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东海县2013中考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3号卷)-语文_第1页
江苏东海县2013中考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3号卷)-语文_第2页
江苏东海县2013中考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3号卷)-语文_第3页
江苏东海县2013中考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3号卷)-语文_第4页
江苏东海县2013中考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3号卷)-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苏省东海县2013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命题比赛(第53号卷)1、 积累·运用。(3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题目。(7分) 读书是一种妙不可言的精神之旅,尺幅之中,畅游三山五岳;片刻之间,淘尽千年cng( )桑。善于读书者,不仅可以领略大千世界的无限风光,而且能够用书籍为生命导行,成就人生的精采篇章,有书的日子,犹如置身于五彩斑澜的世界,芳香qìn( )人,心潮激荡;而无书的生活,则仿佛 , , 。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相约与书同行,在博览群书的过程中采xié( )人类智慧的花朵,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吧! 【原创试题】(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原创

2、试题】(2)画波浪线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2分) (3) 请仿照前面的句式,将 续写完整。(2)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的是( )。(3分)A. 这一别具匠心的设计,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B. 对于各种网络游戏,一些年轻人沉溺其中,乐此不疲,浪费了不少宝贵的青春时光。 C. 得到朋友的鼓励与支持,她勇敢地走向赛场,成为当天最耀眼的一颗明星,真是相得益彰啊。D. “最美妈妈”挺身而出,接住生命,用行动为爱心画出了最美的轨迹。3.下列句子中,表意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A.阅读课上,我们讨论并阅读了高尔基的童年,感触很多。B.“最美妈妈”张丽莉在生死考

3、验关头,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用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用生命诠释了师爱的真谛。C.“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大面积从新学年开始使用。D.金牛公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设施齐全,是群众休闲娱乐的宜居地。【原创试题】4.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作品。(10分)(1)君问归期未有期, 。 (李商隐夜雨寄北)(2) ,背灼炎天光。( 观刈麦)(3)受任于败军之际, 。(诸葛亮出师表)(4)纸上得来终觉浅,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5)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今夜月明人尽望, 。(王建 )(7)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

4、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 。5.名著阅读题。(7)(1) 骆驼祥子中祥子在实现愿望的过程中经历过“三起三落”,请简要概述。(3分) (2) 鲁迅朝花夕拾中提到“衍太太”,“我”为什么不喜欢“衍太太”?(4 分) 2、 理解·感悟(60分) (1)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67题。(5分)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 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6.这首诗用“草色遥看近却无”来描写早春,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把该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3分) 7.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原创试题】(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811题。

5、(13分)(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苦此。(乙)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

6、,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王嘉拾遗记 【注】任末:人名。笈:书箱。或:有时。庵:茅草小屋。荆:这里指荆的枝条。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悦:敬佩。易:交换。8.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盖 余 之 勤 且 艰 苦 此 夫 人 好 学9.解释句中加点字。(4分)媵人持汤沃灌( ) 皆被绮绣 ( )负笈从师 ( ) 净衣易之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录毕,走送之: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 11.甲

7、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给了你哪些启示?(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4题。( 9分)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秦牧 爱美是人类的天性。对于爱美天性的任何禁钢是全没道理的。劳动人民最有权利追求美。因此,我们有理由这样说:朋友们,勇敢地追求真正的美吧! 一个人堂堂正正地生活,他注意修饰仪容有何不可?他注意衣着的材料、款式,有何不可?或者,他爱染掉白发,他希望除去雀斑,她爱在鬓上插一朵花,在胸前别一个小饰物,有何不可?这些人完全可以不顾多嘴多舌的人的无聊议论,勇敢地追求这种正当的美。 契诃夫说:“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心灵。面貌、衣裳。”正当地追求这一切美都是合理的。 自然,我们也应

8、该告诉人们,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其他的一切美,离开了这个基础,就会黯然失色。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灵魂美,即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之美。托尔斯泰说:“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不知道读者们有过这样的经验没有?一个外表很美的人,当你发现他的灵魂十分龌龊的时候,那人给人的美感就渐渐消失了。相反的,一个外表丑陋的人,如果我们一旦发现他具有崇高的心灵,并且行为又很高尚可敬的话,我们就会渐渐忘记他的丑陋,甚至觉得他变得好看起来。在中国,晏婴、包拯这些人,在外国,贝多芬、托尔斯泰这些人,他们的长相谈不上漂亮,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灵

9、美,却连带使人感到他们整个人漂亮起来。 古代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最美的猴子与人类比起来也是丑陋的。”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美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的外表。”这些话是说得很有道理的。 有些钻研学术到了忘我境界的科学家、思想家,不修边幅,头发胡须都很蓬乱,甚至对随身衣物也常常忘记了这一件,丢掉了那一件。爱美的天性在这些人身上仿佛体现不出来。其实不然,他们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的,为了更高度地发挥心灵美、行为美,而把仪态美、装饰美在某段时间里暂时搁在一边罢了。这些不修边幅的人,他们能够给人以不寻常的美感,正是他们的心灵美在灼灼闪光的缘故。 饱满的智慧和丰富的学识

10、,也能使一个人的仪表美好起来。你从一个思想家的脸孔和一个类人猿的脸孔或者从一个学者和一个流氓脸孔的比较中就可以很快发现这一点。我以为仪表、衣着、装饰的美好固然可以给人以美感,而心灵的美、智慧的美。行为的美所激发起的人们的美感,总是会比前者强烈得多。外表美的缺陷可以用内心美来弥补,而心灵的卑污丑恶却不是外表美可以抵消的。12. 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说的“真正的美”是指什么?(2分) 【原创试题】 13.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作分析。(4分) 14.读了本文后,你对“真正的美”是怎样理解的,请结合现实和自己的实际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3分) (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5

11、分) 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面对环境的恶化,科学家都鼓励人们过低碳生活。那么,什么是低碳生活呢? 低碳生活涉及碳足迹,碳足迹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碳耗费量,是测量某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因每日消耗能源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对环境影响的一种指标。第一碳足迹是因使用化石能源而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一个经常坐飞机出行的人会有较多的第一碳足迹,因为飞机飞行会消耗大量燃油,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第二碳足迹是因使用各种产品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费一瓶普通的瓶装水,会因它的生产和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而带来第二碳足迹。碳足迹越大,说明你对全球变暖所要负的责任越大。碳足迹越小,说明你对环境的保护做出的贡献越大。

12、 就个人而言,每个人可以从自我做起,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尽量减低碳足迹,选择低碳生活。例如,少开一天车,少吃一顿肉食大餐,少用一次性筷子,少开一盏灯等等,都可以减少碳足迹;甚至用餐做菜时选择烹饪方式也可以减少碳足迹。以土豆为例,用烤箱烘烤土豆产生的二氧化碳比用锅煮的要多,而用锅煮产生的二氧化碳又比微波炉做产生的多。所以,用微波炉做土豆就是一种更好的低碳生活。另外,棉布衣服与化纤衣服,爬楼梯与坐电梯,走路与开车等等,都是前者是低碳生活,后者是高碳生活。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所以应当选择棉布衣服。在家居用电上,使用风电或水电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碳排放会比使用热电低。在

13、交通出行方面,小排放量汽车在同距离时碳排放量较少,应大力推广小排量节能环保型汽车。尽管低碳生活值得提倡,但是,由于工作需要或其他原因,人们不时会进入高碳生活。这时就应当对自己的高碳生活进行补偿,这种补偿就是碳中和。碳中和指的是,人们可以计算自己日常活动(生产)直接或间接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过高,则可以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或者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个人付款给专门企业或机构,由他们通过植树或其他环保项目抵消大气中相应的二氧化碳量,以达到降低温室效应的目的。可以说,碳中和就是人们对自己高碳生活的补偿。因此,人类的低碳生活处处可为。15.本文围绕“低碳生活处处可为

14、”谈了哪几个方面?请简要概括。(3分) 16“生产化纤衣服要消费更多的石油和能源,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一句中为什么连用两个“更多的”?(4分) 17第段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18. 从全文看,文章主要内容是介绍“低碳生活”,但为什么还要谈“高碳生活”? (4分)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3题。(18分) 牵手 女儿很小的时候,带他出门,总是伸一根食指让她紧紧牵住。那时的女儿多小啊,脑袋刚刚齐到我的大腿,走路深一腿浅一腿趔趔趄趄,小小的胖手攥住我的食指,不要命地抓着,那真是甩也甩脱,割也割不掉,不知道那只小手哪来那么大的劲道,我的一根食指对她来说还是庞然大物

15、呢。稍大的时候领她上街,牵手已经不够了,牵手之后还要用她的胳膊勾住我的小臂,结结实实的一步不落,仿佛生怕稍不留意我就会从她的身旁逃之夭夭。我觉得小臂被他勾拉得像要脱臼,甩动不灵也妨碍走路,我会冷不防地用劲,从她胳膊里怀抱里抽出自己的手。她“嗷”的一声扑上来,仍然是不屈不挠地抓住,而且比刚才更加用劲。后来我就怕带她上街,或者喝令她去牵爸爸的手。她牵爸爸的手也是一样全心全意,她爸爸让她牵着,也会一脸陶醉和幸福。女儿现在已经十三四岁了。十三四岁的女儿人高马大,我们两并排走路,我不穿高跟鞋比她矮一个头尖。人高马大的女儿出门依旧牵着我的手,但不是攥住我一根食指了,是把我的食指中指无名指捏住一排,而后囊括

16、进她的掌心。我说不行,你太大了,你看街上有没有这么大的女孩子还牵妈妈的手的?她“嗯”一声说:“我想牵!”我试图甩脱她,一次两次,三次四次,但她固执地不让我的手滑开。她的手劲多大啊!我的指骨在她掌心里酥麻酥麻,只要她再加一把劲,我就会叫唤出声,可我内心也喜欢这种指骨酥麻的感觉。我不知道女儿牵我的手要牵到什么时候,今生今世我们的手还会不会分开,我嘴里说着:不要,不要!我心里默念着:牵吧,牵吧,我的孩子!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天经地义。女儿把她的手交到我的手里,她就把她的一切都交给我了:在她满十八岁之前,她无忧无虑,因为忧虑有妈妈担着,荆棘由妈妈去砍,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

17、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谁让我是妈妈呢?她的手不交给妈妈还能够交给谁呢?妈妈生来就是牵着孩子走路的。可是妈妈老了之后,你还能这样紧紧牵住妈妈的手吗,我的孩子?跟现在你把一切交给妈妈一样,那时候妈妈也该把一切都交给你了。从前,你交给妈妈的是花朵儿一样的身体,诗一般梦一样的年华;以后妈妈却要回馈你一段枯萎皱缩的躯干,一个琐碎不堪的灵魂,到那时候,你会牵我的这只手吗,我的孩子,我的女儿?18. 题目“牵手”有什么含义?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理解。(2分) 19. 文中有三次女儿牵着妈妈的细节描写,请简要概括出来,并说说这些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20. 请结合上下文,简要说说你

18、对下面两个句子的理解。(4分)(1) 妈妈牵女儿的手天经地义,女儿牵妈妈的手地久天长。 (2) 给她一把毒药,她会不眨眼地当糖吞下,领她走上悬崖,她会一步不落紧紧跟着。 21. 试概括说说文章最后两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原创试题】 22.请以作者的身份写一段话,表达对文中母亲的深深情意。(不少于70字)(4分) 三.表达·交流(60分) 23. 背着沉重的行囊,走向未知的远方。心中再次想起,家人的嘱咐和叮咛。出门在外闯荡,好男儿志在四方,苦尽甘来,证实了勇者为强。外面的世界风风雨雨又怎样,心里有梦就可以飞翔。请以“带着梦想飞翔”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9、;立意自定,字数600字以上;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不要套作,不得抄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积累·运用。(30分) 二、理解·感悟(60分)6.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近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3分)7.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2分)8.盖 余 之/ 勤 且 艰 若 此 夫 /人 好 学 (2分,每处1分)9.热水 “被”通“披”,穿着。 书籍 交换 (4 分,每处1分)10.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光

20、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 (4分,每处2分)11.都表现了人物勤学好问和求学不怕险阻的精神。启示:言之有理即可。(3分)附拾遗记 译文:“任末14岁时,就背着书籍拜了很多老师,不怕艰难险阻。他常说人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凭什么去完成一番事业。他贫穷无家,有时没有宿处,只在树下搭一个草棚,把荆棘削成笔,用树汁当墨水。夜晚在月光下看书,没有月光的日子就点燃枯草杂木照明。平日里每当读书有体会时,便把心得写在衣服上,用来记录他的事情。跟他学习的人都佩服他能刻苦勤学,为了要研读他写的心得体会,他们经常轮流用干净的衣服跟他交换。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生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

21、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13. 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2分)14. 对比论证,论证了心灵美,以及由它产生的一切行为美是最高尚的美 ;举例论证,论证了人美在灵魂;道理论证 ,论证了人要注重心灵美。(写出论证方法得1分,分析得1分,写出两种可得满分)(4分)14.心灵美是一切美产生的基础上,首先应正确理解美德内涵,再勇敢地去追求心灵美、智慧美、行为美,在此基础上追求其他的美。(言之有理即可)(3分)15.谈了三个方面:(1)从碳足迹谈什么是低碳生活;(2)个人日常生活可以减少碳排量,选择低碳生活;(3)面对高碳生活应利用碳中和进行补偿,降低碳排放。(3分)(每点1分

22、)16.两个“更多的”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它强调了与生产棉布衣服相比,生产化纤衣服将带来更多的碳排放。说明了生活中通过选择衣服也可以选择低碳生活。(4分)17.运用了举例子和作比较的方法。运用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例子,说明了生活中个人是可以选择低碳生活的;运用作比较的方法,让人们更具体,更明确地知道了那一种烹饪方式更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人们在生活中有效地选择低碳生活。(说明方法2分,作用2分)(4分)18.高碳生活是无法回避的,必须正视,因此写高碳生活是对前面低碳生活内容的补充,使文章内容更加全面、完整。高碳生活通过补偿可以降低碳排放,因此谈高碳生活有助于加强对“低碳生活处处

23、可为”这一认识的理解。(4分)3、 字面上是指女儿拉着妈妈的手,深一层是指女儿在母亲的爱和引导下成长。(2分) 4、 很小时是拉着母亲的食指;稍大时用胳膊勾住母亲的小臂;十三四岁还把母亲的手攥住自己的手心。 作用:写出了女儿在母亲的牵手中长大了,但仍然爱恋信任母亲。(6分,每点2分)5、 (1)爱女儿,扶住女儿是做母亲的天职;而女儿对母亲的牵手和依赖是永远不变的。(2)女儿对母亲有无比的信任。(4分,每点2分)6、 表达了一位母亲对女儿无尽的爱,愿为女儿付出一切,希望女儿永远爱恋和信任母亲。(2分)22.言之有理即可。(4分)三.表达·交流(60分)23.(60分)作文评分标准见下表。三、表达·交流(60分)24. (60分)作文,评分标准见下表。 A内容B语言C篇章评分细则一类卷(60-54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