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1页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2页
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广州市510631Email:前言:新课程的制度创新选修课程制度;课程内容与结构制度:综合课程与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程评价与考试制度; 校本课程制度教材选用制度前言:新课程的文化重建选修课程:尊重学生自主探究课程内容与结构制度:尊重学生生活 实践课程评价与考试:尊重学生情感意志 校本课程开发:尊重教师专业自主 教材选用制度:尊重学校自主选择校本教研=从课程制度到学校 文化的桥合格教师看专业智慧。 优秀教师看人格魅力。 特级教师看教育信念。I教师的专业智慧”什么是一个好学生? 什么是一堂好课?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仁什么是一个好学生:教育目的论的考虑 活力 礼貌主动1.1

2、活力 1.1.1灵活力: 1.1.2快活力: 婴儿 1.1.3意志力:智慧好奇而有激情,如 骆驼、狮子1.2礼貌-1.2.1守承诺,不撒谎 1.2.23所不欲,勿施于人 1-2.3先人后己:东方的克己复礼与西方的绅士风度仁3主动 1.3.1自主学习 1.3. 2自主生活-1.3. 3规划人生2什么是一堂好课:课程与教学论的观点 有课程资源意识 有效教学有效评价2.1有课程资源意识:什么 知识最有力量 2.1.1 丰富:更有力量 2.1.2 有用:更有力量 2.1.3 有趣:丰富的知识比单薄的知识有用的知识比无用的知识有趣的知识比无趣的知识更有力量2. 2有效讲授 2.2.1解惑:由复杂到简单

3、2. 2. 2传道:由知识到信念 2. 2. 3引人入胜:引起主动学习2. 3有效评价-2. 3 J评价即知识反馈 2. 3. 2评价即情感激励 2. 3. 3评价即关心并帮助3什么是良好的教育:中 外教育史的论战塑造教育还是自然教育:教育目的 论之争知识教育与生活教育:课程论之争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教学论之 争3.1塑造教育还是自然教 育:教育目的论之争 3.孩子你慢慢来:自然主义教育的源流3.1.2儿童的发现:苦学与乐学的转换 3.1.3多元智能:成为你自己3. 2知识教育还是生活教育: 课程论之争 3. 2.1书本知识与生活实践:从学科课程到综合实践活动 3. 2. 2知识与思维:形式

4、教育与实质教育之争 3. 2. 3知识教育与人格教育3. 3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教学论之争3. 3.1自主学习:发现学习的源流 3. 3. 2研究性学习 3. 3. 3走向体验学习:建构主义的 个人知识观II教师的“人格魅力”论教师的“主动精神”论教师的“乐观心态”论教师的“快活力”4. 论教师的“主动精神”创造力执行力执行比创造更重要4.1创造力:主动的理想 是创造 4.1独立而合作:那个孤独的人 4.1.2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4.1.3及时解决问题4.2执行力:主动的底线何 以是执行?-4. 2.1服从是一种美德 4. 2. 2准时完成-4. 2. 3没有任何借口4. 3执行比创造更重要

5、 4. 3.1用之则行 4. 3. 2舍之则藏 4. 3. 3有时不得不做一些令人厌烦 的事情5论教师的“乐观心态”竟容并赏识参与社会批判容忍比自由更重要5.1宽容并赏识:乐观者 赏识人,悲观者抱怨人 5.1.1不喋喋不休地抱怨,不以复仇为目的千钧之弩,不 5.1.2宽容并赏识: 为縣鼠发机 8. 1.3心存感激者参与批判 批判 5. 2.1抵抗力 5. 2. 2社会批判: 以改善的” 5. 2.3重新理解关系,悲观者放弃:相信“制度是可“个人与制度”的5. 3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5. 3. 1宽容“个人” 5. 3. 2参与“社会批评” 5. 3. 3容忍比自由更重要6. 论教师的“快活力”成

6、功教师的追求快乐教师的境界快乐比成功更重要6.1成功教师的追求 6.1.1财富:拿报酬不要羞羞答答 6.1.2权力:知识as权力? 6.1.3学术:教师的立言6. 2快乐教师的境界 6. 2.1智慧 6. 2. 2爱 6. 2.3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游戏与创造6. 3快乐比成功更重要 6. 3.1成功地做事 6. 3. 2快乐地生活 6. 3. 3快乐比成功更重要Ill校本教学研究的道路教师成为学习者教师成为研究者学习+问题解决二研究7. 教师学习:读书 读图读人二教师阅读7.1读书 7.1.1教育经典 7.1.2教育散文:做教师的22条军规 7. 1.3教育故事:动物学校doc7. 2读“图象

7、”由“读书时代”进入“读图时代” 7. 2.1教育讲座:秦伯益:文理交融, 多元并举 7. 2. 2教育录象:比如什么是人才 7. 2. 2教育电影:比如春风化雨7. 3读“人” 7. 31孔子 7. 3. 2杜威与陶行知 7.3.3鲁迅、胡适与罗素小结:多写一些“读后感”或“教师 阅读日记”8. 读人:观察研究自我观察观察同伴观察学生81自我观察:别忘了向自己学习 811反思性教学 8.1.2教师日记 8.1.3教育自传8. 2观察同伴 8. 2.1同伴互助 8. 2. 2怎样听课 8. 2. 3如何评课8. 3观察学生 8. 3.1倾听学生的声音 8. 3. 2学生个案研究 8. 3. 3与学生家长交往少箸:多一些“观后感”或“教师 观察日记”719. 教师成为研究者小问题研究课题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