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成像问题的再探究_第1页
光学成像问题的再探究_第2页
光学成像问题的再探究_第3页
光学成像问题的再探究_第4页
光学成像问题的再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光学成像问题的再探究教学设计二 站 中 学赵 永 刚光学成像问题的再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能说出小孔成像时像的形状、大小与什么有关;(2)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和虚像的概念。能用准确的语言说出像的性质、像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成的像是否能被光屏承接。(3)知道凸透镜成放大、缩小的实像和成虚像的条件,及这些像的特点;能根据所给的条件判断凸透镜的成像情况。能说出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操作,经历观察、调节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再从简单的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的过程,理解、认识并会简单应用物理学研

2、究的科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2)通过实验操作,初步学会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简单调节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数据的收集及处理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总结及归纳过程,建立敢于、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信心,感悟交流与合作给成长带来的快乐,为养成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周围现象的良好习惯积累经验。(3)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及应用,从中获得对科学的热爱和亲近感,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突破策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分组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3、再总结、归纳物理规律的办法,加深和巩固对“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和理解。2.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突破策略:通过实验操作的全过程,让学生获得充足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口诀”和三条特殊光线作图来帮助学生牢固记忆和掌握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引言:最近我们已经进入一轮复习阶段,从“一模”考试中我们发现对于物理实验题,同学们的失分率是非常高的,特别是对实验过程的考查所占的分值很高,今天,我们就光学成像问题进行再一次的探究,从而解决在习题中出现的问题,请大家看“一模”试题认真观看“一模”试题,回忆自己在试卷中的得失创设情景,激发求知欲,通过对试题的回顾拉近学生与课堂的

4、距离质疑引思,激发兴趣(1)这些试题的共同特征是什么?(2)遇到这类问题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点拨:实验题更多的考查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现象、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这是近年来中考试题的一大特点。回答问题,思考如何才能解决这一难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思维明确目标和任务出示学习目标,和本节课主要任务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弄清本节课任务,明确目标的任务,就有了方向,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小孔成像提供器材,明确实验中操作和观察的要点,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学生演示实验,1.记录现象、数据(预计5分钟)2.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平面镜成像提供器材,明确实验中操作和观察

5、的要点,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学生演示实验,1.记录现象、数据(预计7分钟)2.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的意识凸透镜成像提供器材,明确实验中操作和观察的要点,之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结论学生演示实验,1.记录现象、数据(预计10分钟)2.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解决问题的的意识巩固提升,随堂练习出示有关试题,学生练习,找生回答1. 体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本互动。2.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及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建议课堂小结本节课你有哪些体验感悟和收获?可以从知识上、方法上、能力上谈谈你的想法学生谈感受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语言

6、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附件1: 小孔成像记录表格实验次数1234物距(cm)像距(cm)物距(cm)像距(cm)物距(cm)像距(cm)物距(cm)像距(cm)大小小大不变变小变大不变像的大小像的虚实结论 附件2: 平面镜成像记录表格实验次数1234物距(cm)像距(cm)物距(cm)像距(cm)物距(cm)像距(cm)物距(cm)像距(cm)102030变大像的大小像的虚实结论附件3: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录表格凸透镜物的位置(物距)像的位置(像距)像的性质应用举例U(平行光)测焦距U>fUf测焦距f>U>fUf制做平行光源U<f记忆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倒正;二倍

7、焦距分大小物远像近像变小物近像远像变大附件:阳光练习1. .如图所示的现象是 ,所成的像的特征是 , 若要使像变得大些,采取的方法是: ,该现象得到的结论是: 。 2. .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的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好处是 ;(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他的眼睛应在 (A/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的所成的像重合;(3)实验中要用两个棋子是为了 ,而两只棋要是相同大小的目的又是 ;(4)如果有3mm和2mm厚的两块玻璃,你认为选 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效果最好。(5)如果玻璃没有放正,将会对实验产生

8、什么影响? (6)实验过程常常发现A在玻璃中的像很不清晰,你有什么改进举措?(说出一条)有一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将物体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距透镜20cm处,这个过程中所成的像 ( )A始终是正立、放大的实像 B始终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离透镜越来越远,像变大 D离透镜越来越近,像变小3. 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甲表示,O点为光心,F为其焦点。图乙是运用经过凸透镜的两条特殊光线,所画物体AB 经凸透镜成的像A'B'的光路图。请参照图乙,在图丙中画出物体CD 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像C'D'的光路图。4.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9、(包括平面镜和透镜)虚 像实 像成像原理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否有光屏接收能否用眼睛直接看到正立还倒立5.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利用 法可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如右图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2)将直尺、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安装时,蜡烛和光屏放 在凸透镜 (同侧/异侧),并且这个环节还必须注意: ; (3)如果小明在实验时,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不能得到 清晰的像,请你帮他找出可能的原因: a、 ; b、 。 (4)在实验时小明不小心将凸透镜弄坏一块,则光屏上的像会出现( ) A、不完整 B、变小 C、像仍完整,但亮度变暗 D、都有可能(5)如果小

10、在调整相应的距离后,在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如果只将光屏和蜡烛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会出现( ) A、不出现清晰的像 B、仍然是倒立放大的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呈倒立缩小的像(6)若在蜡烛的位置换成一下用发光二极LED做成的F字母,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会出现 (请画出它的形状),如果发光的F处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你建议小明应如何观察它的成像特点: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A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C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凸透镜是否能成像7.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

11、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 (近视、远视)眼,可以用 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 区看书,通过 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戴上摘下眼镜了。8.某物理兴趣小组进行“模拟远视眼”的实验探究。如图(甲) 所示,把远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标出光屏的位置;拿开眼镜,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 (选填“靠近”还是“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像又变得清晰,再标出光屏的位置。9.观察眼球结构图如图9(乙)并结合以上实验,回答: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_;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_。远视眼患者不戴眼镜时,远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的_(填“前方”或“后方”)。晶状体人眼 鱼眼 美人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