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改革_第1页
浅谈作文教学改革_第2页
浅谈作文教学改革_第3页
浅谈作文教学改革_第4页
浅谈作文教学改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作文教学改革1998年,教育部确定:江苏苏州、湖北荆门市、福建莆田市.等7地市为中考语文改革试点单位,今年将在全国逐步推行中考改革工作。语文中考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推进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中考改革把作文教学推到首席位置。作文是学生思想品德、思维能力、词汇表达等方面能力的集中体现,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把好作文教学这一关,实际上就是抓住语文教学的“主干”。为此,如何进行作文教学以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在此,本人就如何进行作文教学改革谈几点看法。首先,教师要有大胆的改革意识,一改过去为片面追求升学率为考试而作文的教学态度,打破模拟试作文训练。小学开始模

2、拟词汇,中学模拟材料,高中模拟结构,这种模拟训练导致了严重的弊端。考试考出了雷同的作文。过去中学作文教学中过分强调所谓“人格”训练,形成了许多条条框框、套路模式,教学中不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认识生活作为作文的源头活水,而是教给学生一些死的技巧、格式,使作文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而成为毫无生机的机械训练。这种训练已经变成了一种桎梏和模型,严重地束缚着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个性的自然和多元化发展。只有打破这种模型,给学生以自由翱翔的天空和独立发展的机会,青少年的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展,才能避免出现机械呆板的“背书虫”“抄书匠”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其次,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

3、纵观近年来各省市的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的改革情况,不难发现作文命题都带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紧密的关已性。要求考生用自己的眼睛关注社会、观察生活、体悟人生,真正把社会生活的源头活水引进作文中来,激活作文的生命力。作文题目贴近考生实际,目的让学生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有情可抒,一句话“考生说自己想说的话”1998年我市中考作文命题就遵循一个原则“文道统一,有时代感”。如大作文读书乐就是结合当前科教兴国的形势,又贴近考生实际,小作文从“不知道母亲的生日”谈起也是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入手,“孝心献父母”是命此题的直接原因。1999年我市中考作文命题则更具时代特色了,要求考生写我们家庭生活中关于“电”的东西“电灯、电

4、器、电话、电脑.”等等。众所周知,现代社会是电讯事业飞速发展的时代,电话、电脑已不断深入我们的家庭生活,这不正是要考生谈奏一曲时代的交响乐吗?而且命题已突破了文体的限制,也给考生抒写自己的真实思想以极大的自由,对中学作文教学也将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根据这些时代改革的号召,我们会发现作文的命脉所在传情。也就是如何教学生在文中传达自己最真实的感情。情感是文章内容的基本因子,一篇没有真情实感的文章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好文章。为了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就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会生活,而且要把感情融入现实生活之中,饱含深情地去体味生活。观察生活的主要任务就是对事物客观特征的把握,在观察过程中,除观察客

5、体时时处在运动变化之外,观察主体的心理处境、情绪状态等主观因素也时刻在变化着,这就必然会形成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丰富多彩的观察结果。大千世界的一草一木是没什么感情可言的,可是,当我们把感情的眼光投向它们时,它们便变得含情脉脉了山成了“相看两不厌”的知己,树成了傲骨铮铮的君子,河成了跳跃欢唱的少女,花则成了或溅泪、或孤独、或轻薄、或凝重的世俗凡人,这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讲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所以我们就要指导学生饱含深情地去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抓住实实在在的东西,并做到“静思默察,烂熟于心”才会使习作者在“凝神积想”中“一挥而就”,才能从一堆沙砾中淘出闪光的“金子”,才能

6、真正从一粒沙石上悟出其“个性”来。正如老舍先生所说的那样,比如刮一阵风,下一阵雨,你就要把当时的情形记下来,以此来丰富自己的语言材料。若没有细心的观察,老舍便不会有“柳枝横着飞,尘土四下里走”“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的”形象描写。若不去观察,只凭当然地捏造,写出来的场面便会千物一貌,描写的人物便会千人一面,令人读来味同嚼蜡。另外还要指导学生读书阅报看新闻,多观察周围的新鲜事物,多读一些有益读物。正如鲁迅所说“巨大的建筑是由一木一石积累起来的”语文知识就是这样,多读多看才能积累词汇,培养语感。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感是从角角落落,点点滴滴的观察和积累中形成的。为此就必须指导学生多了

7、解、观察社会,感知社会信息。比如北约轰炸南联盟和我大使馆这一国际重大事件,我就要求学生自己收集这方面材料写一则短评,因为初二学生正好学习写作议论文,在提出了正确观点的前提下,我及时布置了一篇口头作文我与南联盟在作文课上让同学们展开评论,既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述能力,又让他们饱含感情地去了解生活,体会生活,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关注社会为自己的作文写作注入了时代的色彩。还有,随着世界环境日的到来,各家报纸到处宣扬环保知识教育。我县、我校也提出了环保口号“美我连城,见我行动”“美我校园,见我行动”。为此,我组织学生收集了大量报纸,利用兴趣小组活动时间组织他们学习环保知识,了解生态平衡的重要性,了解黄河、长江

8、我们的母亲河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并提前一周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要求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关注社会,观察我们周围的环保问题,去揭示社会的弊端,去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每个同学都积极参与这次作文活动,他们收集了大量生活资料,一周后再进行写作,大家都写出了令人满意的议论文。有位同学还写了一份倡议书减卡救树,保护森林资源。哦,这不是去年元旦中央电视台新闻播放的题材吗?看来,学生们真的学会了体会生活,关注社会。第三,要指导学生充满真情地表现现实生活。人永远生活在感情的世界里,真情方能动人,只有朴实的感情才能动人心弦,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或情境都可以引发人们的某种感情波动,而这种感情并

9、不是随时间的延长而消逝,在观察中,当那些曾经引发过主体情感的事物或情境再度出现时,这种感情就会在主体心中复活起来,并使观察结果染上浓重的情感色彩。也许你的童年是在农村的一片芦苇荡的追捉玩耍中度过的,无论时隔多久,每当你遇到类似的芦苇时,它准能把你带进那童年的美好的回忆中。也许你与故乡亲人离别的时候正值一个秋雨的天气,则无论分别多久,日后的每一场秋雨都会化作相思的细雨。可见,生活中的许多事物的确可以勾引起每一个观察者的感情记忆,电影妈妈的恩典婉丽的作文我的妈妈为什么让那么多学生听了都流泪呢?正因为她在文中回忆了妈妈为她付出的一切,而这一切是值得她一辈子留恋的伟大而无私的母爱精神,她即时地把这种感

10、情表现了出来,写出了一篇催人泪下的优秀习作。我们每一个人在观察事物的时候总是处在或消沉、或激动、或冷静、或喜悦、或伤心等特定的情绪或情感状态之中,而对这种情绪或情感,人们都有渲泄的心理需要,当人们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便将观察对象当成了渲泄的对象,并不失时机地给予渲泄,这时观察主体的各种情绪和情感便从一种奇妙的方式迁移到各种事物上面,观察主体在得到心理满足的同时,也便获得了众多富有人情味的观察结果。作为我们教师就要抓紧时机,指导学生在情感波动的时候、及时地表现生活,充满感情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也就是把写作从“要我写”变成“我要写”。我的一名学生家中很穷,新学期入学时,他带着135元注册费来到我

11、跟前说:“老师,我只有这些钱,这钱是年关我和妈妈上街收破烂赚来的,请您允许我欠费好吗?”他眼泪都流出来了,这位学生的情感正处在波动之中,而且他过去的写作水平并不怎样,于是我抓住这一机会及时辅导他,“你和妈妈赚这钱一定很不容易吧?你妈妈很辛苦是不是?你是不是很想报答她?你把对妈妈的感情和你收破烂的体会写出来好吗?”结果可想而知,他写出了一篇充满真情的好文章,从此他体会到了真实地表现生活给写作带来的好处,写作水平有了质的飞跃。1998年全县中学生作文竞赛,我班谢俊凌同学获得一等奖,她的一篇绿色的梦惊动了四座她梦想自己成为一名教师一个园丁,哺育着祖国的花朵,绿色的生命。这是真情实感的流露,现实生活的写照,她的母亲是幼儿教师,她的父亲是中学教师,充满真情地表现生活是她成功的关键。最后,指导学生情感要与文章主题统一起来。情感与主题,犹如一辆马车上的两个轮子,缺少一个就寸步难行,文章不仅要表达情感,同时要表现主题。情感的性质和流向,是由主题来决定和指导的。而主题则必须融汇在情感之中,并通过情感的棱镜折射而映照出来。情感与主题的融合统一 是无数优秀作品的一个共同特征。时代呼唤我们务必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又促使我们语文教师努力钻研语文教育知识。要真正地让学生掌握好祖国语言文学,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健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