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南阳府衙建筑研究 单位代码 10475 10475 学 号 3091046 分类号 J59 河南大謦 硕士学位论文 南阳府衙建筑研究 学科、专业 :设计艺术学 研究方向 :古建园林设计与理论 申请学位类别 :艺术学硕士 申 请 人 : 朱晓宁 指导教师 :左满常副教授 二。一二年五月 TheResearchforNan YASHU Yang building ADissertationSubmittedto theGraduateSchoolofHenan University inPartialFulfillmentof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of Degree M
2、asterofArts Supervis 立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 出硕士学位申请。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 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的,对所研究的课题有新的见解。据我所知,除 文中特别加以说明、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括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 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括其他人为获得任何教育、科研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 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事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 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在此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不存在舞弊作伪行为,文责自负。 学位申请人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201 9-年岁月2o日 关于学位论文著作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经河南大学
3、审核批准授予硕士学位。作为学位论文的作者,本人完全 了解并同意河南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要求,即河南大学有权向国家 图书馆、科研信息机构、数据收集机构和本校图书馆等提供学位论文 纸质文 本和电子文本 以供公众检索、查阅。本人授权河南大学出于宣扬、展览学校 学术发展和进行学术交流等目的,可以采取影印、缩印、扫描和拷贝等复制手 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 涉及保密内容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获得者 学位论文作者 签名: 坐续盆 201 2年乡月20日 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签名: 201 年,月即日 _1_】_1_J_-_-_J_1J11 摘要 衙署作为官式建筑是中国
4、古代主要建筑类型之一,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地方政权的 办公建筑,是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主要处所。因此,衙署建筑在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上占 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同时,衙署也象征着封建社会的统治权力,其形制体现了象征封 建统治权威的精神功能,并反映了封建社会宗法观念与论理观念。随着时问的推移、社 会的变迁和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明清以前衙署建筑实例极为少见,仅有山西绛州府衙 和霍州署。明清时期,中央衙署六部五府等己不复存在,地方衙署还有少量遗存,但大 多已经保存的不完整,有的被改建,有的则被严重破坏,能够作为研究对象的实例非常 少。正因如此,衙署建筑的实证研究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问题,对衙署建筑的研究也较为 薄
5、弱,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南阳府衙古建筑群是元、明、清三代南阳最高长官主持府事的地方,也是现今全国 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府级衙署“标本”。本文的研究以南阳府衙为对象,通过对一系列 明清衙署的文献和理论进行整理,对南阳府衙历史沿革、单体建筑、文化内涵及其价值 进行了分析。 第一章绪论。主要讨论了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分析了课题研究的现状,提出了 研究的方法,指出了本论文研究框架。 第二章衙署建筑概况。首先,分析了衙署的历史沿革;其次,对衙署建筑与其所依 托城市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制制度、地方衙门机构的设置进 行了研究介绍。 第三章南阳府衙建筑的研究。以具体的实例为研究对
6、象,对南阳府衙整体建筑以及 单体建筑形制进行研究,并通过与同地区类似的内乡县衙的比较,从而更深刻地对南阳 府衙进行研究分析。 第四章南阳府衙的建筑文化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宫廷官署建筑设计思想都集中 体现了封建统治权威,南阳府衙的布局设计和建筑形制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南阳 府衙建筑群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特有的建筑特点和文化意蕴。 第五章南阳府衙建筑群的价值分析。对南阳府衙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进 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第六章衙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在对南阳府衙建筑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等价 值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其保护和利用的意义,以及保护利用的原则 和建议。 第七章结
7、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足之处。重申了对南阳府衙建筑研究的意 义所在。 保护利用 ABSTRACT Astheofficial isoneofthemain in building,Yashu buildingtypesAcientChinaItisthelocal office inancientChinesefeudal isalsothemain forancient governmentbuildings society,and premises officials official ancientChinesearchitecture handling businessThere
8、fore,in buildinghistory,Yashu an thesame isa occupiesextremelyimportant time,Yashu ofthe in positionAt symbol rulingpower feudal architecturalformstandsforthe function society,its spiritual offeudal reflects rulingauthority,and thefeudal clan andtheories time the societypatriarchal influenceof conce
9、pts conceptsAsgoeson,under thesocial and historical changes factors,architectureofYashu before and many examples buildingMing is Yashu rare,and andHuozhouYashuinShanxiProvince qingdynastyextremely onlyJiangzhou remain the and Central Yashusix andfiveMansionshave DuringMingQingDynasties,the Departmen
10、ts ceasedto afewlocal exist,and Yashu mostare only remain,but were building unintegral,somerebuilt,some were leadstothelowamountofYashu availableasan of severelydamaged,which building exampleobject of tomentioned are difficultiesand inthe of studyDue above,theremany Yashu problemsempiricalstudy ther
11、esearchinthisfieldisstill needthefurther buildings,and insufficient,and researchesanddiscussiones Ancient Yashu isthe for Governorto official Nanyangbuildinggroup place Nanyang manage businessin and isthe most Yuan,MingQingDynasties,also over integralpreservedYashu“specimenall ChinaThisfocusesonanci
12、ent Yashu a paper seriesof Nanyangbuilding,andthroughsystematicMing and literatureand of a Yashu,and researchontheYashu QingDynasty theory presents history,single andcultural buildingstyle connotation&value Thefirst introductionThediscusses and ofstudieson chapter papermainly backgroundsignificance
13、Yashu the currentresearch forwardtheresearch buildings,analyzes situation,and methodThe puts paper also outthe points researchframework Thesecond General chapter situationofYashu withthe of then buildingItbegins Yashu,and history the betweenYashu and the whichitreliesonAfter an analysesrelationship
14、building that,it city presents instructionof establishmenton organization thelocal the bureaucracysystem&departments duringMing and QingDynasties V on Yashu researchbaseson Thethird Research remainingNanyang chapter NanyangbuildingThe formsof and outthe onthearchitectural Yashu analysis singlebuildi
15、ngbuildinggroup building,carries in a of itwiththelocal deeplyanalysis country buildingsNanyangCity,itpresents Comparing government Yashu building Nanyang Thefourth Thearchitecturalcultureresearchof Yashu thearchitectural chapter NanyangbuildingAll feudal ofcourt istheembodimentof ofAuthoritiesinChi
16、nas society designthinking buildings mastery formof Yashu whichis reflectedinthe andarchitectural fully layoutdesign NanyangbuildingTherefore, connotationofthe the architecturalfeaturesandculture Yashu reflects Nanyangbuildinggroup unique feudal society historical, scientific, ofYashu nNanyang 目录 关于
17、学位论文独创声明和学术诚信承诺I 摘要III ABSTRACTV 目录VII 第一章绪论一1 11研究背景一1 12研究意义1 13研究现状2 14研究方法2 141文献的搜集与整理2 142实地勘查与测绘2 143相关实物资料搜集2 15文章框架一3 第二章衙署建筑的概况5 21衙署的历史沿革5 211衙署称谓的演变5 212衙署的建筑规制5 22衙署建筑与其所依托城市的关系6 221衙署建筑的选址6 222衙署对城市构成的影响6 23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制制度一7 231官吏选拔的途径7 232清代委任官职的形式7 233地方官的分配与任期7 24明清时期地方衙门的设置8 241总督衙门8 2
18、42巡抚衙门8 243道员衙门8 244知府衙f-19 245知州衙门9 246知县衙门9 第三章南阳府衙建筑的研究1l 31南阳府衙概况11 311南阳市的历史沿革11 312南阳府衙的历史沿革12 32南阳府衙建筑布局13 321南阳府衙建筑布局的历史沿革13 322南阳府衙的平面布局15 322南阳府衙的院落空间的组成15 33南阳府衙单体建筑研究17 331照壁17 VU 332大门 333仪门 334戒石坊 335大堂 336寅恭门 33。7二堂31 338三堂一35 339六房38 331 0监狱39 34南阳府衙的建筑特点40 35南阳府衙与内乡县衙的比较41 41 zl:! 4
19、5 建统治权威及封建等级制度45 45 46 49 49 49 49 !; !;1 !;1 !;1 :!;5 57 59 61 一 第一章绪论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中国古代建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不论在艺术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衙署是古代官员的办公场所,用来处理公共事务,是官式建筑的一种。它 象征着封建统治权威,体现了封建社会的宗法与理论观念。衙署可分为中央衙署及地方 衙署两大类,中央衙署设在都城之内,宫殿的四周,地方衙署建在治所所在城市的中部。 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和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明清以前衙署建筑实物较少,山 西绛州府衙、霍州署是目前仅存的两座。明清时
20、期的中央衙署大多已经不存在,地方衙 署还有少量遗存,但多数已经保存的不完整,不是受到严重破坏就是被改为它用。本文 研究的南阳府衙在被列为国家保护单位之前经历了种种磨难,也曾经被改建为学校和民 房,最终得到保护,历程艰辛。由于现存的实例衙署如此之少,在进行实证研究时也必 然困难重重。因此,衙署建筑方面的研究是古建筑研究中比较薄弱的,有待进一步研究 和探讨。 12研究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的衙署有一定的建筑规制,且封建统治者对其十分重视。明嘉靖邓 州志?创设志?内乡县志中就有“民非政不治,政非官不举,官非署不立”2的记载。 中国地方政府的行政职能是高度集权。在一省之内,每一级政府都在上一级的控制下;
21、所有层级都在省级最高长官的统一管理之下。但是每一个县衙内部政治制度的运作却是 独立来完成的。衙署建筑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建筑类型之一,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南阳府衙位于南阳市老城区,民主街100号。府衙古建筑群座北向南,轴线对称, 主从有序。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排列:先是照壁,经过大门后是仪门,之后是大堂,穿 过寅恭门后是二堂院落,再往后是内宅门,之后是三章院落,府花园等。整个建筑占地 数百亩,亭堂楼阁数百间,院落数进,布局多路,建筑轩敞,陈设华丽。南阳府衙作为 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府级衙署建筑之一,现已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 有很高研究价值。 本文通过对南阳府衙的研究,深刻了解了
22、古代官署建筑在建造时充分融入了封建社 1牛淑杰明清时期衙署建筑制度研究以豫两南现存衙署建筑为例【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6月17 日,Pl 2明嘉靖邓卅I志卷几创设志 南阳府衙建筑研究 会的礼教观念及统治制度,具体表现在建筑的总体布局及形制上。由此可见,封建统治 观念影响深远。我国古代衙署建筑的研究需要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和探讨,从而也可为 建筑历史的研究提供素材,因此,衙署建筑的研究依然任重而道远。 13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国家对古建筑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加强了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因此,古建筑的保护研究也成为了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目前对于衙署建筑的研究并不 充分,但关于县衙
23、的论著也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刘鹏九先生编著的内乡县衙与衙门文 化;徐新华先生和王家恒先生编著的内乡县衙览要;此外还有郭建所著帝国缩影 中国历史上的衙门、完颜绍元所著天下衙f-I 、林乾所著清代衙门图说、姚 柯南的南阳知府衙门考等。另外,对衙署建筑研究的学术论文也有一些,如牛淑杰 的明清时期衙署建筑制度研究以豫西现存衙署建筑为N h姚柯楠的论中国古 代衙署建筑的文化意蕴;刘鹏九、许金谦所写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县衙内乡县衙; 李志荣的内乡县衙建置沿革与现存遗迹考;另有贾樟柯,姚柯楠的南阳府衙古建 筑群价值初探等。以上这些著作大多着重从某一方面写了有关清代衙署建筑,并不全 面。但这些均为地方衙署建筑的研究
24、提供了参考条件。本文的研究以南阳府衙为对象, 通过测绘数据,从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较为系统详细。 14研究方法 141文献的搜集与整理 对文献资料进行阅读、整理,了解他人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成果,掌握目前有关衙署 的研究情况,为论文的研究奠定基础。 142实地勘查与测绘 本课题主要采用现场调查和测绘的方法,对南阳府衙建筑的总体布局及主轴线上单 体建筑分别进行研究分析,通过测绘、调研之后绘制图纸,并拍摄相关照片,尽可能的 取得更加翔实资料。 143相关实物资料搜集 搜集省内相关衙署文化资料,并对南阳府衙作比较性研究,从我国SL伟J观点出发, 探讨不同级别衙署建筑规制的同异,进一步认识府衙建制的特征
25、和文化内涵。 2 第章绪论 15文章框架 南阳府衙古建筑群是元、明、清三代南阳府最高长官主持府事的地方,也是现今全 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府级衙署。本文以南阳府衙为对象着手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资 料的整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南阳府衙历史沿革、单体建筑、文化内涵及其价值进行 详细的分析。为对我国古代衙署建筑文化的探索与研究提供一个实例与参考文献。 本篇论文共七章: 第一章绪论。讲述了课题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的现状,指出研究的方法和 文章框架。 第二章衙署建筑概况。首先,分析了衙署的历史沿革;其次,对衙署建筑与其所依 托城市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然后对明清时期的地方官制制度、地方衙门机构的设置进
26、 行了研究介绍。 第三章南阳府衙建筑的研究。先对府衙整体建筑布局进行分析,再以各单体建筑为 对象进行研究,最后与内乡县衙进行比较,从而更深刻地阐释南阳府衙建筑布局及建筑 形制的特征。 ? 第四章南阳府衙的建筑文化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历代宫廷官署建筑设计思想都集中 体现了封建统治权威和严格的礼制思想与等级观念。南阳府衙的布局设计和建筑形制充 分体现了这一点。因此,南阳府衙建筑群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特有的建筑特点和文化意 蕴。 第五章南阳府衙建筑群的价值分析。对南阳府衙的历史、科学、艺术、社会价值进 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从而对府衙的价值给以科学的定位。 第六章衙署建筑的保护与利用。通过对南阳府衙的历史
27、、科学、艺术、社会价值的 探讨,提出府衙保护的意义和原则,及具体建议。以利该文物保护单位在中国文化建设 中发挥出更大的现实作用。 第七章结语。对文章进行了总结,指出不足之处。重申了对南阳府衙建筑研究的意 义所在。 第二章衙署建筑的概况 第二章衙署建筑的概况 21衙署的历史沿革 211衙署称谓的演变 衙署是古代官吏处理公务的场所,起源于春秋,推广于战国,定制于秦。有关衙署 的记载最早可见于战国周礼注疏:“以八法治官府”1。由此可见,衙署最初称为官府。 汉书载“罢安定呼池苑,以为安民县,起官寺市里,募徙贫民,县次给食”2。由此 可知,衙署在汉代称为寺或署。唐代之后称为衙署、官署、公署、公廖、衙门。
28、 衙门是由“牙门”演变而来的。由于古代常用猛兽的门牙象征武力,而王者打天下 全凭武力,因此器重将领。军事长官以此为荣,通常将猛兽的爪牙放置于办公之处。而 后以木刻兽牙做为装饰放在营门外,营门此后也就成了“牙门”。 唐以前官府无牙门之称,而时俗尚武,一些文职官府也开始改称为“牙门”。在唐 代的史籍中“牙”和“衙”通用,因此,“衙门”就渐渐替代了“牙门”。到了宋代,“衙 门”之称普遍,文武官府一律通用。衙门之称谓,始于唐、盛于宋、沿用直至明清。明 清时期又出现了县衙、县署、县治等称谓。辞海中对“署”第一条解释:“办理公务 的机关。如公署、官署。”辞源中对“署”第二条解释:“署,位之表也。故宫衙日
29、署,为表其治事之地也。”到了民国,不再使用“衙门”此称谓,改用政府。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后,政府改为人民政府,深化了其内涵。 212衙署的建筑规制 衙署的设置是有规制的,所谓“规制,就是制度规定的样式。中国古代衙门的建 筑格局到明代更加规范,根据其等级高低不同,设置严格的建筑规制,各级衙署都不能 僭越。据明史载:“洪武二十六年 1393年 定制,官员营造房屋,不许歇山转角 重檐重棋及绘藻井。一品二品官厅堂,五间九架,脊用瓦兽、梁栋、斗拱等檐桷 方 形椽子 ,青碧绘饰,门三间五架绿油兽面锡环;三品至五品,厅堂五间七架,屋脊用 瓦兽,梁栋檐桷,青碧绘饰,门三间三架黑油锡环;六品至九品,厅堂三间七架
30、,梁栋 饰以土黄,门一间三架为黑油铁环3。清代规定,各省文武官皆设衙署,先是大门、仪 门,然后大堂、二堂是官员治事之所,三堂为宴息之所,科房为官吏办事之处,根据官 1十三经注疏?周礼注疏pqt一二卷中华书局影印1980年10月第一版P931937 2汉书卷十二半帝纪 3二十五史之明史?舆服三第10册卷六十七志Pqd。三上海古籍出版社,P7951-7957 南阳府衙建筑研究 位高低依次递减设置。 古代各级地方衙署对于主体建筑规模无明确规定,但由于受到阜家建筑布局形式的 影响,主体建筑均分布在主轴线上,而副轴线上的布局则相对灵活。具体讲,衙署的建 筑规制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座北朝南,轴线对称。横向分左、中、右三路,纵向分前、 中、后三段,主体建筑均集结在一条南北中轴线上,然后向左右排开保持对称。二、“左 文右武”,“左尊右卑”。1六房分别置于大堂两侧,东侧置吏、户、礼,西侧置兵、刑、 工。三、中央殿堂,前衙后邸。各地方衙门均以大堂、二堂为官员的治事之堂,二堂后 为三堂、内宅,是主管办公、起居及家人居住之处。一些隐私案件,多退于三堂问询。 四、监狱居南。各地方衙门监狱均设于大堂西南仪门之外,故俗称“南监”。 22衙署建筑与其所依托城市的关系 221衙署建筑的选址 衙署作为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其选址对城市建筑的布局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衙 署建筑的选址至关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学习情境3农产品直播带货任务3.6农产品直播粉丝运维3.6
- 合作意向书的范本2025年
- 五年级数学(小数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
- 网络文学出海2025:跨文化策略与国际化发展挑战
- 2025版高品质美缝施工项目合同正范
- 2025年度婚介服务+旅游婚拍合同范本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服务费采购合同
- 2025版绿色生态住宅工程结算合同范本
- 2025版股东借款及违约责任明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金融风险管理咨询与服务合同协议
- 建筑工程(一切)险公估作业规范
- 急性脑血管病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 市场营销实务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锡纯新材料半导体芯片材料生产项目环评报告
- 奶水牛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
- 新人教版高中数学选择性必修第一册全套精品课件
- 农业机械设备采购投标方案
- 新公务员法培训课件
- 天然药物化学:03-天然药物的提取分离方法
- 公共基础知识1000题
- 光伏包工包料安装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