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_第1页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_第2页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_第3页
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实用类文本阅读新闻一、掌握新闻文体的相关知识(一)、消息1、概念:消息又称简讯、短讯或快讯。它是新闻报道中最简练、最短小的一种体裁。消息的特点是真、短、 快。它一般具有六要素。一条消息一般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部分组成。其中不可缺少的是标题、 导语和主体。2、基本特征:用事实说话,与时地报道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消息强调与时、快、新,语言简明。3、要素:消息的要素又称“五个 W ,即:“何时” (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 事"(What)、“何故”(Why )。这五个“ W与记叙文的五要素是完全一致的。4、结构:消息的结构

2、形式是多样的,常见的有倒金字塔式、金字塔式、倒金字塔式和金字塔式结合、自由式等。a.标题:是消息的眼睛。要在第一时间传达出消息最重要、最吸引人的信息,力求鲜明、概括、准确、生 动。形式有三种,就是单行标题、双行标题、三行标题。完整的消息标题有三行:引题、正题和副题。引题放在正题前,揭示消息的思想意义或交代消息的背景、说 明原因、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概括说明消息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容,是标题的核心;副题放在正题后,揭示 结果和容提要,对正题起着补充说明的作用。两行标题的形式有:“正题+副题”、“引题+正题”。拟标题时,标题要注意虚实结合,“实”是指包含具体新闻事实;“虚”是指介绍背景、揭示意义或

3、点明意图。一般来说,单行标题必须是实题, 双行标题中,必须有一个实题,而“正题+副题”的标题, 副题必须是虚题。b.导语:消息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用简明生动的文字,写出消息中最核心的信息,鲜明地揭示消息的主题思想。导语通常要包含五个“ W和一个" H':何时 (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 故(Why)、如何(How)。常见的导语类型有:表达式、描写式、对比式、评论式、提问式、结论式。c.主体:紧接在导语之后,它对导语作全面的阐述,具体展开事实或进一步突出中心,实事地写出导语所概述的容。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层次,按事物之间的

4、逻辑关系安排层次。d.背景: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一般说,它是消息的从属部分。消息背景的种类可分为三大类:对比性背景材料,说明性背景材料,注释性背景材料。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 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说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e.结尾:即结语,紧扣主题的抒情议论,起到表现或深化主题的作用,语言较为精练。有小结式、启发式、号召式、分析式、展望式。并不是所有的消息都有背景和结尾。2、通讯通讯是比消息更详细、更生动地报道典型人物、典型事件的新闻体裁。从容上看,通讯侧重于写人,突 出人物在事件中的能

5、动作用;从容上看,通讯对新闻事实作较为详细而完整的报道;从表达方式看,通讯可以 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表达方式;从时效看,通讯的采访较为费事费力,写稿的时间要比消息 长。好的通讯要涉与到主题、选材、结构、细节描写等。一般通讯可分为四类: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 讯、概貌通讯等。主题:准确、鲜明、集中、深刻。选材:严格、精心挑选能突出主题、具有典型性的材料。结构:较灵活,做到完整、严谨、巧妙、和谐,情节要有些起伏,有点波澜。细节描写:使通讯中的人物“立”起来,感染和打动读者。人物通讯:以人物为报道对象,着重反映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思想、言行、事迹,在一个主题贯穿下容纳着相 当丰富的人物

6、资料,并以其人物精神面貌感动、教育读者。事件通讯:以写事件为主的通讯。它主要记述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果,交代来龙去脉,介绍具体情况,点 明它的典型意义,以表达时代的新气象、新变化。工作通讯:就是反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的成绩,总结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或者探讨有争议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的报道。概貌通讯:也称风貌通迅,是勾勒某一地区、,某条战线或某个单位面貌变化的一种通讯。报刊上标以“见闻”、“巡礼”、“侧记”、“纪行” 一类字眼的通讯文章,大体皆属概貌通讯。二、新闻文本的阅读方法 在阅读新闻时,可采用以下六个步骤:1 .看标题信息,揣摩新闻类型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

7、是人物新闻还是事件新闻,是消息还是通讯。2 .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容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新闻的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 展、结果这六个要素。3 .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4 .辨表达方式,领会布局特点即辨析文本主要采用的表达方式,消息一般都是采用“倒金字塔”式(即先说结果,再说重要事实,最后说次要容),这跟一般的记叙文不同。而通讯的表达方式就比较灵活多变,有顺叙、倒叙,中间或许还会有插叙、 补叙等表达方法。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方面。5 .挖中心主旨,理解文本

8、意义目的是解答“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以与“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这几个考点。6 .析表现手法,以供鉴赏探究一般可以从表达、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烘托、借景抒情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与比喻、拟人等种 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新闻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考试时的阅读时间十分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新闻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来分析。三、新闻阅读题的答题方法1 .分析新闻的真实性从再现采访过程的角度思考;从再现现场情形的角度思考;从表达人称选择的角度思考; 从细节描写作用的角度思考;从新闻数据运用的角度思考 .。2 .把握新闻语言的

9、准确性从表现形象特点的角度思考;从表现形象变化的角度思考;从前后容联系的角度思考;从新闻传达感情的角度思考。3 .筛选整合新闻的信息要点看清题目,明确筛选要求;理解层次,把握新闻要点;根据题目,筛选相关信息。4 .分析新闻材料的详略性从材料角度是否不同的角度思考;从材料联系是否层进的角度思考;从能否开阔读者视野的角度思考。5 .分析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从能否深化主题的角度思考;从结构是否完整的角度思考;从群众能否想到的角度思考。6 .鉴赏新闻构思的独特性抓对比点,分析相反容的在联系;抓相似点,分析物人之间的相似之处;抓相关点,分析事物之间的在联系。7 .如何分析新闻标题的艺术性分析新闻标题的表达技

10、巧与其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吸引读者的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分析新闻标题对群众获取信息的作用。8 .评价新闻技巧的巧妙性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分析表达技巧对群众的影响,如:能否让群众如临新闻现场(生动形象),能否让群众体会出作者态度,能否让群众把握新闻主题,能否突现新闻的社会效应等。9 .探究新闻反映的人生价值概述相关事实;分析人物精神(品质、素质);阐发所受启发(相同、相反)。10 .评价新闻产生的社会功用明观点,即明白无误地说明观点,这是第一个得分点;引论据,即恰当引用论据,遵循“引外联”的原

11、则, 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又要合理联系现实状况;作论述,即就所引论据作必要的阐述以证明自己的 观点; 作小结,即归结回扣观点,简要作结。作为综合阐述题,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言之成理,是得分的关键,同时注意要点须全面,述有条理。四、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 ( 4)题。材料一:提到当代的人文学术出版,人们对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耳熟能详,但对这套?经典与解释?丛书却较少了解。然在不知不觉中,这套由著名学者小枫、甘阳教授策划并主编的丛书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 350余种图书。如此规模,?汉译名著?之外,恐怕绝无仅有。而其 ?重返古典,把握中西学术源流 ?的学术主也愈益获 得认同,在教育界和学

12、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日前,由华东师大学、华夏主办的?从古典重新开始一一经典与解释丛书 15年350余种出版纪念研讨会 ?在举行。会上,大家对?经典与解释?丛书在汉语学界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针对当今时代的思想状况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其中,汀阳、立华两位教授关于 ?今天,我们如彳S对待经典 ?的讨论在与会者中引起 广泛兴趣。(中华读书报 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材料二:继续生长,经典才能不死汀阳经过了这一百多年,中国已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经典是中国的,西方的经典也是中 国的,这已是一个事实,不管喜欢不喜欢,我们都没有方法否定。西方有位学者在题为何为经典的一

13、篇文章中讨论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巴赫是典型的大师,但是在巴赫 那个时代,对于当时的新古典主义来说,巴赫是太老太过时了,所以不被人们注意,巴赫活着的时候默默无闻, 死后也默默无闻,一直过了80年,由于门德尔松对巴赫的解释和推广,才使巴赫成为巴赫,否则他顶多就是音乐史上的一个小角色而已。我们一般认为经典是没有时间性的,经典具有某种在品质或者是某种在价值,故能超越时间,超越一切界限,这篇文章认为不是的,而是认为经典恰恰是历史的产物。具体到巴赫,我们会觉得,虽 然是门德尔松将巴赫重新发掘出来的,但是总有某种理由使其能够被承受为经典,而这个学者认为,根本的原因在于巴赫的音乐成了一项伟大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14、,这个事业就是德国的民族统一和清教运动。按照这个思路, 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 那柏拉图呢?那孔子呢?假如没有董仲舒为首的汉儒的努力,孔子会成为经典吗?这是一个问题。另外值得思考的是经典和传统的区分和关系问题。经典和传统是不太一样的东西。经典是经常不在场的,有 人说,所谓经典就是人人家里都有,但放在书架上永远不看的那些书。但是传统不一样,传统是现实的一部分, 传统是在场的。传统不是存在于遗物当中,而是作为遗产的存在。遗物是什么东西,遗物是死的东西,就是我们 搁在博物馆、图书馆或者景点被供奉被参观偶尔也被怀念的东西,它存而不活。所以当我们把一个古代的东西给对象化了,变成外在于我们生活的东西,那它就

15、是一个遗物,哪怕是有人故意让他闪亮登场。遗产和遗物不一样, 遗产是始终在场的东西,是我们继续在使用的东西。传统是活的遗产,而不是死的遗物。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的经典目前其实处在危险当中。中国的经典虽然被我们所尊敬,但和当下的生活已经 没有太多关系了。这些经典不再塑造我们的生活,不再塑造我们的人格,不再和伟大的事业相关,这个时候它就 很容易变成摆设,或者变成了电视上的表演。我们可以问一句,哪些传统是现代中国人坚决不愿舍弃的呢?我们可能会很惊讶地发现,除了舌尖上的中国,很难说哪样传统是大家拼命要维护的,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情。中国 的文明是很坚韧的,今天的断裂不是完全的断裂,既有断裂又有连接,有相连

16、的地方,就有重新接续的机会。其 实我也是非常热爱中国文化的,我也认为我是在做中学,但是我要实事地说,作为礼乐的中国不存在了,古代的 中国在今天的存在是一种方法论的存在,是在我们思维方式里的存在。 所以我管今天的中国叫作为方法论的中国。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传统要活下去,就必须活在不断的建构和创作中,我的意思是说,必须让古老的观念能够 活在当代,能够以当代的方式生长,或者说能够给经典开发出当代性,让经典增值,有可能跟经典不是完全符合,也许有些变化,但是我认为这种变化是增值的。(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材料三:没有经典的滋养,不会有心智的高度立华汀阳先生的见解对我有很多启发。但

17、汀阳的观点有一个我同意,有一个我不同意。 汀阳说西学已经是中国部的存在,这点我非常同意。我们今天讨论经典,一方面是中国本土固有的经典,另一方面就是过去这一百多年来 西方来的经典,这没有问题。但是有一点我不太同意,按照汀阳的意见,经典是要经过经典化的过程才能成为经典的。汀阳举了巴赫的例 子,我想到的是老子的例子。如果没有王弼,老子的哲学是不是就不会这样流传下来?在这个意义上,我也同意 汀阳的观点。但另一方面也是需要强调的,那就是,经典就是经典,经典代表了古人心智的高度,经典必有可经典化的基 础,没有这个基础就谈不上经典化。论语的经典化就是论语不断得到阐释的过程。今天参加?经典与解释?这套书的座谈

18、会,我也是被震惊到了。这套古典学的丛书承载了很多东西,比如文 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又比如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还有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等。但我感触最深的是,小 枫老师和甘阳老师对古典学的倡导,特别关注的是读书人的心智的养成。我对这个?养?字有特别深的感触。 读书人的心智,在于一个 ?养?字,经典能够提供这样一种滋养。你阅读论语,阅读老子,阅读孟子庄子周易这样一些经典,或者是阅读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阅读这些伟大的经典,你的心智会慢慢达到足够理解这些伟大人物伟大作品的高度。而且,对于读书人,心智的养成自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说它指向另外一个目的。我们看论语,全书第一个字就是 ?学? 当然你跟我

19、强调是 ?子?我也认可一一?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心智的喜悦不是其他任何快乐能代替的。在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的学者都变成了学术生产 者,而不再是读书人,不再喜欢 ?学?字带来的心智的养成、心智的快乐,那是十分遗憾的。那样的学术的意义 到底在哪儿呢?我不能说那样的学术就没有意义了,但是我至少觉得,少了?养?这个字,少了读书人从容不迫的那样一种淡定,少了对事态了然于心的那样一种态度,少了那种超然于功利之上、不可救药的孤芳自赏,这些 都没有了,那我们学问做得再多,又有什么意思呢?在阅读经典的过程当中,实际上我们是在不断地提升自己,我们是在?养?字当中成长,我觉得这是更可取的态度, 而不是用今天的

20、习惯去简单地解读他们。从?经典与解释?这套书,我看到了向伟大的心智致敬这样的努力,我觉得这种努力应该不断传承下去。田余庆先生去世以后,我去拜别田先生,回到家里就把田先生的书拿出来再读,真是非常感慨,从书中我看到的是田先生心智的高度。我想,我们今天讨论古今之变,或者中西之变,各种各样所谓的断裂,而最大的断裂恐怕是心智高度的断裂。如 果将来我们心智的高度能够得到提升的话,我们也许会发现,这些断裂还是有价值的。(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21日09版,有删改)(1)以下容是对“经典与解释”丛书主要特点的表述,请结合三则材料选出表述错误的两项是()()A.这套丛书从策划到出版历时时间长,规模大,已运作了15年,出版了 350余种图书。B.编者在丛书中最为关注的一点是经典的滋养,认为没有经典的滋养,就不会有心智的高度。C.这套丛书涵十分丰富,它承载了很多东西,如文明的传承、文明的复兴,对教育、对社会的关注,对政治的思考和期盼等。D.在书中,汀阳指出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