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桂柳1号在广西合浦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_第1页
甘蔗桂柳1号在广西合浦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_第2页
甘蔗桂柳1号在广西合浦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_第3页
甘蔗桂柳1号在广西合浦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_第4页
甘蔗桂柳1号在广西合浦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物生产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甘蔗桂柳1号在广西合浦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高糖栽培技术广西合浦县濒临北部湾,属南亚热带气候,适合甘蔗生长,糖料甘蔗种植面积较大,是合浦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四大主导产业(水产、蔬菜、水稻、糖料蔗)之一,近年来每年糖料甘蔗生产面积都达25.5 万亩以上,2012 年达 27 万亩,亩平均产量 4.7 t,总产达 127 万 t,是广西甘蔗主产县之一。但是,由于当地甘蔗生产的当家品种新台糖 16 号、22 号等种植时间已长达 10 多年,近年来其农艺性状明显退化,产量和含糖率下降、抗寒抗旱性能力均表现较差。为降低长期以来以新台糖系列品种为主导,甘蔗生产品种单一的技术风险,通

2、过引进推广适合本地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的高产高糖新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提高甘蔗单产和蔗农收入,农业部门于 2008年开始引入桂柳1号甘蔗新品种在合浦县试种,并获得成功。2010 年后推广面积迅速扩大,2011/2012年推广面积达 4.5 万亩,2012/2013 年推广面积增加到 7.2 万亩,占全县甘蔗种植总面积的 26.7%,成为当地甘蔗的主栽品种之一。我们根据农业部门多年来的田间试验和示范结果,对桂柳1号甘蔗品种及配套高产高糖栽培技术进行探讨和总结,旨在进一步发挥桂柳1号甘蔗品种的增产增糖潜力,提高糖料甘蔗的产量和品质,增加种植效益,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财政收入增长,推动高产、高糖、高

3、效“三高”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一、品种来源桂柳1号是广西柳城县甘蔗研究中心培育的甘蔗品种,亲本品种来源是 CP72/1210×ROC22。2010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二、种植表现(一)产量高桂柳1号在合浦县种植产量表现,在肥力中上的低架地块种植,一般亩蔗茎产量可达 6.58.0 t,高产的超过 8.5 t,如 2012 年西场高产示范区验收 3 块桂柳1号新植蔗高产示范田,面积 6.6 亩,总产56.76 t,亩平均蔗茎产量 8.6 t,比邻近田块相同管理水平的当地甘蔗当家品种新台糖 22 号(亩平均蔗茎产量 7.5 t)增产 1.1 t,增产率达 14.7%。在肥力中下的

4、高架地块种植,一般亩产也可达 5.06.5 t, 比新台糖 22 号增产 6.0%左右,高产的田块增产率超过10%。(二)株型好桂柳1号甘蔗蔗茎直立均匀,株型紧凑适中。植株较高,11 月中旬植株高度可达 3 m 以上,最高可达4 m 以上。中到大茎,平均茎粗 2.7 cm,有利于提高砍收效率;茎内容充实,不空心或蒲心,单茎重较高;无生长裂缝和木栓斑。蔗株节间长,一般节间长度可达 2023 cm。叶型较窄,叶厚;叶片稀疏,间距大;叶姿挺立,在上部 1/3 处微弯,在空间分散性好;脱叶性能良好,老叶自动脱落;通风透光性强,更利于光合作用强度的增强,也有利于收获。(三)长势旺桂柳1号甘蔗发芽出苗早、

5、苗势强,拔节早,分蘖力中等,成茎率高。长势旺盛,不早衰,大田群体生长表现为叶色浓绿,在大伸长期每天伸长 2.53.5 cm以上,生长整齐度好,能充分利用前期和中期光、温、水资源夺取高产、高糖,这也是决定桂柳 1 号高产最重要的因素。(四)品质优桂柳 1 号早熟,蔗糖分含量较高,从 10 月份开始成熟,10 月下旬蔗糖分即可达 15%以上,可达到工艺成熟标准。 11 月至次年 2 月底蔗糖分含量可达1619%,比新台糖 22 号高 1.5%以上。(五)抗逆性和适应性强桂柳1号抗寒性明显优于新台糖 22 号,宿根性好,每造宿根蔗发株数比宿根蔸茎数多 23 倍以上。抗旱性与新台糖 22 号相当。抗倒

6、性强,抗台风折断,有利于发展机械收获。 对黑穗病抗性中等。抗旱,适应性强,适宜旱地及一般肥水条件的蔗地种植,尤其是在旱坡地种植更能发挥比较效益。三、栽培技术(一)整地、开蔗植沟1. 深耕整地 据田间试验和调查,进行机械化深耕深松与传统人畜力耕作相比,平均亩产量可增1.6 t,可节约成本 260 元以上,增产增糖效果十分显著,是提高糖料甘蔗单产和含糖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蔗农收入的有效措施。因此,播种前最好用旋耕机械深耕深松,耕地深度为 4060 cm,深松深度达 3040 cm,要求达到耕作层深、松、碎、平,创造良好的保水、保肥、透气和增温的土壤条件,以利于甘蔗的发

7、芽和根系的生长。2. 开蔗植沟 提倡“深沟浅植”,一般按行距 90110 cm 开蔗植沟,要求沟深 2530 cm,沟底宽 2025 cm,沟底平整,土壤要细碎松软。水田肥水充足,种蔗行距可适当加宽,同时要注意开好排水沟防渍水。瘦、瘠的旱坡地种蔗行距可适当窄些,以增加蔗地的单位面积有效茎数和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而达到高产。(二)施足基肥甘蔗是高产作物,需肥量大,要施足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 要将甘蔗全生育期所需的磷肥、50%的钾肥和 20%的氮肥作为基肥。施用量:有机肥一般每亩施 7501 000 kg,化肥一般每亩施氯化钾 1520 kg、尿素 10 kg、钙镁磷肥 75

8、100 kg。 建议施用甘蔗配方专用肥代替其他无机化肥。化肥应均匀施放在种植沟内,然后将肥料与土壤拌匀后再下种;有机肥在施用前与磷肥拌匀,并淋泼大粪水进行堆沤 15 d 以上待腐熟后施用,临用时再加钾肥拌匀。(三)种茎的选择和处理1. 种茎的选择 选择生长健壮、新鲜、无病虫害、品种纯正的短小蔗茎作种。一般选用植株稍部4060 cm 的尾茎为好。2. 种茎的处理 用利刀把蔗种砍为 2 芽 1 段 ,尽量砍平直、不破裂。然后进行种茎消毒,目的是防止因蔗种斩种后造成的切口被凤梨病和赤腐病菌侵入,而引发烂芽、烂种。方法:采用 50多菌灵或苯来特或托布津,100 g 对水 100 kg,浸种 10 mi

9、n,或 50代森锌 50 g 对水 200 kg,浸种 5 min。(四)适时播种和合理密植1. 播种期 立春至春分(23 月)下种,3 月中旬前完成种植。2. 播种量 一般每亩播种量是 3 5004 000 段双芽苗。3. 播种方法 下种时种苗要与土壤紧贴,芽向两侧。种茎按双行品字形排列,两行种茎之间距离8 cm 左右,各段种茎顶端的距离可根据种苗节间的长短和播种量适当调整。摆放好种茎后,亩用 3%呋喃丹 56 kg 或福戈 40 g 或度锐 40 ml 拌肥撒施在种植沟内,然后覆盖 35 cm 肥土,防治地下害虫。盖土后 1 周内,每亩选用除草剂阿特拉津 300 g 加乙草胺75 ml,对

10、水 5060 kg 喷雾防除杂草危害。(五)田间管理1. 苗期(1)查苗、补苗 查苗补苗应在蔗苗具有 34 片叶时进行为宜,选择在雨后或土壤湿度较大时移补,并淋定根水。(2)出苗期防旱防渍 遇干旱气候,应及时灌跑马水或淋水抗旱,防干旱影响出苗;雨后须注意排水防渍,防渍水致土壤缺氧造成烂种烂芽。(3)施攻苗肥 当幼苗长出 34 片真叶时,每亩施尿素 58 kg 作攻苗肥,最好每亩施腐熟人粪尿1 0001 500 kg,要注意弱苗多施,以达到苗匀、苗壮。并结合施肥进行中耕小培土 1 次。2. 分蘖期(1)追施攻蘖肥 基肥和攻苗肥比较充足、幼苗生长比较旺盛的地块,可在植株长到 78 片真叶时施 1

11、次壮蘖肥。基肥不足,攻苗肥又不多,蔗苗生长不良的地块,攻蘖肥可分两次施用,第一次在分蘖初期,即主苗具有 56 片真叶时进行,每亩施尿素 5.07.5 kg 或淋粪水;第二次在分蘖盛期,即主苗有 1011 片真叶时施用,每亩施尿素 78 kg 或淋粪水,然后覆土盖过肥料。(2)排灌 甘蔗分蘖期需水比苗期稍多一些,一般保持土壤持水量的 70左右为宜。 土壤湿润、养分充足,有利于甘蔗的分蘖,而过旱或水分过多,会影响甘蔗的分蘖和生长,因此,应注意雨后排除渍水。3. 伸长期(1)重施攻茎肥 攻茎肥可分作两次进行,第 1次在伸长初期即株高 7080 cm 时施用,宜重施,亩可施尿素 1020 kg;第 2

12、 次在伸长盛期,即株高 l m以上时,亩施尿素 7 kg 左右。(2)大培土 大培土有利于保肥、促进根群生长、抑制后期分蘖、增强抗倒伏能力和方便排灌等。做法:先剥除蔗株基部枯叶及间去无效分菜,接着施攻茎肥,然后把行间畦沟加深,把碎土覆盖蔗株基部,填满蔗株基部的丛间,促进蔗株发株。(3)灌溉与排水 甘蔗伸长期是一生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如遇干旱,则植株矮小,节间缩短而减产。因此,宜保持土壤湿润,一般以保持土壤持水量 80为宜。4. 后期(1)灌溉和抗旱 土壤干旱、水分不足时应进行灌溉,但在收获前 1 个月应停止灌溉, 以促进甘蔗成熟。(2)剥除枯叶 剥除枯叶以改善蔗田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成熟和减少病虫害,便于收获。(3)防除灾害 要做好防倒伏、防鼠害工作;后期秋高气爽易引起火灾,也要注意防止火灾发生。要尽可能在严重霜冻来临之前,大部分原料蔗入榨,以达到高产高糖的目的。(六)病虫害防治危害甘蔗的主要害虫是蔗螟、蓟马和绵蚜虫等。蔗螟虫可用杀螟松、度锐、福戈、康宽等防治;蓟马可用蓟马净、敌敌畏等防治;绵蚜可用吡虫啉、抗蚜威、氧化乐果等防治。危害甘蔗的主要病害是凤梨病、稍腐病、 黑穗病等。 凤梨病可用多菌灵 500 倍液浸种5 min,稍腐病可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防治,黑穗病主要选用无病种苗栽培,发现病株即及时拔除,集中烧毁。四、收获10 月下旬以后,桂柳 1 号甘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