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分析_第1页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分析_第2页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分析_第3页
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分析            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全社会普遍关注。积极妥善地做好当前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不仅对经济发展、毕业生个人发展有利,还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水平与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做好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措施,理应得到重视、加强和深入。 一、新时期高职毕业生就业指导有必要得到加强 1、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8,然而在经济高速增

2、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突出的问题,如就业问题。当前就业形势之所以日益严峻原因主要在于:一是劳动力供需失衡,供大于需。一方面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业及大量下岗工人的产生,另一方面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毕业生逐年增加。有关部门统计,2001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有115万人,到了2006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已达到了413万,五年来高校毕业生平均以近50万人的速度增长,而社会所需的就业岗位却未按相应的比例增加,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二是局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由于受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影响,局部地区就业问题十分突出,发达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多、机会多,而落后地区提供的就业

3、岗位少、机会少。同时由于地区行业间发展状况不同,使得有些地区某些专业容易就业,某些专业难就业;三是教育体制改革落后。集中体现在学校教育、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导致部分专业人才培养过剩;四是就业市场建设不完善。由于劳动力市场建设滞后,就业信息流动不畅,信息共享机制难以有效形成,有些单位为了牟利而侵犯求职者的合法权益,进而扰乱就业市场秩序,降低了市场配置劳动力的效率。 以上种种原因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求职者与成功求职之间“磨合期”的不断加大,影响毕业生顺利成功求职。为了有效缩短这种“磨合期”达到顺利求职目的,就必须对我国或有关地区的就业政策和形势有所了解,帮助毕业生掌握有关求职方法和技巧,并不断调整求职

4、思路,改进求职方法。 2、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办学模式要求 在教育部下发的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也明确指出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从而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上。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的评估,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院快速、健康、稳定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尽管各学院都在千方百计为学生联系用人单位推荐毕业生就业,但岗位数量毕竟有限。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关键还是要靠不断提高其

5、自身的就业能力来达到就业。 3、国家积极的就业制度要求 当前我国的就业制度彻底地由改革开放以前的“统分统配、包当干部”过渡到了“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公平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使学生在择业,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上有了充分的自主权。为了兼顾国家的需要、个体就业的满意度以及就业中有关权益的保护,就必须使学生在就业中具体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能考虑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而服从分配;二是能充分结合人才市场有关情况,个人的兴趣、特长和爱好来更好地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培养个人未来的就业能力或选择自己满意的工作;三是由于毕业生在就业和用人单位在选人、用人方

6、面自主权的扩大,使双方难免会因种种原因产生利益冲突,就会出现诸如如何尽量避免冲突、维护自身的权益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这就需要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各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中的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重视不够 自2003年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教学20036)的文件,其中明确要求把就业指导纳入正常教学。大部分学校仍把就业指导作为形式与政策的部分教学内容,而且正常教学课时偏少,基本上都少于16个课时。 2、“本土化”就业指导教材建设滞后 当前各高职院校所采用的就业指导教材一般是大众化的教材,基本上适用于各高校也适

7、用于各专业。尽管其某种程度上对即将毕业的学生就业起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但随着生产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行业分工的不断细化及学校自身的改革,这些教材已难以满足新形势下指导就业的需求。集中体现在:一是缺乏有针对性地对各地区或行业的就业状况、发展形势、能力要求进行细致分析;二是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的历史背景、校园文化、机构设置等来开展就业指导。1 2 下一页         3、就业指导师资建设不科学 当前各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么聘用学历高、知识理论强而实践知识弱的教师,要么聘用经常从事

8、就业工作的实践性强而理论功底弱的教师。两极分化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就业指导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在现实就业中也就要么实践运作能力较强而基础理论知识不健全,要么是就业理论知识非常扎实而实践运作能力不足。 4、教育模式和方法单一 许多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上仍然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尽管有些学校也开设实践课,但课时分配明显不足,难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就业指导课作为一门实践性与参与性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及教学模式,很难取得好的效果。这就需要推陈出新,大胆改革目前单一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此外,在指导内容上绝大多数院校只讲授一些求职择业的技巧。不能否定的是,这些相关技巧在毕业

9、生的求职过程中确实起了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了隐患。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就业技巧使学生背离了通过在学校努力学习,掌握相关技能来为将来更好地就业的求学宗旨,而错误地引导学生依靠掌握某些求职择业的技巧来就业,另一方面由于过分传授求职择业的技巧,使用人单位在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人才时常常误入歧途,从而容易造成了用人市场的混乱,最终导致就业成本增加,学生更难就业。 5、就业指导教育评估考核机制不完善 当前,对就业指导教育的评估考核,各校基本上把它同等于其他课程来进行考核,着重对教学、考试等环节进行检查,这就比较导片面。合理的评估考核体系应该是由学校、用人单位和就业毕业生三者共同组成。 三、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

10、工作的对策 1、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首先,学校领导要认真学习和贯彻教育部有关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文件,不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切实把就业指导工作列入学校重要工作来抓;其次,要进一步摆正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位置,把就业指导作为思想政治课中的重要内容来开展教学;再次,在课时安排上也要有所提高。由于就业指导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比较强,在课时安排上至少要达到24个课时。 2、加快校本就业指导教材建设。为了使就业指导能有针对性和顾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必须加强“本土化”就业指导教材的建设。首先,有关高职学院要成立专门的教材编写领导小组,独自或联合别的兄弟院校组织由常年从事就业指

11、导就业工作的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二是学院拨专款,满足就业指导教材编写的需要,并做到专款专用;三是教材内容要突出实用,能取得实效。内容安排一定要紧跟学校专业设置、就业状况、相关政策以及学生就业中常见问题的预防和解决。 3、建立高效的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状况对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非常关键。为了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促进学生顺利就业,就必须建设一支“理论+实践”模式的高素质师资队伍。所谓“理论+实践”模式是指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应由一批具有学科前沿理论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组成。这种模式的积极作用在于:选拔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准确把握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

12、指导;能不断依托科研来系统总结就业经验,进一步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就业指导实践更全面、更系统,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互动。 4、依据就业指导原则。一是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结合。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需要采用课堂和课外的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的理论教学和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实习等课外教育,来真正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普遍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就业指导课程基本采取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方式,在教学内容上从全局出发,讲授的也是日常求职择业中的常见问题。由于个体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可能完全相同,只有通过有针对性指导才能很好解决这类问题;三是全程教育和专程教育相

13、结合。全程教育是指就业指导应贯穿大学学习的全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计划,主要涵概指导和帮助学生定位职业发展方向,制定在校学习计划和指导学习,指导学生从事与自己职业发展方向相关的工作实践,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求职择业的知识、方法、技巧等有关内容。因此,全程教育能系统地对学生就业进行指导,并能改善当前就业指导教学教学过分追求短期效益的不良现象,从而引导学生就业真正朝着提高自身就业力的方向发展。专程教育是指专门的就业技巧、政策和法律法规、自我保护等方面的教育。 5、讲究职业指导方法。一是运用讨论式教学。即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行分析,并予以讨论。在讨论中各抒己见,允许存在不同意见,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这种方法能突破传统“灌输”的僵化模式,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二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即通过网络、音像、电影等技术组织教学。这种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