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数学文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美国学者怀特认为:“文化的特征是存在于个人意识之外并不依赖个人意识,个人通过学习其他个群体的习俗、信仰和技术来获得文化。”因此,数学对象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产物,它的抽象性决定数学就是一种文化。谈到数学文化,不得不提到北京大学的孙小礼教授,她是我国最早关注数学文化的人之一。她和邓东皋等合编的数学与文化记录了从自然辩证法研究的角度对数学文化的思考,引起了人们对数学文化的关注。接着一些关于数学文化的研究相继展开来。随着数学文化研究的深入,现在数学文化走进了中小学课堂,注重“讲背景,讲历史,讲思想,讲文化,讲应用”。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尤其强调了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设置了“

2、数学文化”的课程板块,并强调要在各个模块的教学中都要体现和渗透数学文化。提出的数学文化教育的要求是:“通过在高中阶段数学文化的学习,学生将初步了解数学科学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开阔视野,寻求数学进步的历史轨迹,激发对于数学创新原动力的认识,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领会数学的美学价值,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必不可少。新课程理念提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

3、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我们的数学课堂就不仅更加注重学生学习情感、价值观的发展,更要努力构建和谐的文化交流环境,传播数学文化,提高学生数学素养。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很重视对数学文化内涵的挖掘。以一年级下册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使数学文化所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一、引入数学文化,激趣数学课堂。教材在第一单元的实践活动中安排了一个数学文化。这个数学文化是介绍“十进制的来历”。由于十进制是人为规定的,所以学生在学习100以内数的时候必然要产生“为什么要这样规定”的疑问。如果要从数学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又显得太高深,不容易被一年级年龄段的学生所理解。教材采用数学文化的方式,回避高深而枯燥的数学知识

4、,用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连环画。为了激发学生对“十进制”的好奇,我在教学这个数学文化时,将连环画以故事的形式进行了串编,以:“今天我们讲一个我们的爸爸的爸爸的爸爸···很早以前的一个爸爸的故事”开头。学生边听故事边看连环画,还用手指、小石子模仿古人计数的过程。向学生这样作十进制产生的简单讲解,形式深入浅出、直观形象地显现出来,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高。通过学生模仿古人数手指的过程,也更加凸显“满十进一”的特殊性和必要性。当学生做练习时遇到相加满十的情况,他的脑海里就会很直观地出现这一幕,对以后“凑十法”和“退位借一”的理解、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掌握也有很大帮助。其实,只

5、要将数学文化的魅力渗入教材、溶入教学,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理解数学、喜欢数学。二、借助数学文化,润泽数学课堂。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中还包括人民币的认识。教材的第二个数学文化就安排在这里。结合认识人民币向学生介绍了5套人民币的变化,考虑到学生年龄小,加之教科书的版面有限,所以教科书编写时采用了简化和压缩的方式,对数学文化的内容进行精选。各套人民币的各种面值只呈现了一种,各种版别也没有一一呈现,只是用数据描述各套人民币的面额种类和版别种类,用图与数据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人民币的变化。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用课件展示了五种版本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并且还找些老版的

6、人民币实物介绍给学生,如十元的,一百元的。有的孩子自己就准备了一些不同版本的,例如一元钱的人民币。这一数学文化的安排有助于拓展学生对人民币的认识,丰富学习内容。因为人民币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变化,所以在向学生介绍人民币的发展时,我也融入了一些我们国家当时的具体情况。例如:“第一版人民币发行于1948年12月,那正是新中国成立前夕,全国即将统一,所以国家的钱币也必须统一。”相机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如,谈到人民币版本的更换,会讲到由于社会的进步,人民币的防伪功能也逐步提高。同时,我教给孩子们一些分辨人民币真伪常识,使学生学数学用数学。另外,人民币背后还有许多曲折的历史故事和制作

7、趣事,选择性的让学生了解,这样的数学课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厚重。 三、融合数学文化,升华数学课堂。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不满足书本上获得的知识,他们希望在更大的范围内了解更多的数学方面的知识。在教学“认识钟表”单元,教材再次用连环画的形式编排数学文化,介绍计时工具的演变。这是西师版数学教科书的一个特色。教材4幅画呈现了计时工具演变的4个重要阶段,分别是立竿测影、日晷测影、滴漏计时、钟表计时,让学生从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中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教学中,我花了较大的心思让学生感受“立竿测影”的计时过程,我让学生们用树枝做标记,分别在早操、午饭、放学三个时间进行观察。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鼓励孩子

8、操作实践,让学生具有勇于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教学中教师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中渗透数学文化的科学教育价值。连环画中的日晷和滴漏都闪耀着我国古代科学家的智慧,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知识,如:日晷发明于汉代以前,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计时器日晷,于十七世纪前传入欧洲。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喜爱。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计时工具的发展史就是数学发展史中的一个细胞。我讲张衡发明滴漏的故事,利用数学家故事,渗透数学文化的人文教育价值。把握学生对数学家、科学家的崇拜之情,激发学生从小学好数学的冲动。四、链接数学文化,延伸数学课堂。西师版教材在一年级下册安排了象形统计图的认识,是学生第一次接

9、触统计知识。在将书上的练习处理完后,我设计了一个数学文化。介绍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统计图:有古人根据哈雷彗星出现情况所绘制的象形统计图;有某单位年收入的条形统计图;有两地气温变化的折线统计图;有人口调查的扇形统计图。考虑到学生年龄比较小,识字不多,我尽可能地压缩了文字,采用图画与文字结合,学生看我讲结合,这样的呈现方式学生易于接受,也容易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当我出示扇形统计图时,全班学生都产生质疑:明明是圆形,怎么叫扇形统计图?通过引起学生疑问,激发出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进行以后的数学探索,延伸课堂为下一步学习做好准备。数学文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就知识而讲文化,而是课堂的适度延伸,为学生学习数学增设悬念。统计知识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各类投票统计、利润统计、股票走势等等。数学文化的教学,拓展学生的视野,使领会数学与人类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的密切联系,更好地参与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活动。教学完“统计”后,我让学生回家开展调查,调查家里的人口数,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统计分析。让学生参与数学实践活动,通过课内外、校内外的结合,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意识,体验数学。学生们调查得认真起劲儿,争先恐后得分析对比。我感觉这才是真正富有生命力的数学。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在数学的精神、思想和方法中指出:数学应该不仅指数学知识,而尤其是数学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