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良反应通讯(第17期)080423_第1页
药品不良反应通讯(第17期)080423_第2页
药品不良反应通讯(第17期)080423_第3页
药品不良反应通讯(第17期)080423_第4页
药品不良反应通讯(第17期)08042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通讯2008年4月 关于在全国开展反兴奋剂集中宣传活动的通知 食药监办20086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局):为了积极配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安部等8部门开展的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从即日起至2008年10月底,在全国组织开展反兴奋剂集中宣传活动,并将4月24日至4月30日定为反兴奋剂宣传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工作任务和目标在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小组的组织协调下,积极开展兴奋剂专项治理的正面宣传,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反兴奋剂的有关法规和工作部署,宣传合理使用反对滥用兴奋剂的科普知识,组织报道专

2、项治理取得的成效,展示中国政府反兴奋剂的坚强决心和有力措施,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营造一个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舆论环境。二、分阶段宣传重点按照兴奋剂生产经营专项治理工作的实施步骤,配合三个阶段的重点任务开展宣传活动。(一)全面治理阶段的宣传(即日起5月31日)组织力量集中精力办好反兴奋剂宣传周活动。1通过新闻发布会、新闻通气会等形式,组织媒体大张旗鼓地宣传8部门兴奋剂专项治理的部署,做好政策解读和专题访谈。2组织全国各零售药店张贴反兴奋剂宣传海报,北京及奥运协办城市零售药店要在店内明显位置摆放反兴奋剂宣传展板。宣传海报和展板由国家局统一设计制作下发。3组织有关学会、协会等力量,进社区、学校等

3、开展反兴奋剂科普宣传,发放张贴反兴奋剂科普资料。国家局负责设计编印有关资料并向各地提供部分张贴画及宣传折页。(二)重点督查阶段的宣传(6月1日7月26日)1根据各地对专项治理工作的全面检查,组织媒体报道各地取得的阶段性成果。2根据8部门对重大案件的查处情况,有重点地曝光一批典型案例,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三)巩固提高阶段的宣传(7月27日10月底)1组织相关媒体,深入各地采访,报道专项治理取得的成果。2对全国的专项治理情况进行总结报道,特别是对各地在治理中总结建立起的长效机制进行系列报道。三、几点要求(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兴奋剂专项治理是当前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新闻宣传工作要全力配合。各地

4、要由一名分管局领导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积极参加宣传周活动和其他新闻宣传工作,对宣传工作精心设计,精心组织,注重效果。要加大宣传的投入。(二)广泛动员,大造声势。各地要注重发挥药学会、医药协会、大专院校等有关专家的作用,利用系统内报刊采编队伍的力量,组织宣讲队伍进社区、进学校、进乡村开展宣传活动。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形式开展立体宣传,通过通俗的内容,生动的形式广泛宣传反兴奋剂知识,营造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三)加强沟通,上下一致。新闻宣传活动要在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协调下进行,要注意全面宣传食品药品监管、公安、工业和信息化、卫生、海关、工商、体育等部门的联合行动和工作成效。各地要在

5、做好本地区新闻宣传工作的同时,做好接待中央主要媒体的采访报道任务。对于重大选题的新闻宣传活动要及时与国家局新闻办公室沟通。国家局新闻办联系人:申晨赵笑梅电话:8833140688331408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二八年四月十五日各病区12、1、2三月处方主要指标一览表此表依据处方管理办法中要求,随机抽取某一时段内各病区门诊、出院带药处方各30张,麻醉处方20张进行分析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后汇总如下。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门诊处方(包括新特)主要指标一览表病区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使用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备注综合一科2.

6、40 0.0%14.1%42.0%100.0%902.58 12月份综合三科2.10 0.0%0.0%43.8%100.0%577.40 12月份腹腔镜科1.30 0.0%18.4%71.0%100.0%341.30 12月份胆道二科1.70 0.0%2.0%78.0%100.0%308.81 12月份特需治疗科2.30 0.0%8.7%61.0%100.0%1080.13 12月份中西医科1.80 0.0%10.0%76.4%100.0%724.99 1月份胆道一科1.30 0.0%0.0%64.1%100.0%457.56 1月份肝外一科2.90 0.0%0.0%80.2%100.0%66

7、2.74 1月份肝外二科2.50 0.0%0.0%80.0%100.0%795.83 1月份肝外三科2.40 0.0%3.3%86.0%100.0%509.34 1月份消化内科2.10 0.0%0.0%28.6%100.0%243.82 2月份肿瘤综合科2.27 0.0%0.0%38.0%100.0%461.82 2月份介入一科1.80 6.0%23.0%27.0%100.0%465.81 2月份介入二科1.83 0.0%6.7%67.3%100.0%481.98 2月份超声介入科2.30 0.0%6.7%43.0%100.0%857.93 2月份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出院带药处方主要指标一览表病区

8、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使用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备注综合一科3.20 0.0%0.0%52.0%100.0%533.72 12月份综合三科3.00 0.0%0.0%49.0%100.0%574.50 12月份腹腔镜科2.40 0.0%0.0%87.5%100.0%537.01 12月份胆道二科3.00 0.0%1.1%100.0%100.0%175.53 12月份特需科3.30 0.0%1.0%80.0%100.0%832.88 12月份中西医科2.80 0.0%3.0%94.0%100.0%1089.55 1月份胆道

9、一科2.70 0.0%0.0%95.0%100.0%596.27 1月份肝外一科3.30 0.0%0.0%100.0%100.0%447.87 1月份肝外二科2.83 0.0%0.0%100.0%100.0%470.91 1月份肝外三科2.70 0.0%0.0%98.8%100.0%461.14 1月份消化内科2.10 10.0%20.0%82.5%100.0%451.68 2月份肿瘤综合科2.30 0.0%0.0%97.0%100.0%363.99 2月份介入一科2.97 0.0%0.0%92.0%100.0%725.09 2月份介入二科2.90 0.0%0.0%87.5%100.0%414

10、.41 2月份超声介入科2.63 0.0%0.0%91.0%100.0%751.78 2月份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麻醉处方主要指标一览表病区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抗菌药使用百分率注射剂使用百分率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备注综合一科10.0%55.0%100.0%100.0%1.10 12月份综合三科10.0%50.0%100.0%100.0%3.80 12月份腹腔镜科10.0%50.0%100.0%100.0%0.90 12月份胆道二科10.0%75.0%100.0%100.0%1.50 12月份特需科10.0%45.0%100.0%100.0%6.50

11、 12月份中西医科10.0%50.0%100.0%100.0%10.11 1月份胆道一科10.0%80.0%100.0%100.0%2.79 1月份肝外一科10.0%70.0%100.0%100.0%7.07 1月份肝外二科10.0%80.0%100.0%100.0%2.50 1月份肝外三科10.0%60.0%100.0%100.0%3.50 1月份消化内科10.0%25.0%100.0%100.0%3.57 2月份肿瘤综合科10.0%50.0%100.0%100.0%2.03 2月份介入一科10.0%45.0%100.0%100.0%15.87 2月份介入二科10.0%50.0%100.0%

12、100.0%14.82 2月份超声介入科10.0%45.0%100.0%100.0%7.43 2月份2008年1月-3月共收到不良反应报告9例。请各病区注意加强药品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应及时处理,减轻危害。2008年1-3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统计表序号药品名称途径药品不良反应名称例数1葡萄糖注射液+重组人生长激素静滴寒战12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静滴心烦13碘海醇试验液静滴恶心、呕吐1,皮疹124甘露醇注射液静滴发抖15氯化钠注射液+茵栀黄注射液静滴风团16注射用三磷酸腺苷辅酶胰岛素+氯化钾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蜂窝状皮疹17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静滴静脉炎1,注射部位痒、发红12合计9

13、 静滴脂肪乳剂致过敏反应1例患者,男,71岁,因膀胱癌术后约半年,腰腹部疼痛持续加剧就诊,于2006年10月6日住院,住院号:10558。入院体检:T 36.5,P 75次/min,R 20次/min,BP 140/70mmHg。神清,精神差,颈软,皮肤粘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哕音,律齐,无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无压痛,双下肢不肿,导尿管通畅,余无特殊。腰椎CT示:腰椎间盘突出。既往有糖尿病史。诊断为:膀胱癌术后;腰椎间盘突出;2型糖尿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家族药物过敏史不详。入院后给予脱水、止痛、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疼痛缓解。后经上级医院复查,确诊为膀胱癌术后腹腔转移。遂行局部

14、放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解柏油样黑便等消化道损伤症状。查:T 36.5 ,BP 95/55 mmHg。实验室检查:RBC 2.57×1012·L-1,WBC 8.45×109·L-1,Hb 68g·L-1。考虑病人晚期膀胱癌腹腔转移,为严重消耗性疾病;同时放疗引起消化道损伤,病人饮食差,营养状况极度不良,患者既往有糖尿病史,遂约请内分泌专家会诊,决定给予低糖、高能量药物脂肪乳、优质蛋白治疗,以补充营养物质,并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用药情况:30脂肪乳注射液250 ml,ivd qd;5葡萄糖注射液250ml+胰岛素4U+10氯化钾5

15、 ml,ivd qd;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止血敏3.0g+维生素K1 20 mg,ivd qd;20白蛋白注射液50 ml,ivd qd; 吗啡缓释片30 mg,po bid。12月12日上午8时20分,开始给予30脂肪乳注射液250ml(西安力邦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609052),ivd qd,滴速控制在2030滴/min,约3min,患者即出现面色潮红、头痛、心悸、恶心、呼吸急促。立即停止输注,查:BP160/90 mmHg,P 110次/min,并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iv,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ivd qd,约5 min,患者症状逐渐缓解。待症状缓解后,继续

16、使用其他药物未再出现反应。分析:该患者为首次使用脂肪乳,用药当天为第1组液体,未并用其他药物,在滴注前也未使用其他药物;患者在用药前未食用可疑致过敏食物,也未接触可疑过敏源,可以排除食物与环境因素;用药时出现的反应与自身病情的进展无关联性;同时出现不良反应较为急骤,立即停止输注并经紧急处理,症状逐渐缓解;加之症状缓解后继续使用其他药物,未再出现反应,因此可明确判断该病例为脂肪乳所致的不良反应。讨论脂肪乳注射液是一种胃肠外高能量补给药,其主要成分为注射用大豆油、卵磷脂及甘油。临床上常用于经口服途径不能维持和恢复正常必需脂肪酸水平的病人,以保证极度衰弱的病人的能量供应。在临床使用中有出现类过敏症状

17、的报道,其机制可能为药物激活补体系统所致或由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或嗜硷性细胞,使释放出血管活性物质而形成。脂肪乳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也与滴速过快有关,长时间大量输注可引起循环超负荷综合征。因此脂肪乳注射液滴注速率及剂量应根据患者脂肪廓清能力来调整。现已探明脂肪乳剂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引起体温升高,偶见发冷畏寒以及恶心、呕吐,而出现即刻和早期副作用较为罕见,其特点为发生不良反应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提请临床上在使用脂肪乳注射液时要注意密切观察病人,并严格控制滴速,以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脂肪乳注射液不良反应不仅仅与滴速过快有关,而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 。对体质极度衰弱的老年患者,应严格掌握用药适应

18、证,并高度警惕可能发生的过敏反应。必要时于滴注前可预先抗过敏处理,或酌情选用其他肠外营养制剂,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转载自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年第16卷第4期 如何判断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即是“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有害反应。如何判断药品不良反应? 1、发生可疑不良反应,首先看药品说明书是否注明,如果已经明确注明,则可能性较大。 2、根据用药时间顺序来判断。 (1)在数秒至数分钟内发生:如有的做皮内试验后,针头尚未拔出,过敏反应即已发生,病人很快出现灼热、喉头发紧、胸闷心慌、脸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神志昏迷,需立即抢救。 (2)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发生:如固定性红

19、斑常发生在同一部位,呈紫红色圆形或椭圆形,常有水疱,伴有发热等症状。 (3)在半小时至两小时内发生: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4)用药后12周发生:如多形红斑常在用药后27日出现;剥脱性皮炎、大疱性表皮松懈型药疹大都在10日后发生;洋地黄反应与利尿剂引起的水肿也多在12周后出现。 (5)停药后较长时间发生:如链霉素导致的耳聋,常在停药后6个月出现。抗癌药白消安引起的肺部病变常在用药后1年以上才出现。氯霉素、保泰松所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也有类似的情况。 3、根据具体症状来判断。一般而言,药品不良反应不同于原有疾病的症状,如阿司匹林、消炎痛等引起的哮喘,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导致的耳聋,以及青霉素、碘

20、制剂等酿成的过敏性休克。但也有相同者,如可乐定、甲基多巴等降血压药,若长期应用后突然停用,会造成血压骤升、心率加速,甚至出现颅内出血,需立即抢救;又如贸然停用心得安,对心绞痛病人会引起较用药前更为严重的症状,常在夜间突然发生,且造成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甚至发生严重的心肌梗死,有死亡危险。 4、是否有再激发现象。即再次用药是否会发生同样的反应。 -转摘自临床药师论坛用药须知能致QT间期的延长的药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大量的药物由于存在延长QT间期的副作用而被迫从市场撤出或使其应用范围受限制。如果在调节心率至正常水平后,仍存在450毫秒以上的滞留时间则认为QT间期延长。药物引起的QT期间延长可能是由于

21、心脏的钾离子通道阻断,并导致致命性的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截止2005年6月,不良反应咨询委员会就已经接收到了140份关于QT间期延长的报告和/或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其中7份致死。在报告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索他洛尔(25份),西沙比利(17份),氯氮平(14份),胺碘酮(12份)和红霉素(12份)。这些物质主要通过细胞色素(CYP450)酶代谢。其他的,与QT间期延长相关的非药物因素包括:女性、年龄大、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心脏局部缺血和电解质紊乱。药物的相互作用也是QT间期延长和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的一个重要原因,即使是在没有疾病隐患的健康人群中。这种相互

22、作用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指两种或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每种药物都有延长QT间期的作用,例如同时服用表格中的两种药物。当长期服用抗心律不齐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或抗抑郁药物后又在短期内加服诸如抗生素之类的药物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出现这种问题。第二类药物的相互作用主要是指延长QT间期的药物与其他药物的伴随服用,后者会阻滞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有利于第一类药物肝代谢),因而可以提高药物浓度。通常服用的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包括: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抗逆转录病毒,唑类抗真菌药物,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以及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处方医师应意识到可能的药物间相互作用,并尽可能运用无药物相互作

23、用的替代疗法。影响QT间期的延长的一些药物抗生素抗心律不齐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真菌药物抗疟药抗抑郁药物克拉霉素 阿奇霉素 红霉素 罗红霉素 甲硝唑 莫西沙星奎尼丁 索他洛尔胺碘酮 丙吡胺 普鲁卡因胺利哌酮氟 奋乃静 达哌啶醇 氟哌啶醇 硫利达嗪 匹莫齐特 氯氮平 奥氮平氟康唑酮康唑甲氟喹氯喹阿米替林 丙咪嗪氯米帕明 度硫平多塞平-转摘自临床药师论坛重点药物监测中方专家认为肝素钠不良事件的直接原因尚不能最终确定为“类肝素物质”所致 2008年4月21日,在美国参加肝素钠问题国际研讨会的中方专家在华盛顿接受媒体采访,根据目前掌握的有关肝素钠不良事件报告数据及不良事件相关性研究等信息,中方专家认为,在美国等国家发生的肝素钠不良事件的直接原因尚不能最终确定为“类肝素物质”所致。2008年4月17-18日,在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召开了有美国、澳大利亚、丹麦、德国、法国、中国等12个国家和欧洲药典会(EP)专家参加的肝素钠问题国际研讨会,据中方参会专家反映,研讨会上,专家就不良事件进行了讨论,根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通报的新的检测方法发现部分产品中含有类肝素物质-“多硫酸软骨素”。目前,除美国和德国外,其余国家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病例报告。美国FDA流行病学专家在研讨会上通报了疑似62例死亡病例与使用肝素钠产品有关,但这些病例来源均为自发不良反应报告系统,报告病例未经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