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1_第1页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1_第2页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1_第3页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1_第4页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建八局工业设备安装有限责任公司ZBA/QSE/CX12-2005 施工过程控制程序 版本B/O香格里拉大酒店二期工程施工技术交底记录(ZBA/QSE/CX12-3)电气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施 工单 位:中建八局安装公司交 底 人: 技术负责人: 接 底 人:交 底日 期: 2006年 月 日施工技术交底记录(ZBA/QSE/CX12-1)工程名称香格里拉大酒店二期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名称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交底人曲通斌记录人韩雪参加班组海门队交底日期2006年 月 日汇签人员名单:技术负责人作业班长注:所有施工作业人员均须签名施工技术交底记录(ZBA/QSE/CX12-1)工程

2、名称香格里拉大酒店二期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名称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交底人曲通斌记录人韩雪参加班组海门队交底日期2006年 月 日交底内容:1. 施工准备1.1 技术准备 1 编制试验及试运行方案,并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2 备齐试验合格的验电器、绝缘防护装备、胶垫,以及接地编织铜线和灭火器材等。 3 各项电气交接试验均应合格,各类开关和控制保护动作正确。1.2 主要机具电工刀、电工钳、剥线钳、压线钳、夹嘴钳,各种螺丝刀、水准仪、兆欧表、万用表、水平尺、高压测试仪器、吸尘器、转速表、卡钳电流表、电子点温计、电桥、钢卷尺、直尺、塞尺、线坠、试铃、红外线遥测温度仪等。1.3 作业条件 1 试验调

3、整、试运行前应建立组织机构,应有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三方有关工程技术负责人及专业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组成工作小组。如有必要,还需约定供货商参加。明确试验调整、试运行指挥者,操作者和监护人。2 由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编制电气设备试验调整、试运行施工方案。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专业技术负责人审定批准,方可进行试验调整及试运行。 3 收集电气设备安装设计图纸、安装施工记录施工质量验收资料以及电气设备出厂技术文件和质量证明书,资料必须齐全。4 试验调整用的机具、仪器仪表应准备齐全。机具、仪器仪表必须经计量检定合格后方可使用。5 进行试验及试运行的设备清理、擦拭干净,无遗留杂物。低压电气动力设备

4、做好全面检查,确认符合试运行条件时方可投入运行。各种交接试验单据齐全,数据符合要求。2. 一般规定2.1 本章适用于低压电气动力设备(包括成套配电柜、屏,配电箱、盘,电动机,电动执行机构等)试验和试运行分项工程的施工操作和施工质量检验。2.2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应按以下程序进行:1 设备的可接近裸露导体接地(PE)或接零(PEN)连接完成,经检查合格,才能进行试验;2 动力成套配电(控制)柜、屏、台、箱、盘的交流共频耐压试验、保护装置的动作试验合格,才能通电; 3 控制回路模拟动作试验合格,盘车或手动操作,电气部分与机械部分的转动或动作协调一致,经检查确认,才能空载试运行。2.3 低

5、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前,要对相关的现场单独安装的各类低压电器进行单体的试验和检测,符合国家验收规范规定,才能进行试运行。与试运行有关的成套柜、屏、台、箱、盘已在试运行前试验合格。2.4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和工作场所,所属电器、仪表元件,必须彻底清扫干净,不得有灰尘和杂物。检查母线上和设备上是否留有工具、金属材料及其他物件。2.5 试验和试运行的各种参数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记录。3. 施工工艺3.1 成套配电柜(盘)及动力柜试验调整和试运行3.1.1 柜(盘)试验调整1 高压试验应由当地供电部门许可的试验单位进行,试验内容包括以下部分:1) 高压柜框架;2) 母线;3) 避雷器;4) 高压瓷

6、瓶;5) 电压互感器;6) 电流互感器;7) 高压开关等。2 调整内容1) 过流继电器调整;2) 时间断电器;3) 信号继电器;4) 机械联锁调整;3 二次控制小线调整及模拟试验1) 将所有的接线端子螺丝再紧一次;2) 绝缘摇测:用 500V摇表在端子板处测试每条回路的电阻,电阻必须大于0.5M;3) 二次小线回路如有晶体管,集成电路、电子元件时,该部位的检查不准使用摇表和试铃测试,应使用万用表测试回路是否接通;4) 接通临时的控制电源和操作电源;将柜(盘)内的控制操作电源回路熔断器上端相线拆掉,接上临时电源;5) 模拟试验:按照图纸要求,分别模拟试验控制、连锁、操作、继电保护和信号动作,正确

7、无误,灵敏可靠;6) 拆除临时电,将拆除的电源线复位;10.3.1.2 送电前的检查1 送电前应检查送电使用的工具、仪器仪表以及防护材料是否已经配备齐全。例如验电器、绝缘鞋、绝缘手套、临时接地编织铜线、绝缘胶垫,粉沫灭火器等。这些物品一般应由建设单位配备齐全。2 彻底清扫全部设备及变配电室、控制室的灰尘。用吸尘器清扫电器、仪表元件。另外,室内除送电需用的设备用具外,其它物品不得堆入。要认真彻底检查到位。达到要求。3 检查母线上、设备上有无遗留下的工具、金属材料及其它物体。4 检查试运行的组织工作、指挥者、操作者及监护人是否已经到位。5 检查柜(盘)的试验调整项目是否全部达到标准要求,试验数据及

8、相关资料必须合格。6 检查施工图、竣工资料、试验调整资料、设备技术文件、质量证明书是否全部搜集齐全。7 继电保护器动作灵敏可靠,控制、联锁、信号等动作准确无误。8 检查变配室门窗是否已封闭上锁,是否设有防鼠板等。是否有人值班。3.1.3 送电试运行1 必须由供电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供电送进室内,经验电,校相无误。2 由安装单位合进线柜开关,检查PT柜上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3 合变压器柜开关,检查变压器是否有电。4 合低压柜进线开关、查看电压表三相是否电压正常。5 按上述24项,送其它柜的电。6 在低压联络柜内,在开关的上下侧(开关未合状态)进行同相校核。用电压表或万用电表电压档500V,

9、用表的两个测针,分别接触两路的同相,此时电压表无读数,表示两路电同一相。用同样的方法检查其它两相。7 验收。送电空载24h无异常现象,办理验收手续,交建设单位使用。同时接交变更洽商记录、产品技术文件、质量证明书,说明书试验报告单等技术资料。3.1.4 运行中的故障预防1 柜(盘)内,电器元件、瓷件损坏。预防措施应在安装时加强责任心,采取成品保护。在运行前检查到位,以防有损坏的元件、瓷件投入运行。2 柜(盘)内控制线压接不紧,接线错误。运行前要对其进行认真检查调整和压紧,以防运行中发生故障。3 手车式柜二次小线回路辅助开关切换失灵,机械性能差。在调试中,要反复试验调整,达不到要求的部件要求厂方更

10、换,以防在运行中发生故障。3.2 电动机及附属设备的试验调整和试运行3.2.1 交流电动机的试验调整项目内容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2 测量绕组的直流电阻;3 定子绕组的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4 定子绕组的耐压试验;5 绕线式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6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7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绝缘电阻;8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9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10 检查定子绕组极性及其连接的正确性;11 电动机空载转动检查和空载电流测量。注:电压1000V以下,容量100kw以下的电动机,可按本条第1、7、10

11、、11款进行试验。3.2.2 试验标准1 测量绕组的绝缘电阻和吸收比,应达到以下要求:1) 额定电为1000V以下,常温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M;2) 额定电压为1000V以上,在运行温度的绝缘电阻值,定了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1M;转子绕组不应低于每千伏0.5M3) 1000V以上的电动机在应测量吸收比。吸收比不应低于1.2 ,中性点可拆开的应分相测量。2 测量绕阻的直流电阻,1000V以上或100KW以上的电动机各相绕组直流电阻值相互差别不应超过其最小值的2%,中性点引出的电动机可测量线间直流电阻,其相互差别不应超过最小值的1%。3 定子绕阻直流耐压试验和泄漏电流测量1000V以上及1000

12、KW以上、中性点连线已引出至线端子板的定子绕组应分相进行直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定子绕组额定电压的3倍。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值不应大于最小值的10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微安以下时,各相间无明显差别。试验时按以下要求进行;1) 试验电压为电机额定电压的3倍。2) 试验电压按每级0.5倍额定电压分阶段升高,每阶段停留60s,并记录泄漏电流。在规定的试验电压下,各相泄漏电流的差别不应大于最小值的50%,当最大泄漏电流在20微安以下,各相间差值与出厂试验值比较不应有明显差别。泄漏电流不应随时间延长而增大。泄漏电流随电压不成比例地显著增长时,应及时分析。3) 氢冷电机必须在充氢前或排氢后

13、且含氢量在3%以下时进行试验,严禁在置换过程中进行试验。4) 水内冷电机试验时,宜采用低压屏蔽法。4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按表3.2.2-1进行。表3.2.2-1 定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额定电压(kV)3610试验电压(kV)510165 绕线式电动机的转子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按表3.2.2-2进行。表3.2.2-2 绕线式电动机绕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转试验电压(v)备注不可逆的1.5Uk+750Uk为转子静止时,在定子绕组上施加的额定电压,转子绕组开路时测得的电压。可逆的3.0Uk+7506 同步电动机转子绕组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为额定励磁电压的7.5倍,且不低于1200V,但不应高于出厂试

14、验电压值的75%。7 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绝缘电阻值,当与回路一起测量时,绝缘电阻值不应低于0.5。8 测量可变电阻器、起动电阻器,灭磁电阻器的直流电阻值,与产品出厂数值比较,其差值不应超过10%;调节过程中应接触良好,无开路现象,电阻值的变化应有规律性。9 测量电动机轴承的绝缘电阻,当有油管连接时,应在油管安装后,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不应低于0.50。 10 检查定子绕组的极性及其连接应正确。中性点未引出者可不检查极性。11 电动机空载传动检查的运行时间为2h,并记录电动机的空载电流。当电动机与其机械部分的连接不易拆开时,可连在一起进行空载等转动检查试验。3.2.

15、3 试运行前的检查内容1 土建工程全部结束,现场清扫整理完毕。2 电机本体安装检查结束,质量验收合格。3 冷却、调速、润滑等附属系统安装完毕,施工质量验收合格。4 电机的保护、控制、测量、信号、励磁等回路的调试完毕,动作正常。5 电动机应做的试验按照第10.3.2.2条进行,并全部符合要求。6 电刷与转向器或滑环的接触应良好。7 板动电机转子应转动灵活,无碰卡现象。8 电机引出线相位正确,固定牢固连接紧密。9 电动机外壳油漆完整,保护接地良好。10 照明、通讯、消防装置应齐全。3.2.4 试运行及验收1 经运行交试验调整和运行前的检查全部符合要求后,就可进行试运行。2 电动机试运行一般应在空载

16、的情况下进行,空载运行时间为2h,并做电动机空载电流、电压记录。3 电动机接通电源后,如发现电动机不能启动和启动时转速很低或者声音不正常等现象,应立即切断电源检查原因。4 启动多个电动机时,应按容量从大到小逐台起动,不能同时启动。5 电动机试运行中应进行下列检查:1) 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是否符合要求,声音正常;2) 检查换向器、滑环及电刷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3) 检查电动机的温度不应有过热现象;4) 检查滑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45,滚动轴承温升不应超过60。5) 检查电动机的振动是否符合要求。6 交流电动机带负荷起动数次应尽量减少,如产品无规定时按在冷态时可连续起动2次,在热态时,可连续起动1次

17、。7 电动机经试运行合格后可进行验收,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和文件;1) 设计变更洽商单;2) 产品说明书、试验记录、合格证明书等技术文件;3) 安装记录(包括电动机抽芯检查记录、电机干燥记录等);4) 试验调整和试运行记录。3.2.5 运行中的故障预防1 电机运行时,电刷有明显的火花,预防措施是在安装与调试中,使电刷与换向器或集电环接触良好,在刷握内能上下活动,电刷的压力正常,引线与刷架连接紧密可靠,绕线电机的电刷抬起装置动作可靠,短路刀片接触良好,动作方向与标志一致。2 电机端盖温度过高,要按规定加润滑油。3 靠背轮洞隙不一致,电机和拖动设备要找平。4 电机起动时跳闸,调试前要检查热继电器的

18、电流应与电机相符,电源开关选择要合理。3.3 电力电容器的试验和试运行3.3.1 电力电容器的试验项目:1 测量绝缘电阻;2 测量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及电容值;3 耦合电容器的局部放电;4 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5 冲击合闸试验;3.3.2 试验标准:1 测量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的绝缘电阻应在二级间进行,并联电容器应在电极对外壳之间进行,并采用1000V兆欧表测量小套管对地绝缘电阻。2 测量耦合电容器、断路器电容器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及电容值,应符下列规定:1) 测得的介质损耗角正切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2) 耦合电容器电容值的偏差应在额定电容值的+10%5%范

19、围内,电容器叠柱中任何两单元的实测电容之比值与这两单元的额定电压之比值的倒数之差不应大于5%,断路器电容器电容值的偏差应在额定电容值的5%范围内,对电容器组,还应测量总的电容值。3 耦合电容器的局部放电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500kV的耦合电容器,当对其绝缘性能或密封有怀疑而又有试验设备,可进行局部放电试验,多节组合的耦合电容器可分节试验。2) 局部放电试验的预加电压值为0.8×1.3Um ,停留时间大于10s,降至测量电压值为1.1Um3,维持60s后,测量局部放电量,放电量不宜大于10pf。4 并联电容器的交流耐压试验,应符合下列要求1) 并联电容器电报对外壳交流耐压试验电

20、压应符合表3.3.2的要求。表3.3.2 并联电容器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额定电压(kV)113610152035出厂试验电压(kV)35482535455585交流试验电压(kV)2.23.81419263441632) 当产品出厂试验电压值不符合表中要求时,交换试验电压,应按产品出厂试验电压值的75%进行。5 在电网额定电压下,对电力电容器组的冲击合闸试验,应进行3次,熔断器不应熔断;电容器组各电流相互间的差值不宜超过5%。3.3.3 送电试运行1 送电前的检查1) 对电力电容器的试验项目全面检查,应按第10.3.3.1条的要求全部做完试验,试验结果应全部符合要求。2) 对电力电容器外观进行

21、检查,应无损坏及漏油、渗油现象。3) 检查连线,应正确可靠。4) 检查各种保护装置,应正确无损。5) 检查放电系统,应完好无损。6) 检查控制设备,应完好无损,动作正常,各种仪表经校对合格。7) 自动功率因数补偿装置调整好,(使用移相器事先调整好)。2 送电试运行验收1) 送电前的检查全部符合要求后,方可送电试运行。2) 击合闸试验:对电力电容器组进行三次冲击合闸试验,无异常情况,方可投入运行。3) 正常运行24h后,应办理验收手续,移交建设单位验收。4) 验收时应移交的技术资料:设计图纸、设备技术文件、质量证明书、设计变更单,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设备试验调整记录和安装调试记录。3.3.4 运行

22、中的故障预防为避免电力电容器在运行中出现故障,应在安装中严格按标准要求施工,做好成品保护,对易损的瓷件、电容器本体使用包装物保护好,安装完毕后严格按程序和标准的试验调整,对绝缘测、耐压试验和漏油、渗油等项目重点检查达到标准要求。3.4 母线测试及送电10.3.4.1 送电前的测试母线送电前应进行耐压试验,500V以下母线可用500V摇表摇测,绝缘电阻不小于 0.5。 3.4.2 送电前的检查母线安装后,要全面地进行检查,清理工作现场的工具、杂物,并与有关单位人员协商好,请无关人员离开现场。3.4.3 送电程序送电程序应为先高压,后低压;先干线,后支线;先隔离开关,后负荷开关。停电时,与上述顺序

23、相反。3.4.4 送电车间送电前应先挂好有电标志牌,并通知有关单位及人员。送电后应有指示灯。3.5 低压电器试验调整3.5.1 试验项目内容1 测量低压电器连同所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2 低压线圈动作值校验;3 低压电器动作情况检查;4 低压电器采用的脱扣器的整定;5 测量电阻器和变阻器的直流电阻。6 低压电器连同连接的电缆及二次回路的交流耐压试验。注:低压电器包括电压为601200V的刀开关,转换开关、熔断器、自动开关、接触器、控制器、主令电器、起动器、电阻器、变阻器及电磁铁。3.5.2 试验过程及测试参数1 测量低压电器连同所连接电缆及二次回路的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1。比较潮湿的地

24、方,不应小于0.5。2 电压线圈动作值较高,线圈的吸合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85%,释放电压不应小于额定电压的5%;短时工作的合闸线圈应在额定电压的85%110%范围内,分离线圈应在额定电压的75%110%范围内均能可靠工作。3 低压电器动作情况的检查:对采用电动机或液压,气压传动方式操作的电器,除产品另有规定外,当电压、液压或气压在额定值的85%110%范围内,电器应可靠工作。4 低压电器采用的脱扣器的规定:各类过流脱扣器、失压和分离脱扣器、延时装置等,应按使用要求整定,其整定值误差不能超过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5 测定电阻器和变阻器的直流电阻值,其差值应符合产品技术条件的规定。6 低压电器

25、连同连接的电缆和二次回路的交流耐压试验;试验电压为1000V。当回路的绝缘电阻在10以上时,采用2500 V兆欧表代替,试验持续时间为60s。3.6 回路测试3.6.1 1kV及以下配电装置和馈电线路测试1 配电装置及馈电线路的绝缘电阻测试不应小于0.5。2 测量馈电线路绝缘电阻时,应将断路器、用电设备、电器和仪表等断开。3 动力配电装置的交流耐试验,试验电压为1000V。当回路绝缘电阻在10以上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代替,试验持续时间为60s。4 检查配电装置内不同电源的馈线间或馈线两侧的相位应一致。3.6.2 二次回路测试1 小母线在断开所有其它并联支路时,不应小于10。2 二次回路的

26、每一支路和断路器、隔断开关的操动机构的电源回路等,均不应小于1兆欧。3 交流耐压试验:当回路绝缘电阻在10以上时,可采用2500V兆欧表大替,试验持续时间为60s;当回路中有电子元件设备时,试验时应将插件拔出或将其两端短接;48V及以下回路,可不作交流耐压试验。注:二次回路是指电气设备的操作、保护、测量、信号等回路及其回路中的操动机构的线圈、接触器、断电器、仪表、互感器二次绕组等。4. 成品保护4.1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及试运行过程中应设专人值班。4.2 保持室内清洁,防止灰尘损伤电气原件。4.3 未经允许不得拆卸设备零件及仪表等,防止损坏或丢失。5. 安全环保措施5.1 电气设备的试验调整

27、、试运行前必须编制相关的安全方案,确定安全领导小组、安全工作程序、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应急措施。5.2 针对所要进行试验、调整和试运行的具体的电气设备,必须在操作前进行技术、安全交底。5.3 在操作前认真检查所使用的防护用品是否符合安全操作规定要求,是否配备齐全。5.4 高空作业时,要搭设符合要求的脚手架,按高空作业要求进行防护和操作。穿绝缘胶鞋,戴安全帽,系安全带。5.5 电气设备机房、变配电室应门窗封闭和上锁。户外设备要有护拦等,机房、变配电室等照明、消防、设备齐全。5.6 操作前要认真检查设备的接地,应接地良好。5.7 变配电室、柜(盘)母线等送电前应先挂好有电标志牌,

28、送电后要有指示灯。送电前与操作无关的人要撤离。5.8 试验、调整、试运行等的操作必须按程序步骤和标准安全操作。5.9 电气设备试验、测试、调整和试运行前,应有环保控制等方面交底。5.10 在操作时,要注意保护周围的建筑成品、设备及其它设施不被污染和损坏。5.11 在试验、调整和试运行中使用的包装物品应随时清理,保持现场清洁干净。5.12 在电气设备试验、测试、调整和试运行操作,使用油品、油漆及其它易燃易爆等物品时,必须注意保护室内环境,并保正室内通风良好。电气设备、室内地面、墙面等易被污染的地方,应使用塑料布或编织袋遮盖。5.13 在电气设备试验、测试、调整和试运行时,应采取防噪声隔离措施。6

29、. 质量标准6.1 主控项目6.1.1 试运行前,相关电气设备和线路应按本标准的规定试验合格。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6.1.2 现场单独安装的低压电器交接试验项目应符合附录D的规定。 检验方法:检查试验记录。6.2 一般项目6.2.1 成套配电(控制)柜、台、箱、盘的运行电压、电流应正常,各种仪表指示正常。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试验记录。6.2.2 电动机应试通电,检查转向和机械转动有无异常情况;可空载试运行的电动机,时间一般为2h,记录空载电流,且检查机身和轴承的温升。 检验方法:试通电和检查试运行记录。6.2.3 交流电动机在空载状态下(不投料)可启动次数及间隔时间应符合产品技术条

30、件的要求;无要求时,连续启动2次的时间间隔不应小于5min,再次启动应在电动机冷却至常温下。空载状态(不投料)运行,应记录电流、电压、温度、运行时间等有关数据,且应符合建筑设备或工艺装置的空载状态运行(不投料)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试运行记录。6.2.4 大容量(630A及以上)导线或母线连接处,在设计计算负荷运行情况下应做温度抽测记录,温升值稳定且不大于设计值。检验方法:用红外线遥测温度仪进行检测。6.2.5 电动执行机构的动作方向及指示,应与工艺装置的设计要求保持一致。检验方法:观察检查。7. 质量验收7.1 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工程检验批的划分以回路为单位,检查数量为全检。7.2

31、 检验批的验收按本标准3.0.25条进行组织。7.3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无统一规定时,宜采用低压电气动力设备试验和试运行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为进一步强化公司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切实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止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保障企业和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manufacturers drawings bolt fastened in the cylinder and outer cylinder. Cylinder cylinder in the drain pipe installation and measuring component leads. 6.4.4.3 bla

32、de carrier, partitions and lower installation check the sealing ring of the seal and springs, which shall conform to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manufacturers drawings. Cylinder gasket on the mounting brackets supporting the Group assembled, the lugs shall be no Burr on the surface, and other debris. Department suite in place to measure surface and inner cylinder surface height difference, compared with the original values confirm the location. 6.4.4.4 lower bear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