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劳动力供给分析_第1页
第3章劳动力供给分析_第2页
第3章劳动力供给分析_第3页
第3章劳动力供给分析_第4页
第3章劳动力供给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第第3章劳动力供给分析章劳动力供给分析2本章研究核心内容:n本章及以后两章研究核心是劳动力供给行为的各个方面。劳动力供给行为大致可分两类。第一类是:是否工作;如果工作,第一类是:是否工作;如果工作,准备工作多长时间的决策。准备工作多长时间的决策。回答的问题包括了是否参与社会劳动、是否参与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工作,以及做家务和市场工作的时间长短。第二类是:寻找何种职业和第二类是:寻找何种职业和在何地区寻找职业。在何地区寻找职业。本章主要研究劳动力供给的第一类决策。3主要内容框架:1、劳动力供给概述2、个人决策模型3、家庭联合决策与生命周期4、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领域的应用43.1劳动力供给概述劳动力

2、供给概述 53.1.1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概念劳动力与经济活动人口?就业人口与失业人口?供给与劳动力供给?劳动力的涵义?劳动力是指在一定的年龄之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劳动要求,愿意参加付酬的市场性劳动的全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1616岁以上岁以上人口人口劳动力劳动力非劳动力非劳动力就业就业者者失业失业者者受雇者受雇者家庭从 业家庭从 业者者自营业主自营业主人口与劳动力1997年日本15人口的劳动就业状况(万人)1995年中国成年人口的劳动就业状况(万人)9劳动力供给涵义:n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决策主体(劳动者劳动力供给,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决策主体(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主要指

3、市场个人或家庭)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主要指市场工资率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工资率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n简言之:劳动力供给指劳动力的供给决策主体简言之:劳动力供给指劳动力的供给决策主体在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在一定市场工资率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劳动时间。10概念的理解需要把握三点:n第一,主体决策主体决策。在是否参与市场劳动以及劳动时间的选择方面,劳动者个人或其家庭有充分的自由决策权。n第二,主体意愿主体意愿。劳动力供给是对劳动力使用权的一种让渡,这种让渡是以一定的报酬(工资率)为条件的,它是劳动者的劳动力

4、供给能力与供给意愿劳动者的劳动力供给能力与供给意愿的统一的统一,两者缺一不可。n第三,时间要素。劳动者愿意提供的时间11n劳动供给的测量指标通常是“人小时数”,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数量的劳动者为市场提供的劳动时数。n从需求方角度讲,劳动力供给是指一个经从需求方角度讲,劳动力供给是指一个经济体(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微型企业、济体(大至一个国家,小至一个微型企业、一个雇请了保姆的家庭)在某一段时期中,一个雇请了保姆的家庭)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并能够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能力的总和。12 根据劳动供给定义,在人口一定的条件下,影响劳动供给数量的因素

5、有两个供给数量的因素有两个:n第一,在市场上从事或正在寻找有酬工作的人数,这两个方面构成了劳动者的供给或劳动力。(即经济活动人数)n第二,每个劳动力愿意提供给市场的工作时数。 133.1.2劳动力参与率及其影响因素 劳动力是劳动年龄人口中的一部分,劳动力劳动力是劳动年龄人口中的一部分,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被称为劳动力参与率;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被称为劳动力参与率;劳劳动力参与率动力参与率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指是测度和反映人口参与劳动程度的指标标, ,能够准确地反映劳动参与程度的变动情况,能够准确地反映劳动参与程度的变动情况,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动的一个重要工具。是分析劳动力供给变

6、动的一个重要工具。一、劳动力参与率的涵义总人口劳动力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100该年龄(性别)人口某年龄(性别)劳动力参与率年龄别(性别)劳动力100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100%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15二、劳动力参与(工作时间)的变化趋势n1.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特点n劳动力参与的生命周期是指劳动力参与率依年龄增长呈现周期性变动曲线。n以年龄为横坐标、劳动参与率为纵坐标,分年龄劳动力参与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分布来描述。日本17日本18日本19日本20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特点:n第一,各劳动年龄人口中,25岁以下的低龄段和55岁以上的高年龄段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低,成年劳动力参与率

7、较高。男性劳动力总参与率高于女性劳动力总参与率。n第二,男性劳动力的年龄分布呈显著的倒“U”型分布, 25岁以下的低龄段和55岁以上的高年龄段劳动力参与率相对较低,成年劳动力参与率较高,一般在90%以上。n第三,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年龄分布各国家有一定差别:有些国家呈“U”型、有些国家呈“M”型分布。21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生命周期特点:n第一,总体上,男性、女性劳动力参与率的生命周期都呈倒“U”型,25岁以下的青年组和55岁以上的老年组劳动力参与率较低,25-55岁段劳动力参与率持续保持高水平。22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生命周期特点n第二,20-49岁段男性劳动力参与率在90%以上,其中20-44岁劳动

8、力参与率在95%以上;20-40岁女性88%以上参与社会劳动。n第三,15-19岁年龄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高于同龄男性劳动力参与率等等。n第四,15-19岁组劳动力参与率总体水平的乡村高于城市。232.劳动力参与率的国际差异n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n第一,中国青年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偏高n第二,中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偏高n第三,中国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偏高24四普和五普人口普查劳动参与率比较:n总计,下降总计,下降3.1个百分点,男性下降2.5个百分点、女性下降3.4个百分点;n县人口,上升0.6个百分点,男性上升0.2个百分点、女性上升1.2个百分点n镇人口,下降2.5个百分点,男性上升2

9、.1个百分点、女性上升2.0个百分点n市人口,下降9个百分点,男性下降7个百分点、女性下降10.6个百分点n20岁以下下降幅度最大岁以下下降幅度最大,由67.1%下降为50.4%,下降16.7个百分点(男性降14.7、女性降18.8)253.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动趋势n第一,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呈上升趋势n第二,男性职业生涯缩短,其中15-19岁年龄组的青年人以及55岁以上人口劳动力参与率下降n第三,25-55岁年龄组男性成年人的劳动力参与率持续保持高位水平你能够说出产生上述劳动力参与率变动你能够说出产生上述劳动力参与率变动趋势的原因的吗?趋势的原因的吗?29三、影响劳动力参与率的因素n1.教育制度与

10、教育供给规模n2.工资政策及工资关系n3.工资水平n4.个人非劳动收入n5.居民家庭生产率的变化n6.社会保障制度n7.宏观经济状况n8.其他因素影响因素影响因素303.1.3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 人口规模的影响 人口的自然结构 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制度因素 劳动者的工作偏好 经济周期波动劳动制度工资制度影响劳动力供给的因素劳动供给函数:S=f(x1、x2、x3、xn)总人口劳动力总人口劳动力参与率100该年龄(性别)人口某年龄(性别)劳动力参与率年龄别(性别)劳动力100劳动力人口法定劳动年龄人口100%法定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力参与率321.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n在其他

11、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劳动力参与率不变,高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总量增加。n由新生人口到劳动年龄人口需要一定时间,所以一国的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短期内不会马上产生影响,只在长期内起作用。332.人口自然结构的影响n(1)人口性别结构影响: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一般要高于女性,因此,如果一国人口中男性比例过高就会形成较高的劳动供给。n(2)人口年龄结构影响:年轻型和老年型较之成年型社会,短期内表现为较低的劳动自然供给状况。在较长时期,老年型社会劳动自然供给明显低于其他类型。n(3)种族结构的影响 343.劳动者个人身体状况n劳动者个人身体条件直接影响劳动力的生产效率和有效劳动时间。n据调查统计(

12、1980年代),缅甸、厄瓜多尔,由于疾病造成工时的损失占可利用工时的13%15%,美国,这一比例仅为3%。354.劳动者的工作偏好n主要通过劳动者对工作和闲暇的不同选择态度而产生的。n不同的劳动者对工作收入和闲暇的不同态度通过工资率变化所产生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可以集中地反映出来。n同一劳动者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以及收入状况不同时其工作偏好也会发生变化。365.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n经济上升时,资本投资需求增加,对劳动力需求量增加,工资率上升、劳动条件改善,劳动力供给增加;经济萧条时,资本投资下降,劳动需求水平下降,市场运行结果劳动力供给减少n不同劳动力对经济周期波动时劳动供给的反应不同,劳动参

13、与率不同:附加劳动力附加劳动力假说和悲观劳动力假说。假说和悲观劳动力假说。37附: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假说n经济周期指:经济运行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n伴随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劳动力参与率也发生着波动。总得来看:经济上升期,总劳动力参与率上升;经济衰退时,总劳动力参与率下降。n不同类劳动力群体的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反应有不同表现。可以从两个假说得到一定解释。38附加性劳动力假说和悲观性劳动力假说 两假说的前提观点相同:n男性成年劳动力参与率与经济周期不存在敏感反应,即无论短期工资、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无论是处于就业状态还是非就业状态,总是处于劳动力市场中。这类劳动力被称为一级劳动

14、这类劳动力被称为一级劳动力。力。n与一级劳动力相对的为二级劳动力或附加性劳动力,以中年妇女和16-18岁青年男性为主。这一群体的劳动参与率与经济周期关系敏感。39附加性劳动力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附加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经济总水平下降时期,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由于衰退,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此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时,为了保证家庭已有的收入水平,二级劳动力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的走出家庭,以期寻找工作。因此,二级劳动力的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失业率上升,参与率与失业率存在着正向关系

15、: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二级劳动力参与率提高。 40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下降、失悲观性劳动力假说认为,在就业下降、失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业上升时期,一些一级劳动力处于失业状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态,但仍滞留在劳动力市场,而许多二级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劳动力对寻找新的工作机会的前景持悲观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态度,因而宁愿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愿作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为失业者。因此,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呈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业率呈反向关系:失业率上升,二级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力参与率下降。 悲

16、观性劳动力假说悲观性劳动力假说41经济周期与劳动力参与率关系n在经济衰退时期,附加性劳动力效应与悲观性劳动力效应同时存在,由于二者作用方向相反,所以,在经济周期中,劳动力参与率表现为不同的波动状况。n当附加性劳动力效应占优势时,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正向相关;当悲观性劳动力效应占优势时,劳动力参与率与失业率反向相关。n总体讲,经济衰退时期,多数情况下劳动力参与率下降,即悲观劳动力效应更强些。42n请思考: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请思考: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43劳动参与率与失业率?n提示:n劳动力人口在业人口失业人口n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n失业率失业人口/(失业人口在业人口)n劳动力流量模

17、型劳动力非劳动力44请同学们思考:n自1999年以来,各地高校连年扩大招生规模,请运用劳动力参与率概念解释为什么这种做法有助于缓解短期内的就业压力?456.劳动制度的影响n一国的劳动制度中一般都规定了休假期限,例如工作周、工作小时、节假日的安排等。这些制度安排对劳动供给具有很大的影响。n受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传统等的影响,劳动制度具体安排有所不同。46477.工资制度n不同的付酬制度对工作动力和效率的影响是不同的。最低工资制度、工资形式。n从劳动力的供给来说,劳动者是否参加劳动,参与劳动的程度高低等都受工资的影响,工资构成了劳动者物质利益动力机制的核心内容。483.1.4劳动力供给分类n1.个体

18、劳动力供给和家庭劳动力供给n2.个体劳动力供给和市场劳动力供给n3.短期和长期劳动力供给:n短期劳动力供给分析:关注某天、某周、某月或年的劳动力供给数量。短期分析一般将人口规模和结构是既定常数,劳动力资源数量不变n长期劳动力供给:侧重未来三年、五年或更长时期劳动力供给趋势分析和预测。493.1.5劳动力供给分析假设条件劳动力供给分析假设条件n1.劳动力供给主体的目标假设:效用最大化;n2.市场环境假设:竞争性市场和非竞争性市场n3.劳动力质量假设:同质性 n4.信息完全性 n(5.劳动者自由支配自己时间的权利)3.1.6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供给弹性劳动力供给曲线与供给弹性表一:劳动力供给表 劳动力

19、供给曲线 工资率W(元时) 劳动力供给量S(人时) 符号 1.5 2.0 2.5 3.0 3.5 4.0150200280400500700abcdef概念: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概念:劳动力供给弹性是指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对工资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劳动力供给的工资弹性)性)W/WS/SEs供给无弹性,即ES0供给有无限弹性,即ES单位供给弹性,即ES1 供给富有弹性,即ES1供给缺乏弹性,即ES1劳动力供给曲线弹性533.1.7劳动力供给量的变动与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概念: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工资率不变的概念:劳动力供给的变动是指工资率不变的情

20、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劳动情况下,由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劳动力供给的变动力供给的变动54劳动供给理论简述:劳动供给理论简述:n劳动供给理论基于基于消费者在消费较多的商品与较多的闲暇之间进行选择的模型劳动闲暇模劳动闲暇模型型。通过此模型,我们能够阐明劳动力供给的性质(个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市场劳动力供给性质(个体劳动力供给曲线与市场劳动力供给曲线)曲线),了解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条件。n劳动闲暇模型经过多次扩展,通过考察家庭生产、劳动供给决策的集体维度即家庭和生命家庭和生命周期问题周期问题,进一步发展劳动供给理论。553.2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n个人劳动供给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

21、两个角度进行:一是一是研究不同工资率下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时间,即工作时间决策工作时间决策,建立个人劳动力供给模型;(劳动时间或工时可变的劳动供给) 二是二是研究一个有劳动能力的人是否提供市场劳动亦即劳动力参与决策(既定劳动条件下如固定工时,供给主体是否接受该岗位保留工资、保留工资、最低劳动条件决策最低劳动条件决策)n理论基础理论基础: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需求)理论即“效用效用论论”563.2.1劳动和闲暇n工作决策:工作决策: 劳动供给或工作决策是一种时间利用方式的选择。是一种时间利用方式的选择。时间的使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用于愉快和闲暇活动;二是用于工作。 家务劳动时间属于闲暇还是工

22、作? 关于“有酬工作和闲暇”解释有两种观点。57劳动闲暇决策的效用函数劳动闲暇决策的效用函数n效用函数效用函数的一般表达式如下: Uf(Y,H) 式中效用水平 Y工作时间所获得的收入和非工非工 资收入资收入y0(注意非工资收入对于一个家庭成员如注意非工资收入对于一个家庭成员如有配偶的男性或女性而言有着两种来源)有配偶的男性或女性而言有着两种来源) H闲暇时间 L0 可自由支配时间 L 劳动供给时间为(L0 H)58根据根据基数效用基数效用论推导劳动时数决策依据:论推导劳动时数决策依据:约束条件约束条件:Y=wLy0 或Y+wH =WL0+ y0nMUH/MUY=PH/PYnMUH/MnUY=M

23、RSHYnPH 单位闲暇的价格wnPY 单位收入的价格为1个体劳动供给的最优决策依据:个体劳动供给的最优决策依据:MRSHYw59附:序数效应论(ordinal utility)n序数效用分析法又称无差异曲线分析法。认为效用的大小是无法具体衡量的,效用之间的比较只能通过顺序或等级来表示。602.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定义:定义:无差异曲线是无差异曲线是消费者偏好相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同的两种商品的不同组合的的不同组合的轨迹。轨迹。X1a0U=f(X1,2)2b61无差异曲线n“劳动闲暇”分析中的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是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的组合点的轨迹。BAC

24、D日闲暇时间T0日货币收入T2T4T1T3YY4Y3Y2Y1无差异曲线63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无差异曲线的特征:n(1)一般假定效用函数具有连续性,所以,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平面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水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表示的效用水平越高,即选择顺序在前;反之,则效用平越高,即选择顺序在前;反之,则效用水平越低,选择顺序在后。水平越低,选择顺序在后。n(2)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在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线不相交。64无差异曲线特征:n(3)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曲线较陡无差异曲线斜率为负值。曲线较陡时,更为重

25、视闲暇;较平缓时,更重视货时,更为重视闲暇;较平缓时,更重视货币收入。币收入。n(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左)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左边比右边更陡峭。这是由边比右边更陡峭。这是由边际替代率递减边际替代率递减所决定。所决定。 边际替代率(边际替代率(MRS)衡量的)衡量的是消费者愿是消费者愿意用一定收入交换一单位闲暇的比例。意用一定收入交换一单位闲暇的比例。 )lim(-dldY-MRSlY0llim0lYllMRSlY- Y无差异曲线闲暇时间T0T2T4T3YY4Y3Y2Y1T166无差异曲线的特征:n(5)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主体的偏好不同,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不同,即

26、不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闲状不同,即不同的人具有劳动收入替代闲暇的不同比率。重视闲暇的人,无差异曲暇的不同比率。重视闲暇的人,无差异曲线陡;不太线陡;不太重视闲暇的人,无差异曲线比较平坦。日闲暇时间T日货币收入Y特别重视闲暇时间的人Y日货币收入日闲暇时间T不太重视闲暇时间的人两种不同偏好劳动力的无差异曲线IbIAL2L1YbYa闲暇时数收入Y0具有不同偏好的两个消费者无差异曲线69消费者(工人)不同偏好的原因:消费者(工人)不同偏好的原因:n偏好偏好:代表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心理愿望强度。n影响偏好的因素 主要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人性格的差异。 第二,人们所做工作类型的差异(职业)

27、; 第三,闲暇的相对价值不同-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非劳动收入等703.2.3工资、收入和预算约束n闲暇的价格;闲暇的价格;n收入的来源: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这两种收入的来源:非劳动收入和劳动收入。这两种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收入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n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711.闲暇的价格n闲暇的价格可以从闲暇的机会成本考察n闲暇的机会成本市场劳动的报酬; 1小时闲暇的机会成本小时闲暇的机会成本 工作工作1小时的工资率小时的工资率722.收入 收入的来源:n工作收入工资率工作时数n非工作收入733.收入和预算约束线n目标假设:每个人都想取得最大化的效用,即消费可以获得的每一个小时的闲暇同时保

28、持最大化的收入。这一目标的实现要受到资源有限性的限制n工作收入:如果考察时间为一天,日收入(Y)为小时工资率(W)与日工作时数(L) 即YW*L; 日工作时数L自由支配时间L0(一般为16小时)闲暇时间( H) 74预算约束线:回顾微观经济学中的定义:回顾微观经济学中的定义: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或预算线,或预算线,Budget line)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的各种组合。 P1X1+P2X2=I预算线的移动X2B1A3A2A1B3B20X1收入

29、变化收入变化X2B1AB3B20X1X2价格变化价格变化B3X2B1A3A2A1B20X1价格同比例变化价格同比例变化X2A3A2A1B0X1X1价格变化价格变化76“劳动闲暇劳动闲暇”分析中的预算约束线分析中的预算约束线n一定时间里可以支配的资源是有限的,亦即劳动能力、收入和可支配的时间均是有限的。反反映一定市场工资率下,消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映一定市场工资率下,消费者所能够提供的收入和闲暇(或工作时数)的各种可能组合的直入和闲暇(或工作时数)的各种可能组合的直线称为预算约束线。线称为预算约束线。 n预算约束方程:预算约束方程: Y=wLy0 Y+wH =WL0+ y0 Y个人可以自由支配时间

30、的总价值 y0 初始非市场劳动收入 L0-可自由支配的最大时间可自由支配的最大时间 H 闲暇时间闲暇时间 L劳动时间劳动时间 L=L0-HEC160闲暇T 工作时数收入YDA016有非劳动收入(有非劳动收入(y)的预算约束线)的预算约束线yECB160闲暇T 工作时数收入Y200160128DA016斜率为10斜率为8预算约束线预算线的特点预算线的特点:n第一,其斜率为负。n第二,预算线的斜率等于负的工资率。n第三,当工资率变化第三,当工资率变化时,预算线也将随之时,预算线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发生变化。n第四,当存在着非劳第四,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线将动收入时,预算线将沿着轴平行向上移沿着轴

31、平行向上移动。动。ECB160闲暇T 工作时数收入Y200160128DA016斜率为10斜率为8n第四,当存在第四,当存在着非劳动收入着非劳动收入时,预算线将时,预算线将沿着轴平行沿着轴平行向上移动。向上移动。ECB160闲暇T 工作时数收入Y200160128DA016斜率为10斜率为8813.2.4主体均衡主体均衡:在约束条件下,实现效用最大化目标的工作时数决策回顾消费者均衡回顾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的条件?CX2BU3DA0X1U2U1E注意:注意:正好与预算线相切的正好与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在无差异曲线,表示在预算约束下,消费者预算约束下,消费者可以获得的最大效用可以获得的最大效

32、用水平。切点(如水平。切点(如E点)点)所在即为效用最大的所在即为效用最大的商品组合。商品组合。消费者均衡条件PMUPMU122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PIXPPX21212-AB线的斜率=PP21- P1X1+P2X2=IU2线的斜率为线的斜率为=MRSMUMUdXdX122112-PPMUMUMRS21122184劳动力供给主体的均衡条件: 分析路径:分析路径:n1.劳动者关于工作时数的决策是由偏好(即无差异曲线)、工资率和收入(即预算约束线)相互作用的结果。n2.主体均衡就是指在资源约束条件下主体均衡就是指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能使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收入闲暇收入闲暇”组合

33、组合的状态。的状态。a主体均衡的工作时数主体均衡的工作时数160闲暇T 工作时数H收入Y016FETaHaYaU1U2U3bc3.正好与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在预算正好与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表示在预算约束下,主体可以获得的最大效用水平。切点约束下,主体可以获得的最大效用水平。切点所在即为效用最大的收入与闲暇组合。所在即为效用最大的收入与闲暇组合。4.劳动供给主体均衡的决策条件: 无差异曲线斜率即闲暇对收入的边际替代率与预算线的斜率即工资率相等。 MRSHY=W 5.如果以一天为决策时间范围,满足上述条件下的闲暇时数H和“248H”分别是主体效用最大化的闲暇时数和工作时数选择。87附:

34、劳动时数最优决策依据附:劳动时数最优决策依据约束条件约束条件:Y=wHy0 或Y+wL =WL0+ y0nMUH/MUY=PH/PYnMUH/MUY=MRSHYnPH 单位闲暇的价格wnPY 单位收入的价格为1个体劳动供给的最优决策依据:个体劳动供给的最优决策依据:MRSHYw举例:一个无非劳动收入、偏好既定的工人,在举例:一个无非劳动收入、偏好既定的工人,在市场工资率为每小时市场工资率为每小时8元条件下,其效用最大化的元条件下,其效用最大化的日劳动时数是多少?答案:日劳动时数是多少?答案:8小时小时160闲暇 工作时数收入Y12864016BAE88主体均衡的工作时数893.2.5约束条件变

35、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约束条件变化与最佳时间结构的调整n分析约束条件变化时,亦即工资率和非劳动收入变化时,劳动供给决策主体所提供的市场劳动时数的变化。901. 非劳动收入变化与工作时数变动n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工作时数影响纯收入效应非劳动收入变化对工作时数影响纯收入效应 当闲暇为正常消费品时,劳动供给当闲暇为正常消费品时,劳动供给与非劳动收入多少呈与非劳动收入多少呈负相关负相关Z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工作时数的影响非劳动收入增加对工作时数的影响(发生纯收入效应)(发生纯收入效应)A闲暇 工作时数收入Y0BH2Y1I1I2H1XDY2Cn假设主体获得了一个与本人劳动供给无关的非劳动收入(如Y ),此时,主

36、体劳动供给如何实现新的均衡?。Y 分析:分析:n假设在其他条件不变条件下,主体得到了一份非劳动收入Y 。因工资率未变,工资率未变,此时的预算线沿纵轴向上平移Y ,由原来的AB变为ACD,个人获得效用水平也相应地提高。在效应最大化目标下,与新的预算线相切的无差异曲线是主体在新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最大效用水平I2, 切点Z即是新的均衡点。n此处满足效用最大化条件:MRSHY=W注意:非劳动收入增加,提高了效用水平(拥有注意:非劳动收入增加,提高了效用水平(拥有的闲暇时间和商品增多);非劳动收入增加不改的闲暇时间和商品增多);非劳动收入增加不改变工资率亦即预算线的斜率。变工资率亦即预算线的斜率。93收

37、入效应:n收入效应收入效应是指在保持工资保持工资(W)不变条件下,收入变动(Y)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 L )的比例。如果闲暇为正常品闲暇为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公式为 收入效应 L / Y 0n注意:收入的变动来源于两种途径收入的变动来源于两种途径即,非劳动收入变动和劳动收入变动(工资率变动),而工资率变动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在带来收入效应的同时,还带来替代效应。94例例1:巨额遗产导致劳动力退出吗?:巨额遗产导致劳动力退出吗?n非劳动收入性质的巨额馈赠降低人们工作的积极性吗?n美国学者一项研究将1982-1983年接受馈赠者分为两个群体:接受小额馈赠的群体(平均7700美元);接受大额

38、馈赠额群体(平均346200美元)。然后这项研究分析了两个群体1982-1985年间劳动参与率的变化。n请问可能出现的结果会是怎样的?95巨额遗产导致劳动力退出吗?纯收入效纯收入效应应n接受大额馈赠的群体更可能退出劳动力。在接受“小额馈赠”的群体中劳动参与率从76%上升到81%的时期,接受“大额馈赠”群体的劳动力参与率却从70%下降到65%。更令人惊奇的是,也许是预期能够获得大额馈赠,这个群体的劳动力参与率一开始就比较低。(上述结论已经排除了年龄、工作等因素)962.工资率变动对工作时数的影响工资率变动对工作时数的影响n如果工资率上升,工作时数增加还是减少?如果工资率上升,工作时数增加还是减少

39、?n需要考虑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需要考虑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综合影响。工资率上升导致工作时数递增工资率上升导致工作时数递增I1I2AC闲暇时间工作时间0BH2H1H3收入YVZX观测到由VX工资率上升导致工作时数递减工资率上升导致工作时数递减(收入效应占优势收入效应占优势)A0VI1I2C闲暇时间工作时间收入BH2H1H3YXZ观测到VX99工资率增加导致主体劳动供给决策均衡点的移工资率增加导致主体劳动供给决策均衡点的移动是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影响结果动是由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综合影响结果n首先,工资率的上升意味着如果劳动者工作与以前同样的工作时数,每周总收人将更高一些。收入的上升

40、使劳动者有能力消费更多闲暇获得高效用水平,降低工作时数,产生了收入效应收入效应。n第二,工资率上升导致闲暇的机会成本或者闲暇的价格上升,人们对闲暇的需求下降,导致劳动者每周工作更多的时数。这一情形被称为替代效应替代效应。100替代效应替代效应:n替代效应的实质:为保持效用水平不变,当工资率上升亦即闲暇的价格上升时,劳动者将会工作更多的时间来增加收入,以减少对变得较昂贵的闲暇的消费。因此,替代效应的符号必然为正。n替代效应公式:替代效应替代效应 L / W 0n替代效应由工作时数的变动表现出来,这一变动源于预算线绕着既定的无差异曲线旋转而产预算线绕着既定的无差异曲线旋转而产生的生的。 101哪种

41、效应占优势哪种效应占优势收入效应还是替代效应收入效应还是替代效应?n工资率的上升(或下降),工作时数实际上是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不过,不管是收不管是收入效应占优势,还是替代效应占优势,均入效应占优势,还是替代效应占优势,均取决于个人的偏好取决于个人的偏好。102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经验结论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经验结论 理论不能明确何时收入效应占优势、何时替代理论不能明确何时收入效应占优势、何时替代效应占优势。效应占优势。 可以观察到的一般结论:可以观察到的一般结论:n(1)其他条件相同,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工资)其他条件相同,工作时间越长的人,工资变化产

42、生的收入效应越大。变化产生的收入效应越大。n(2)在劳动力参与决策中,替代效应占优势。)在劳动力参与决策中,替代效应占优势。n(3)对已婚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的研究:女性劳动力供给行为对工资变化的反应总体上大于男性,且替代效应占优势替代效应占优势。103例2提高汽油税、同时减少每个人社会保障税的政策效应n1980年美国总统竞选中,候选人约翰安得森(John Anderson)提出了一个节省汽油的计划。他的计划是提高汽油税,同时减少每一个人的社会保障税。其含义是提高了汽油价格,同时又不影响人们的可支配收入。n推测可能带来的影响?104提高汽油税、同时减少每个人社会保障税提高汽油税、同时减少每个人社

43、会保障税的政策效应的政策效应纯替代效应纯替代效应n由于社会保障基金通过工资税筹集,因而对于大多数工人来说,减少税收实际上就是提高工减少税收实际上就是提高工资率。资率。n然而,对于一般美国人来说,对汽油的消费是汽油的消费是缺乏弹性的缺乏弹性的(汽油消费量下降的百分比小于汽油价格上升的百分比),因工资增加而增加的财富几乎被汽油税的提高而抵消了。因此,工资虽然增加,但收入却无多少变化。n此计划会创造出替代效应,诱使人们工作更多此计划会创造出替代效应,诱使人们工作更多的时间。的时间。1053.2.6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n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个人劳动供给曲线: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工资率上升

44、导致工作时数递增工资率上升导致工作时数递增I1I2AC闲暇时间工作时间0BH2H1H3收入YVZX观测到由VX工资率上升导致工作时数递减工资率上升导致工作时数递减(收入效应占优势收入效应占优势)A0VI1I2C闲暇时间工作时间收入BH2H1H3YXZ观测到VX108两种类型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W不同斜率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不同斜率的个人劳动供给曲线H1H10W1W2工作时数HW工资率SVX(1)H2H10W1W2工作时数HW工资率SVX(2)SW1W2W3H1H2H3HWO一般认为,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完整形状应该是既有负斜率部分,又有正斜率部分的曲线,即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

45、曲线。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1103.2.7市场劳动供给曲线n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由所有单个劳动者的劳动供给曲线水平相加得到。n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工资率劳动数量0SW0L0W11110SDW0L0工资率劳动数量L市场均衡工资的决定(稳定劳动力市场)市场均衡工资的决定(稳定劳动力市场)W供大于求供小于求112小结与回顾:工作时间决策:n劳动供给决策是作为消费者出于效用最大化目标的时间决策:在劳动时间与闲暇时间之间的选择。n效用函数:Uf(Y,H) nS.t.预算约束方程:预算约束方程: Y=wLy0 或Y+wH =WL0+ y0nMax U(Y,eH)或 U(Y,H), U(Y,L)(e

46、为劳动的努力程度,因为劳动力同质e为1) Y由市场工资率和初始非劳动收入决定 因而,工作决策变为在工作时间决策和工作条件(主要为工资率)或劳动参与决策两种,亦即可变劳动时间决策与固定劳动时间的劳动供给决策。113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下面问题:n1.1.一个家境不富有且缺乏职业技术技能一个家境不富有且缺乏职业技术技能的一般劳动力,其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一般劳动力,其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可能形状?的可能形状?n2.2.一个已经具有一定积蓄、且工资率较一个已经具有一定积蓄、且工资率较高的劳动者,其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高的劳动者,其个人劳动力供给曲线的可能形状?可能形状?n3.3.一个处于

47、贫困状态且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一个处于贫困状态且处于失业状态的劳动力,其求职和工作时数决策?力,其求职和工作时数决策?114请思考:n4.4.理性选择为不参加工作,那么这位人士的无理性选择为不参加工作,那么这位人士的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可能是什么形状?其决策的差异曲线和预算线可能是什么形状?其决策的均衡点的位置?均衡点的位置?n5.“5.“有钱就得赚有钱就得赚”。请分析这句俗语的科。请分析这句俗语的科学和不科学之处,并总结人们在什么情况学和不科学之处,并总结人们在什么情况下愿意参加工作?下愿意参加工作?n6.6.有这样说法:有这样说法:“落后地区,一些家庭贫困的主要原因落后地区,一些家庭贫困的主要

48、原因是因为人是因为人懒懒”,人懒和穷人懒和穷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能够从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能够从劳动供给理论给出劳动供给理论给出人懒的合理解释人懒的合理解释吗?吗?115思考:不参加工作的决策思考:不参加工作的决策n用图示反映一个人士劳动供给决策:有劳动能力,但不参与市场劳动是其理性决策。I1I2I3AB16闲暇时间(小时)0工作时间(小时)016货币收入不参加工作决策是一种“端点方案”该人可得到的工资(以AB斜率表示)处于低于其边际闲暇时间价值(通过有工作时间情况下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亦即,该人由于可获得的工资不能大于或等于其保留工资,因而选择不工作。I1I2AB16闲暇时间(小时)0工

49、作时间(小时)016货币收入不参加工作的决策不参加工作者:其无差异曲线并不必然是比较陡峭的;也可能是因为市场工资率低于其期望的工资率(保留工资率),导致预算线也比较平坦,使得其效用最大化的位置即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的点处于端点,亦即不参加工作是最大效用状态。U1B收入0闲暇时间有酬工作时间AU2不参加工作的决策U1HB收入0闲暇时间有酬工作时间U2A不参加工作的决策(有非劳动收入)U1Hd收入0闲暇时间有酬工作时间U2存在工作固定货币成本情况下工作决策存在工作固定货币成本情况下工作决策abAfHA如果没有工作时间限制,该主体如果工作,至少市场工资率是?工作时数?U1Hd收入0闲暇时间有酬工作

50、时间U2存在工作固定货币成本情况下工作决策存在工作固定货币成本情况下工作决策abABfHAHB如果没有工作时间限制,该主体如果工作,至少市场工资率是?工作时数?如果工资率是bg的斜率值,此人工作吗?gU1Hd收入0闲暇时间有酬工作时间U2存在工作存在工作固定货币成本固定货币成本情况下工作决策情况下工作决策abCefgBHCHB如果没有工作时间限制,固定成本提高为ae,该主体如果工作,至少市场工资率是?工作时数?U1BA140DC收入X014闲暇时间(小时)有酬工作时间(小时)104862126841016122存在工作存在工作固定时间成本固定时间成本情况下的工作决策情况下的工作决策如果没有工作

51、时间限制,固定时间成本2小时,该主体如果工作,至少市场工资率是?工作时数?124补充保留工资保留工资-固定工作时间的劳动参固定工作时间的劳动参与决策与决策n劳动力供给理论的涵义:如果处于劳动力队伍之外的人视边际闲暇小时的价值为X元,那么,只有当工资率高于X元时,他们才愿意工作。因为在工资率超过X元之前,他们“保留”劳动力。在经济学上称X元为他们的保留工资, 又称最低最低劳动供给价格。劳动供给价格。n保留工资保留工资是那种低于该工资,人们不愿工作的工资水平;就劳动与闲暇的意义上讲,它表示失去一小时的闲暇时间的价值。125保留工资的确定:n已知条件:效用函数或劳动偏好;意愿工作时间(制度劳动时间、

52、合同时间、弹性工时)n在由横坐标为闲暇、纵坐标为收入的坐标图上,绘出经过最大自由支配时间的无差异曲线U0,绘出意愿工作时间T0n预算线预算线AB斜率为斜率为保留工资保留工资0A闲暇TOU0CBU1收入126市场工资率变动对主体就业决策影响市场工资率变动对主体就业决策影响YHU0ABT0制度工作时间 Ya2Ya0B1Ya闲暇 劳动U1OYa2B2U2在制度劳动时间下,该主体的保留工资是?127补充:加班(兼职)与劳动供给n加班工资加班工资和一般工一般工资资增加时劳动者对提供劳动供给的反映相同吗?YHU3U2U1E1E2E3BL3BL2BL1L1L3L2A假设初始状态为E1,当加班工资w2高于正常

53、工资率时,该主体工作时间?y0O128注意:劳动供给劳动闲暇模型注意:劳动供给劳动闲暇模型 的局限性的局限性n1.个人选择的约束。例如所从事的工作时间长短,往往会受雇主或工会协定的约束n2.一些人从工作中获得乐趣,亦即工作不一定是负效用,而可能带来非货币收益。n3.存在家庭范围内的生产活动(如家务)与市场生产部门内消费活动。n4.家庭内部劳动供给的决策方式。n5.劳动者职业生涯的不同时期在时间选择上差别。1293.3家庭生产理论、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家庭生产理论、家庭联合劳动供给和生命周期命周期 本部分将重新构造劳动力供给模型,主要考虑三个问题:n第一,在家中的大多数时间是用于生产活动(例如做

54、饭、第一,在家中的大多数时间是用于生产活动(例如做饭、照顾孩子)而非闲暇活动。个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划分为照顾孩子)而非闲暇活动。个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划分为三部分,即闲暇时间、市场工作时间、非市场工作时间即三部分,即闲暇时间、市场工作时间、非市场工作时间即家务劳动时间家务劳动时间n第二,劳动供给决策目标常常不是个人效用最大化而是家第二,劳动供给决策目标常常不是个人效用最大化而是家庭效用最大化。与其家庭成员一同生活的人,在从事有酬庭效用最大化。与其家庭成员一同生活的人,在从事有酬劳动、家务劳动、闲暇决策时,通常要考虑其他成员的活劳动、家务劳动、闲暇决策时,通常要考虑其他成员的活动和收入。动和收入。

55、n第三,生命的不同阶段从事有酬劳动、家务劳动、闲暇的第三,生命的不同阶段从事有酬劳动、家务劳动、闲暇的时间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从理论上说,一个人需要在整时间也是可以相互替代的,从理论上说,一个人需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分配工作和闲暇时间。个生命周期中分配工作和闲暇时间。1301998年职工主要生活时间的国家比较 小时、分131协作度协作度指标是反映男性家务劳动协作程度的相对指标,是男性家务劳动时间与女性家务劳动时间之比的相对数132美国和挪威周工作、闲暇时间分配情况(1980-1981)各项活动美国(小时)挪威(小时)男子女子男子女子市场工作(包括上下班、夜班、工作寻找)4423.934.217.

56、6家务劳动13.830.516.833.0总工作时间57.854.45150.6总闲暇时间41.841.945.545.2个人护理(包括睡觉和休息) 68.271.671.472.1133n3.3.1家庭生产、时间配置与劳动供给理论家庭生产、时间配置与劳动供给理论请注意:请注意:分析的基本思路;分析的基本思路;并与劳动闲暇模型对比并与劳动闲暇模型对比1341.家庭生产即家庭生产即“商品家务劳动时间家商品家务劳动时间家庭消费品庭消费品”n理论渊源 新家庭经济学n建立在家务劳动和有酬劳动选择基础上的模型,假定家务劳动时间加上购买的商品(用有酬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购买)可生产出供消费的商品。一个家庭

57、几乎变成了一个专业化的、生生产自身效用的小企业产自身效用的小企业。n家务劳动时间是一种家庭物品生产的投入家务劳动时间是一种家庭物品生产的投入.n家庭生产商品才是家庭效用的最终源泉家庭生产商品才是家庭效用的最终源泉。135家庭生产函数:n家庭生产函数:Xf(G,T家)n效用函数:uf(x, T余)n时间约束:T总L T家+ T余n收支平衡:LW=PGn其中:X 家庭生产的产量; G从市场购入的商品和服务 ;P市场购买物品和服务的价格; T家家务劳动时间 ; T余余暇时间;L市场劳动时间 ;136举例:举例:一个单身母亲的劳动供给决策一个单身母亲的劳动供给决策n假定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有两种即有

58、酬劳动时间和家务劳动时间。n一位单身母亲,非劳动收入为零。其收入来源于市场劳动,其市场工资率为8美元/小时。其满足(效用)来源于抚养孩子,目标是使自己与孩子的效用最大化,表现为“以能最好地满足其偏好的方式将时间分配于有酬劳动和家务劳动”。n如何构建该单身母亲的劳动力供给决策模型?U1U0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花费在家中时间(小时)市场劳动时间(小时)16001679ABC128D购买占家庭生产时间较高水平购买占家庭生产时间较低水平一个单身母亲抚养孩子的生产一个单身母亲抚养孩子的生产138请同学们分析:n如果该单身母亲的预算线不变,而等效用曲线如果该单身母亲的预算线不变,而等效用曲线变得更为平缓,效用

59、最大化的切点如何移动?变得更为平缓,效用最大化的切点如何移动?市场工作时间延长还是缩短?市场工作时间延长还是缩短?n如果工资率不变,该单身母亲得到一笔非劳动收入,其劳动供给决策将发生怎样变化?n如果工资率发生变化,该单身母亲劳动供给决策将发生怎样变化?U1U0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花费在家中时间(小时)市场劳动时间(小时)16001679ABC128D购买占家庭生产时间较高水平购买占家庭生产时间较低水平一个单身母亲抚养孩子的生产一个单身母亲抚养孩子的生产I0I11402.简单家庭生产的劳动供给模型构建简单家庭生产的劳动供给模型构建n(1)假定:只有一个决策者的家庭;其自由支配时间的使用方式有两种即市

60、场劳动和家务劳动;决策目标为家庭效用最大化。n(2)家庭等产量曲线。把时间和物品作为家庭生产的投入品看待。家庭生产的等产量曲线是指在生产同样家庭商品产量的家庭生产时间和购买物品的不同要素组合的轨迹。曲线为负斜率且凸向原点。n(3 3)预算线为主体可能购买的商品或劳务与家)预算线为主体可能购买的商品或劳务与家务劳动时间的组合务劳动时间的组合AB家务劳动时间商品或劳务数量CO市场劳动时间工资率上升时,家庭生产背景下的劳动供给工资率上升时,家庭生产背景下的劳动供给TBLBTCLCTALATcLcQ1Q2C替代效应收入效应AB家务劳动时间商品或劳务价值CO市场劳动时间家庭生产与劳动供给(替代效应占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