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盖梁抱箍法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_第1页
三柱盖梁抱箍法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_第2页
三柱盖梁抱箍法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_第3页
三柱盖梁抱箍法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_第4页
三柱盖梁抱箍法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盖梁模板及支撑体系设计计算书(一)、盖梁工程概况本工程全线共七座桥梁,盖梁共40个,均为三柱式墩结构。各部分尺寸各桥相同, 分别为:长15.2m,宽1.6m,高1.4m,混凝土 33.2m3。柱间距5.5m,两侧悬臂1.5m。 计划防震挡块同盖梁一起浇筑。如图所示:节油(二)、盖梁抱箍施工法结构设计1、侧模设计侧模为专用大钢模,面板采用6 =6mm的Q235钢板,肋板高度100mm。其中纵 肋(横桥向)、竖肋均采用10槽钢,边肋为6 =12mm的Q235钢板与背肋连接。整座 盖梁侧模每侧设置16道拉杆梁,上下各有一道拉杆保证侧模稳定性。2、底模设计底模模为专用大钢模,面板6 =6mm,肋板

2、高度100mm。其中纵肋(横桥向)、横 肋(顺桥向)均采用10槽钢,边肋在底部主要受力区采用等边角钢 L100X10,其余 部分为6 =12mm的Q235钢板与背肋连接。3、横梁(顺桥向)采用10槽钢立放,优先布置底模接缝处及薄弱处,然后再加密布置。最大间距 50cm。4、主支撑梁(纵梁)主梁采用28b工字钢,长度16m,安装在三个抱箍之上,承受盖梁施工的全部荷 载。5、抱箍抱箍由两块半圆形高度为50cm的钢板(6 =10mm)制作而成。两片抱箍间采用 M20高强螺栓连接,每侧16颗,共计32颗。与混凝土的接触面贴合一层 23mm厚 度的橡胶垫。紧固高强螺栓使抱箍产生对墩柱混凝土面的侧压力产生

3、摩擦力,为主梁 提供足够的支座反力。6、防护栏杆与工作平台(1)在横梁上每隔3条横梁焊接一根竖向钢筋,长度50cmi当横梁安装完毕时, 将长度1.2m的钢管(50X1.5),再沿纵向安装栏杆。钢管间连接采用扣件连接。(2)在横梁悬臂端放置竹胶板或竹踏板,方便作业人员走行。(三)、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图图01桥墩盖梁模板支撑体系设计图图02盖梁模板设计图(一)图03盖梁模板设计图(二)(含抱箍设计图)(四)、主要材料数量汇总表表1盖梁施工支撑体系材料统计表部位序号名称单位数量(kg)总重量(kg)备注盖梁模板1C1侧模块4936.23744.82C2侧模块2324.2648.43C3侧模块2328

4、.5657.04D1底模块2339.2678.45D2底模块4256.81027.26D3底模块1368.4368.47D4底模块1371.1371.18D5底模块1448.0896.09K1侧模块1104.7104.710K2侧模块1106.4106.411拉杆梁组3234.81113.612拉杆根325.4172.813支架套277.2308.814模板螺栓个22836.036.015防护栏套1111.4111.4模板重量小计10345.0支撑部件18纵梁根67.042.0安装在柱边17横梁根2030.0720.016主梁根2766.41532.815抱箍套3165.0495.0含螺栓整套

5、盖梁模板及支撑体系重量合计:13134.8(五)、设计简算说明1、设计计算原则(1)、满足结构受力的安全性。(2)、在满足结构受力安全情况下考虑挠度变形控制及挠度调整。(3)、采取比较符合实际的力学模型和实际的施工荷载。(4)、尽量采用已有的构件和已经使用过的支撑方法。2、注意事项(1)、盖梁悬臂端为变截面,荷载分布不规则,但荷载必然比跨中段小,未简化 计算采用与跨中段相同的均布荷载。(2)、抱箍在使用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沉降及变形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3)、第一个盖梁浇筑时使用水准仪进行主梁挠度观测,安全监控的同时验证计 算结果。(4)、由于桥梁墩柱嵌入到模板内,故风荷载不予考虑。(六)、常

6、数及各部件参数1、计算常量(1)、重力加速度:?= 9.81?/?= 9.81?/?(2)、钢筋混凝土容重:??= 26?/?2、重力荷载支撑体系中各构件质量取自前文盖梁施工支撑体系材料统计表。(1)、盖梁钢筋混凝土自重:?= 33.2?= 863.2?(2)、整套钢模板自重: ?= 10345 ?/1000 = 101.5?(3)、横梁自重:? = (42 + 720) ?/1000 = 7.5?(4)、主梁(横桥向)自重: ? = 1532.8 ?/1000= 15.0?(5)、单个抱箍自重:?= 495 ?/1000 = 4.9?(6)、施工荷载:??= (60 X4+ 25 X2+ 1

7、50) ?/1000 = 4.3?说明:施工荷载假设浇筑时有工人及管理人员4名,60Kg/人;振动棒2台,25Kg/台;其它设备150Kg。3、钢材力学参数型钢、拉杆(圆钢)、钢板弹性模量:??= 2.1 X105?2.1 X109?/?型钢的截面力学参数详见以下图表。图1型钢截面图将耳:h高度士b蜜雁:%板厚度:4嵬绛平均厚度工惯性始,rr截面.吊:i回转一:Ss一一 破而的而做融 长度;吧 I; 10- 长 5 19m号 20-63 长 6- 19m同普通怛心为可他此缘胜尖的技面校艮长心型号5Y,长“12m;型号 10-18,长 5-l9m:限号的70,氏679th表2型钢参数表型号截卸卸

8、积 (cm2)理论重量 (kg/m)x-x轴y-y轴y-y 1 轴Z0IxWi xI x/SxI yWI yI y14cm3cmcmcm4cm3cmcm(cm4)(cm)28b工字钢6147.9748153411.12436458.72.4410#槽钢12.741019839.73.9425.67.81.4254.91.52注:数据取自国标规范热轧型钢(GB/T 706-2008)(七)、侧模支撑计算1、力学模型假定混凝土浇筑时侧压力由拉杆和拉杆梁承受,如下受力图:Ldl2、荷载计算振捣棒产生的压力取Pz=4KPa混凝土浇筑时的侧压力:? = ? ?k为外加剂影响系数,夏季施工为防止坍落度损失

9、,可能混凝土流动性较强,取 1.3;h为混凝土有效压头高度(m),根据总体施工计划,盖梁施工将在6、7、8月份,根据气象资料,入模温度T取30 C;浇筑速度v取0.45m/h。?/?= 0.45/30 = 0.015 ? 二3.94?39.7?=99.24? ? = 160?挠度化5?=TZ384?5 X10.9 X1.74384 X2.1 X 109 X198 X10-8=2.85 X104 ?= 0.29? ?=4.25?400结论:拉杆梁满足要求!5、纵肋(横桥向)受力计算:侧模纵肋为单根10槽钢(y轴向受力),上下间距0.3m,可按简支梁计算,梁长 l同拉杆梁间距1.2m,拉杆梁为支点

10、。纵肋荷载q计算按最不利点,即最底部纵肋做受力计算,安全系数k=1.2:?= ?X 1.2X0.3/1.2 = 8.75?/?最大弯矩:5 等 8-75 X1-22 = 1-575?结论:由此可见纵肋最大弯矩远小于拉杆梁内单根槽钢,材料相同、截面相同, 弯曲强度及挠度不做计算即可知其满足要求。(八)、底模及横梁计算1、底模纵肋计算底模纵肋直接架在横梁之上(y轴方向受力),横向间距最大0.4m。可按简支梁计 算,梁长取横梁最大间距,即l=0.8m。(1)、荷载计算:荷载来自纵肋上方的混凝土重力以及混凝土振捣产生的荷载4KPa,安全系数k=1.2:?= ?(0.4 X0.8 X1.4)?+ 4 X

11、(0.4 X0.8)/?= 19.4?/?最大弯矩:?.?= = 19.4 X0.82 +8= 1.552?结论:由此可见底模纵肋最大弯矩小于拉杆梁内单根槽钢,材料相同、截面相同,弯曲强度及挠度不做计算即可知其满足要求。(上方混凝土高度大于1m时可不计振捣 荷载)2、横梁计算横梁也为10槽钢,延y轴方向受力,布置最大间距0.5m。横梁承受0.5m范围内 的盖梁碎自重、模板自重、施工荷载。假设主梁工字钢在贴近墩柱位置安装,则受力 模型如下:I J.l*L324rn_o=0.244ma=0.244m荷载计算:最大间距处在D1底模和两块C1侧模下方,由模板图纸及工程量统计 得知:单块C1底模为5.5

12、X1.5m,重量936.2kg,附带6根拉杆梁重量34.1kg;单块D1 底模重量339.2kg,纵向长度2.3m。故横梁承受的模板重力为?= ?936.2 + 34.1) X2/5.5 + 339.2/2.3 X10-3 X0.5 = 2.454KN横梁承受的混凝土重力荷载为:施工振捣荷载取4KPa? = (1.6 X1.4)?+ 4 X1.6 X0.5 = 36.33?均布荷载:安全系数k=1.2?=?(?+ ?) 2?+ ?1.2(2.454 + 36.33)2 X 0.244 + 1.324=25.68?/?a225.68 X 1.32420.2442?%?= -8-(1 - 4?)

13、= 8(1 - 4 X 1-3242)= 4.86?弯曲应力:?=?2? 4.86?=-= 122.4? ? = 160?2?39.7?最大挠度值:?a225.68 X1.3244?=(5 - 24 -77)= p384?384 X2.1 X109 X198 X10-8?(5 - 24 X0|刍)1.32421324?= 0.2? ?=5.6?400400结论及说明:主梁抗弯强度满足施工要求,即可保证安全性满足要求。但两端悬 臂处下挠度超出容许值(1/400)。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盖梁悬臂端混凝土量较小,混 凝土重力荷载也相对较小,同时考虑到模板横梁、纵肋、拉杆的相互作用,实际下挠 值应小于计算

14、值fmaxo可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分别在主梁悬臂端和跨中设置4处观测点,监控实际施工的模板沉降情况,据此数据确定是否需要设置上拱度和抛高。亦可 以对主梁进行补强增加其惯性矩及抗弯模量。(十)、抱箍计算1、抱箍承载力计算由横梁计算得知,抱箍为主梁提供支座反力,则抱箍与墩柱摩擦力必须大于最大 支座反力且承受自重。支座反力最大出现在中间墩柱,则抱箍承受的最大竖向压力 N 为:?= 2?+ ?= 2 X (5.494 X32) + 4.9 = 356.52?该值即需要抱箍产生的摩擦力。(Rc仅为一侧的最大支座反力,有两根主梁,所 以需乘2)2、抱箍螺栓计算根据抱箍结构图,由紧固32颗(n) SC8.8级

15、M20高强螺栓产生的预拉力,使抱 箍与墩柱混凝土面间产生竖向摩擦力。但支撑力传导分以下两种情况:情景一:当主梁安装在抱箍平台时按抱箍设计图,主梁在抱箍平台时,由抱箍平台产生的抗剪力支撑整个盖梁模板 体系。螺栓仅提供拉力,剪力由抱箍平台承担。抱箍内侧平铺粘贴一层无纺土工布,?= 一 : ?取土工布与金属间的摩擦系数o 0=0.3 则每颗螺栓的拉力:356.52=37.14? ?= 351.62?结论:32颗高强螺栓极限抗剪力大于施工荷载,故在此情况下亦可满足要求3、螺栓最小紧固扭矩计算螺栓扭矩计算对抱箍法盖梁施工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抱箍安全检查的重要 内容。由前文可知每根螺栓需达到的预拉力S

16、=37.14KN ,最小紧周扭矩可由下式计算:?= ?k-扭矩系数,合格产品在0.110.15问,取最大值即0.15d-公称直径,取20mm则抱箍螺栓的最小紧周扭矩为:?= 0.15 X37.14?X 20?= 111.4?= 11.36?最大允许扭矩:?干?= 0.15 X110?X 20?= 330?= 33.7?安装主梁前使用扭力扳手检查,扭矩在112330Nm范围内均可。4、抱箍受力计算根据抱箍结构图,抱箍壁由6 =10mnm勺Q235钢板制作,总高度50cs承重台部分 及螺栓板由6 =20mm勺Q235钢板制作,构件连接均为满焊。由此可知,抱箍结构中最 薄弱部分为抱箍壁,如其能满足抗剪及抗拉要求即可判定抱箍满足承载力要求。Q235钢材容许抗拉应力(r=140MPa许用应力(H=113MPa,容许抗剪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