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名词解释_第1页
水处理名词解释_第2页
水处理名词解释_第3页
水处理名词解释_第4页
水处理名词解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阻率: 可以提高电阻率的设备 和 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立方体水的相对两侧面间的电阻,其单位为欧姆*厘米(*CM),一般是表示高纯水水质的参数。电阻率越高表明盐份越少,绝对纯水在25的理论值为18.3M*CM,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率越低,反之越高。电导率: 可以降低电导率的设备 和 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西门子/厘米(S/CM),由于单位较大,一般用微西门子厘米(S/cm),是与水中盐份的多少成一定的关系统,盐份越多,电导率越高。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导率越高,反之越低。电导率(S/cm)=1/电阻率(M*CM).TDS:总溶解固体指水中全部溶质的总

2、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TOC:可以部分降低TOC的设备 有机化和物都是含炭化合物,所以测出水中的总有机碳(TOC)含量也就能代表水中的有机化合物含量。BOD : 用于表示水中可生物降解的含碳有机物浓度用于表示水中有机是水中有机物在生物化学需氧氧化过程中(即需氧细菌生长的过程中)所必须吸取的氧量。标准实验的温度为20度,时间为5天,称5日生化需氧

3、量(BOD5)。COD :用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是企图把通过氧化剂(标准试剂为浓硫酸为重铭酸钾的沸腾混合物)在短时间(2H以内)内对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所需的氧量,用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由于下列原因,COD值一般高于BOD值:(1)无机物的氧化;(2)耐生物降解有机物的氧化。浊度: 可以降低浊度的设备 浊度也称浑浊度。从技术的意义讲,浊度是用来反映水中悬浮物含量的一个水质替代参数。水中主要的悬浮物,一般也就是泥土。浊度这一概念既能反映水中悬浮物浓度,同时又是人的感觉对水质的最直接的评价,这两点特点,使浊度成为一个很重要的水质替代参数。以1L蒸馏水中含有1mg二氧化硅作为标准浊度的单位,表示为1PP

4、m。碱度:把天然水经处理过的水的PH降低到相应于纯CO2水溶液的PH值所必须中和的水中强碱物种的总含量。按这个定义,碱度由强酸(盐酸或硫酸)滴定至终点,单位为ep/L.硬度: 可以有效去除硬度的设备 通常说的总硬度指水中Ca2+,Mg2+的总量,这是因为其他离子的总含量远小于二者的含量,因此不予考虑。只有在其他量子含量很高时才考虑,其对硬度的影响。水中的阳离子(除H+外)一般也碳酸盐,重碳酸盐,硫酸盐及氯化物等形式存在。硬度可以分为暂时硬度,永久硬度个负硬度等类型。暂时硬度:又称碳酸盐硬度,指水中钙,镁的碳酸盐的含量,因天然水中碳酸盐含量很低,只有在碱性水中才存在碳酸盐。故暂时硬度一般是指水中

5、重碳酸盐的含量,水在煮沸时其中的重碳酸盐分解出碳酸盐沉淀。常用的硬度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永久硬度:可以有效去除硬度的设备 又称非碳酸盐硬度,主要指水中钙,镁的氯化物.硫酸盐的含量,之外尚有少量的钙.镁硝酸盐.硅酸盐等盐类,在常压9体积不变)情况下加热,这些盐类不会析出沉淀。常用的硬度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负硬度:指水中钾.纳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及氢氧化物的含量,又称为纳盐硬度。当水的总碱度大于总硬度时,就回出现负硬度。负硬度可以消除水的永久硬度,负硬度不能与永久硬度共存。常用的硬度单位是毫摩尔/升(mmol/L)碱度和硬度是水的重要参数,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1)

6、 总碱度总硬度,此时,水中有永久硬度和暂时硬度,无钠盐(负)硬度,则:总硬度总碱度=永久硬度总碱度=暂时硬度(2) 总碱度总硬度,水中无永久硬度,而存在暂时硬度和钠盐硬度,则:总硬度=暂时硬度总碱度总硬度=钠盐硬度(负硬度)(3) 总碱度=总硬度,水中没有永久硬度和钠盐硬度,只有暂时硬度,则:总硬度=总碱度=暂时硬度浓差极化定义:浓差极化是指在分离过程中,料液中的溶剂在压力驱动下透过膜,溶质(离子或不同分子量的溶质)被截留,于是在膜与本体溶液界面或临近膜界面区域浓度越来越高.在浓度剃度作用下,溶质由膜面向本体溶液扩散,形成边界层,使流体阻力与局部渗透压增加,从而导致溶剂透过流量下降.当溶剂向膜

7、面流动(对流)时引起溶质向膜面流动速度与浓度剃度使溶质向本体溶液扩散速度达到平衡时,在膜面附近存在一个稳定的浓度剃度区,这一区域称为浓差极化边界层,这一现象称为浓差极化.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就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的功能并采用一定的人工措施,创造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环境,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氧化有机物效率的一种废水处理方法。2, 活性污泥:向生活污水中注入空气进行曝气,在污水中形成的一种呈黄褐色的絮凝体。这种絮凝体主要是由大量繁殖的微生物群体所构成,它易于沉淀,与水分离,并使污水得到净化、澄清。这种絮凝体就被称为“活性污泥”。3, 混合液:由污水、回流污泥和空气互

8、相混合形成的液体,称为混合液。4, 化学需氧量(CODmg/l):化学需氧量表示利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有机物所需的氧量。5, 生化需氧量(BOD5mg/l):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的情况下,由于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活动,可降解的有机物稳定化所需要的氧量。6, 污泥沉降比(SV):指曝气池中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的体积比(以%表示)。因为活性污泥在沉淀30分钟后一般可接近它的最大密度。当活性污泥的凝聚、沉降性能良好时,污泥沉降比的大小,可以反应曝气池正常运行时的污泥数量。7, 污泥浓度(MLSS):指曝气池中单位体积混合液所含悬浮固体的重量。(单位:mg/l)8, 污泥体积指数(SV

9、I):指曝气池混合液经30分钟沉淀后一克干污泥所占的体积(单位:ml/g),单位可省略。9, 沉降比(SV)与污泥体积指数(SVI)及污泥浓度(MLSS,g/l)之间的关系:SVI=SV×10/MLSS。10溶解氧(DO,mg/l):指曝气池混合液中所含氧量。一般控制在2-4mg/l。11,污泥回流比(R):回流污泥量是从二沉池补充到曝气池的污泥量,回流比是回流污泥量与入流污水量之比。R=回流污泥量/入流污水量,一般用%表示。一, 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过程:第一阶段:也称为吸附阶段,废水主要由于活性污泥的吸附作用而得到净化。吸附作用进行得十分迅速,对于生活污水,往往在10-30分钟内就

10、可以基本完成,也就是说基本上在曝气池起端较短距离内就已经基本完成吸附作用。在这一阶段,除吸附外,还进行了吸收和氧化的作用,但吸附是主要作用。第二阶段:也称氧化阶段,主要是继续分解氧化前阶段被吸附和吸收的有机物,同时也继续吸附前阶段未吸附和吸收的残余物,主要是溶解物质。这个阶段进行得相当缓慢,比第一阶段所需的时间长得多。三,活性污泥的增长规律控制污泥增长的决定因素是营养物质(BOD5:N:P=100:5:1)和微生物(活性污泥)量之间的比值。如图所示活性污泥增长曲线以及其和有机污染物BOD降解、氧利用速度的关系1, 在生长率上升阶段,微生物营养的丰富,微生物活性强,去除有机物的能力打,此时污泥凝

11、聚性能差,不易沉淀,处理效果较差。2, 在生长率下降阶段,活性污泥生长受营养物质的限制,增长速度下降,这是活性污泥法所采用的工作阶段。此时,废水中的有机物能基本去除,污泥的凝聚性和沉降性都好。3, 在内源代谢阶段,营养物质基本耗尽,活性污泥处于自身氧化阶段,此时污泥凝聚较差,数量逐渐减少,沉降性良好。四,污水处理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见附图)五,影响活性污泥净化反应的因素活性污泥微生物只有对它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生活,它的生理活动才能得到正常的进行,活性污泥处理技术就是人为地为微生物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条件,使微生物充分发挥对有机物降解的生理功能。能够影响微生物生理活动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为:营养物质

12、,温度,溶解氧及有毒物质。1, 营养物质平衡:碳C是构成微生物细胞的重要物质,生活污水中含有充足的碳源,能满足微生物的要求。磷P是合成核蛋白及其他磷化合物的重要元素。它在微生物的代谢和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辅酶I,辅酶II等都含有磷。生活污水中含磷量较高。氮N是组成微生物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重要元素,氮源可来自于N2,NH3,NO3等无机氮化合物,也可来自有机氮化合物。生活污水中氮源是足够充足的。生活污水是参与活性污泥微生物的最佳营养源,其BOD5:N:P的最佳比为100:5:1。2, 溶解氧含量参与污水活性污泥处理的是以好氧菌为主体的微生物种群。曝气池内必须有足够的溶解氧,其溶解氧保

13、持在不低于2mg/l的程度(以曝气池出口处为准)。溶解氧过低或者过高,都是不利的。3, PH值最佳PH值范围:6.5-8.5之间。4, 水温适宜温度在15-35之间。5, 有毒物质主要有重金属离子、酚、氰等。六,活性污泥的质量。高质量的活性污泥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 良好的吸附性能;2, 较高的生物活性;3, 良好的沉降性能;4, 良好的浓缩吸能;污水中呈胶体状态的有机物首先被吸附到活性污泥絮提上,并进一步被吸附到细菌表面附近才能被分解代谢;活性污泥的生物活性是指污泥絮体内的微生物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质的能力;只有沉降性能较好的活性污泥才能在二陈池进行有效的泥水分离。只有活性污泥具有良好的浓缩

14、性能,才能在二沉池得到较高的排泥浓度和回流污泥浓度活性污泥的质量是以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判定的:(1)颜色和气味 正常的活性污泥外观为黄褐色,可闻到土腥味。微生物分解能力越强,即生物活性越高,土腥味越浓。不是黄褐色或不是土腥味的活性污泥一定不正常。(2)污泥沉降比(SV30) 对于某一浓度的活性污泥,SV30相对较小,说明其沉降性能和浓缩性能越好。正常的活性污泥,其MLSS浓度在15003000mg/l之间时,SV30¬一般在15-30%的范围内。(3)污泥的沉降速度 活性污泥混合液在量筒中的沉降过程可分为四个状态,如图所示。P65a图为沉降初始状态,b图为形成泥水界面时的状态,c

15、图为沉速开始下降状态,d图为沉降最终状态。a b为絮凝体类型,该过程历时很短,一般以1-2min即可完成。b c为成层沉降阶段,可观察到泥水界面以恒定的速度下沉。c d为压缩沉降,即污泥浓缩。泥水界面下降越来越慢,直至d态几乎静止。生物相是指活性污泥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及其活性状态的变化。生物相观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达到控制工艺运行的目的。一般生物相:优势生物种类 出水质量鞭毛虫占优 很差草履虫占优势 不好钟虫占优势 很好轮虫和线虫占优势 一般,需排泥。异常生物相:镜检发现 形成因素 措施钟虫头部端会突出一个空泡,俗称“头顶气泡” DO过高或者DO过低 调整曝气量钟虫体内将积累一些未消化的颗

16、粒,俗称“生物泡” 进水中有难降解物质或有毒物质 停止进水钟虫不活跃,纤毛停止摆动 进水PH发生突变超出6-9范围。 调整PH值,或停止进水钟虫发育正常,但数量锐减 预示活性污泥将处于膨胀状态 采取污泥膨胀控制措施轮虫数量剧增 指示污泥老化 及时排泥需要强调的是:生物相观察只是一种定性方法,只能作为理化方法的一种补充手段。应在长期的运行中注意积累资料,总结出本厂的生物相变化规律。八,各构筑物的作用1, 沉沙池沉砂池的功能是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2, 水解池水解指的是有机物进入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经水解后,原水中易降解物质减小较少,而一些难以生物降解的大分子物质还被转化为易于生物降解的小分子物质(有机酸等),从而使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及降解速率大幅度提高。因此后续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可以在较短的停留时间内,达到较高的COD去除率。水解池的作用:(1)将原水中的难生物降解物质转变为易生物降解物质,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以利于后续的生物接触氧化处理。(2)能够适应水质水量的变化。在污水处理厂污水浓度有较大增长的情况下,水解池反应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