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类试题解题思路_第1页
图表类试题解题思路_第2页
图表类试题解题思路_第3页
图表类试题解题思路_第4页
图表类试题解题思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图表类主观试题解题思路和技巧教案李小超一、试题特点1、反映当年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体现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是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关注的重点 问题2、 题型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一是设问。材料一般由“表题,23个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图饼式三种)、注释”三部分组成。3、 设问通常是由 23个小问组成。 第(1)问是: 表一、 表二分别 (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第(2)问是:表一和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第(3)问要求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根据材料设定的 其他问题。二、解题思路与技巧(解答图表题应做到三个“三” )1、三读:(1)读图表。图表一般是表格、饼状图和

2、柱状图,有标题、时间、项目、数据以及小字注等构成。 标题表明什么行业、什么部门、什么社会群体等单位的什么经济状态。它总揽和规定着表格的基本 内容。项目则把各种数据按照一定的类别划分开来,按照一定关系有序地进行排列。(2)读注文。图表下的注文对图表起着补充作用。是图表式主观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注文还对答 题思路有提示作用。(3)读设问。图表是为设问服务的,设问是命题测试意图的直接表示,带有很强的指向性和限制性。读设问,一要弄懂各问分别问的是什么,二要弄懂各问之间的内在联系。(当然要注意图表中具有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如图表中出现1978年我们应联想到改革开放,1997 年就联想到党的十五大。 200

3、2 年应联系到党的十六大。 )2、三比(1)纵向比较。对同一项目内的数据进行比较。它反映的是一事物自身变化发展的趋势。(2)横向比较。发现不同事物在发展过程中的差异性,加深对事物的认识发现新问题。这是创造 性思维的突出表现。(3)表与表之间的比较分析。图表与图表之间不是彼此孤立的,存在着一定联系。经过细心的比 较,抓住这个联系,我们就会产生新的认识。前几年的表格论述题基本上是一个表反映成绩,另一 个表明存在问题,两个表是互补关系。3、三到(1)由数字到术语。图表型主观题往往以数字来表达某种经济现象,在回答问题时必须用术语概括这一现象。(2)由现象到本质。我们必须在由数字到术语表述基础上,揭示出

4、本质。(3)由理论到实践。政治高考不仅仅考查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更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论指导下解 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三、训练与讲评1材料一:2005年至2008年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净出口对GDP贡献率(单位 )年份最终消费支出投资净出口2005 年38.237.724.12006 年38.742.O19.32007 年39.440.919.72008 年 1-9 月44.566.511注意:目前世界各国消费对GDP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 60%。2008年11月份我国出口下降2.2%,仓U 1999年5月以来的新低;进口下降 17.9%,创1995年1月以来的新低。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

5、对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有什么影响参考答案:2005年至2008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不断增大,但大大低于世界 平均水平;投资贡献率过大;2008年1 9月出口贡献率下降较快,特别是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显现,我国进出口双双转为负增长;进口增速下降得更快,说明我国国内需求大幅收缩, 经济已严重下滑。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影响是:消费不足,会削弱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使投资增长不能得到最终消费的支持;大 量投资将形成产能过剩,居民收入增长困难;净出口贡献率低,使得促内需保增长压力增大。2、30改革开放,30年风雨兼程,变化万千,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表一: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储畜存款余额1978 年3645亿元381元343元113.6 元210.6亿元2007 年24.95万亿元2460美元13786 元4140 元172534亿元注:在过去的29年中,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9.8%表二: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年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农业机械总动力(万千瓦)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198829.820912.513.8199328.428707.715.7199820.836118.118.4200316.452573.621.32008

7、12.568549.426.9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表一、表二的经济信息。参考答案:表一反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实力大幅度跃升;人民收入显著提高。表二反映了我国农业和农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从1988年到2008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 说明我国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 增加,对农业的物资投入不断加大,说明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农业非农产业劳动力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不断提高, 反映出农村中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说明农村中的二、三产业不断发展。3、材料一某市2004-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情况(单位:元)2004 年2005 年20

8、06 年2007 年2008 年 1-10 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6860/8.5%7703/13.4%8472/9.0%9422/7.7%10317/9.5%收入/增长率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366/4.2%2476/4.8%2622/4.3%2936/6.8%3303/12.5%/增长率注:从2004年起,某市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材料二某市部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农村社会事业村民对村委会的满意率农业科技贡献率农产品加工率劳动者平均受教育年限懂技术的农民占农民比重参加各类社会保险比重患病就医率30%20%6年10%5%60%51%材料一和材

9、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和问题?参考答案:材料一说明2004年以来,某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但城乡差距较大;由于国家实施了取消农业税并且对种粮农户给予了粮食补贴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有较大提高。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某市的农业基础薄弱、农民生活水平低、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相对 落后。具体表现在: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业产业化不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保障 基础差、村委会建设有待提高。4、表1: 2004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东部中部西部东部中部西部1036672354146416024071921表2 : 1978年以来我

10、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年份1978 年1990 年1996 年2004 年2005 年2006 年基尼系数0.180.340.4240.4650.4750.47注:基尼系数是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属于均等分配区间,0.30.4属于合理区间,大于 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 0.4作为贫富差 距的警戒线。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表1、表2和材料一是什么联系?参考答案:表1反映出200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较大,且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总体收入也存在一定差距。表 2反映出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连年增加,说明我国贫富差距呈扩大趋

11、势。表1、表2和材料一是一种因果联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影响经 济发展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因此党和政府要运用材料一的措施加以调控。5、今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现收集了广西经济的一些基本情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8年1-10份的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指标1-10 月同比增加%广西生产总值(前三季度,亿兀)4701.5113.1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亿兀)2486.6225.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918.7523.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前三季度,兀)1059816.2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前三季度,兀)307315.8材料二:前三季度,全区进出口总额10

12、2.7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3.7%。广西与东盟双边贸易额达31.34亿美元,增长 63.6%。其中,对东盟出口额 21.14亿美元,增长 93.6% ;自东盟进口额10.20亿美元,增长 23.8%。材料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参考答案:反映了广西经济发展较好生产总值持续增加。投资、消费与出口共同拉动了广西经济的发展。居民收入增长,但农民收增长幅度小于城镇居民,且收入差距大。出口大于进口,处于贸易顺差地位,说明广西经济在对外贸易当中处于有利地位。6、材料一:表一:1978年2007年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年份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国家财政收入(亿元)1978 年3645.23812007

13、年249529.951000表二:1989年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年份1989 年2001 年2003 年2007 年城市1374 元6860 元8500 元13786 元农村602元2366 元2622 元4140 元注:2007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表一、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如何解决表二中所反映的问题?参考答案:表一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经济发展迅速。表二反映了 1989-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居 民收入的增长。解决表二中的问题就要做到: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

14、入;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让更多的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7、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 30周年。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材料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状况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居民储畜存款余额进出口总额1978 年3645亿元381元343元113.6210.6亿元206.4亿美元2007 年246619亿元2460美元13786 元4140 元172534亿元21738亿美元注:在过去的29年中,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是9.7%分析材料反映的经济现象。并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取得上述成就的原因。参考答案:材料反

15、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显著提高,对外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原因:最根本的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 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 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8、材料 中小企业在一些国家企业总数中的比重、贡献率、就业人数情况美国德国日本中国占国内企业总数99%99.7%99.7%99.5% 强对经济的贡献率

16、50%45%47%55%就业人数60%70%70.2%75%注:美国70%的创新发明是在小企业实现的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简述我国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治意义。参考答案:材料一说明表中各国的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主体力量,在扩大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出重大贡献。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与美德日大体相当。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国家政权;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10、三十年风雨兼程,三十载变化万千。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材料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变化农业增加值占农业机械总农业从业人员占社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年份

17、国内生产总值动力(万千会从业人员的比占社会从业人员的比的比重%瓦)重%重%198529.820912.562.413.8199028.428707.760.215.7199520.836118.152.218.4200016.452573.650.021.3200512.568549.444.726.9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 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1)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材料一的经济信息(2)从经济常识角度说明,材料一、二之间的内在联系。参考答案:(1)从1985年到2005年,我国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下降,反映出我国的三大产业的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农业机械总动力不断增加反映出农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 高,对农业的物资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