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操作题(模板)汇总_第1页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题(模板)汇总_第2页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题(模板)汇总_第3页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题(模板)汇总_第4页
初中物理实验操作题(模板)汇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试题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器材:激光笔1支铁架台1个(带铁夹)平面镜1块(lOcmK10cm玻璃板1块(30cmx20cm)白纸1张(B5打印纸)直尺(20cm)纸夹2个量角器1个直角三角板1块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2中白纸上囱出中线(法线),并在白纸上任意囱二条射向入射点的线作为入射光线,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并用铁架台固定玻璃板,竖放在平面镜上。3用激光笔沿第一条线射到入射点,经反射标出反射光的位置。4改变光束入射方向,按步骤3再做两次。5取卜白纸,回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a和反射角丫,记入表格。实验记录:实验次数入射角a反射角T123实验结论:。

2、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1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分值1把平圆镜放在水平桌卸上,在白纸上回出中线作为法线12点白纸上任意回二条射向入射点的入射光线13把白纸夹在玻璃板上14把玻璃板固定在铁架台上,竖放在平面镜上15用激光笔沿第一条入射光线入射到入射点16找到反射光线,做出标志点17用激光笔沿第二条入射光线再做一次18用激光笔沿第三条入射光线冉做一次19取下白纸,画出反射光线,用量角器分别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记入表格110得出结论,整理器材1得分合计说明:1 .量出的反射角与入射角差值为5&

3、#176;以内都不扣分。2 .把白纸用纸夹夹在玻璃板上时,教师可协助学生完成这一步,注意纸的下边要与玻璃板下边对齐。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物理试题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器材:玻璃板1块(20cmx25cmx3mm)火柴或火机白纸1张(8开)纸夹2个或铁架台1个(带铁夹)完全相同的蜡烛2支刻度尺1把(30cm)直角三角板1块小烧杯1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将8开白纸对折成两个16开平放在实验台上,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上。2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蜡烛的像,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至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对应位置画出标记。3改变点燃蜡

4、烛在玻璃板前的位置,重复步骤2。4熄火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5把实验数据填写在表中。实验记录:物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到平面镜的距离(cm)像与物大小比较第一次第二次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2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将8开白纸对折,展开平放在实验台上(或沿对折线在纸上画线)12将固定好的玻璃板竖立在对折线(或回线)上13把一段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前,观察玻璃板后面蜡烛的像14拿另一段完全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使玻璃板后的蜡烛与点燃的蜡

5、烛的像完全重合15作出物与像位置的标记对应16把点燃的蜡烛放在玻螭板前另一位置,重复上面4、5的操作17熄灭蜡烛,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18量出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19如实填写实验数据110整理器材到实验前的状态1得分合计说明:1 .本实验只做两次。2 .量出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及量出蜡烛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不强调先后顺序。3 .读数时不估读也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t题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器材:凸透镜(f=10cm)蜡烛光屏光具座火柴或火机小烧杯1个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把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2点燃蜡烛,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高度,使三

6、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3调整物距使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记录像的性质及像距。4调整物距使u>2f,改变物距再做一次。5调整物距使f<u<2f,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像为止,记录像的性质及像距。6调整物距使f<u<2f,改变物距再做一次。实验记录:f=cm实验次数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l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1234实验结论:当u>2f时成的像是当f<u<2f时成的像是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

7、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现啮烛、凸透镜、光屏妥装在光具座上12巴烛焰、凸透镜、光屏相互靠近,调整高度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13倜整物距使u>2f14多动光屏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15己录像的性质,记录物距和像距16改变物距大小重复步骤3517倜整物距使f<u<2f,重复步骤4、518改变物距大小重复步骤719正确得出结论110整理器材1得分合计说明:1 .整理器材时蜡烛不动。2 .u<f的成像情况不要求。物理试题4探究水的沸腾实验器材:烧杯1个(50mD水(温度接近90C)温度计1支(0-102C)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火柴或火机中心有孔的纸板钟表抹布小烧杯1个操作

8、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检查器材,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记录。2 用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石棉网上。3 把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穿过纸板插入水中。4 点燃酒精灯,开始对烧杯加热。5 水温达90c后,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值,直至水沸腾2min为止。6 将酒精灯熄灭,取出温度计。7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坐标上描点,作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温度计量程,分度值时间t(min)00.511.522.533.544.55温度值T(C)实验结论:水沸腾时,温度是。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

9、扣分。物理t题4探究水的沸腾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无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并正确记录12书烧杯装适量热水,放在铁架台心棉网上13也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开穿过纸板插入水中14鼠度计的坡墉泡浸没在水中,且未碰到容器底和容器H15柒燃酒精勿方法止确16每隔0.5min记一次温度值,时间控制正确17卖数及时、方法止确18黑火酒精正方法止确19用出温度计110会制图象止确,结论令埋1得分合计说明:1 .本实验不要求观察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情况。2 .实验结束,学生只需取出温度计,烧杯由监考教师负责整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物理试题5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1 只(0-0.6-

10、3A)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2.5V、3.8V)小灯座2个开关1只导线7根电流表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将电流表分别接入图中的A、B、C各点,测量其电流,记入表格中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A点的电流Ii(A)B点的电流Iz(A)C点的电流I(A)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试题5探究串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

11、2连接电路时升关断升13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4电流表串联接入电路15电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6电流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7读数时视线匕刻度盘面垂直18能止确读取、记录数据19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10整埋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记录电流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t题6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2节小灯泡两个(2.5V、3.8V)小灯座2个开关1只导线8根电流表1只(0-0.6-3A)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

12、实验电路。2 用电流表分别测出A、BC各点的电流,记入表格中3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A点的电流11(A)B点的电流L(A)C点的电流I(A)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试题6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按一顺序及接W12也接电蹈时以天断厂13f巴导线性接到接线柱上刖,能稔成一缕且顺时针黄外接续在上14电流表串联接人电境15上流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6电流表的位置放在使十观察处17度

13、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k18展正确读取、记录数据19k寂帘陀基小止碉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 .记录电流值时不要求估读。2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物理试题7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只(0-3-15V)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2.5V、3.8V)小灯座2个开关1只导线7根电压表1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2 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BC两点;A、C两点之间;测出L1、L2两端电压U、3 U2以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Uo4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

14、:L1两端的电压U(V)L1两端的电压U(V)总电压U(V)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的相应扣分。3 .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试题7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3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4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15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6电压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7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18能正确读取、记录数据19实验结论基本止确110整理命材,

15、将布材恢旻到头验到状念,摆放整介1得分合计说明:1、记录电压值时不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3、捏造数据符合串联规律扣1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t题8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2节小灯泡2个(2.5V、3.8V)小灯座2个开关1只导线7根电压表1只(0-3-15V)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9 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之间,GD之间,E、F之间,测出L1、L2两端电压U、U2以10 及它们两端的总电压J11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L1两端的电压U(V)L2两端的电压U2(V)总电压U(

16、V)1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本实验只考查两个灯泡组成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不要求换接另外两个灯泡进行实验。物理t题8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3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4电压表并联接入电路15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16电压表的位置放在便于观察处17读数时视线与刻度盘面垂直18数据记录正确19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记录电压值时不

17、要求估读。2、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t题9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开关1只定值电阻1只(10Q)滑动变阻器1个(20Q或50Q)电流表1只(0-0.6-3A)电压表1只(0-3-15V)导线7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9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2 表格中。3 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变为3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4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记录: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电阻R( Q)10Q10

18、QR两端电压U(V)通过R的电流I(A)23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t题9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2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3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4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一上一下)15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6电压表连接正确17电流表连接正确18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19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读取正确并记录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 .电压表

19、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电阻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量程选择不作要求。2 .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电阻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量程选择不作要求。3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t题10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器材: 线7根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电流表1只(0-0.6-3A ) 电压表1只(0-3-15V)定值电阻两个(5Q和10Q) 滑动变阻器1个(20Q或50Q)开关1只操作程序:顺序1操作内容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 5Q的电阻连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 表格中。2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将10Q的电阻连入电

20、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2V,读实验记录: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电阻R(Q)5Q10QR两端电压U (V)22通过R的电流I (A)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t题10探究电路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断开12旭耳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3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14用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5电流表连接正确16电压表连接正确17

21、将10Q的电阻连入电路时,开关是断开的18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规定值19对应的电流表示数读取正确并记录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说明:1 .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2 .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3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2.5V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滑动变阻器1个(20Q或50Q)开关1只导线7根电流表1只(0-0.6-3A)电压表1只(0-3-15V)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

22、接实验电路。_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3 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2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小灯泡电阻R(Q)实验记录: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灯泡两端电压U(V)通过小灯泡电流I(A)2.52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本实验只要求进行两次测量。物理t题11测量小灯泡的电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12连接电路时升关断升13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

23、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4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一上一下)15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十阻值最大位置16电压表连接正确17电流表连接正确18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本数为规定值19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并记录,电阻计算正确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2 .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正负接线柱正确。3 .电路连接错误能及时改正调整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器材:电池盒1号干电池3节2.5V小灯泡1个小灯座1个滑动变阻器1个(20Q或50Q)开

24、关1只导线7根电流表1只(0-0.6-3A)电压表1只(0-3-15V)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 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记入表格中。3 改变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示数为2V,再次读出电流表示数,并记入对应表格中。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灯泡的功率。实验记录:灯泡两端电压U(V)通过灯y电流I(A)小灯泡功率RW)第一次测量2.5第二次测量2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本实验只要求测量小灯泡在额定电压下发光和

25、小灯泡两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发光时的电功率,不要求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物理试题12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按一正顺序性接电路12连接电路时升关断升13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4滑动变阻器连接正确(一上一下)15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阻值最大位置16电压表连接正确17电流表连接正确18调整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压表本数为规定值19读出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并记录,电功率计算正确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电压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并联、正负接线柱正确。2 .电流表连接正确主要包括与灯泡串联、

26、正负接线柱正确。3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3研究电磁铁实验器材:两个匝数不同的电磁铁(外形相同)流表1只(0-0.6-3A) 导线7根开关1个电池盒1号干电池2节滑动变阻器1个(20Q)大头针1盒操作程序:顺序1234操作内容按照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将线圈匝数较少的电磁铁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5A,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A,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用线圈匝数较多的电磁铁替换匝数较少的电磁铁,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A,观察电

27、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实验记录:电磁铁线圈匝数电流大小I(A)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N(较少)0.5N(较少)1.0(较多)1.0实验结论: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和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t题13研究电磁铁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按一定顺序连接电路,且开关断开12把导线连接到接线柱上前,能捻成一缕且顺时针绕到接线柱上13滑动变阻器连接止确(一上一卜),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滑片置十阻值最大位置14电流表连接正确15匝数较少的线圈接入电路,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0.5A16数大头针数

28、目时要断开开关17数出电磁铁吸起大头针的数目并记录18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0A,吸起大头针后,断开开关,数出吸起大头针数目并记录19将匝数较多的线圈接入电路,调节滑片使电流表示数为1A,吸起大头针后,断开开关,数出吸起大头针数目并记录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状态,摆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实验过程中对电流表量程不作要求。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4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器材:200g托盘天平1架(含祛码)形状规则的铝块3个(体积分别是10cm3、20cm3、30cmi)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调节天平。2分别测出三个铝块的质量m、m、m

29、。3根据测量值做出mV图像。4由数据或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体积V(cm)质量m(g)铝块一10铝块一20铝块二30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14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评分细则赤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用镣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12调节平衡螺母13观察指针摆动情况至横梁平衡14铝块放左盘15用镣子由大到小向右盘中试加祛码16左手保护横梁,右手用镣子拨动游的到横梁平衡17质量数据记录正确18图像绘制正确19结论正确110整理器材、各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 .调节

30、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可。2 .用手直接加减祛码或由小到大试加祛码扣1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5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祛码200g)烧杯(内装适量盐水)(50mL)量筒1个(100mD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调节天平。2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o3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4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o实验记录:陶杯和盐水的总质量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烧杯和杯中剩余盐水的总质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盐水的密度pm(g)(cm)重m(g)(g)(g/cm)说明:1 .考生

31、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物理试题15测量盐水的密度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用镣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12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视线应与分度盘垂直13物体放左盘14用镣子由大到小试加祛码15左手保护横梁,右手用镣子拨动游码到横梁平衡16将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的(有观察的动作)17视线与量筒中盐水凹形底部相平读数18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准确19计算结果正确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可

32、。2 .用手直接加减祛码或由小到大试加祛码扣1分。3 .用手把量筒拿起来读数扣1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6测量蜡块的密度实验器材:托盘天平1架(含祛码200g)烧杯(内装适量水)待测蜡块量筒1个(100mD细铁丝(足够长)抹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调节天平2用天平称出蜡块的质量m3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录水的体积V4把蜡块慢慢放入量筒内水中,用细铁丝将蜡块压入水中,记录蜡块和水的总体积V2实验记录:蜡块的质量m(g)量筒中水的体积V1(痴)水和蜡块的总体积V(cm)蜡块的体积v(cm3)蜡块的密度/3、P(g/cm)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

33、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物理试题16测量蜡块的密度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用镣子将游码调到零刻度线处12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13蜡块放左盘14用银:了由大到小向右盘中试加祛码15左手保护横梁,右手用镣子拨动游码到横梁平衡16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后观察的动作)17视线与量筒中水凹形底部相平读数18质量和体积数据记录止确19计算结果正确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 .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处或在中线左右摆动幅度相等均可。2 .用手直接加减祛码或由小到大试加祛

34、码扣1分。3 .用手把量筒拿起来读数扣1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7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器材:由木块和玻璃板组成的斜面 1个笔1支 餐巾纸刻度尺1把(量程30cm)毛巾1个棉布1块小车1个彩操作程序:顺序123操作内容如图所示,照图固定好斜面,把毛巾铺在水平桌面上,让小车从斜面某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S,并记录。用棉布替换毛巾,让小车从斜面同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测出小车在棉布表面运动的距离S2,并记录。去掉棉布,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A,由静止开始滑下,测出小车在桌面运动的距离S5,并记录。实验记录:表面状况毛巾棉布桌

35、面小车在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cm)1实验结论: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测量小车在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时,不要求估读物理试题17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固定好斜面并保持平稳12在斜卸上标出一定局度的点A13把毛巾铺在水平桌面上,让小车从斜面某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卜,在毛巾表面运动14正确使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距离S,并记录15用棉布替换毛巾,让小车从斜面同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下,在棉布表面运动16正确使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棉布

36、表面运动的距离S2,并记录17去掉棉布,让小车从斜面同一点A,由静止开始滑卜,在桌面上运动18止确使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在桌面上运动的距离S3,并记录19实验结论基本正确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1 .记录小车在水平表面运动的距离时,不要求估读。2 .捏造数据扣1分。3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8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器材:两端固定滑轮的光滑木板1块小车1个钩码1盒(50gX10)细线2根操作程序:顺序1234操作内容如图所示,把小车放在水平光滑木板上,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

37、,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改变钩码数量,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用手旋转小车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反向旋转小车,再做一次。实验结论: 且实验记录:实验顺序1234小车的运动情况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方向,并说明: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现象(运动或静止),不要求书写完整实验报告。物理t题18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把两端固定滑轮的光滑木板放

38、在水平台上的适当位置12把小车放在水平光滑木板上13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14改变钩码数量,再做上面3的操作15用手按住小车,在细线的两端分别挂不同数量的钩码,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16用手按住小车,仕细线的两端分别挂相同数量的钩码,用手诜转小车至某一角度,使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放手后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17反旧正转小4s冉做上回6日操作18实验现象记录止确19实验结论正确110整理器材1得分合计说明:1 .要真实记录实验现象,捏造实验现象扣1分。2 .发现问题能及时纠正不扣分。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19重

39、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实验器材:铁架台弹簧测力计1个(量程5N,分度值0.1N或0.2N)钩码1盒(50gX10)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2测出儿个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并记录。3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两次,并记录。4在坐标上画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5分析图像,得出结论。实验记录: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实验次序123质量m/kg重力G/N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19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观察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量程和分度值1

40、2轻轻拉动挂钩几次13指针调零14把一定数量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15使用弹簧测力计正确测出钩码所受重力并记录16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一次并记录17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一次,进行测量并记录18实验数值记录正确19作图正确,实验结论正确110整理器材1得分合计说明:1 .读数时弹簧测力计没有处于静止状态,累计扣1分。2 .读数时眼睛没有平视,累计扣1分。3 .坐标纸上应标出相应的重力和质量值。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试题20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1个(2.5N)带挂钩木块1块(200g)毛巾1块钩码1个(200g)长木板一块(80cm)操作

41、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检查并调整弹簧测力计,记录量程和分度值。2二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沿长木板匀速滑动,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3二在木块上加放钩码,重复上面的实验,测出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4在长木板上铺毛巾再次进行实验,测出木块与毛巾之间的摩擦力,并记录。5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记录:测力计量程,分度值实验次数接触面材料压力摩擦力F摩(N)1木块与木板F1(较小)2木块与木板F2(较大)3木块与毛巾F1(较小)结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和有关.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

42、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20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评分细则序号评分标准分值得分备注1使用测力计前轻轻拉动挂钩,水平方向调零12观察弹簧测力计,正确记录量程和分度值13实验中匀速拉动木块14实验中沿水平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15在拉动过程中能正确读出并记录测力计示数16向木块上放、取钩码时能做到轻放轻拿,拉动时钩码不掉落17水平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并记录18毛巾能平整的铺在木板上,拉动过程中能保持毛巾平整19水平匀速拉动过程中读数,并记录110结论正确,整理器材111得分合计说明:1 .读数时不估读不扣分。2 .拉动时允许多次拉动,取最佳读数值。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

43、2年5月日物理试题21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实验器材:100mL烧杯(内装适量的水)1个50mL烧杯1个塑料块1块(30cm3)弹簧测力计1个(量程2.5N或5N)溢水杯1个小桶1个细线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任空气中用测力计称出塑料块全G物和小棉所或的重力G桶,开做好记录。2把溢水杯中装满水,将小桶放到溢水杯出水口,卜3把塑料块浸没在溢水林的水中,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4用弹簧测力计称出被塑料块排开的水和小桶所受的总重力G总。5求出塑料块所受浮力F浮与塑料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并加以比较。实验记录:塑料块重G物(N)塑料块浸没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N)塑料块所受浮力F浮(N)水和小

44、桶所受的总重力G总(N)小桶的重力G桶(N)塑料块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排(N)实验结论:。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物理试题21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评分细则谆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检查弹簧测力计并调零1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塑料块重1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重14溢水杯中装满水溢出部分水到小烧杯中15将小桶放到溢水杯出水口下16把塑料块慢慢浸没在溢水杯的水中,且不碰杯壁和杯底17正确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18用弹簧测力计称出被塑料块排开的水和小桶所受的总重力19计算正确,结论合理110整理器材,将器材恢复

45、到实验前位置,或放整齐1得分合计说明:整理器材时,指示学生将小烧杯和小桶中的水倒入100mL大烧杯中并将桌面上的水擦干净。实验总得分监考教师签字考试日期:2012年5月日物理t题22测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器材:平直木板1块(6080cm)长方体木块2块(其中一块上带挂钩)弹簧测力计1个(2.5N或5N)米尺1把钢尺1把操作程序:顺序操作内容1用不带钩的长方体木块把木板一端垫起组成斜面。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带钩木块的重量G并记录。3用弹簧测力计沿斜卸把带钩的木块匀速拉上斜卸贝端,读出拉力大小F,并圮录。4用米尺测出木块在斜卸上移动的距直,用钢尺测出木块在斜卸上提升的局度h,并圮录。5根据圮录的数据,计算出斜卸的机械效率7o实验记录:木块的重量G(N)木块在斜面上上升高度h(m)有用功W(J)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木块在斜面上移动距离Sm)总功W(J)斜面的机械效率说明:1 .考生只需在表格中填写相关数据,不要求书写完整的实验报告。2 .要真实记录实验数据,捏造数据相应扣分。3 .本实验测出斜面机械效率即可,不研究机械效率与斜面阳斜程度、粗糙程度的关系。物理t题22测斜面的机械效率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分值备注1用一长方体木块把木板一端支起组成斜面且保持木板平稳12观察弹簧测力计,轻轻拉动挂钩儿次,并将指针调零13能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木块重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