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案从故事 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1页
英语教案从故事 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2页
英语教案从故事 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3页
英语教案从故事 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4页
英语教案从故事 看中西文化差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科英语课 题从 故 事 看 中 西 文 化 差 异班级053人数48授课时数1课时课型新授课周次第三周授课时间2005年9月4日 星期四 3,4节教课准备幻灯片 教 学 目 的【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思考方式。【能力目标】: 1 .通过故事分析,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中西文化之间的一些差距,引导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用英文的思考方式去学习英语。3. 通过场景表演,培养学生大胆运用英语,大胆表达自我的能力。【德育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科学饮食。教学重点对故事分析中西的文化差异,让学生理解英文的文化背景和英文的思考方式。教学难

2、点引导学生用英文的思考方式来学英语。教 后 小 结1通过这堂课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但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在以后应当加强这方面的训练2.英语基础较好,学生反应速度较快,接受能力较好。【教材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法】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是全省的通用教材,其中新增添了人物的日常生活情景篇,更注重英语日常生活英语,更注重学以致用。1.这是学生步入高中的第一堂英语课,充满新奇感和期待,他们初中英语基础都属中上水平,都学会了简单的语法和英语对话,但是他们都只是简单的记忆和使用英语,并不知道很多的英文背景知识,并且有一部分同学对英语并不感兴趣。2.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是从开始的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而且学生的注意力常常是被一些新奇有趣的轻松的事物所引起,思维过程还需感性的经验相联系才印象深刻。1. 通过英语课讲小故事,提出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求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兴趣和动机,为突破难点提供良好的诱因。2.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用丰富色彩的文字和图案,有趣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全力注意,并通过提问和他们自己表演来强化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加深理解和记忆。3. 要求学生上台表演,使学生能达到教材提出的新要求。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一. 组织课堂投影课堂重点二. 提问引入新课学生回答投影新课内容教师说:投影:教师提问学生答问投影:(重点的用彩色标示)教师说:投影:提问:学生回答:投影:

4、教师说:投影:教师提问:学生表演:教师说:投影教师说投影教师:三.学生表演:四.小结:安定课堂秩序,引起学生注意分析中西的文化差异,理解英文的文化背景和英文的思考方式。大家以前都学过了基本的英语知识,知道英语的语法跟中文有很多的不同,那大家都知道有哪些不一样?为什么有这些不同呢?有哪位同学能回答一下,举例子也行。从 故 事看中西文化今天第一天给大家上课,我们不学习新课文,我们就来看看下面几个故事,看中西的文化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大家看完后分析分析。饮食故事一:望文生意洋人:“你们中国人的确是一个勤奋的民族。”中国人:“怎见得?”洋人:“每当我早晨经过街道,常常可以看到路旁的招牌写着早点两个大字

5、,提醒过路上班的人,不要迟到。”故事二:一美国人几年前随一个香港旅游团去泰国旅游。香港游客大把将钱花在了买燕窝上。这令美国人很不解:为什么中国人对鸟的口水这么感兴趣。故事三:吃水饺在纽约的一家中国餐馆,一位外国朋友吃水饺用的方式是“中餐西吃”,按西餐的习惯,先喝汤;他把那一大碗青菜豆腐蛋花汤先喝完,然后开始操起他的刀叉;先用刀将每一只饺子切开,使肉馅和饺子皮分开,然后吃一口饺子皮,再吃一口馅慢慢咀嚼、品尝,吃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向我(中国人)投来微微的一笑。我见状,走近问:“好吃吗?”他用生硬的中国话答:“如果再能配上一点果子酱和奶油,那会更加OK。”故事四:外国人看麻球  

6、  有个好吃的洋人,从中国带了几个麻球回国去,逢人便说:“你们看中国的麻球,真稀奇!没有洞,豆沙是怎么放进去的?再说,你们看,这芝麻,一颗颗地贴,需要多少时间啊!”我们一看这些觉的很好笑,其实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造就了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请大家想一想,然后举手回答到底有哪些不同呢?···············这种差异来自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的差别形成了中餐的以食表意

7、、以物传情的特点;西餐的注重实用与营养性的基本特征。 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热食、熟食)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西方人的饮食习俗是以动物性食料为主食,辅食是生菜(如:蔬菜、水果等)。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惯是“聚食制”;而西方是“分餐制”。中国人吃饭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 中国人眼里的山珍海味(delicacy of the Chinese cuisine, 包括燕窝(birds nest,鱼翅(sharks fin,鲍鱼(abalone,熊掌(bears palm等等。其实大部分中国人也并不清楚为什么这些都是好东西, 或是它们的营养成分到底在哪里。对它们的追捧恐

8、怕也只停留在老祖宗传下的观念。而外国人觉的这些是奇奇怪怪的食物 动物的内脏 鸡心,鸡肺,猪肠,猪肚,好像没有什么动物的内脏是我们中国人不吃的。咱们中国人自己在一起吃得香, 而老外就是觉得动物的内脏很恶心,只能丢弃,不能用来作东西吃。而事实上动物的内脏除了增加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没有其它什么营养价值。中国人喜欢用”吃哪儿补哪儿”来为吃动物内脏辩护 众多特色中国食品中,令老外最不能接受的还是桌子上摆着的完整的动物,烤鸭,烤全猪,或是眼睛直愣愣瞪着你的那条鱼。这哪里是在享用美食,这分明是让他们彻底忏悔他们对动物所施的虐刑。所以,请老外吃饭,别点那些能让他们联想到动物生前形态的菜,那只能让他们胃口全无

9、。还有,别让他们看到小虾米。那无数的小眼睛在他们看来太恐怖了。我们下面来看看中国人和西方人的夸赞有什么不一样夸赞:故事五:处处都漂亮一次外国友人参加一对年轻华侨的婚礼时,很有礼貌地赞美新娘very beautiful,一旁的新郎非常高兴代新娘说了声:“哪里!哪里!”不料到,外国人摸摸脑袋,用生硬的中国话回应说:“头发、眉毛、眼睛、耳朵、鼻子、嘴都漂亮!”结果引起全场哄堂大笑。第六幕: 一位学校领导向教师们介绍新来的美国老师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very pretty girl, Miss Brown.

10、 She is a very good teacher from the USA.对这番话,美国女教师却一脸难堪的样子。 为什么同样是赞美,却有两种完全相反的 反应呢? 为什么外国人会回答处处都漂亮?························· 文化差异: 中国人介绍来宾,喜欢用客套,褒扬的话语言辞。但美国人认为,初次结识,相互介绍,不必评头

11、论足。凡是主观性的评论,尽管是美言,也会给人唐突、强加的感觉。对以上那番话,美国女教师感到难堪的是pretty和good两个词。 在那种场合,介绍应该突出被介绍人的身份、学历、职务等,而不应该是外貌和抽象的评论。相比之下,如果把pretty和good改成实际教育背景和经历,这样的介绍句比较客观,令人容易接受。比较下面改变措辞的介绍: Ladies and gentlemen, Im delighted to introduce to you a new teacher from the USA., Miss Ann Brown. She is a doctor of American Lite

12、rature with experience of teach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特别忠告:介绍客人要介绍客观事实,不要主观评论。要注重身份,不要着眼外貌。 而在婚礼上,如果有人赞美新娘漂亮,中国的新人虽然非常高兴,但嘴上却会很谦逊的说“你过奖了”,“哪里,哪里”等。而西方人却会很高兴大方的接受赞美,并道谢“Thank you!”西方人就是不了解这 “哪里!哪里!”是自谦,才只好说处处都漂亮。 我们再来看看不同类型的关心关心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表示关心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

13、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文化差异: 美国人比较看中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给对方出

14、主意或提建议时,不能使对方认为自己小看他的能力。美国人对上面第一句话的反应通常是“Take care of yourself. I hope youll be better soon.”不必教人怎么做。中国人则以出主意提建议表示关心,而且以兄弟姐妹或父母亲人的口吻,或以过来人的口气,这对美国人行不通。 特别忠告:对病人表示关心,不必尽提建议。如:1)I'm sorry to hear that you've got a bad cold. 2I hope you'll be all right very soon. 3Take extra care of yoursel

15、f. 现在我想请同学来示范一下,你是怎么邀请你的同学去你家做客的。···········大家表演的都很好,那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么邀请的,而他们的外国朋友又是什么样的反应。 邀请: 一位美国教师在中国任教,中国同事总是对她说:"有空来坐坐"。可是,半年过去了,美国同事从来没有上过门。中国同事又对她说:"我真的欢迎你来家里坐坐。如果没空的话,随时打电话来聊聊也行。"一年下来,美国同事既没有来电话,也没有来访。奇怪的事,这位美国人常为没人邀请她而苦恼。

16、 文化差异: 中国亲朋好友合同事之间的串门很随便,邀请别人来访无需喂对方确定时间,自己去探访别人无需郑重其事征得同意。美国人则没有串门的习惯。一年内遇到大节日,亲朋好友才到家里聚一聚。平时如果有事上门,实现要有时间确切的预约。没有得到对方的应允,随时随地随便上门时不礼貌的行为。因此,美国同事对“有空来坐坐”这句话只当作虚礼客套,不当作正式邀请。无事打电话闲聊也是美国人视为打乱别人私人时间和活动安排的毛燥行为。若想邀请美国人上门,应当诚意的与对方商定一个互相都方便的时间。 我们再来看看其他的吧 笑一笑: 中国太奇妙了    有位美国朋友访问了中国后,对翻译说:“你们

17、的中国太奇妙了,尤其是文字方面。譬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说中国队胜了;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又是说中国队胜了。总之,胜利永远属于你们。” 文化差异:中文中动词的使动,主动,被动用法都不明显,都得在特定的 语境中才好理解。而英语就有明显的不同,主要靠助动词be,do来体现 厕所文化: 一个外宾想上厕所,便对翻译说:“I wonder if I can go somewhere?”(我可以方便一下吗?而翻译却把somewhere误解为“某处”,因而回答道“Yes, you can go anywhere in China.”(行,中国你哪儿都可以去。外宾不禁愕然。文化差异:中国上厕所有很多说法:方

18、便,洗手,出恭在英美国家:1. Public lavatory意为“公厕”, 在公共场所,厕所门上都标有Gents(男厕,或Ladies(女厕,有时也标有Mens, Mens room, Gentlemans, Womens Womens room.如:Where is the Gents?(厕所在哪儿?If you would like a wash, the Gentlemans is just over there.(如果要上厕所,男厕就在那边。2.toilet是最常用的一个词。可指“公厕”,也可指“私厕”。例如:I wonder where the toilet is.(我想知道厕所在

19、哪儿。3. lavatory是个客气的词,但不如toilet常用4. bathroom是书面语。 5. loo是一个口语词,在英国用得很普通,主要指私人住宅中的厕所。如:Excuse me,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re the loo is?(请问,厕所在哪儿? 6. powder room是美语,女士常用。如:I would like to powder my nose.就表现了美国人的幽默。 7. wash room, washing room, westroom常用于美国英语。 8. W.C.是water closet的缩写,常用于英国英语,表示“有抽水没有设备的厕所”,有时也可用手势表示,即拇指和食指圈成圆,其他三指向上,模仿成英文W和C的形态。 9. John是俚语。如:Last nigh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