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1)-_第1页
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1)-_第2页
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1)-_第3页
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1)-_第4页
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8月 Rock and Soil Mechanics Aug. 2011收稿日期:2010-05-04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No. 2010CB226804,2011CB201205;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No.CX10B_134Z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50909093,50974125。第一作者简介:张志镇,男,1987年生,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力学与煤岩动力灾害防治。E-mail: zzzcumt文章编号:1000-7598 (2011 08-2346-07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张志镇1, 2,高 峰1,

2、2,徐小丽3(1.中国矿业大学 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 徐州 221008;2.中国矿业大学 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3.南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江苏 南通226019摘 要:通过实时高温(常温850 加载和高温(常温1 200 后冷却再加载两种情况下的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高温下花岗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两种情况下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纵波波速、剪切滑移应变等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热-力耦合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在实时高温加载作用下单轴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连续劣化;(2高温作用冷却后再加载,花岗岩在常温600 区间峰值强

3、度变化不大,800 左右岩样强度突然降低;(3纵波波速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4剪切滑移应变在800 之前相对较小,且变化不大,之后便迅速增大,表现出明显的塑性;(5提出了热-力耦合因子的概念,并借助其提出了一维非线性热-力耦合本构模型,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较吻合。关 键 词:岩石力学;高温;热-力耦合因子;力学性质;本构模型 中图分类号:TU 45;O 34 文献标识码:AExperimental study of temperature effect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niteZHANG Zhi-zhen 1, 2, GAO Feng 1,

4、2, XU Xiao-li 3(1.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Geomechanics and Deep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8, China;2. School of Mechanics and Civil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3. School of Ar

5、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Jiangsu 226019,ChinaAbstract: According to experiments on granite under uniaxial compression at high temperatures (normal to 850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s (normal to 1 200 cooling and reload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granite hav

6、e been researched. The variations of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elastic modulus,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cut-slip strain with temperature are analyzed; then the effects of thermo-mechanical coupling are studied. Some results are achieved: (1 The peak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decrease con

7、tinuously at high temperature. (2 Reloading after high temperature, the strength changes little from 25 to 600 , then decreases suddenly at about 800 . (3 The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decreases gradually as temperature rises. (4 The cut-slip strain is small, and varies little below 800 , then incr

8、eases rapidly and the granite presents distinct plastic behavior over 800 . (5 Based on the proposed concept of thermo-mechanical coupled factor, one-dimensional nonlinear thermo-mechanical coupled damage constitutive equation is established; and model curves are in agreement with experimental curve

9、s.Key words: rock mechanic; high temperature; thermo-mechanical coupled factor; mechanical properties; constitutive model1 引 言温度是影响岩石力学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1。地热的开发与利用、高温核废料处理、地下矿山煤和瓦斯爆炸、岩石地下工程灾后重建及大都市圈的大深度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工程所处的地质环境都不可避免地涉及到高温下岩石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其相关力学参数是岩石地下工程开挖、支护设计、围岩稳定性分析不可或缺的基本依据,这就需要考虑岩石在高温作用下及高温后的物理力学性质2-

10、4。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和层次,通过理论和试验研究温度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取得了丰硕成果。Alm 等5考察了花岗岩受到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力学性质,并对花岗岩在温度作用下微破裂过程进行了讨论;张静华等6对花岗岩弹性模量的温度效应和临界应力强度因子随温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寇绍全等7系统地研究了经过热处理的Stripa花岗岩的力学特性,得到了工程中需要的基本力学参数;林睦曾等8研究了岩石的弹性模量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情况;Oda等9研究了在温度作用下岩石的基本力学性质;Lau10研究了较低围压下花岗岩的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压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以及破坏准则;许锡昌等11通过试验

11、,初步研究了花岗岩在单轴压缩状态下主要力学参数随温度(20600 的变化规律;朱合华等4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不同高温后熔结凝灰岩、花岗岩及流纹状凝灰角砾岩的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分析比较3种岩石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及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并研究了峰值应力与纵波波速、峰值应变与纵波波速的关系。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定性解释,要认清温度-应力耦合作用的定量机制,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工程实践,仍有许多工作要做12-14。本文拟从实时高温下及高温后冷却两种情形的单轴试验结果出发,分析温度和应力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弹性模量、峰值应力等物理力学量的耦合作用,提出热-力耦合因子概念,用以定量刻画加载过程中热-力

12、耦合损伤的非线性效应,为预测和评估高温岩体工程的安全性、深部开采和井壁围岩稳定性、火灾后岩体工程结构的损伤及其加固提供科学依据。2 试验概况2.1 试验试样本试验所用花岗岩岩样采自山东省兖州矿区济二井,主要成分为长石,以含钙钠长石为主,有部分钾长石,同时含有部分伊利石、辉石和少量其他矿物。限于加热炉内部空腔的容积,按照国际岩石试验试样尺寸的标准,将试样加工成直径为25 mm,高为50 mm的圆柱体。用磨片机及砂纸对试件的两端进行仔细研磨,使上下表面平行度在0.05 mm以内,表面平面度在0.02 mm以内。岩样常温下纵波波速为4 000 m/s左右,完整性和均匀性相对较好。此种花岗岩常温下平均

13、密度为2.76 g/cm3,平均单轴抗压强度为191.9 MPa。2.2 试验设备及方法主要进行实时高温作用下(常温850 以及高温作用冷却后(常温1 200 岩石单轴压缩试验。实时高温下单轴压缩试验分为常温(25 、125、300、550、800、850 6组,每组3个试样。高温作用后单轴压缩试验分为常温(25 、200、500、800、1 000、1 200 6组,每组3个试样。2.2.1 实时高温下单轴压缩试验实时高温下单轴压缩试验采用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的MTS810电液伺服材料试验系统以及与之配套的高温炉MTS652.02来实现,该高温炉整体高度为220

14、mm,热区域高度为185 mm,热区域宽度和深度都为62.5 mm,标距长度50mm,施加的温度范围为100 1 400 。试验方法类似于常温下的单轴压缩试验,不同的是试样加热、恒温及加载均在加热炉中进行。岩样以2 /s的升温速率分别升温至预定温度,为确保岩样受热均匀,参照国内外学者的实际经验,将岩样恒温20 min。然后在均匀温度场中采用电液伺服位移控制方式对岩样实施加载,直至岩样破坏为止,位移加载速率为0.001 5 mm/s。加载过程中利用TeststarII控制程序来按预定的要求完成试验过程,同时记录相关物理量的值。2.2.2 高温作用后岩石单轴压缩试验高温后岩样制备利用高温炉MTS6

15、52.02,以2 /s的升温速率分别升温至预定温度,将岩样恒温20 min,然后在炉内自然冷却至常温,取出后将两探头用凡士林耦合于试样两端,采用美国PAC公司的声发射仪探头自发激波功能测定纵波波速,即一探头发射激波,另外一端接收,用试样长度除以延迟时间得到纵波波速。高温作用后岩石单轴压缩试验采用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的MTS815.02电液伺服材料试验系统。岩样加载采用电液伺服位移控制方式对岩样实施加载,位移加载速率为0.001 5 mm/s。加载过程中利用TeststarII控制程序按预定要求完成试验过程,同时记录相关物理量的值。3 试验结果及分析3.1 应力-应变

16、曲线的变化规律由图1、2可知,与常温下相似,实时高温作用下和高温作用冷却后,花岗岩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亦大致经历4个阶段:压密阶段、线弹性阶段、弱化阶段和破坏阶段。由图1可以看出,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的应力-应变曲线形状几乎一致,非弹性变形过程相对较短,当应力达到峰值时,岩样迅速破裂,呈脆性破坏;温度升高,直线段的斜率降低,表明弹性模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超过550 以后,峰值明显减小,轴向应变呈现出增大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岩样的脆性减弱而延性增强。从热-力学的角度,当温度升高时,岩石晶体质点的热运动增强,质点间的结合力相对减弱,质点容易位移,故塑性增强而强度降低。图1 实时高温作用下花

17、岗岩轴向应力-应变曲线 Fig.1 - curves of granite at high temperature图2 高温作用后花岗岩轴向应力-应变曲线 Fig.2 - curves of granite after high temperature由图2可以看出,在常温下花岗岩从压密阶段过渡到线弹性阶段的应变很小,弱化阶段不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压密阶段所占的应变逐渐增大,线弹性所占的应变区间逐渐减小,温度达到800 以后,压密阶段的应变占了应力峰值前应变的大部分;弱化阶段也具有明显的应力-应变平滑过渡段。800 之前,岩样破坏形式表现为强烈的脆性破坏特征,超过800 ,应力-应变曲线趋于

18、平缓,破坏形式具有塑性剪切破坏的特点。该结果表明,随温度的升高,花岗岩由强烈脆性过渡到半延性,破坏形式也由强烈脆性拉裂转变为拉剪破坏。影响高温后花岗岩力学特性的因素主要有水分、岩石组成合成物、有机质等。随着温度升高,花岗岩水分逐渐蒸发以及矿物的脱水,致使含水率减少,孔隙率增大,同时高温后花岗岩经历了升温与冷却的过程,升温过程中岩石内不同组分的不均匀性膨胀,使内部在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造成较多损伤。岩石加密过程中需要将孔隙压实、裂隙压密,从而高温后压密阶段更加明显。 3.2 单轴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从图3、4可以看出,花岗岩各温度段单轴抗压强度具有较大的离散性,这是由于岩石自身的结构差异所致。

19、实时高温作用下,强度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在800 时峰值强度由常温时的191.90 MPa降低至62.17 MPa ,降幅达到67.6%。高温后冷却情况下,从整体上看,在800 以前,温度对花岗岩强度的影响规律不明显;当温度高于800 时,强度随温度升高急剧下降;1 200 花岗岩基本失去了承载能力。图3 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峰值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Fig.3 Relationship between peak strength andtemperature at high temperature图4 高温作用冷却后花岗岩峰值强度与温度的关系 Fig.4 Relationship between

20、peak strength andtemperature after high temperature3.3 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对岩石应力-应变曲线上达到峰值应力前的近似直线段进行拟合,可得花岗岩的切线弹性模量。该弹性模量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5、6所示,花岗岩弹性模量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但总体上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力学性质衰减得较快,弹性模量由常温时的38.37 GPa 降 4080120160200轴向应力/M P a轴向应变200400600800 1 000 1 2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220温度T / 单轴抗压强度c / M

21、P a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 220单轴抗压强度c / M P a温度T / 0.0000.003 0.0060.0090.0120.0150.01820 40 60 80 100120140160180200轴向应力 / M P a轴向应变1 200 1 000 800 500 200 25 低至7.22 GPa ,降幅达81.2%。而冷却后加载,在800 时弹性模量没有明显下降,仍为25.12 GPa ,因为降温又恢复了花岗岩的脆性,只有当岩样中出现脆塑性转变后岩样力学性质才突然变化,这说明实时高温作用下岩样的

22、力学性能劣化呈连续变化,而加温后降温其力学行为呈突变状态,与结构中相变密切相关。图5 实时高温作用下花岗岩弹性模量与温度的关系 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elastic modulus andtemperature at high temperature图6 高温作用冷却后花岗岩弹性模量与温度的关系Fig.6 Relationship between elastic modulus and temperature after high temperature3.4 剪切滑移应变的变化规律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后一般会出现一定的扰动,在应力变化不大但有下降趋势的情况下

23、应变有一定增长,一般认为,这是岩石内部的薄弱面受到一定荷载作用后产生剪切滑移所致,把这部分应变称为剪切滑移应变,可用来表征材料的塑性特征。得到两种情况下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如图7、8所示。实时高温作用下在800 之前,剪切滑移应变很小,且变化不明显,800 以后逐渐增大,表现出显著的塑性;高温后冷却作用下,随着温度升高总体呈增大趋势,中间有稍许波动,同实时高温下相似,800 以前较小,之后便明显增大。图7 实时高温作用下剪切滑移应变与温度的关系 Fig.7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t-slip strain andtemperature at high temperatur

24、e图8 高温作用冷却后剪切滑移应变随温度的变化Fig.8 Relationships between cut-slip strain andtemperature after high temperature3.5 纵波波速的变化规律高温前后花岗岩纵波波速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见图9。从图中看出,花岗岩的纵波波速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在温度低于200 时,变化较小,而温度超过200 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纵波波速近似呈线性迅速下降,而且降低的幅度要大得多,平均纵波波速由3 798 m/s 下降到789.7 m/s ,降低了约79%。测试结果说明,经历高温对花岗岩纵波图9 高温作用前后纵波波速与温度的关

25、系 Fig.9 Relationships between longitudinal wave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before and after high temperature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20304050 弹性模量 E / G P a温度T / 0200400600800 1 000 1 200-50510 15 20 25 30 35 40 45 弹性模量 E / G P a温度T / 2004006008001 0000.0000.0030.0060.0090.0120.015应变温度T / 2004006

26、008001 0001 2000.0000.0030.0060.0090.012应变温度T / 1003005007009001 1001 30005101520253035404550纵波波速/ (102 m /s 温度T / 波速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这是由于加热过程中岩石内部水分散失,从而导致裂隙数目增加和孔隙增大,使原有裂隙加宽加长,结果造成纵波波速减小。4 一维热-力耦合本构模型及热-力耦合因子温度对花岗岩损伤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同等应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力损伤越来越大。这可能是随着温度的上升,分子的热运动加强,导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使亚晶格错动或者开裂。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花岗岩所

27、含多种矿物颗粒因不同热膨胀系数以及各向异性颗粒的不同结晶方位的热弹性性质不同,引起跨颗粒边界的热膨胀不协调而导致开裂,引起微裂纹的产生,甚至扩展联成网络。温度与力的耦合作用是非线性的,在整个加载过程中不断变化。由等效应变假设并考虑温度和力的耦合效应,将其本构模型设为如下形式:0T F (1(1E D D = (1式中:0E 为常数,是常温状态下的弹性模量;为应变和温度T 的函数,表征温度和力耦合效应的大小,称为热-力耦合因子;T D 为热损伤变量,用相对纵波波速来表征;F D 为力损伤变量,用声发射累计数表示15。2T T F 2m 01, v D D v = (2式中:T v 为高温后岩石纵

28、波波速;0v 为常温时岩石纵波波速;m 为加载终点岩石总的声发射累计数。为考察热-力耦合因子的函数形式,采用半经验的方法求出随着温度和应变的变化规律,发现呈高斯分布。 220c exp 2(/A =+ (3式中:c 为峰值应变;0=为函数曲线的下基线,表征热-力耦合因子的下限;A 为曲线下基线上积分总面积;为函数标准差,表征在应变空间热-力耦合效应的集中程度。除了c 外,其余参量物理意义不太明显,都需要通过试验来拟合确定。热-力耦合因子的拟合参数见表1,分布及本构曲线见图10。表1 热-力耦合因子的拟合参数Table 1 Fitting parameters of thermo-mechani

29、calcoupled factor温度 / A / 10-2 / 10-3c / 10-20 相关系数200 0.597 0.99 0.63 0.699 0.98500 0.904 0.48 0.71 1.357 0.91800 3.370 1.10 1.00 1.416 0.93(a 不同温度时的-曲线(b 200 时的-曲线(c 500 时的-曲线(d 800 时的-曲线图10 热-力耦合因子分布及本构曲线 Fig.10 Distributions of thermo-mechanical coupled factor and constitutive curves由本构模型的表达形式可知

30、,热-力耦合因子的物理意义为相对于热损伤与力损伤线性叠加情形的应变强化程度,从压密阶段到弹性阶段,热-力耦合0.000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5101520253035 0.0000.0020.0040.006 0.008050100150200 / M P a50100150200 / M P a0.0000.0020.0040.0060.008 0.010 0.012 -0.0020.0000.0020.0040.0060.0080.0100.0120.01450100150 200 / M P a第8期 张志镇等:花岗岩力学特性的温度效应试验研究 2

31、351 因子小于 1,且总体呈增大趋势,因为加热过程导 致裂隙数目增加和孔隙增大,所以压密时表现出更 加弱化的性质;而弹性阶段后,热-力耦合因子大于 够节约试验成本。 实时高温作用下岩样的力学性能劣化呈连续 变化,而高温后冷却其力学行为呈突变状态,这是 由于在结构相变点(800 左右)之前,岩石中组 分脆塑性质的热效应具有可逆性,降温使得岩石恢 复了脆性,而在相变点之后,岩石结构发生了由晶 态向非晶态的相转变,这是力学性质发生突变的主 要原因。要研究不同温度加载方式下岩石力学物理 性质的变化规律,必须从微细观尺度入手分析其内 在机制,这也是今后需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1, 说明裂隙和孔隙被压密后

32、, 热与力的耦合作用逐 渐减弱。所以,在加载过程中,热-力耦合效应的非 线性是由预热处理时产生的孔隙造成的。 将拟合得到的热 - 力耦合因子分布规律代入本 构模型, 可得到各温度下的模型曲线, 由图 10 可知, 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较吻合,但模型曲线不光滑, 这是由于选取的力损伤因子不光滑,找寻更合适的 损伤变量可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这一本构模型适 用于岩石高温后冷却力学性质分析,但如式(1)所 示的通式则对其他耦合本构模型的建立具有较好的 借鉴意义,由于岩石材料性质的离散性,采用半经 验的模型本构也更适用于工程实践。 6 结 论 (1)600 之前,岩样破坏形式表现强烈的脆 性破坏特征, 超

33、过 800 , 应力-应变曲线趋于平缓, 破坏形式具有塑性剪切破坏的特点。 随温度的升高, 花岗岩由强烈脆性过渡到半延性,破坏形式也由强 烈脆性拉裂转变成拉剪破坏。 (2)实时高温情况下,在 800 之前,剪切滑 移应变很小,且变化不明显,800 以后逐渐增大; 高温后冷却情况下, 随着温度升高总体呈增大趋势, 中间有稍许波动,与实时高温下相似,800 以前 较小,之后便明显增大。表明 800 为花岗岩相变 点,发生脆塑性转变。 (3)在实时高温加载作用下,单轴抗压强度和 弹性模量随着温度升高而发生连续的衰减劣化。高 温后冷却再加载,花岗岩在 800 之前温度对峰值 5 讨 论 由前面试验结果

34、分析可知,高温作用冷却后花 岗岩的弹性模量、峰值强度在 800 之前受温度的 影响不明显,但高温作用后纵波波速随温度的升高 而明显降低,这是由于高温作用使得试件中孔隙率 显著增大,而孔隙增多势必使纵波波速下降,但弹 性模量、峰值强度等力学量是由单轴压缩试验得来 的, 在压缩过程中, 由升温引起的孔隙被压密闭合, 则使温度对力学性质的弱化作用大大减弱,说明高 温对花岗岩物理性能的影响要大于对力学性质的影 响 ;而在 800 之后试样力学性质的显著弱化则 是由于岩样组分改变以及结晶态相变引起的。岩石 的组分构成及岩样的尺寸、均匀性、完整性等对试 验结果有很大影响 11 4 800 强度影响不明显,

35、 左右时岩样强度突然降低; 800 之前弹性模量没有明显下降,而后有一个陡 降;这是由于在相变点(800 左右)之前,岩石 中组分脆塑性质的热效应具有可逆性,降温使得岩 石恢复了脆性,而在相变点之后,岩石结构发生了 由晶态向非晶态的相转变。 (4)高温作用冷却后花岗岩的弹性模量、峰值 强度在 800 之前受温度的影响不明显,但高温作 用后纵波波速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降低,这是由于 高温作用使得试件中孔隙率显著增大,而孔隙增多 势必使纵波波速下降,但在压缩过程中,由升温引 起的孔隙被压密闭合,则使温度对力学性质的弱化 作用大大减弱,说明高温对花岗岩物理性能的影响 要大于对力学性质的影响。 (5)提

36、出了热-力耦合因子的概念来反映热-力 的非线性耦合作用, -力耦合效应的非线性是由加 热 热处理时产生的孔隙造成的; 并借助热-力耦合因子 提出一维热-力耦合本构模型, 模型曲线和试验曲线 较吻合。 ,本文与文献4, 12中所得结 论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花岗岩的成分及尺寸的差 异可能是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今后的研究中要 采用 X 衍射分析等试验手段进一步分析试验规律, 以揭示其中的微细观机制。 岩石高温后的力学性能不仅与经历温度的高 低有关,同时与升温速率、恒温时间及高温后的冷 却方式关系密切 11 。 升温速度太快、 恒温时间太短、 冷却太快会导致升温、降温过程中岩样温差过大, 岩样内外温

37、度不均匀,使得温度应力增大,导致试 样微裂纹的生成和扩展更为严重,进而影响岩样的 力学特性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由于本文试验中所 用试样尺寸较小,故相比于文献4,升温速率较快 且恒温时间较短,但由相关试验发现,两种升温速 率和恒温时间情况下,高温后岩样纵波波速相差不 大,故认为所取参数能够获得可靠的结果,并且能 2352 岩 土 力 学 2011 年 参 考 文 献 1 王绳祖. 高温高压岩石力学历史、现状、展望J. 地球物理学进展, 1995, 10(4: 110. WANG Sheng-zu. High-temperature / high-pressure rock mechanics:

38、History, state-of-art and prospectJ. Progress in Geophysics, 1995, 10(4: 110. 2 WAI R S C, LO K Y, ROWE R K. Thermal stress analysis in rocks with nonlinear propert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 & Geomechanics Abstracts, 1982, 19(5: 211220. 3 AL-SHAYEA N A, KHA

39、N K, ABDULJAUWARD S N. Effects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on mixedmode (I-II fracture toughness of a limestone rockJ. 9 8 strength of graniteJ. Acta Mechanica Sinica, 1987, 19(4: 366373. 林睦曾. 岩石热物理学及其工程应用M. 重庆: 重庆 大学出版社, 1991. ODA M. Modern developments in rock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J

40、. International Comprehensive Rock Engineering, 1993, (1: 185200. 10 LAU J S O, JACKSON R.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water-satur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Lac du Bonnet pink graniteC/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Rock Mechanics. Tokyo, Japan: A. A. Balkema, 1995. 11 许锡昌, 刘泉声. 高温下花岗岩基本力学性

41、质初步研 究J. 岩土工程学报, 2000, 22(3: 332335. XU Xi-chang, LIU Quan-sheng. A preliminary study o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 Mining basic Sciences, 2000, 37(4: 629643. 4 朱合华, 闫治国, 邓涛, 等. 3 种岩石高温后力学性质 的试验研究J.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25(10: 19451950. ZHU He-hua, YAN Zhi-guo, DENG Tao, et al. Testing study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uff, granite and breccia after high temperaturesJ. Chinese 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