关系,物本身取得了统治地位。在这个意义上,资本论揭示的是资本的现象学,这一点在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商品拜物教表明,真实的社会是被物所统治的。但进入到景观社会之后,商品的存在方式又发生了变化,商品不再直接表现为存在于某处的物,而是以电子媒介为中介将自身表现为影像,商品的积聚首先表现为电子媒介作用下的景观积聚,这就是德波一开始就提出来的:“在现代生产条件盛行的社会,整个生活本身都展现为景观的

6、庞大堆聚。直接存在的一切全都变成了表象。”如果说在马克思时代,商品物直接占据着统治地位,那么到德波时代,随着电子媒介如电影、电视的产生,商品的影像开始从物脱离出来,将自身建构为超然于物外但又规定着物的统治者。商品不再直接展示自己,而是通过影像的中介来展示自己。这也意味着,商品的物的使用性开始被商品的影像规定性所取代,任何商品如果不能转化为影像,也就没有存在的现实性。回到当下的社会语境,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这一问题。今天我们都是根据电视广告来购买商品的,从广告出发,我们关注的首先是电子媒介作用下展示出来的商品,然后才是真实的商品,影像先行构成了景观社会的直接特征。这也正是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产生之后

7、,商品存在方式的转变。 但商品景观只是景观社会的基本层面,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电子媒介的普遍化,影像自身构成了一个体系,社会生活本身首先表现为影像的世界,正是影像的普遍化才能建构出一个景观社会。“从生活的各个层面分离出来的影像群汇成一条普遍的河流世界影像的专门化,发展为一个自治的影像世界。景观在普遍意义上是生活的具体颠倒,因此,它是非生活的自治运动。”如果说拜物教是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次物化,那么影像世界的产生则是第二次物化。作为凌驾于生活之上的影像世界,它具有如下特征: 第一,影像并不是社会生活的装饰品,影像构成了现实社会“非现实”的核心。在日常生活层面,我们直接接触的是商品一物,但这

8、些物只有通过影像的中介才能获得自身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将影像所建构的景观世界只是看作现实世界的对立物,景观世界体现了资本逻辑的必然要求。资本的剩余价值生产要求推动技术的发展,景观社会正是技术发展的结果。而一旦景观社会得以建立起来,现实的商品物则成为景观的反映,社会生活也就被景观所建构。所以德波说:“现实在景观中喷发,景观就是现实。”这时,社会生活实际上已被分为三层:资本、商品世界、景观世界。在马克思时代是商品拜物教,而在今天产生的则是景观拜物教。正是在景观拜物教的时代,影视明星才能取代过去的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的地位。同样,也只有在景观拜物教时代,影像本身就获得了自己的合法性,这才有了

9、今天以视角为主导的影视大片,在许多大片中才出现了以视觉效果取代内容与意义的拍摄方式。 第二,影像构成了社会统一性的主体。正如斯密所分析的,资本主义生产是以分工为基础的,后来者进一步指出这不只是斯密所说的生产部门内部的分工,还包括生产的社会分工。分工本身有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分工也会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分工会导致社会整合能力的下降,正是看到了这一点,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一方面充分肯定了劳动分工的意义,另一方面也指出,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精神还无法达到伦理意义上的精神,以劳动分工为重要基础之一的市民社会无法实现普遍与具体、个体与整体的统一性。这也是他将国家看作是伦理精神的现实体现的重要原因。作为古

10、典经济学家的斯密认为,如果放任自由竞争的原则,资本就可以实现社会的统一,因此,资本既是资本主义生产分化的动力,又能够最终实现社会的统一性。承继黑格尔的反思,在马克思看来,斯密的这一自信实际上是以非历史性的视界为基础的,而一旦进入到历史性的视界之中,那么资本所实现的统一实际上是强制性的统一,这种统一本身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社会的内在对立,可以说资本的统一是外在的。而当资本直接体现为商品生产时,商品就成为统一的主体,成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中介。随着商品被影像所中介,景观的生产成为社会统一的动力,一方面商品成为影像的表现,另一方面景观规定了以影像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时,“景观就是资本”。这是更深

11、层异化意义上的资本生产,如果说过去资本生产直接表现为商品物的生产,那么今天的资本生产则首先表现为影像的生产,这是一种更深层的社会现实与影像之间的分离,在这种分离中,真理只是在影像得以表现的时刻才存在。这也是商品拜物教原则的进一步表现。“这里,我们遇到了商品拜物教的原则,即物对社会的支配,这些物的性质既是可见的又是不可见的。这种原则在景观中彻底地表现出来,在景观中,可见的世界被一系列的影像所替代,这些影像凌驾于世界之上”。 第三,景观的统一性并不是通过外在强制的方式来实现的,而是通过让你成为欲望主体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景观社会,虽然在深层上影像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使人们只能对影像做出呼应,但

12、在表层上,人们以幻觉的主体来表达自己的需要。由于商品的丰裕,人们越来越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消费品,也越来越能展示自己的个性。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景观所提供的选择,本身是由资本逻辑的现代运行所决定的,体现人们主体性的欲望与需要,实际上也是由影像制造出来的。借助于索绪尔的符号学原理,即符号与指涉物之间的关系依赖于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那么主体的需要与选择也是在商品的差异存在之间进行选择,并没有改变商品作为资本主义社会细胞的规定性,这正是后来者鲍德里亚在物体系中着力描述的问题。因此景观社会中欲望的实现实际上是对真实欲望的消除,人们囿于自己所幻想的具有主体性的欲望之中。“真正的消费者就这样变成了幻想的消费者。商品就是这种幻觉,这种幻觉是实在的,景观是幻觉的最普遍形式。”在这种幻觉之中,人们自愿地认同了景观的统治。这才是更深层的支配。在这种自愿地接受支配过程中,景观社会在人的无意识层面确立了自己的合法性。“景观的弥撒形式与商品的丰裕联系在一起,与现代资本主义不受干扰的发展联系在一起。在这里,每一个孤立的商品都根据普遍化的商品生产的庄严呼声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借景观所颂扬的商品目标来证明自己的正当性。” 因此,景观社会体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生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