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说课稿 目 录走一步,再走一步 .1紫藤萝瀑布说课稿 .6我的信念 .9春说课稿 .12济南的冬天说课稿 .17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22化石吟说课稿 .25看云识天气说课稿 .27绿色蝈蝈说课稿 .30月亮上的足迹 说课稿 .32山市教学设计说课稿 .34风筝说课稿 .37羚羊木雕说课稿 .39散步说课稿 .42金色花说课稿及教案 .44荷叶 母亲 说课稿 .48咏雪说课稿 .49陈太丘与友期说课稿 .51皇帝的新装说课稿 .53天上的街市说课稿 .55女娲造人说课稿 .60盲孩子和他的影子说课稿 .62寓言四则 说课稿(1) .65寓言四则 说课稿(2) .66 走一
2、步,再走一步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是 号,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走一步,再走一步(板书:课题及作者莫顿亨特) ,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理解,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首先谈谈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 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要掌握阅读的三种方式:即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初中学生应具有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
3、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走一步,再走一步文章回忆“我”童年时代一次遇险、脱险的经过,蕴涵着深远的生活哲理。文章语言通俗易懂,特别是穿插在其中的心理描写,作者用了相当的笔墨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了自己内心的恐惧以及怎样一步一步战胜怯懦找到成功的感觉。由于本单元的主题是思考人生、感悟人生, 读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人生感受,这样的感受还将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人生价值取向及生活的准则、为人处事的原则,因此,这篇课文在
4、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两点考虑,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1、识记生字新词,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在阅读实践活动中流利地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领悟以小见大的写法和心理描写的作用,学习。唤起学生对困难的认识,从而能勇敢地面对困难。 3、教学重、难点分析在通过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能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把握文章的心理描写和以小见大的写法。 为能达成以上的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方法上,我想采用“情境体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学方法 “体验感受、探究思考、对话交流、读写结合”是我上这节课的指导思想。新课标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
5、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 1/70所感悟和思考。 ”因此,在课堂上,我要十分重视唤起学生的切身感受,激发他们质疑、辨疑的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并将从课堂中获得的思想、情感和体验再次返还到自身,提升个人的语文素养。 接下来我想谈谈学法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初一学生,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和一定的阅读能力。他们可以通过自己阅读这篇课文去把握文章的大部分信息。通过这一特点,这篇文章要求他们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主要情节,但是,让他们从生活经历中去感悟人生哲理,特别是借助语文学习的经验去观照自己的实际生活,还有很大的困难。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初步学习观照生活、感
6、悟人生。 下面我就具体谈谈我的教学程序的设计,共有四个教学环节,即: 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出示目标,整体感知 研读赏析,交流研讨 梳理拓展,体验反思 (一)情境导入故事导入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1945 年 1 月,正是二战期间。在英格兰的沃顿空军基地,一个上尉飞行员接受了一项任务,驾驶没有任何武器装备和防护设施的蚊式双引擎飞机深入到德军本土执行侦察任务。他觉得几乎无法完成任务:他想象着飞机坐舱被炮弹击中,自己鲜血飞溅,连跳伞的力气都没有。第二天,他驾机滑行在跑道上,他告诫自己,现在,只是起飞,飞起来就行。升到两万五千米高空时,他又告诫自己,现在所要做的,是在地面无线电的指导下,保持这个航向
7、20 分钟,就可以到达荷兰的素文岛,这个,不难做到。就这样,他不断告诫自己,下面,只是飞越荷兰,这并不难。然后,是飞临德国,根本不须想更多的事,而且,还有后方的无线电支持。就这样,一程又一程,这位上尉终于完成了任务,当他接受盟军的奖励时,他说,我之所以能够成为孤胆英雄,完全是因为我小时候一段经历的启示。师:你能猜到这位上将叫什么名字吗? 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旨在通过充满生活气息的开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一种强烈的阅读期待心理,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二、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复述主要故事情节 、学生放开声音朗读一遍课文后,再默看一遍课文: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是学生才进入新课
8、文,虽前面已进行了预习,但学生在课堂上,放开声音运用胀袄识量挝模皇羌觳檠钥挝睦识潦欠癯馐导噬鲜枪咝砸布仁腔兜穆涫担彩锹涫档萄囊螅岣哐识聊芰欢悄纯挝模淮胃呱识梁螅刖簿驳厮级两?2/70段,也实际上在对课文的故事情节“疏理”阶段,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为下面复述故事主要情节而打下基础。 、学生复述故事: 照原文顺序复述。 创造性的复述: 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情节。 可以命小标题似的复述。 将故事中人物没有说完或在行动上没有完成加之合理的想象进行复述。 (这个环节既是知识转化为能力,书面语言变口头语言的训练;又是对课文整体感知的一个语文实践活动。复述故事,可以同座进行,这样就能达到全员参与,然后让一两
9、名同学在全班复述。这既是体现培养学生对读本整体感知、概述、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又是学生的多元性、阅读的多元性得到体现,它实际上也是学生的个性培养。 )三 、悟读,合作讨论作品中“我”爬悬崖的动作描写、心理活动描写和父亲鼓励“我”“走一步,再走一步”具体动作化的语言及所折射出的哲理 (这个环节实际上是上一个教学过程的继续。在感知了全篇课文的故事情节时,还要通过这个故事情节知其它所蕴含的哲理,这是本课文要达到人文教育的主要目的。但这个过程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它不是枯燥的说教,也是通过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来实现的。其中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可结合课文讨论体会。) 、分角色朗读“我”爬悬崖的经历。
10、(特别对课文中所涉及的对悬崖、“我”、父亲的话描写的词语要有一种体验的读,要读出味来。 ) 悬崖的高、险:悬崖耸立、垂直的峭壁、大约二十来米高、 (“我”眼中的悬崖)高不可攀的险峰。 “我”的身体状况:八年来一直有病;瘦骨嶙峋。 爬悬崖(半山腰) :冬冬直跳、蹲、心惊肉跳、几乎晕到、软弱地哀求、头晕目眩 、啜泣。 环境描写:暮色开始四合、暮色苍茫,天上出了星星,悬崖大地越来越暗。 父亲的语言:“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 、分组阅读讨论: (可以以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设置讨论题。) 作者描写悬崖及“我”眼中的悬崖是怎样的? 作品中的“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我
11、”,在爬悬崖中的表情及动作说明了什么? 父亲在文中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3/70 、各组选一名同学发言。四、探究学习最后一段,研讨这次“脱险”经历所蕴含的哲理 (这一段是文章的宗旨所在,是引起作者值得回忆的价值所在。也同时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刚进初中的学生,对事情所蕴含的“哲理”比较陌生,老师可举一些学生所常见的例子,来理解“哲理”。如学生最熟悉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想想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运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想想本文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这个学习过程同样应在读中体会、感悟。师生共同结合自己人生道路上成功与失败的例子,引导学生明白生活中蕴含的哲理。这样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就能化难为易
12、。 ) 、集体朗读最后一段,勾勒出段中你觉得重要的句子。 、师生互动,对“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达到的地方。”结合自己的体验谈体会。五、拓展阅读课文后面汪国真的诗,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得到一点什么? 、集体阅读,感悟诗意。 诗人采用对比手法,说明意志对人是很重要。“垂下头颅”是预示遇到困难,低头沉思。是为了更好地迎接困难。 、自由发言,谈谈从诗中想到了什么 ? (这个环节,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整合。体现阅读课教学在通过课内阅读的方法,把它运用在课外阅读上,既是方法的运用,又是学生阅读多元性的
13、展示,个性的发展。因为这个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谈的人生,“人与自我”,我的梦想是什么样,在人生的道路上,遇到困难怎么办?这里再一次阅读汪国章的诗,无疑又是一次对人生的感悟。 )六、读写结合 学了本文后,叙写自己遇到的一次困难,来说明一个道理的短文。 (这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是本节课读写结合的最后一个终点站。因为这篇课文是写的作者亲身体验的一件事,它对学生有着直接的指导意义。从读到写,既开源,又导流。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是读写结合的特点。而这篇课文从故事的叙述,到揭示蕴含道理的过程,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帮助。实质上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再一次体现。 ) 七、课堂教学结尾,再次创设情景,情感的熏陶,在人
14、生道路上同启迪 (和学生共同呤诵课文的最后一段,激励学生在人生中应有作家的气质,战胜人生中一个又一个困难,实现自己美好的理想。) 4/70【板书设计】 悬崖高、险 “我”恐惧 父亲鼓励 成功在于一步,再一步 我的说课内容结束,谢谢大家。 5/70 紫藤萝瀑布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紫藤萝瀑布(板书:课题及作者 宗璞),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文章。 下面我将从课标要求、教材理解,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逐一阐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首先谈谈课标的要求和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地位及内容 紫藤萝瀑布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15、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本单元内容是以人生为主题,抒写人生感悟,表现作者对人生的憧憬、体验和思考的。 这篇优美的散文是现代著名女作家宗璞 1982 年创作的,当时作者的小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而盛, 感悟到生命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即由紫藤萝瀑布的辉煌、藤萝的命运,感悟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人生应该是豁达的、乐观的、进取的。 本节课我将用一课时完成。 (二)基于以上的分析,根据语文课标要求,结合七年级学生实际及教材特点,确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lt语
16、文课程标准gt对第四学段阅读能力提出这样的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本课安排以下目标: a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 b. 揣摩句子,理解作者的感情变化。 c. 学习景物描写的方法,提高观察力和想像力,加强生活中的观察意识和想象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单元目标中明确指出: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提高朗读能力,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句。因此要完成的目标是:通过美读课文,品味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文学科不仅注重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为体现新课标“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
17、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的理念,本课安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是:学习并尝试作者关注自然,思考人生,体味人生,感悟生命,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三)教学重难点及突破方法 1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为培养学生语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树立生活中处处是语文的大语文观打下基础。我把本文的重点定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品味文章中优美句段,感悟文章的中心。教学中,我采用美读感知法、评析赏析法,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品味赏析文中的优美句段。为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实践能力打基础。品味语句,揣摩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实感是本课的教学 6/70重点。教学中,我利用“合作研讨、理解感
18、情”这一环节,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实破难点。 二、说学情及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七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仍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但刚进入中学阶段,学生有胆小、怕羞、自卑心理。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克服等不良心理,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让课堂活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本课主要运用 “美读感知法”、评析欣赏法”、“读写结合法” 三种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在“情景中感受,阅读中领悟,自主、合作、探究中明理,在快乐中学习,在练习中巩固。”本节课主要掌
19、握以下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必须养成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有感情地朗读。 美读品味法 本文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课堂上能通过反复朗读品味,通过诵读和品味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合作探究法 lt语文课程标准gt“实施建议”中指出“合作探究法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思广益,互相学习,相互启发,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本节课让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可以激活学习兴趣,深入理解怎样面对挫折、不幸。 四、说教学程序 根据教学内容及语文学习的规律,本课教学安排激趣导入-整体感知-美读赏析-合作探究-体验反思几个环节。其具体操作如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文 约 4 分钟 课前幻灯片配乐展示瀑布的图片,营造学习氛围,老师以李白的lt望庐山瀑布gt为话题,引发师生对话,多媒体展示紫藤萝图片,引导学生描述,以此导入课题。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约 67 分钟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思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欣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抽粪车合同样本
- 刀出售合同标准文本
- 储藏窖建筑合同样本
- 农户养殖入股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与商户合同标准文本
- 出租学位合同样本
- 养殖用电安全合同样本
- 借款中介合同标准文本
- 代理茶叶品牌合同标准文本
- 临时派遣工合同样本
- 宪法与银行业务
- 机电安装工程专业分包合同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高校教资《高等教育法规》核心备考题库(含典型题、重点题)
-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知识培训
- 2025-2030中国探地雷达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项讲座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80m3液化石油储罐结构设计及焊接工艺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