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播电视学专业建设规划( 2017年 2019年)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的一项教学基本建设 , 它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办学特 色,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只有把专业做强、做精,把专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的 水平,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也只有这样,教学涵建设才会有新的突破。 专业建设规划, 是高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蓝本。 为了进一步建设好广播电视学专业, 特 制定本规划。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1.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科学发展观, 遵循教育规律, 适应国家经济建 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加快专业建设和改造步伐,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2.
2、 根据学校“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 实践”的指导思想,致力于构建实践应用环境下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3. 专业建设要全面促进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容、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和 手段的整体改革, 要始终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建设的核心, 致力于培养能力强、 素 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技能型人才。4. 要紧紧围绕“以学生为根本,以教师为主体,以数学为中心,以质量为生命,以 市场为导向,以地方为依托”的办学思路,注重涵发展,突出办学特色。(二)专业建设的基本原则 专业建设要坚持优化专业结构和提高专业质量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建设采取整体规 划与分
3、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建设与学校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原则; 专业建设与学科 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要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口, 以专业课程群建设为核心, 以加强教学基本 条件建设为保障, 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宗旨, 以加强 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容、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为重点,全面实施特色专业建设。二、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条件(一)专业发展概况我校于 2006年申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2007 年开始招生,起初设“数字媒体传 播”一个专业方向, 2008 年实施了第一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设立了“数字媒体传播” 和“电视播
4、音与主持”两个专业方向。 2010 年第二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保留了两个 专业方向, 对课程和教学容做了大幅调整, 同时首次开始按专业方向招生两个班。 2011 年随着首届学生毕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经过省上评估, 取得学士学位授权资格。 2012 年,教育部公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 将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更名为广播电视学专业, 这 意味着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更宽, 适应面更广, 学院随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人 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重新设置了“广播电视新闻”和“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两个 专业方向, 2013 年开始按照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施教学。目前,广播电视 学专业共有 4 个教学
5、班,全日制在校学生 170 人,生源来自、等地。(二)已有基础和条件经过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和七届学生培养的办学经历, 广播电视学专业已经在教育教 学理念、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条件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 2014 年被评为校级特色专业, 2015 年遴选为校级“五个一”工程建设专业,予以重点建设 , 这些都为该专业进一步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 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本专业逐步树立了开放、自主、个性、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 和“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注重创新”的人才培养原则, 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 进一步明确了为地方培养掌握
6、新闻传播知识、技能、政策、法规、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 的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要求。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是: “基础实、能力强、素质高”,即基础较为扎实、实践动 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人才培养的特色定位是:强化基础,突出实践、注重创新,即 在打好学生基础(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的前提下, 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人才培养的具体要: 培育四种品格(创新思维、 团队意识、经营思想、管理理念) ; 面向四种媒体(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具备四种技能(采访和写作技能、摄影和 摄像技能、影视制作技能、网页设计制作技能);会用
7、四种语言(普通话、外国语言、 计算机语言、 影视语言);做到四头过硬(口头、笔头、手头、镜头)。2. 建立完善了课程体系,课程建设取得较大进展 我们坚持实用、集成、创新的原则,从理论基础,实践应用、方法技能三个方面架 构课程体系。根据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调整增加了专业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 的比例,设计了素质和能力拓展课程模块,包括:学科与专业导论、传媒行业动态、信 息与媒介素养、社会调查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就业创业指导等。这些课程按照学生年 级特点分别开设于不同的学期。为了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整合形成了技能性课程群, 其中包括: 演讲朗诵与 口才、新闻采访与写作、电视编导与策划
8、、电视播音与主持、数字摄影与摄像、电视节 目制作、广播新闻业务、电视新闻采制、现代报刊编辑、新闻网页制作、计算机动画制 作、电视专题片创作、网络媒体策划编辑等。这些课程充分体现了面向四大媒体、具备 四种技能、做到四头过硬的人才培养要求。按照课程建设规划, 先后建成电视节目制作 和摄影基础 两门校级精品课程, 多门专业核心课程如传播学确定为校级重点课程, 新闻学概论电视节目编导与 策划电视新闻学影视艺术学等确定为院级重点课程, 新闻采访学被学校立 项为教学方法改革试点课程。3.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取得明显效果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探索适应传媒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我们从 2011 级学
9、生开始,要求每个教师选择一门课程尝试实施开放式教学, 鼓励大家积极主动地探索各 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对主要课程进行梳理、归类,尝试将理论、写作、表达、观 摩、创作五方面的教学容进行合理组合,实行五位一体的教学方式。目前,已有一些经 实践证明了的教学方法被应用到了各专业课教学中,如: “现场情境教学法”、 “模拟 实训教学法”、“师生创新学习组”、“七步教学法”等。4. 师资队伍建设步伐加快,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 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逐年引进高校毕业的青年教师充实教学队伍。 引进时特别 注意到教师的专业结构, 学
10、缘结构和能力; 二是安排新进教师、 青年教师到地方媒体进 行为期半年的实践锻炼; 三是派出教师外出参加短期专业技能培训; 四是派出教师到高 校进行专业课程进修;五是鼓励教师根据专业特长和所承担课程参与实验室管理和带领 学生开展实践创新活动;六是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 ,通过 “传、帮、带”的方式促 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七是聘请校外专业技术人员承担实践教学任务, 指导学生校外 实践教学活动。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 使专业教师队伍不断壮大, 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 力在短期得到迅速提高。 2013 年,已建成广播影视与新闻学校级实践教学团队。目前, 该专业有教师 1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6人,博
11、士学位教师 4人,外聘教师 3 人,教 师队伍职称、年龄、专业、学历和学缘结构基本合理,正在努力向高素质的“双师型” 教师队伍建设方向迈进。5. 实验、实践和实训教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对传媒类专业建设的投资力度,使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实验、 实践和实训教学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特别是 2012 年以来,学校先后投入近 600 万元, 新建了部分专业实验室,补充和完善了一批实验教学设备,先后建成了多功能演播厅、 虚拟演播室、实景演播室、电视节目制作室、音频制作室(录音棚) 、化妆室、人像摄 影室、静物摄影室、网络非编室、平面设计制作(含报刊编辑)室、多媒体制作室(含 网页制作)等
12、专业实验室和实训场地, 使我校影视传媒专业实验室建设走在了全省同类 高校的前列。另外,先后建成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10 多个。 2014 年,我校影视与新媒体 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省高校实验教学示中心。6.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探索出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方式, 广播电视学专业始终把实践教学看成是培养学 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采取各种措施逐步探索出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模 式:一是将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尽可能地搬进实践、 实训场地, 并把课实验实践教学活 动延伸到课外,与实验室开放结合起来;二是实施了本科生导师制,从 2011年 3 月开 始在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13、 10级 2班进行本科生导师制,按照“师生创新学习组”的形 式在教师带领下开展实践创新活动; 三是在组织好毕业实习的同时, 重视学期中的集中 专业实践和假期的媒体见习, 形成大小实习结合、 校校外结合的多层次实践实习教学体 系;四是密切校地合作,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并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 丰富校地合作的形式和涵; 五是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与校外学科专业竞赛和校园文化活 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竞赛和展示活动,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目的。7. 科学研究与对外交流取得一定成果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 广大教师积极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近 五年来,先后有 5人次获得教学优
14、秀奖, 3 人在全校说课、课件比赛中获奖;在省级以 上刊物发表教研和学术研究论文 30余篇;出版专著和教材 8 部;承担校级以上教研科 研课题 10余项,其中 5 项获得教学成果奖和社科成果奖。学院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和省开展的各种文化艺术和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如大学生艺术展演、大学生影视创作大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大学生摄影创作大赛等。近 三年来先后有20多部学生作品获得国家和省级奖励,多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称号。近三年来,先后邀请中央电视台、光线传媒、复旦大学、大学等校外专家、学者和 教授来校讲学或做学术报告20多人次,先后派出10多位教师外出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进行学术交流活动。
15、三、专业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一)总体目标特色专业建设将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以“双师 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龙头,以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实践教学改革带动人才培 养模式创新为突破口,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促进专业涵建设的全面提升。通过树立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提高协调发展的教育理念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 的教学观念,建立与“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教学 体系,建设满足现代教学需要的高素质教学队伍,建设仪器设备先进、资源共享、开放 服务的实验教学环境,建立高效运行的教学管理体制,形成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 调和可持
16、续发展、适应融合媒体时代的新型广播电视传媒人才培养机制,争取在人才培 养、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改革等方面取得更大的建设成果,力争 经过3-5年的时间把本专业建设成为教学理念先进、师资队伍优秀、培养模式创新、办 学条件良好、就业优势明显的省示性特色专业。(二)专业建设容本专业建设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 按照围绕一个中心,建设两个专业方向,探索 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四种能力,落实“五个四”培养要求和在六个方面加强专 业涵建设的“ 123456”广播电视特色专业建设工程进行建设。1. 围绕一个中心即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通过 优化
17、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容、教学方法、教材、培养方式、 科技训练、社会实践等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2. 建设两个专业方向为了避免专业发展的同质化现象, 突出本校人才培养的特色, 我校新修订的广播电 视学人才培养方案将 “数字影视制作” 和“融媒体传播” 作为未来建设的两个专业方向, 前者侧重影视动画、 特效和后期包装等知识和技能的培养, 后者主要侧重电视与新媒体 融合后的跨媒体人才的培养。3. 探索三种人才培养模式一是“广播电视 +”培养模式与学校兄弟院系相关专业合作,实施“广播电视 学+经济学”、 “广播电视学 +法学”等培养方式,以探索复合型、应用
18、型传媒人才培养 模式。二是“前堂后场”培养模式即将课堂教学和学期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 一阶段在教室上课、学校学习,第二阶段到校实训场地或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战训练, 突出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三是“校企合作” 培养模式我校与企业共同投资 在校建设了影视制作实训基地, 按照合作协议, 将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能型课程单设模 块,由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承担教学任务; 在假期组织低年级学生到有关企业进行专业见 习;尝试“ 3+1”培养,即三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实训基地或企业集中实训实习。4. 着力培养学生四种能力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传授和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 通过专业实践、 学科竞赛、 科技 活动、社
19、会服务、创业教育等多种形式、渠道和载体,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 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5. 落实“五个四”培养要求 根据媒介融合时代发展和广播电视学专业特点, 我们提出了“五个四”的培养要求: 培育四种品格(创新思维、团队意识、经营思想、管理理念);面向四种媒体(报纸、 广播、电视、网络);具备四种技能(采访和写作技能、摄影和摄像技能、影视制作技 能、网页设计制作技能);会用四种语言(普通话、外国语言、计算机语言、 影视语 言);做到四头过硬(口头、笔头、手头、镜头)。6. 从六个方面加强专业涵建设(1)优化课程结构,强化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将在坚持
20、“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实践”原则的基础上,按模 块化建设好“专业核心课程”、“实践创新课程”和“素质拓展课程”,突出“课程结 构显重点,课程设置多维度, 创新应用有方法”的课程体系定位, 注重知识容的基础性、 系统性与先进性以及创新实践运用能力的提升, 从理论基础、 实践应用、 方法技能三个 方面形成独特的课程体系。围绕专业核心课程,力争在 3 年再建成校级重点课程 2 门, 精品课程 2 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门。(2)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未来 3 年再引进 23 名专业教师充实教学一线; 派出 23 名青年教师专业进修或 攻读学位;聘请 23 名行业专业技
21、术人员作兼职教师;按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求,对现任教师进行系统培训, 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出台政策鼓励和支持教 师到相关行业基层单位挂职锻炼; 使本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副高以上教师达 到 50%以上,博士学位教师达到 30%以上,硕士学位教师达到 80%以上,教师完成校级 以上科研项目 3项, 2018 年前建成广播电视教学科研团队。(3)加强教学方法和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大力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对已经实行的“现场情境教学法”、 “模拟实训教 学法”、“师生创新学习组”、 “七步教学法”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进一步总结凝练 和创新,对“理论”、“写作”、“
22、表达”、“观摩”、“创作”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进行推广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 , 完成至少 2项校级教学研究项目。(4)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有计划地补充和更新现有教学设备,充分利用好专业实验室、 3D 影视制作实训基 地、实验电视台、影视工作室等实践教学资源。未来 3 年将建成动画创作、文化创意与 设计等工作室,通过创办以学生自主管理、 经营的“创新工作室” ,为学生搭建“三创” (创新、创作、创业)实践平台。通过实施“学业导师制”、“实践导生制”、“实验 员助理制”等,探索个性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专业实践周” 、“暑假小学期” 、 “河西文化采风” 等实践教学活
23、动形式, 完善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把学生专业 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与日常学科竞赛和校园文化活动结合起来, 作为培养实践和创新型 人才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5)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教深度融合 目前我们实行的校企合作的主要是专业培训、 毕业实习、 推荐学生就业、 在企业建 立实习基地等, 下一步要在现有基础上, 在建 2 个校外实习带就业基地, 并积极探索有 效的深度合作模式,如校企双方共建专业、共建实训基地和实验室,委托企业培养、定 向就业的新型校企联合办学模式等, 在合作培养人才方面形成以学校为主体, 校企合作、 产教结合的多方位合作办学模式。6)完善管理制度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规
24、化从专业建设、教师队伍、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容、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 学质量保证和监控措施等方面对教学管理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健全, 形成完善的教育教学 制度管理体系,构建教学管理与专业建设的长效机制。四、预期建设成果预期通过三年的建设, 使广播电视学专业在教育教学理念、 人才培养方案、 师资队 伍建设、教学环境和条件、教学容与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 管理、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得到快速、科学、规化发展,使该专业办学效益得到显著提 高,办学特色和优势更加突出和显现,成为有社会影响的、具有示性的特色专业。(一)专业建设成效显著1. 教育教学理念进一步创新 立足于“大传播”、“
25、全球化”、“全媒体”的教育背景,在“强化基础,突出实 践、注重创新”和“创新精神、人文素养、实践能力”等培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凝 练新的教育教学理念。2. 人才培养方案更加优化根据社会发展、 市场变化和传媒业界对广播电视人才的能力和素质要求, 进一步探 讨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涵,明确定位“五个四”的人才培养要求,将“创新、创作、创 业”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归宿,制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3. 促进“双师型”队伍建设 经过建设,形成一支博修广播电视学、兼修新闻传播学和数字媒体艺术学,年龄、 职称、学历、学缘等结构合理,理论知识宽厚、实践技能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4. 构建一种新的课程体系根据复合型、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 优化教学容和课程设置, 调整课程 结构,从理论基础、实践应用、方法技能三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业咨询协作协议样本(2024版)版B版
- 2025年度产业园入驻企业市场推广合作协议4篇
- 2024年04月辽宁中国建设银行大连分行春季校园招考笔试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铁路建设环境保护及恢复合同3篇
- 2025年度市场潜力评估调研合同3篇
- 2024跨界融合创新科技研发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养老公寓租赁服务合同标准4篇
- 2025年度柴油居间服务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四学校与教师聘用合同(传统文化教育)3篇
- 2024年03月北京202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委托研究课题征集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二物理竞赛霍尔效应 课件
- 金融数学-(南京大学)
-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 现场安全文明施工考核评分表
- 亚什兰版胶衣操作指南
-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6.1口算除法 人教版
- DB32-T 3129-2016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单体钢架塑料大棚 技术规范-(高清现行)
- 6.农业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统计报表制度(2020年)
- 人工挖孔桩施工监测监控措施
- 供应商物料质量问题赔偿协议(终端)
- 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5.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共19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