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词解释1 . 幼年期 ( juvenility , juvenile stage) :通常将植物达到花熟状态之前的营养生长时期称为幼年期。2 . 花熟状态 ( ripeness to flower state ) :植物开花之前必须达到的生理状态称为花熟状态。3 . 春化作用 ( vernalization) :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叫春化作用。 如冬小麦、 胡萝卜、 白菜、甜菜等植物的开花都需要经过春化作用。4 .春化处理( vernalization) :对萌动的种子或幼苗进行人为的低温处理,使之完成春化作用促进成花的措施称为春化处理。5 . 去春化作用 ( devernaliz
2、ation) : 在植物春化过程结束之前 ,将植物放到高温条件下生长 , 低 温的效果会被减弱或消除 ,这种由于高温解除春化作用的现象称为去春化作用。6 . 再春化作用 ( revernalization) :去春化的植物再度被低温恢复春化的现象称为再春化作 用。7 . 春化素 ( vernalin ) : 在春化过程中植株中形成的某种开花刺激物质, 称为春化素。8 .光周期 ( photoperiod ) :自然界一昼夜间的光暗交替 ,即白天和黑夜的相对长度称为光周期。 9 . 光周期现象 ( photoperiodism) :昼夜的相对长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叫做光周期现象。如植物成花的光
3、周期现象。10 . 长日植物 ( long-day plan t, LDP ) :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延长光照或在暗期短期照光可促进或提早开花。如天仙子、小麦等。11 . 短日植物 ( short-day plant , SDP ) :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一临界值时才能成花的植物。如适当延长黑暗或缩短光照可促进或提早开花。如菊花、苍耳、晚稻等。12 . 日中性植物 ( day-neut ral plan t , DNP ) :成花对日照长度不敏感 ,只要其他条件满足13 . 中日性植物 ( intermediate-day plan t , IDP )
4、: 只有在某一定中等长度的日照条件下才 能开花,而在较长或较短日照下均保持营养生长状态的植物。如甘蔗要求11 .512 .5小时日照。 14 . 双重日长植物 ( dual day-leng th plant ) :在花诱导和花形成的这两个过程中对日照长度的要求有所不同的一类植物。如风铃草、夜香树等。15 .长-短日植物 ( long-shor t day plan t ) :这类植物的花诱导要求长日照而花形成要求短日照的双重日照条件。如大叶落地生根、芦荟、夜香树等。16 . 短 -长日植物 ( short-long day plan t ) :这类植物的花诱导要求短日照而花形成要求长日照的双
5、重日照条件。如风铃草、鸭茅、瓦松、白三叶草等。17 . 长夜植物 ( long-nigh t plan t ) 和短夜植物 ( short-night plant ) :由于临界暗期比临界日长对诱导植物成花更为重要 ,所以说短日植物实际上是长夜植物 ;长日植物实际上是短夜植 物。18 . 临界日长 ( critical day leng th ) :昼夜周期中 ,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日照长度或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日照长度。 如长日植物天仙子的临界日长约为 11 小时,短日植物苍耳的 临界日长约为 15 .5 小时。19 .临界暗期 ( critical dark period ) :昼夜周
6、期中 ,引起短日植物成花的最短暗期长度或引起长日植物成花的最长暗期长度。同临界日长相比,临界暗期对诱导成花更为重要。20 . 光周期诱导 ( photoperiodic induction) :植物在达到一定的生理年龄时 ,经过一定天数的适宜光周期处理 ,以后即使处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 ,仍能保持这种刺激的效果而开花,这种诱导效应叫做光周期诱导。21 . 成花素 ( florigen) : 经过适宜的光周期诱导后,植物体内产生了可传递的成花刺激物,柴拉轩将此成花刺激物称为成花素,但是对成花素的分离与鉴定并未得到预期的结果。有些植物的育性可随光照长度、环境22 . 育性转化 ( fertility
7、 change, fertility alteration ) :湿度等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现象称为育性转化。23 . 同源异型 ( homeosis) :分生组织系列产物中一类成员转变为该系列中形态或性质不同 的另一类成员。24 . 同源异型突变 ( homeotic mutation)和同源异型基因 ( homeoticgene ) : 有时花的某一重要器官位置发生了被另一器官替代的突变,如花瓣部位被雄蕊替代 ,这种遗传变异现象称为花发育的同源异型突变。控制同源异型化的基因称为同源异型基因。25 . 受精作用 ( fer tilization) : 开花后 ,经过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
8、伸长进入胚囊,完成雄性生殖细胞 (精子)与雌性生殖细胞 (卵细胞 )融合的过程称为受精作用。26 . 识别反应 ( recognition response ) :是指花粉粒与柱头间的相互作用 ,即花粉壁蛋白和 柱头乳突细胞壁表层蛋白薄膜之间的辨认反应,其结果表现为“亲和”或“不亲和” 。亲和时花粉粒能在柱头上萌发与伸长 ,能进入胚囊受精 ;不亲和时 ,花粉则不能在柱头上萌发与伸长 或不能进入胚囊发生受精作用。27 . 集体效应 ( group effect ) 或群体效应 ( population effect ) :在一定面积内 ,花粉数量越多,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越好的现象。28 .
9、蒙导花粉 ( men tor pollen) : 亲和的花粉可使柱头不能识别不亲和的花粉, 以克服杂交不亲和性 ,实现受精。29 . 受精的不亲和性 ( incompatibility) : 有正常功能的雌雄配子在特定的组合下不能受精的 现象。发生在两个不同物种之间的称种间的不亲和性,发生在同一物种之内的称种内的不亲和性 ,也称自交不亲和性 ( self-incompatibilit y, SI)。30 . 配子体型不亲和性 ( gametophytic self-incompatibilit y , GSI ) : 受花粉本身的基因控 制的自交不亲和性称为配子体型不亲和性。31 . 孢子体型
10、不亲和性 ( sporophy tic self-incompatibility , SSI) : 受花粉亲本基因控制的 自交不亲和性称为孢子体型不亲和性。32 . 无融合生殖 ( apomixis) : 配子体不经过配子融合产生孢子体的生殖过程。无融合生殖可 分为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和未减数胚囊中的无融合生殖两类。33 . 单倍体孤雌生殖 ( haploid part henogenesis) :由单倍体的卵细胞直接产生胚的无融合生殖现象称为单倍体孤雌生殖。34 . 单倍体孤雄生殖 ( haploid androgenesis) : 由雄配子单独分裂产生单倍体植物的无融合 生殖现象称为单倍
11、体孤雄生殖 ,也称单倍体单雄生殖。35 . 单倍体无配子生殖 ( haploid apogamy ) :由胚囊中卵细胞以外的细胞 ( 助细胞、反足细胞)不经受精发育成胚的无融合生殖现象称为单倍体无配子生殖。36 .半融合 ( semigamy) : 在未减数胚囊中雄配子核进入卵细胞,但并不与卵融合而独自分裂的一种特殊的无融合生殖现象。形成的胚包含有雌核与精核不同来源的部分,为二倍体、单倍体嵌合体 ,胚乳为五倍体。1 . 植物的成花包括哪三个阶段 ?六、问答题1 . 植物的成花包括三个阶段 :成花诱导 ,经某种环境信号刺激诱导 ,植物改变发育进程 ,从营 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成花启动,分生组织
12、经一系列变化分化成形态上可辨认的花原基 亦称之为花的发端;花的发育,即花器官的形成和生长。2 .什么是春化作用 ?如何证实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 2 .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 的作用叫春化作用。栽培于温室内中的芹菜 ,由于得不到花分化所需的低温 ,不能开花结实。 如果用胶管把芹菜茎尖缠绕起来 ,通入冷水 ,使茎的生长点得到低温 ,就能通过春化而在长日开花 ;反之,如果将芹菜植株置于低温条件下,向缠绕茎尖的胶管通入温水 ,芹菜则不能通过春化而开花。上述结果能证明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茎尖生长点(或其他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组织 )。3 . 赤霉素与春化作用有何关系 ?3 . 许多植物经低温处理后
13、 ,体内赤霉素含量增加 ;用赤霉素生 物合成抑制剂处理会抑制春化作用。许多需春化的植物,如两年生天仙子、白菜、甜菜和胡萝卜等不经低温处理就只长莲座状的叶丛,而不能抽薹开花 ,但使用赤霉素却可使这些植物不经低温处理就能开花 ,这些都表明赤霉素与春化作用有关,可以部分代替低温的作用。但赤霉素并不能诱导所有需春化的植物开花。植物对赤霉素的反应也不同于低温,被低温诱导的植物抽薹时就出现花芽 ,而对赤霉素起反应的莲座状植物,茎先伸长形成营养枝 ,花芽以后才出现。4 . 春化作用的可能机理是什么 ?4 . 尽管对春化作用已研究了几十年,但对其作用机理还了解甚少。梅尔彻斯 ( Melchers) 和兰 (
14、Lang)1965 年曾提出如下假说 :春化作用由两个阶段组成 第i阶段是春化作用的前体物在低温下转变成不稳定的中间产物;第阶段是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再在低温下转变成能诱导开花的最终产物,从而促进植物开花。这种不稳定中间产物如遇高温会被破坏或分解 ,所以若在春化过程中遇上高温,则春化作用会被解除。植物发育的每一时期中 ,都伴随着特异基因的表达。春化过程诱导一些特异基因的活化、转录和翻译,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生化代谢过程的改变,最终进入花芽分化、开花结实。5 .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有何应用价值?5 .人工春化 ,加速成花。如将萌动的冬小麦种子闷在罐中,放在05 C低温下4050天,可用于春天补种冬
15、小麦;在育种工作中利用春化 处理,可以在一年中培育 34代冬性作物,加速育种进程;春小麦经低温处理后,可早熟510 天,既可避免不良的气候(如干热风)的影响,又有利于后季作物的生长。指导引种。引种时 应注意原产地所处的纬度 ,了解品种对低温的要求。若将北方的品种引种到南方,就可能因当损失。控制花期。如低温处理可以使秋播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改为春播,当年开花;对以营养器官为收获对象的植物 ,可贮藏在高温下使其不通过春化 (如当归 ) ,或在春季种植前用高 温处理以解除春化 (如洋葱 ) ,可抑制开花 ,延长营养生长 ,从而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6 .什么是光周期现象 ?举例说明植物的主要光周期类型
16、。6 .生长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植物在长期适应和进化过程中表现出生长发育的周期性变化,植物对白天黑夜相对长度的反应 ,称为光周期现象。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的反应,将植物分为三种主要的光周期类型。长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长于某临界值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冬小麦、黑麦、油菜、天仙子等。短日植物。在昼夜周期中日照长度短于某临界值时数才能成花的植物,如大豆、苍耳、菊花、晚稻、美洲烟草等。日中性植物。只要其他条件满足,在任何长度的日照下都能成花的植物 ,如月季、黄瓜、番茄、四季豆、向日葵等。7 . 如何用实验证明植物感受光周期的部位,以及光周期刺激可能是以某种化学物质来传递的?7 .植物在适宜的光周
17、期诱导后 ,成花部位是茎端的生长点 ,而感受光周期的部位却是叶片。 这一点可以用对植株不同部位进行光周期处理后观察对开花效应的情况来证明:将植物全株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植物不开花而保持营养生长;将植物全株置于适宜的光周期 下,植物可以开花;只将植物叶片置于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植物正常开花;只将植物叶片置于不适宜的光周期下 ,植物不开花。用嫁接试验可证明植物的光周期刺激可能是以某种化 学物质来传递的 :如将数株短日植物苍耳嫁接串联在一起,只让其中一株的一片叶接受适宜的短日光周期诱导 ,而其他植株都在长日照条件下 ,结果数株苍耳全部开花。8 . 如果你发现一种尚未确定光周期特性的新植物种,怎
18、样确定它是短日植物、长日植物或日中性植物 ?8 . 将此新植物种分别置于不同的光周期条件下,其他条件控制在相同适宜范围 ,观察它的开花反应。若日照时数只有在短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 ,则此种植物为短日植物 ;若日照时数只有在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 ,则为长日植物 ;如在不同的日照时数下均能开花的,则为,在暗期给予短暂的光照处理 ,抑制日中性植物。或将新植物种分别置于一定的光周期条件下 开花的是短日植物 ,促进开花的是长日植物 ,对暗期照光不敏感的植物为日中性植物。9 . 简述光周期反应类型与植物原产地的关系。9 .一般起源于低纬度地区的植物多属于短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终年的日照长度都接近12 小时
19、,没有更长的日照条件 ;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日照较短的秋季开花,如晚稻、大豆、菊花等。10 . 南麻北种有何利弊?为什么 ?10 . 麻类是短日植物 ,南种北引可推迟开花,营养生长期长 ,使的植物多属于长日植物,因为这些地区的生长季节正好处于较长日照的时期;中纬度地区则长日植物、短日植物都有,长日植物在日照较长的春末和夏季开花,如小麦、油菜等 ;而短日植物麻秆生长较长 ,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 ,但因为北方地区较难满足短日作物麻类成花所需的短日 条件 ,因而南麻北种会延迟开花 ,种子不能及时成熟。 若在留种地采用苗期短日处理方法,可解决留种问题。11 .影响植物花器官形成的条件有哪些?11 . (
20、1)内因营养状况。营养是花芽分化以及花器官形成与生长的物质基础。其中的碳水化合物对花的形成尤为重要 , C/ N 过小 ,营养生长过 旺,影响花芽分化。内源激素。花芽分化受内源激素的调控。如GA可抑制多种果树的花芽分化 ; CTK、ABA 和乙烯则促进果树的花芽分化 ; IAA 在低浓度起促进作用而高浓度起抑 制作用。(2)外因光照。光照对花器官形成有促进作用。在植物花芽分化期间,若光照充足有机物合成多 ,则有利于花芽分化。 此外 ,光周期还影响植物的育性 ,如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 在短日下可育,在长日下不育。温度。一般植物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升高而花芽分化加快。温度主要影响光合作用、呼
21、吸作用和物质的转化及运输等过程,从而间接地影响花芽的分化。低温还影响减数分裂期花粉母细胞的发育,使其不能正常分裂。水分。不同植物的花芽分化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如对稻麦等作物来说 ,孕穗期对缺水敏感 ,此时缺水影响幼穗分化 ;而对果树而言 ,夏季的适度干旱可提高果树的C/ N 比,反而有利于花芽分化。 矿质营养。缺氮 ,花器官分化慢且花的数量减少;氮过多 ,营养生长过旺 ,花的分化推迟 ,发育不良。在适宜的氮肥条件下 ,如能配合施用磷、钾肥 ,并注意补充锰、钼、硼等微量元素 ,则有利于花 芽分化。12 .植物的性别表现受哪些因素的调控?12 .植物性别分化的调控因素:遗传控制。植物性别表现类型的多
22、样性有其不同的遗传基础。年龄。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的性别分化随年龄而发生变化。通常是先出现雄花 ,然后是两性花和雄花混合出现 ,最后才出现雌花。环境条 件。主要包括光周期、温周期和营养条件等。经过适宜光周期诱导的植物能开花,但雌雄花的比例却受诱导之后的光周期影响,如果植物继续处于适宜的光周期下,可促进多开雌花 ,否则,多开雄花。较低的夜温与较大的昼夜温差对许多植物的雌花发育有利。一般水分充足,氮肥较多时促进雌花分化 ,而土壤较干旱、氮肥较少时则雄花分化较多。另外 ,烟熏、折伤也可 促进雌花分化。 植物激素。 不同性别植株或性器官的植物激素含量有所不同。 外施植物生 长物质也影响植物的性别表现。如
23、 IAA 和乙烯增加雌株和雌花 ; CT K 有利于雌花形成 , GA 增加雄株和雄花 ;三碘苯甲酸和马来酰肼抑制雌花 ,而矮壮素抑制雄花形成。13 .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外界条件有哪些?13 .影响花粉生活力的外界条件主要有:湿度。在相对比较干燥的环境下 ,花粉代谢强度减弱、呼吸作用降低 ,有利于较长时间保持活力。对大 多数花粉来说,相对湿度20 %50 %比较适宜贮藏。温度。适当低温延长花粉寿命,主要是降低代谢强度,减少贮藏物质消耗。 一般适宜贮藏花粉的温度为15C。CO2和02相对浓度。增加贮藏容器中的 C02含量,降低氧分压可延长花粉寿命。光线。一般遮光或黑 暗有利于花粉保存 ,光下特别在
24、直射光下花粉寿命显著缩短。总之,一般来说干燥、低温、高二氧化碳、低氧和避光有利于保存花粉生活力。14 . 花粉和柱头之间的相互识别的机制是什么 ?14 . 花粉的识别物质是外壁蛋白中的糖蛋白 , 它在花粉湿润后几秒钟内就迅速释放出来。 而雌蕊的识别物质是柱头表面的亲水性蛋白质薄膜,它具有粘性 ,易于捕捉花粉。 当亲和花粉落到柱头上时 ,花粉就释放出外壁蛋白并扩散入柱头表面 ,与柱头表面蛋白质膜相互作用 ,认可后花粉管伸长并穿过柱头 ,沿花柱引导组织生长 并进入胚囊受精。如果是不亲和的花粉则不能萌发,或花粉管生长受阻 ,或柱头乳突细胞产生胼胝质阻碍花粉管穿过柱头。15 . 花粉管为什么能向着胚囊
25、定向生长 ?15 . 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花粉管的向化性运动所引起 的。生长的花粉管从顶端到基部存在着由高到低的 Ca2 + 浓度梯度。这种 Ca2 + 梯度的存 在有利于控制高尔基体小泡的定向分泌、运转与融合,从而使合成花粉管壁和质膜的物质源源不断地运到花粉管顶端 ,以保持顶端的极性生长。雌性生殖单位中的助细胞与花粉管的定 向生长有关。棉花的花粉管在雌蕊中生长时 ,花粉管中的信号物质如赤霉素会引起一个助细 胞的首先解体 ,并释放出大量的 Ca2 +, 造成花柱与珠孔间的 Ca2 + 梯度,而 Ca2 + 则被认为是 一种向化性物质 ,因此,花粉管会朝 Ca2 + 浓度高的方向生长 ,最后穿过珠孔
26、 ,进入胚囊。此外 , 花粉管可能有向电性生长。16 . 克服自交和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途径有哪些 ?16 . 克服不亲和的途径可从遗传和生理两个 方面考虑。 ( 1)遗传上克服不亲和的方法有 :选择亲和或不亲和性弱的品种进行种间杂交。 增加染色体倍数。 采用细胞融合法 ,导入亲和基因。 ( 2) 生理上克服不亲和的方法有 : 避 开雌蕊中的识别物质的产生时期,如蕾期授粉法和延期授粉法等。破坏识别物质或抑制识 别反应 ,如高温处理、花粉蒙导法、辐射诱变、电助授粉、激素或抑制剂等试剂处理、重复 授粉等可以克服不亲和。去除识别反应的组织,如胚和胚珠培养、子房培养、切除花柱授粉法、试管授精法、细胞融合或
27、 DNA 导入技术等。17 . 植物受精后 ,雌蕊的代谢主要有哪些变化 ?17 . 植物受精后 ,雌蕊的代谢变化主要表现在 :受精后雌蕊组织的呼吸速率明显增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增强 ,蛋白质合成加快;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等含量显著增加:营养物质向雌蕊的输送增强,子房迅速发育成果实。18 . 授粉后雌蕊中生长素含量剧增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8 . 主要不是花粉带进去的 ,而是因为花粉中含有使色氨酸转变成吲哚乙酸的酶体系,花粉管在伸长过程中 ,能将这些酶分泌到雌蕊组织中去,因此 ,会引起花柱和子房形成大量生长素。七、论述题1 . 为什么说光敏色素参与了植物的成花诱导过程?它与植物成花之间有何关系
28、?1 .用不同波长的光间断暗期的试验表明,无论是抑制短日植物开花,还是促进长日植物开花,都是以600660nm波长的红光最有效;且红光促进开花的效应可被远红光逆转。这表明光敏色素 参与了成花反应 ,光的信号是由光敏色素接受的。光敏色素有两种可以互相转化的形式:吸收红光的 Pr 型和吸收远红光的 Pfr 型。 Pr 是生理钝化型 , Pf r 是生理活化型。 照射白光或红光 后, Pr 型转化为 Pfr 型;照射远红光后 , Pf r 型转化为 Pr 型。光敏色素对成花的作用与 Pr 和 Pfr 的可逆转化有关 ,成花作用不是决定于 Pr 和 Pf r 的绝对量 ,而是受 Pfr/ Pr 比值的
29、影响。 低的 Pf r/ Pr 比值有利短日植物成花 ,而相对高的 Pfr/ Pr 比值有利长日植物成花。2 . 用实验说明暗期和光期在植物的成花诱导中的作用。2 .对植物进行不同时间长度的光暗处理,可以发现 :短日植物需暗期长于一定时数才能开花,如在 24 小时的光暗周期中 ,短日植物苍耳需暗期长于 8 .5小时才能开花,如果处于16小时光照和8小时暗期就不能开花;用 短时间的黑暗打断光期,并不影响光周期成花诱导:用闪光处理中断暗期,则使短日植物不 能开花 ,继续营养生长 ,相反地 ,反而诱导了长日植物开花。这些结果说明 ,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成花中 ,暗期的长度是植物成花的决定因素。强调了暗
30、期的重要性 ,并不是说光期不重要 ,只有在适当暗期以及昼夜交替作用下 ,植物才能正常开花。暗期的长度决定植物是否发生花原基 , 而光期长度决定了花原基的数量 ,如果没有光期的光合作用 ,那么花原基分化所需的养料也就16没有了。光期的作用不仅与光合作用有关,而且对成花诱导本身也有关系。如大豆固定在 小时暗期和不同长度光期条件下生育 ,结果指出 :当光期长度小于 2 小时时 ,植株不能开花在210小时的范围内,随光期长度增加开花数也增加 ;当光期长度大于10小时后,开花 数反而下降。实验表明 ,只有在适当的光暗交替条件下 ,植物才能正常开花。3.举例说明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应用。3 .指导
31、引种。不同纬度地区引种时要考虑品种的光周期特性和引种地区生长季节的日照条件 ,对以收获种子为主的作物 ,若是短日 植物 ,比如大豆 ,从北方引种到南方 ,会提前开花 ,应选择晚熟品种 ;而从南方引种到北方 ,则应选 择早熟品种。 当将长日植物从北方引种到南方时 ,会延迟开花 ,宜选择早熟品种 ;而从南方引种 到北方时,应选择晚熟品种。育种上的利用。根据作物光周期特性,利用中国气候多样的特点,可进行作物的南繁北育 :短日植物水稻和玉米可在海南岛加快繁育种子;长日植物小麦夏季在黑龙江、冬季在云南种植 ,可以满足作物发育对光照和温度的要求,一年内可繁殖 23代,加速了育种进程 ,缩短育种年限。 具有
32、优良性状的某些作物品种间有时花期不遇,无法进行有性杂交育种。通过人工控制光周期,可使两亲本同时开花 ,便于进行杂交。如早稻和晚稻杂交育种时 ,可在晚稻秧苗 4 7 叶期进行遮光处理 ,促使其提早开花以便和早稻进行杂交授粉 , 培育新品种。 如在进行甘薯杂交育种时 ,可以人为地缩短光照 ,使甘薯开花整齐 ,以便进行有性 杂交,培育新品种。控制花期。花卉栽培中,光周期的人工控制可以促进或延迟开花。如短日植物菊花 ,用遮光缩短光照时间的办法 ,可以从十月份提前至六七月间开花;若在短日来临之前 ,人工补充延长光照时间或进行暗期间断 ,则可推迟开花。对于长日性的花卉,如杜鹃、山茶花等,人工延长光照或暗期
33、间断,可提早开花。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对以收获营养 体为主的作物 ,可以通过控制光周期抑制其开花。如将短日植物烟草引种至温带,可提前至春季播种 ,促进营养生长 ,提高烟叶产量。 对于短日植物麻类 ,南种北引可推迟开花 ,增加植物高度 提高纤维产量和质量。4 .试述植物激素与成花的关系 ?4 .实验证实多种植物激素与植物的成花有关系,其中赤霉素、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影响较大。但到目前为止,未发现一种激素可以诱导所有光周期特性相同的植物在不适宜的光周期条件下开花。因此 ,可以这样认为 :植物的成花过程 (包括花芽分化和发育 )可能不是受某一种激素的单一调控,而是受几种激素以一定的比例在空间上(激
34、素作用的部位 )和时间上 (花器官诱导与发育时期 )的多元调控。植物的成花过程是分段进行的,在不同的光周期条件下 ,是通过刺激或抑制各种植物激素之间的协调平衡来控制植物成花的。 在适宜的光周期诱导下或外施某种植物激素,可改变原有的激素比例关系而建立新的平衡。新建立的平衡会诱导与成花过程有关的基因的开启,合成某些特殊的 mRNA 和蛋白质 ,从而起到调节成花的作用。5 . 试述柴拉轩“成花素假说”的观点。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5 . 1937 年柴拉轩就提出 ,植物在适宜的光周期诱导下 ,叶片产生一种类似激素性质的物质即“成花素”,传递到茎尖端的分生组织 ,从而引起开花反应。 1958 年柴拉轩提
35、出了“成花素假说”,用于解释赤霉素在开花中的作用。他认为成花素是由形成茎所必须的赤霉素和形成花所必须的开花素两种互补的活 性物质所组成的 ,开花素必须与赤霉素结合才表现活性。植物必须形成茎后才能开花,即植物体内存在赤霉素和开花素两种物质时才能开花。日中性植物本身具有赤霉素和开花素 ,所以 无论在长、短日照条件下都能开花 ;而长日照植物在长日条件下、短日照植物在短日条件下,都具有赤霉素和开花素 ,因此 ,都可以开花 ;但长日照植物在短日条件下缺乏赤霉素、而短日照植物在长日条件下缺乏开花素 ,所以都不能开花 ;冬性长日植物在长日条件下具有开花素,但无低温条件时 ,缺乏赤霉素的形成 ,所以仍不能开花
36、。 赤霉素是长日植物开花的限制因子 ,而开 花素是短日植物开花的限制因子。因此,用赤霉素处理处于短日条件下的某长日植物可使其开花 ,但赤霉素处理处于长日条件下的短日植物则无效。然而到目前为止 ,开花素并没有找到 ,成花素假说也缺少足够的实验证据 ,但是成花素假说所提出的开花激素复合物以及不同类型植物中存在不同的限制开花因子的概念,对于进一步认识开花这个复杂过程的控制机理,是很 有启发意义的。6 . 植物的性别表现有什么特点 ?研究植物的性别分化有何实际意义 ?6 . (1 ) 与高等动物相比 , 植物的性别表现具有多样性和易变性 ,主要表现特点为 :雌雄性别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花器 官以及生理上,一般无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Unit 6 My week Lesson 3 A nice wee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冀教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奥运中的数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
- 任务城市轨道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责任课件
- 桥梁下部结构施工交通工程专业群74课件
- 任务利用预处理命令提高编程效率介绍种最常用的预处理
- 2025文具采购合同范本汇编
- 2025农产品代理购销合同
- 2025年符合法规的石油购销合同
- 2025物业管理与业主服务合同
- 2025年自建房购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大车司机劳务协议书
- 中医把脉入门培训课件
- 学生军训教官合同协议
- 期刊编辑的学术期刊内容审核标准考核试卷
- 知识产权监管培训课件
- 油田节能降耗技术-全面剖析
-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学2025年初三第二学期第一次区模拟化学试题含解析
- 技术信息收集与分析方法考核试卷
- 妇科护理标准化管理
- 小学2025年国防教育课程开发计划
- 防溺水家长测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