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制剂习题答案_第1页
固体制剂习题答案_第2页
固体制剂习题答案_第3页
固体制剂习题答案_第4页
固体制剂习题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8章散剂一、A 型题(单选题)1 关于制备含液体药物的散剂叙述错误的是A 当液体组分较大时可加入稀释剂吸收B 一般可利用处方中其他固体组分吸收C 当液体组分过大且不属挥发性药物时,可蒸发部分液体,再加入固体药物或辅料吸收D. 不宜蒸发除去液体E .可根据散剂中液体组分性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2 散剂中所含的水分不得超过A . 9.0%B . 5.0%C . 3.0%D . 8.0%E.6.0%3下列口服固体剂型吸收最快的是A. 胶囊剂B. 片剂C. 水丸D. 散剂E.包衣片剂4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按一定比例混合时,有时出现的润湿与液化现象,此现象称为A .增溶现象B .絮凝现象C .润湿现象D

2、 .低共溶现象E .液化现象5.关于倍散的叙述,错误的是A.药物剂量在 0.01-0.1g 之间的散剂,可配制成1:10 倍散B.取药物 1 份加稀释剂 9 份即为 1:10 倍散C.药物剂量在 0. 01g 以下的散剂,可配制成 1:100 倍散D .取药物 1 份加稀释剂 100 份即得 1:100 倍散E .倍散可保证药物的含量准确6.九分散中马钱子粉与麻黄等,采用下列哪种方法与其余药粉混匀,制得散剂A. 研磨法B. 过筛混合法C. 等量递增法D. 分散法E.打底套色法7.按药物组成分类的散剂是A. 内服散剂B. 含液体成分散剂C. 含低共溶组分散剂D. 复方散剂E.非分剂量散剂&在小剂

3、量的剧毒药中添加一定量的填充剂制成的稀释散称为A. 外用散B.调敷散C. 撒布散D. 煮散E.倍散9.以下关于散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易吸湿变质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B .对疮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C .比表面较大、奏效较快D .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散剂E .含挥发性成分较多的处方宜制成散剂10. 散剂制备工艺中关键环节是A、粉碎B 过筛C 混合D 分剂量E、质量检查二、 B 型题(配伍选择题)1 4A. 8 号筛B.6 号筛C. 9 号筛D. 4 号筛E.7 号筛1.用于消化道溃疡病散剂应通过2.儿科和外用散剂应通过3.眼用散剂应通过4.一般内服散剂应通过59A.制备低共熔组分B .蒸

4、发去除水分C .套研D .无菌操作E .制成倍散5.益元散制备时,朱砂与滑石粉应6.硫酸阿托品散应7.痱子粉制备时,其中的樟脑与薄荷脑应&蛇胆川贝散制备时应9.眼用散制备时应三、 X 型题(多选题)1 中药散剂具备下列哪些特点A 制备简单,剂量可随意增减,适于医院制剂B .比表面积大,易分散,奏效较快C .制备简单,质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D .刺激性、腐蚀性小,对创面有一定的机械性保护作用E 外用散撒布于创面皮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按药物性质分类的散剂有A 复方散剂B 含毒性药散剂C. 含液体成分散剂D. 含低共溶组分散剂E. 分剂量散剂四、问答题1.简述含低共熔组分的散剂的制备原则参考答

5、案一、 A 型题1.D、2.A、3.D、4.D、5.D、6.C、7.D、8.E、9.E、10.C二、 B 型题1.E、2.E、3.C、4.B、 5.C、6.E、7.A、8.B、9.D三、 X 型题1.ABCE、2.BCD四、 问答题1.答:形成低共熔物药理作用增强,宜用低共熔法混合;形成低共熔物后药理作用无变化,若处方中固体的成分较多时,可先形成低共熔混合物, 再与其他固体成分混合, 使分散均匀。或者分别以固体成分稀释低共熔成分,再轻轻混合,使分散均匀。处方中如含有挥发油或其他足以溶解低共熔混合物的液体时,可先将低共熔混合物溶解.借喷雾法喷入其他固体成分中.混匀。第8章 胶囊剂一、A 型题1.

6、软胶囊填充混悬液时,可选用的分散介质是A .滑石粉B .去离子水C.稀乙醇D .海藻酸钠E.油蜡混合物2.下列宜制成软胶囊剂的是A . O / W 乳剂B .芒硝C.鱼肝油D .药物稀醇溶液E.药物水溶液3下列关于胶囊剂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药物的乙醇溶液可制成胶囊剂B 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C.与丸、片剂相比在胃肠道中崩解慢D 吸湿性药物可制成胶囊剂E.不可制成不同释药速度的制剂4.按现行版药典规定,硬胶囊的内容物水分不得超过A . 6.0%B.7.0%C.9.0%D . 10.0%E. 12.0%5甘油在硬胶囊壳所起的作用是A .改善胶囊剂的口感B .增加胶液的粘稠度C.防腐作用D .增加空胶

7、囊的光泽E.增加胶囊的韧性及弹性6.下列关于对硬胶囊药物填充的叙述错误的是A .可以填充细粉、微丸或颗粒B.剧毒药稀释后填充C .形成共熔的药物可加适量稀释剂混合后填充D.挥发油可与浸膏粉混合同时填充E.疏松性药物小量填充可加适量乙醇混匀后填充7.空胶囊的含水量应控制在A.8%-10%B. 12% -一 15%C.10%-一 12%D.5%一 -7%E.7%一9%、B 型题1习A .硬胶囊剂B .肠溶胶囊剂C .微囊D .微型包囊E.胶丸剂F列各种叙述名称为:1.用高分子材料,将药物包裹成一种微小囊状物的技术2.由上下两节套合,填入固体药物者称为3.药粉微粒或药液微滴被包于高分子材料中而成直径

8、4.可用滴制法制备的软胶囊称为5在胃中不溶,仅在肠中溶化崩解的称为610A .肠溶胶囊B .软胶囊C.硬胶囊D .明胶E.空胶囊6将一定量的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充填于空胶囊中 制成的药剂7.共有 000, 00 , 05 号八种规格&可采用压制法和滴制法制备9.胶囊剂生产中囊材主要的原料10囊壳不溶于胃液能在肠液中崩解三、X 型题1.下列关于胶囊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 .胶囊剂外观光洁,且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便于服用B .处方量大的中药可部分或全部提取制成稠膏后直接填充C.胶囊剂中填充的药物可以是粉末,也可以是颗粒D .胶囊剂因其服用后在胃中局部浓度高,特别适宜

9、于儿科用药E.易溶性、易风化、易潮解的药物可制成胶囊剂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有A .泛制法B .塑制法C .滴制法D .压制法E.融熔法参考答案一、 A 型题1.E、2.C、3.B、4.C、5.E、6.D、7.B二、 B 型题1.D、2.A、3.C、4.E、5.B、6.C、7.E、8.B、9.D、10.A三、 X 型题15000m的胶囊1.BDE、2.CD第8章丸剂一、A 型题1.水丸的制备工艺流程是A .起模T成型T盖面T干燥T选丸T打光T质检T包装B .起模T成型T干燥T盖面T包衣T打光T质检T包装C.原料的准备T成型T干燥T选丸T盖面T打光T质检T包装D .起模T成型T盖面T选丸T包衣T打

10、光T干燥T质检T包装E.原料的准备T起模T泛制成型T盖面T干燥T选丸T包衣T打光T质检T包装2.含挥发性药材的水丸干燥温度一般为A.80C100CB.60C80CC.60C以下D.30C以下E.105 115C上3.下述关于滴丸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起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B .生产车间无粉尘C .能使液体药物固体化D .生产工序少,生产周期短E.载药量大4.含较多树脂、糖等黏性成分的药物粉末和药的蜜温宜为A . 105115C上B.80C100CC.60C80CD.60C以下E . 30C以下5.下列有关水丸起模的叙述,错误的是A.起模用粉宜选用黏性适中的药粉,且应通过 23 号筛B .起模常

11、用水为润湿剂C.起模是将药粉制成直径0.51 mm 大小丸粒的过程D .起模的方法可分为粉末泛制起模和湿粉制粒起模E .应控制丸模的圆整度、粒度差和丸模数目6.下列不适宜作为水丸赋形剂的是A.蒸馏水B.黄酒C .淀粉浆D.米醋E .药汁7.水丸制备的关键工艺过程为A.药材提取B.起模C.成型D .盖面E .干燥&下列丸剂中发挥疗效最快的是A.蜡丸B.水丸C.滴丸D .糊丸E .蜜丸9.下述丸剂中不能用塑制法制备的是A.蜜丸B.水丸C .糊丸D .水蜜丸E.浓缩丸10.蜜丸制备的关键工序是A .制丸块B 制丸条C.分粒D .搓圆E.选丸二、B 型题13A .嫩蜜,温蜜和药B.中蜜,温蜜和药C.中

12、蜜,热蜜和药D .老蜜,热蜜和药E.老蜜,温蜜和药1处方中含较多粉性药材、黏性适中的药材,制蜜丸时宜用2处方中树脂类、胶类药材所占比例较大制蜜丸时宜用3.冬季制蜜丸时宜用47A .水丸B .蜜丸C.糊丸D .滴丸E.蜡丸4.一般不含其他附加剂,实际含药量较高的剂型为5.溶散迟缓,可延缓药效的剂型为6.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剂型为7.体内不溶散,仅缓缓释放药物的剂型为三、名词解释1.滴丸2.水丸3.蜜丸4.浓缩丸5.冷凝液四、问答题1.试述滴丸高效速效的原理。参考答案一、A 型题1.E、2.C、3.E、4.C、5.A、6.C、7.B、8.C、9.B、10.A二、B 型题1.C、2.A、3.A、

13、4.A、5.C、6.D、7.E三、名词解释1. 滴丸:药材提取物与基质用适宜方法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制成的 丸剂。2.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水性液体为黏合剂,用泛制法制成的丸剂。3蜜丸:药材细粉以炼制过的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4浓缩丸: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的清膏或浸膏,与处方中其余药材细粉或适宜的赋形剂制 成的丸剂。5冷粘液:用于冷却滴出的液滴,使之冷凝成固体丸剂的液体。四、问答题1 答:速效,高效、生物利用度高:药物在基质中呈分子、胶体或微粉状结晶,消除难溶 物的聚集与附集,利于消化液润湿,故增加药物的溶出和吸收。第8章颗粒剂一、A 型题1 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

14、宜超过稠膏量的A 9 倍B 8 倍C.7 倍D 6 倍E. 5 倍2.下列关于颗粒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 服用剂量较大B 吸收、起效较快C.产品质量不太稳定D 易霉败变质E.不易吸湿结块3 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 原料药提取一提取液精制一制颗粒一干燥一整粒一包装B 原料药提取一提取液精制一干燥一制颗粒一整粒一包装C.原料药提取一干燥一提取液精制一制颗粒一整粒一包装D 原料药提取一提取液精制一制颗粒一整粒一干燥一包装E.原料药提取一提取液精制一整粒一制颗粒一干燥一包装4对颗粒剂软材质量判断的经验(软材标准)是A 度适中,捏即成型B 手捏成团,轻按即散C.要有足够的水分D .要控制水分在

15、12%以下E.要控制有效成分含量5 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加入方法是A .与稠膏混匀制成软材B 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湿颗粒中C.用乙醇溶解后喷于整粒后的干颗粒中D 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整粒中筛出的细粉中,混匀后再与其余干颗粒混匀E.以上方法都可以6 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是不能通过1 号筛和能通过 5 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A . 8.0%B6.0%C 9.0%D 15.0%E12.0%7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A 3% 以内B . 4%以内C 5%以内D . 6%以内E. 9%以内8下列关于制软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若软材过干,粘性不足,可提高乙醇的浓度B 若软材过软,

16、药料易黏附筛网或成条状,可提高乙醇的浓度C 若软材过干,粉粒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D 若软材过黏,可提高乙醇的浓度E 若细粉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9 挤出制粒的关键工艺是A 控制辅料的用量B 制软材C 控制制粒的温度D 搅拌的速度E 控制水分10制备颗粒剂时,稠膏 :糖粉 :糊精一般为A 1:2:1B 1:3:1C 1:4:1D 1:5:1E 1:6:111下列关于泡腾性颗粒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 泡腾性颗粒剂必须控制干颗粒的水分,以免服用前酸碱发生反应B 泡腾崩解剂分为有机酸和弱碱C 泡腾颗粒剂具速溶性D 常制成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均匀而得E.可选用石炭酸作为崩解剂12下列

17、哪项为影响泡腾颗粒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A 泡腾崩解剂的用量B 泡腾崩解剂的种类选择C.酸、碱性颗粒的制备方法D .颗粒混合的速度E.干燥颗粒的含水量二、 B 型题1 4A 除去部分杂质,减小颗粒吸湿性作用1.B、2.A、3.C、4.E、5.C、6.B、7.A、8.EB .矫味及黏合作用C.防止挥发性成分散失的作用D 使颗粒遇水后疏松,迅速溶解的作用E.节约其他赋形剂兼具治疗作用1.糖粉作为赋形剂具有2水提液用乙醇沉淀具有3.3环糊精包合具有4药材细粉作赋形剂5 8A .可溶性颗粒剂B 混悬性颗粒剂C 泡腾颗粒剂D 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5由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制成,遇水产二氧化碳气体6.制颗

18、粒时有不溶性药物细粉加入7.包括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系将药材提取物及辅料混匀制粒,用模具压制成块(机压法)即得 三、X 型题1.生产中颗粒剂的制粒方法主要有A .挤出制粒B .喷雾干燥制粒C.湿法混合制粒D .塑制法制粒E.滴制法制粒2.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注意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 .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 .干燥温度应逐渐升高C.颗粒干燥程度适宜控制在5 %以内D .干燥温度一般以 6080C为宜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干燥四、问答题1.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哪些?1.B、2.A、3.C、4.E、5.C、6.B、7.A、8.E参考答案一、A 型题1.E、2.B、3.A、4.B、

19、5.C、6.D、7.D、8.A、9.B、10.B、11.E、12.E、二、B 型题三、X 型题1.ABC、2.ABDE四、问答题1.答:常用的制粒方法有:湿法制粒(挤出制粒、湿法混合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喷雾干燥 制粒、滚转制粒)和干法制粒等。第 8 章片剂一、A 型题仁AC 寿D.IE.:2、A.B.C.隔离层 T 粉衣层 TD.险庇氏逹匚.粒我 X T包粕衣匸*打北E.3.制片札卜汕门川川吸收A.主药剂量小于 0.1gBC .药料含挥发油较多D.E.4.AB ” 一.茶前上入CDE .临压片时輛人4.崩解剂加入方法不同,其崩解速度、药物的溶出速度不同,下列排序正确的是A .崩解速度为外加法

20、内、外加法 内加法;溶出速度为内、外加法 内加法 外加法B .崩解速度为内、外加法 内加法外加法;溶出速度为外加法 内、外加法 内加法C .崩解速度为内加法 内、外加法 外加法;溶出速度为内、外加法 外加法内加法D .崩解速度为外加法 内加法 内、外加法;溶出速度为外加法 内加法内、外加法E .崩解速度为内、外加法 外加法内加法;溶出速度为内加法 内、外加法 外加法5.下列关于润湿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易溶于水的药物常采用水作润湿剂B 润湿剂本身没有粘性C 对不耐热的药物不宜采用水作润湿剂D 药物水溶性大、粘性大的药物可采用较高浓度的乙醇作润湿剂E.用乙醇作润湿剂制粒应迅速搅拌立即制粒 7淀粉

21、浆作为黏合剂 , 最常用的浓度是A 10%B 20%C 30%D 25%E40% 8硬脂酸镁作润滑剂一般用量为A 0.3%-1%B 0.1%-0.3%C 1%-3%D 3%-5%E. 5 姬上9下列不属于片剂松片原因的是A 黏合剂过量B 颗粒含水量不当C 压力过小或车速过快D 细粉过多E.原料中含较多挥发油10下列关于干颗粒的质量要求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中药颗粒含水量为一般为 3%5%B .含水量过高压片时会产生粘冲现象C .颗粒大小、松紧及粒度应适当D. 颗粒大小应根据片重及药片直径选用E .大片可采用较小的颗粒压片,小片必须用较大的颗粒压片11 .关于片剂压片时变色产生原因叙述错误的是A

22、.润滑油过多滴于颗粒产生油点B .浸膏类制成的颗粒过硬C.所用润滑剂未经过筛D .润滑剂与颗粒未充分混匀E .加料斗内的颗粒时多时少12.适用于中药全浸膏片浓缩液直接制粒的是A .挤出制粒法B .湿法混合制粒C .喷雾干燥制粒法D .流化喷雾制粒法E.干法制粒13.压片时,一般干颗粒中含有通过二号筛的粉粒以占总量多少为宜A. 45%-60%B.20%-40%C. 10%-20%D . 10%-30%E. 5%-10%二、B 型题1 5ABC .D E 1片剂包糖衣时,单纯的 70 弋粗奖比2.片剂包糖衣时,滑石粉与70%糖浆用于3片剂包糖衣时,少量滑石粉与354.片剂包糖衣,0.15 %氧化铁

23、与 70%糖浆用于5.片剂包糖衣时,少量柠檬黄与70610A.硬脂酸镁B. 微粉硅胶C. 淀粉浆D. 干淀粉E. 乙醇6.崩解剂7.润湿剂&黏合剂9.助流剂10.润滑剂1114A .喷雾干燥制粒法B .湿法混合制粒C .滚转制粒法D .流化喷雾制粒法E .挤出制粒法11适用于中药全浸膏片浓缩液直接制粒12适用于中药浸膏粉、半浸膏粉及粘性较强的药物细粉制粒13利用气流使药粉呈悬浮流化状态,再喷入粘合剂液体,使粉末聚结成粒的方法14.药粉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用强制挤压的方式使其通过具有一定孔径的筛网或孔板而制 粒的方法1518A.糖粉B .乙醇C .甘露醇D .纤维素衍生物E .糊精15用量过多导致颗粒过硬的辅料是16不宜用于强碱性药物的是17常用于咀嚼片的稀释剂是18.可用其溶液也可用基干燥粉末作粘合剂的是三、X 型题1 AB 會淀粉枚矽 i 牝弓材C D E2、A泡犢 ABC D E3.卜 3 阳诂制崩申剂门是A . CMS-NaC .唳佟艙山相楼峻D . L-HPCE .吐温-804.A .雄黄B,C D .泊&E .葛根4.下列关于压片前干颗粒的处理叙述正确的是A.干颗粒再次通过筛网进行整粒B .整粒一般为二号筛C.加挥发油或挥发性药物D .加崩解剂E .加润滑剂5.下列属于引起片剂压片时粘冲的原因是A .冲模表面粗糙或刻字太深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