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工程设计导则_第1页
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工程设计导则_第2页
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工程设计导则_第3页
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工程设计导则_第4页
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工程设计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工程设计导则(试行)(2011年)1 总则为加强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管理工作,统一城市道路提档升级维护工程设计要求,提高设计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水平,制定本导则。本导则适用于重庆市城镇道路维护工程设计、桥面铺装工程设计、隧道路面维护工程设计及相关市政设施设计。本导则的技术规定以国家相关标准和地方标准为依据,结合重庆具体情况和城镇道路维护、管理、建设实践多年经验编制而成。本导则中未包括内容,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及规定执行。2 术语和定义提档升级promotiongrade提升工程材质档次,提高设施服务等级的市政工程设计、管理、养护行为。提档升级工程不仅要从材

2、质上提高档次,还要从技术指标上提高要求,使维护工程达到“修旧如新”的目的。人行道sidewalk城市道路范围内用路缘石、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供行人通行或停留的地面区域。车行道roadway城市道路范围内供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的地面区域。透水砖permeablebrick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要原料,经模铸挤压等工艺处治成型,具有一定承压强度、内部呈蜂窝状结构和透水性能的铺地砖。透水水泥混凝土permeablecementconcrete又称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空隙、具有蜂窝状结构的轻质混凝土,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透水系数permeablecoeffic

3、ient表示透水砖水渗透能力的指标。无障碍通道barrier-freepassage保障残疾人(肢残者、视残者)、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供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使用的设施。包括盲道和无障碍坡道。沥青路面asphaltpavement指沥青混凝土路面、沥青混凝土罩面和沥青磨耗层等。搭接头Takejoint城市道路不同类型路面之间的接头及接缝处理形式。为埋设或维修地下管线而竖向开挖城市道路的一种工程行为。对开挖道路后形成的沟槽进行路基回填、对路面结构层进行恢复的道路维护施工行为。是由沥青结合料与少量的纤维稳定剂、细集料以及较多量的填料(矿粉)

4、组成的沥青玛蹄脂,填充于间断级配的粗集料骨架的间隙,组成一体形成的沥青混合料。一种专门设计的立于噪声源和受声点之间的声学障板,它通常是针对某一特定声源和特定保护位置(或区域)进行设计。安装于城市快速路或主干道上跨桥梁两侧、用于阻止桥上行人向桥下道路抛丢物品、物,或防止运输散落物等落到桥下道路上的防护设施。在原有道路路面上加铺的一层或多层路面结构。采用热拌或冷拌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式碎石,以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粒料类等材料铺筑的基层。采用普通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贫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连续配筋混凝土等材料铺筑的路面基层。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土铺筑的能结成板体并具有一定抗弯拉强度的路面基层。对减速、抗

5、滑有特殊要求的长大下坡、急弯或视距不良路段。CSS为一种彩色薄层树脂类路面材料。具有减少路面扬尘、抗滑性能等功能,由各种颜色石料经专用粘结剂粘合而成。3 主要引用规范、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安全色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检查井井盖中国建筑色卡国家标准建筑颜色的表示方法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市容环境卫生术语标准增强车行道GB 50016 2006GB2893-2001GB50337-2003GB/T 23858-2009GB/T 18922-2002GB/T 18922-2008DB50/T 30

6、5-2008DB 50/T232-2006DB50-064-2007GA/T850-2009CJJ 37-1990CJJ/T65-2004CJJ27-2005城镇环境卫生设施设置标准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设施标志公路路基设计规范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溶剂型外墙涂料透水砖防滑路面涂料4 人行道一般规定人行道维护工程设计范围包括:人行道铺装、路缘石、无障碍通道、植树圈等附属设CJJ992003CJ/T13-1999JTGD30-2004JTGD40-2002JTG

7、D50-2006JTGE602008JTGD702004JGJ50-2001JTGH122003JTJ1999JB-T9757-2001JC/T945-2005JT/T712-2008路缘石、无障碍通道、植树圈等附属设施。人行道维护设计应注重整体风格的统一性,给行人提供安全、顺畅、舒适的通行条件,提高人行道的容貌品质。人行道上设置带状绿化带须经市政设施管理部门批准,且应满足设置带状绿化带后的人行道有效宽度不得小于5m要求。人行道铺面主颜色铺装材料不应超过三种颜色,宜选用冷灰色调铺装材料或同一色系。专用通道(盲道)材料的色彩按照提档升级的要求,盲道的色彩应与人行道铺装色彩相协调,采用与人行道相近

8、或一致的颜色。人行道铺面材料的要求1 面层铺装材料在相同的功能区应平整、抗滑、耐磨、美观。选材的风格应保持一致,其规格尺寸、力学物理性能、防滑和渗透性能、外观质量、几何尺寸允许偏差等指标应满足材料的技术标准。2 提档升级维护工程面层材料宜选用透水砖、青石板、花岗岩等材质。对有停车功能的区域,应与人行道分隔并另行设计。相邻人行道有效宽度应满足不小于5m。人行道铺装透水砖1基本要求(1)透水砖尺寸按JC/T945透水砖标准模数选用,厚度不8小于60mm。平面规格应为250Xl50mm。(2)透水砖抗压强度等级不低于Cc35,抗弯拉强度不低于6MPa。透水系数(15)不小于X10cm/so(3)透水

9、砖磨耗层为不小于7mm的石英砂,石英砂粒径为至的中砂。2安装要求透水砖安装缝宽2mm。花岗石1 基本要求(1)花岗石板的平面尺寸按300mm模数控制,厚度不小于30mm,平面规格宜为600mmX300mm和900mmX600mm。(2)花岗石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抗弯拉强度不低于8MPa、花岗石表面应采用毛面。(3)花岗石颜色宜选择芝麻白、芝麻灰、芝麻黑。2安装要求(1)花岗石采用预留装饰缝贴方式安装时,板间灰缝为6mm8mm,预留装饰缝内灌石材专用密封胶。(2)花岗石采用密贴方式安装时,应间隔6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内填灌石材专用密封胶。青石板1基本要求(1)青石板平面尺寸按300mm模

10、数控制,厚度不小于60mm。(2)青石板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0MPa,抗弯拉强度不低于8MPa,青石板表面应采用毛面。2 安装要求青石板采用密贴方式,应间隔6m设置一道伸缩缝,缝内填灌石材专用密封胶。结构设计3 透水性人行道结构设计4 常规人行道结构设计路缘石基本要求1 路缘石总高度不小于300mm,宽度不小于150mm,倒角20mm。直线段路缘石长度采用900mm,曲线段路缘石长度采用450mm。2 路缘石材质宜选用花岗岩、青条石;花岗岩颜色采用芝麻白、芝麻黑、芝麻灰。青条石路缘石不得用于快速路、主干道上。3 路缘石抗压强度应不低于35MPa。安装要求1路缘石下应设置垫层,垫层厚度不大于30m

11、m时采用水泥砂浆,垫层厚度30mm80mm时采用C15细石混凝土,垫层厚度大于80mm时采用C15水泥混凝土。4 路基段路缘石安装后可视高度不低于200mm,埋置深度不小于100mm。5 桥面段路缘石安装后可视高度不低于400mm,埋置深度不小于100mm。4路缘石安装应棱角分明,无残缺,接缝缝宽为6mm8mm,宜采用挤浆法安装,可视高度误差不大于2mm。无障碍通道缘石坡道1 人行道在各种路口凡被立缘石断开的地方均应设置缘石坡道。坡道形式分为单面坡和三面坡两种。2 缘石坡道一般采用三面坡形式,其开口位置应设置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等人行道断开的

12、路口。人行道与车行道高差小于150mm的路段,缘石坡道宜采用单面坡道。盲道1 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与改造道路的建设条件相适应,并应方便视残者安全行走、停顿和识别其它无障碍设施位置,位于人行道上的盲道应保持连续,行进路线人行限界内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2 盲道设置线路与现状井盖、树池等障碍物相交,应设置提示盲道块对障碍物进行避绕。3 位于行进盲道的转弯位置、行进盲道的交叉位置、地面有高差位置、缘石坡道等无障碍设施位置应设置提示盲道块。植树圈基本要求1植树圈顶面宽度不小于120mm,高度不小于150mm。内空尺寸采用1000mm乂1000mm,视大树径或凸起树根等特殊情况可以加

13、大。4 植树圈应采用工厂加工切割青条石或花岗石石材。青条石颜色选用青色,花岗石颜色选用芝麻白、芝麻黑、芝麻灰。安装要求1 植树圈顶面应与人行道板面平齐,端部采用45°碰角,缝宽不大于3mm。2 圈内可采用浇筑素色透水混凝土、填充陶粒、加树池篦、种植地被植物进行美化。人行道翻修人行道翻修维护时,若原人行道基层结构厚度、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时可加以利用,否则应挖除并重新修筑基层。人行道面层的铺砌应与临街建(构)筑物地坪妥善衔接。建(构)筑物紧靠路边时,人行道应铺设至建(构)筑物边,两者高差较小时,可设不大于5%的坡度进行衔接,高差较大时,采用宽300mm,高150mm台阶处理;在建筑后退线和

14、未建成区域,应按设计宽度铺设,外侧边缘应采取护边措施;各种管线井盖应调平至与人行道面,井盖材料尽量与人行道面层材料相协调。人行道横坡度宜与人行道外侧地坪进行衔接协调,横坡控制在1%2%。人行道面层下应设置整平层,整平层材料应根据面层材料、基层类型选择使用水泥砂浆、干硬性水泥砂浆、水泥净浆、天然砂或人工砂等。具体结构组合由设计单位参照本导则按具体项目的工程特点进行设计。基层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基层材料选择应根据地基状况、面层要求、施工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处于潮湿状态路基段的人行道基层下应设置足够厚度的垫层,以确保人行道结构层的稳定和面层平整度。当人行道基层材料选用刚性材料时,应间隔6m

15、设置一道2cm3cm宽伸缩缝,缝内填灌沥青麻絮材料。5车行道一般规定车行道维护工程设计应进行路面现状调查和路面质量状况评价,制定交通调查方案,搜集实测交通数据,为维护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表路面完好状况评估等级划分表项指完好状况路面破损率路面结构强度不满足路面平整度小满足路面抗滑能力不满足注:四标评分级A/5%规范的道路面积/5%规范的道路面积/5%规范的道路面积/5%定结B>5%V10%>5%V10%>5%V20%>5%V10%果对应的C>10%V>10%v60%>20%V70%>10%v60%最低等级D>60%>60%>7

16、0%>60%即为整个检测评估道路单元的路面完好状况等级表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分级表上罟W工E、由壬县任路面维护维护工程设计分级神出口也"路面完好状路基及其他工程性质及影响结构安全性因素I级C级及以下C级及以下涉及工程结构安全、规划调整、标工程设计n%n牛n牛十伤丁-应确保路u奴ttt4IZB奴A尔B奴A尔X|夕L/|土rh攸T钳面破山%r叫r叫丁畛,性注:符合路基、路面现状质量评估或工程性质/安全性因素三个条件之一者,则划分为对损率、强度、平整度和抗滑力符合现行标准规范;严格控制路面标高,维护改善后的道路应符合现行标准限界要求,保证排水畅通,保证车行道缘石高度满足安全要求。同一

17、条或同一次道路路面维护工程应采用相同的上面层结构型式,避免面层产生明显色差。快速路、主干路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SMA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或橡胶沥青,骨料应采用玄武岩或耐磨强度高的岩石材料。次干路、支路可以参照使用。在结构物路基上加铺路面应对路基下的结构物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算。路面维护设计应保证路缘石高出路面边缘的外露高度满足相应规范规定。其中位于桥梁段的路缘石外露高度不低于400mm;位于城市快速路、主次干道上的路缘石外露高度不低于200mm;位于隧道段的路缘石外露高度不低于250mm800mm(根据设计速度确定路缘石外露高度)。路缘石外露高度不满足以上要求时应提高路缘石高度或加设防护设施。沥青

18、路面维护旧有沥青路面检测评估1检测范围路面检测评估的范围包括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以及其他需要检测评估的道路的机动车道。2检测评估周期(1)定期检测评估城市快速路面检测评估,宜每一年进行一次,主、次干路路面检测,宜两年进行一次,其余道路检测周期可根据道路质量状况和需要确定。(2)特殊检测评估在路面提档升级设计前应对路面完好状况进行一次检测及评估。3 检测单元进行路面状况检测评估时,每条道路应至少选择一个单元,以该单元检测值或平均值,表示该路面使用状况。检测单元应符合下列规定:(1)检测单元道路长度在2001000m之间,并依路面宽度确定。( 2)历次检测的单元应相对固定。( 3)若一条

19、道路路面破损状况的差异较大,应分段进行检测。4 检测评估目的路面检测评估的目的是运用各种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对原有路面状况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以了解当时路面的使用状况,为路面提档升级和维护设计提供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5 评定指标与方法旧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评定指标有路面破损率、强度、平整度、抗滑能力等。具体的评价方法见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城镇道路养护技术规范、城市道路养护技术规程等规范规程。6 检测评估报告要求检测评估报告宜包括以下章节和内容:( 1)检测评估报告综述。( 2)工程概况。3)检测内容。4)检测主要设备。( 5)测点布置。( 6)路面完好状况检测评估及等级评定。翻修1 旧沥

20、青路面完好状况为D级时应进行翻修,包括修补基层、更换面层。2 翻修最短长度应在50m以上。3 在设计沥青路面翻修结构方案时,应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1)若路面损坏是由于原设计沥青路面达到设计年限造成的,应尽量采用和原路面相同的设计方案。( 2)若路面损坏是由于设计和施工缺陷引起的,在翻修工程中,应进行路面病害的调查和成因分析,重新优化设计路面结构。4 对于连续长度超过30m,车辙深度大于8mm,行车摆动且跳动感明显的路面,应采取铣刨上面层或中上面层,重新铺筑面层的方法。5 对于车辙深度大于20mm,行车严重颠簸的路面,应采取铣刨中上面层或全部面层,重新铺筑面层的方法。6 由于基层强度不足,水稳

21、性能不好,使基层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应先处治基层,再重新铺筑面层。7 由于地下水或地面水渗入土基,造成土基强度不足而引起的结构性车辙,需挖除面层和基层,处理土基后,应重新铺筑基层和面层。8 沥青混凝土上面层类型宜采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细粒式沥青混凝土最小厚度宜大于等于骨料粒径的3倍。9 在改善道路不平整的沥青混凝土罩面前,需对车行道现状标高进行复测,对道路不平整处应进行调平。当调平厚度不小于40mm时,用中粒式沥青混凝土进行调平;当调平厚度小于40mm时,可直接用罩面材料进行调平。10 当原路面标高受道路限界限制不能增加路面厚度及路面高程时,为改善道路不平整地段,可采用铣刨沥青上面层重新罩面

22、的路面铺设方式。加铺层11 为提高路面结构承载力,恢复路面综合性能,可在原路面上加铺路面结构层。12 路面加铺设计方案应建立在对现有沥青路面的损坏状况进行调查、检测和评定的基础上,并对原路面存在的病害按如下处置原则进行设计:(1)面层出现裂缝时,应先进行裂缝整治工程。(2)面层出现沥青老化和由此引起的裂缝时,宜采用铣刨表层方式。(3)面层出现轻或中等程度车辙或者纵向不平整时,可采用铣刨表层方式;出现严重车辙或纵向不平整时,应进行整层更换。(4)沥青层出现严重沥青剥落时,宜采用铣刨表层方式。(5)面层出现中等或严重程度的龟裂时,进行全深度修补。(6)原路面基层出现严重碎裂、粒料层被细粒土渗入和污

23、染或者路基湿软沉降变形过大时,不适合采用加铺层措施,而应对整个路面结构进行翻修设计。13 加铺层设计应根据旧路面强度、旧路面的当量回弹模量及工程17 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加铺结构,确定各结构层的材料参数。加铺厚度应按照现行规范进行计算确定。4加铺层铺设前应对旧路面进行机械凿毛。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铺沥青面层水泥混凝土路面检测评估水泥混凝土路面挖补设计原则1 挖补范围应根据实测路面质量状况评估(破损情况、强度)进行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最小挖补边长不宜小于;当板块挖补面积占单个板块三分之二以上范围,应将整块水泥混凝土板挖除;当挖补边缘离原车行道边缘距离小于时,应将剩余部分一并切除;在同一块板内不能有

24、两块修补块。2 混凝土板破损出现以下情形时应进行整块水泥混凝土面层换板处理:3 1)混凝土板有3条以上的裂缝或该板块有两个以上的角被损坏;4 2)凝土板一个角的损坏面积大于四分之一板块且同时出现错台或沉陷;5 3)混凝土板基层已严重损坏。图路面挖补结构图4 切割混凝土板块破损处应按矩形切除。切除口处重新的浇筑水泥混凝土应与原混凝土板标高齐平、横坡一致。5 配筋混凝土路面切除时,应按原面层中的钢筋数量和规格进行植筋、配筋并浇筑成为钢筋混凝土板。水泥混凝土面层板缝处置原则1 水泥路面罩铺沥青路面前对板缝应对原混凝土板缝采取防裂缝反射处理。2 清掏原板缝缝隙,深度不小于100mm(当缝底软弱不受此限

25、),并用高压空气清除缝内杂物、灰尘。3 对板缝宽度不小于10mm的缝中填入细石水泥混凝土,并保证充满密实,对板缝宽度小于10mm缝中灌入沥青玛蹄脂密实。4 处理完毕的板缝上沿板缝对称粘贴500mm宽道路专用防水卷材,卷材厚度不得小于4mm,粘贴混凝土板表面含水率不大于10%,坚硬、无空鼓、干净、无尘土。卷材粘贴应采用热熔法。卷材搭接长度应不小于100mm表道路卷材技术指标序号项目指标1耐热度C1502低温柔性C-10-153拉力N/5cm6008004断裂延伸率30405不透水性MPa/30min306低温抗裂-20/2h、50mm/min抗拉强度MPa107抗略破、抗渗水140C/2h、50

26、0g重锤300mm高度冲击、500mm水柱/16h不渗水8局温抗男60C、垂直压力、10mm/min压速图水泥混凝土板缝处理大样图水泥混凝土面层裂缝处置原则1板裂缝维护应根据损坏严重程度分别处治,当一块板内裂缝将路面板分成三块以上,且有大于的错台,则应采取换板处理。2混凝土路面出现小于3mm的轻微裂缝,宜采用直接灌浆方法处治。处治方法与水泥混凝土面层板缝处理方法相同。3贯穿板厚的中等裂缝在315mm时,应沿缝两侧扩缝。当缝宽不大于5mm,则扩缝宽度为610mm,深度2530mm;当缝宽大于5mm且小于等于15mm,则扩缝宽度为1020mm,深度3035mm。扩缝槽应先清洗干净再用高标号细石混凝

27、土进行灌缝处理。4当缝宽大于15mm且裂缝处无翻浆,处置方案可按前款进行处理。当裂缝处棱角掉块严重,雨天缝中翻浆,板下有脱空现象,处置方案可按水泥混凝土面板挖补方法进行修复。沥青混凝土加铺层1旧路面完好状况评估为为B、C级时,加铺层的厚度应按路面补强层计算。2因提高道路行车舒适度而非路面强度不足需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应按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设计。加铺沥青混凝土罩面的厚度按减缓反射裂缝的要求确定,快速路和主干路的最小厚度宜不小于80mm,次干路和支路的最小厚度宜不小于50mm。3铺设沥青混凝土前,应对水泥混凝土板缝、裂缝处理完毕;水泥混凝土板块之间错台应用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碾压找平;原水

28、泥混凝土路面应进行机械拉毛、清洁后撒布粘结油或专用防水粘结材料。特殊路段安全措施特殊路段路面抗滑处置原则1对易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的长大下坡、急弯或视距不良等特殊路段应设置抗滑措施和路面提醒警示标志。特殊路段路面抗滑措施1对舒适度要求高、防噪声要求高或对加铺层荷载有限制的特殊路段路面可采用薄层抗滑路面铺装材料,其它路段可采用减速带等材料。材料类型骨料最大粒径构造深度(mm)铺设厚度(mm)适用范围CSS-10(mm)3人行道CSS-204非机动车道CSS-305机动车道检测项目参数技术要求骨料吸水率%<2洛杉矶磨耗%<18体积密度g/cm3莫氏硬度粘结剂拉伸粘结强度(沥青试块)20

29、±2C(MPa)>10成型抗滑面层防滑系数摆值(BPN)CSS-10>55CSS-20>65CSS-30>70颜色保持度保持(年)>54路面颜色:采用中国建筑色卡国家规定(GB/T18922-2008)中的黑色(1261号)、红色(1084号)、绿色(0784号)、蓝色(1225号)、黄色(1694号)五种色彩。5抗滑路面其它要求:薄层材料铺设段两端应与路面顺接,48小时碾压颗粒脱落量小于m,常温下固化时间小于4小时,2色彩均匀一致。特殊路段路面警示标志图警示标志大样图长下坡路段道路设计速度(km/h)80坡度()>654坡长(m)10020030

30、0400500道路设计速度(km/h)60坡度()>654坡长(m)150400500600700道路设计速度(km/h)40坡度()>654坡长(m)2005006007009002长下坡路段铺设方式道路设计速度(km/h)806040刍坡度()>664=4>664=4>664=4弯铺设方式铺设长度(m)403020路间隔距离(m)2040602030401020301急弯路段界定道路设计速度(km/h)8060402弯道不设超高半径w(m)600400200设超高半径w(m)25015070路段铺设方道路设计速度(km/h )806040不设超高半径w ( m

31、)600400200设超高半径w ( m)25015070直道段铺设长度(m)403020弯道段铺设长度(m)403020间隔距离(m)604030路段铺距不良1视距不良路段界定凡道路平面、纵断面的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过小,道路凸形竖曲线和立交桥下凹竖曲线影响行车视距,道路平曲线内侧的边坡、建筑物、树木妨碍视线,并危急行车安全的路段界定为视距不良路段。2视距不良路段铺设方式在进入视距不良路段前铺设长度2040m满铺段,视距不良区域内的铺设方式视具体情况确定。桥面维护桥面系路面评估桥面维护前应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CJJ99)及城市桥梁安全性评估规程(DB50/273)相应条款进行检测、评估。桥

32、面铺装层改造1桥面铺装层改造应坚持不增加桥梁原设计包载的设计原则。铺装层的改造设计中应根据桥梁结构受力特点、交通量与组成,气候环境条件等因素选择合理的铺装结构形式。2铺装面层分为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原则上应选用与桥梁所在道路路面形式协调的铺装面层。3当根据需要采用水泥混凝土作为桥面铺装层时,可采用在铺装表面满铺CSS-30黑色环氧型薄层材料,与周边道路段协调4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的厚度不宜小于80mm,水泥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与梁体一致并不应低于C40,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内应配置钢筋网。钢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100mm。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尚应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

33、范(JTGD40)的有关规定。5 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上的桥梁和次干路上的特大桥、大桥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厚度不宜小于70mm;其它等级道路上的桥梁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厚度不宜小于50mm。当桥面铺装为单层时厚度不宜小于50m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尚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6 沥青混凝土面层下可根据需要设置调平层,调平层为强度等级与梁体一致的钢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60mm。7 桥面铺装应设置防水层,当表面铺装层为沥青混凝土时,其下防水层可采用防水涂料柔性防水材料;当表面铺装层为水泥混凝土时,其下防水层应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等刚性防水材料,严禁采用卷材防水。8 桥

34、面铺装应有完善的排水设施。(1)桥面排水设施应能适应桥梁结构的变形,细部构造布置应保证桥梁结构的任何部分不受排水设施及其泄漏水流的侵蚀。(2)应在行车道低点设排水口,并通过排水管将雨水泄入地面排水系统中。(3)排水管道应采用竖固的、抗腐蚀性能良好的材料制成,管道直径不宜小于15cm;伸缩缝改造1 桥面伸缩装置的改造,应能适应梁端自由伸缩和转角变形并使车辆平稳通过,伸缩装置应根据桥梁长度(或跨径)、结构型式采用经久耐用、性能良好、且易于清洁、检修、更换的材料和构造型式。材料及其成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桥梁伸缩装置的规定。2 变形量较大的桥面伸缩装置宜采用梳板式(钢制梳齿板组合而

35、成)、模数式(异型钢梁与单元密封带组合而成),并要求与梁端有牢固的锚固系统。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桥梁和次干路上的特大桥、大桥不得采用浅埋的伸缩装置(嵌缝式)。3 设计伸缩装置时,应考虑安装时间,其伸缩量应计及温度变化,混凝土收缩、徐变、受荷转角、梁体纵坡等因素,并考虑更换所需的间隙量。4 对于斜、弯、异型桥的伸缩装置,在确定桥体实际伸缩方向的基础上,必须验算其是否满足纵、横向容许错位量。隧道维护检测评估1 隧道洞口(门)检测其主要检测内容为山体有无滑坡、岩石有无崩塌的征兆、边(仰)坡及挡护结构是否稳定和截(排)水沟是否畅等。2 隧道净空断面尺寸检测采用激光断面仪或全站仪进行相关检测,直线段每40

36、m测量一个断面,曲线段测量断面则需进行适当加密。3 路面及检修(人行)道检测其主要检测内容为路面破损状况(包括裂缝率、车辙深度、修补面积等)、强度、横坡、平整度和抗滑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具体按照中相应规定);道路有无毁坏、盖板有无缺损;栏杆有无变形、锈蚀等。隧道路面抗滑性能检测应严格依据现行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E602008)的相关要求执行。4 排水系统检测其主要检测内容为结构有无破损、边沟盖板等是否完好,沟管有无开裂漏水;排水管(沟)、积水井等有无淤积堵塞。5 吊顶及侧墙内装饰检测其主要检测内容为吊顶板有无变形、破损,吊杆是否完好等;内装饰表面有无脏污、缺损及装饰板材有无过大变

37、形等。6 照明系统检测隧道照明检测分洞口段照度检测和中间段检测,亮度检测指标为:路面平均照度和路面亮度均匀度。7 通风系统检测隧道内应对CO及烟尘浓度、风压、风速进行检测,可采用风压计、风速计和声级计等仪器。进出洞口路段路面改善1 隧道进出洞口路段路面应在其长度不小于3s的设计速度行程距离(且不小于50m)范围内设置减速及防滑标线。2 对抗滑性能衰减路面应进行沥青混凝土抗滑表层罩面处理,具体按照特殊路段改善中相应规定进行铺设。3 考虑进出口段(尤其是进口段)亮度变化较大,在隧道路面设计时宜选用光反射率较大的材料及结构。4 当受条件限制洞内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而洞外采用沥青复合式路面时,隧道洞内一

38、段路面应与洞外保持一致,其设置长度可参见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与沥青复合式路面交界处,沥青混凝土路面基层应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图混凝土路面与沥青路面相接段的构造布置(尺寸单位:mm)5 标志、标线、视线诱导标等满足简洁明了、可视性好的要求。6通过采取适当的交通控制措施,使车辆尽可能地在隧道进洞口前完成减速过程。隧道内路段路面改善1 总体目标应为提升其路面使用性能、使用寿命及服务水平,改善城区环境、降低行车噪声和养护成本,提高城市隧道运营的安全与综合效益。2 在进行隧道内路面改善、装饰、美化及亮化时,不得影响隧道管护单位按照规范要求所进行的隧道经常性检查、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的

39、需要。3 城市隧道的道路维护工程(提档升级)设计不应破坏原有结构受力,且其防火等级及地下工程结构防水等级不应低于原设计要求,若需要改变原结构受力性能时,应严格按现行规范进行复核验算。4 隧道内的路面和人行(检修)道要求应首先符合洞外道路相关技术标准,其可靠度设计标准、材料性能、结构参数及变异水平、设计方法、标准轴载、材料组成和性质参数应按照现行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02)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的有关规定执行。5 隧道内路面除应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符合路面的抗滑、耐磨、排水及平整度等技术条件外,还应具有较好的耐火性能,满足低噪声和防眩光等方面的要求

40、。7 旧路面的补强修复应满足本导则及现行设计规范的相关要求,路面修补宜选择施工方便、工期短、对交通干扰少的设计方案,并提29 出洞内施工的安全作业要求,另修补材料亦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的质量要求。30 既有沥青路面改善:(1)当直接加铺沥青层,限界净空高度及路缘石最小高度无法满足规范要求时,在保持现有隧道纵向线形不变的前提下,须对原有的面层完全铣刨,铣刨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修补范围,再按照本导则条款中相应规定进行铺设;(2)当限界净空高度及路缘石最小高度均不受限制时,可直接按照本导则条款中相应规定进行铺设。31 水泥路面罩铺沥青路面:( 1)当直接加铺沥青层,限界净空高度及路缘石最小高度无法满

41、足规范要求时,隧道范围内需先铣刨再加铺,铣刨厚度与加铺层厚度相一致;( 2)当限界净空高度及路缘石最小高度均不受限制时,可按照本导则条款中相应规定进行铺设;( 3)对原水泥路面的铣刨作业应在既有病害整治完成后统一进行。10对于中、短隧道(L01000m),当受限界净空高度及路缘石最小高度控制且无条件对既有路面进行铣刨时,为改善城区环境,可考虑对其进行表面喷砂处理后冷铺CSS-30厚黑色环氧型薄层材料,具体按照本导则条款中相应规定进行满铺。12 沥青混合料宜采用双层式沥青面层,其上面层应由沥青面层和黏结层组成,下面层应具有与混凝土面板黏结牢固、防水渗入、抗剥离、低温抗开裂和高温抗车辙等性能,沥青

42、面层厚度宜为810cm。粘结层的要求应符合国家现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有关水泥混凝土桥面的沥青铺装层、公路隧道沥青路面的规定。13 隧道内铺装面层应采用添加阻燃剂的复合改性沥青。14 对未设置仰拱的隧道区段,当路面采用沥青面层铺装时,其排水系统应保证地下水位不高于路基顶面以下30cm。15 对隧道路基存有的地下水,除应处理好路基排水外,还应在黏结层上设置防水层,防止地下水对沥青面层造成不良影响。关于粘结层、防水层的要求应符合现行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有关对水泥混凝土桥面沥青铺装的规定。16 洞内标线应清晰,并在路侧设置突起路标。洞内外容貌改善1

43、 洞内外容貌改善应遵行不破坏原有结构受力和不侵占建筑限界的基本原则,当无条件时仅作排水清理和疏通、渗漏止水、破损修补及表面除污等常规处理;有条件时则可考虑加设减少视距震荡的明暗过渡设施、消音设施及侧墙装饰板等。2 洞内排水设施应保证畅通,不应有淤泥和堵塞;检修(人行)道及排水沟盖板不应有翘起、碎裂、响声,如有上述情况应及时修理和更换,较严重时则须进行整体改造。3 洞外隧道名称标牌及各类警示标牌应齐全完好、洞口陡壁危岩应进行及时整治、改善边(仰)坡绿化、对洞外雨(污)水进行引流处理、增加人文景观和洞口装饰等。4 隧道内装饰层应保持外观清洁和结构完好。复合型隧道侧墙装饰板破损、变形应作更换处理;涂

44、料层装饰层局部脱落可进行修补处理,大面积发生脱落、风化、玷污,严重时应进行表面处理后复涂。5 隧道内壁装饰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隧道内壁装饰方案应根据隧道规模、类型及特点综合考虑确定,以满足其使用功能,达到美化、亮化洞内环境的目的;( 2)各类装饰材料应综合应用(指侧墙和拱圈分别采用不同材料),在装饰风格上体现交通性建筑简洁、明快、流畅和经济实用的特点;( 3)隧道侧墙装饰材料、防火内衬,耐久年限宜达到25年以上;( 4)复合型隧道侧墙装饰板(如高密度纤维混凝土板或搪瓷钢板,其装饰厚度不宜大于100mm,并应考虑风压的作用)为干挂施工,装饰效果好、安全性高和养护维修方便,在满足建筑限

45、界的条件下,在城市隧道中应优先采用;( 5)隧道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应为A级。( 6)隧道装饰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充分考虑节能、降噪的功能;( 7)隧道内侧墙装饰材料应采用浅色、平光(或哑光),其表面漫反射系数不宜小于70%,并与照明协调统一,共同营造良好的行车环境和人文景观。6隧道洞口景观设计应符合以下基本原则:( 1)应简洁实用,与隧道洞口周围的地形、植被及洞口接线线形相协调,有利于环境保护;( 2)应尽可能降低洞口亮度,改善驾乘人员的视距适应条件,为驾乘人员提供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 3)洞外绿化布置宜体现道路绿化的特点,以常绿、耐污染灌木为主;( 4)在满足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宜在造

46、型上适当反映洞口所在地区的人文环境与文化传统等因素。照明改善( 照明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环境条件、工程设计、交通状况、通风方式、供电条件、运营管理等因素。( 隧道照明应由下列系统构成:( 1)中间段照明(可分为一般照明、节电照明);( 2)入口段照明;( 3)过渡段照明;( 4)出口段照明;( 5)洞外引道照明;( 6)应急照明(正常使用阶段兼作一般照明的部分)。隧道各段的照明计算详见相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3 对设计车速大于100km/h的隧道照明应作特殊设计。4 隧道两侧墙面2m高范围内的墙面材料反射率不宜小于。5 隧道照明宜选择光效高、使用寿命长、显色性好、瞬时再启动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温度的

47、光源,使用寿命不宜小于10000h。6 灯具应采用防腐铝合金材料,并宜选用挤压或压铸铝合金制作的灯体,其防护等级不应低于IP65。7 隧道照明负荷应根据性质、功能,设置单独的配电回路。8 明敷照明电缆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型。隧道行车道内应急照明电缆可采用耐火电缆或矿物绝缘电力电缆。照明分支线可采用阻燃型电线穿钢管敷设。9 照明配电宜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结合的方式。低压照明供电半径不宜大于,超过该供电半径的长隧道宜采用中压供电方式。通风改善1 隧道空气质量状况评估检测合格判定标准见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1999)第条的相关要求。2 确定洞内通风设备是否存有隐患,并及时排除故障,在发生火灾时

48、能快速排除浓烟,并应满足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1999)等的相关要求。3 隧道通风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应考虑运营节能的要求。4 通风控制(1)在隧道出入口安装检测仪,一旦隧道内一氧化碳浓度和空气中颗粒物超过设定值,隧道风机能即时启动,进行通风换气,使驾驶员能在空气清新,视距良好隧道内行驶,达到智能环保的效果。(2)当隧道内发现火灾,洞内风机应能按照火灾工况排烟要求迅速开启,及时把烟雾排出至洞外。(3)应能在隧道供配电室和风机安装位置就地手动控制及监控中心远程手动控制或自动控制,并可通过自动/手动开关进行切换。5 车行道上的风机、消声器、风管等的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