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一、公司背景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 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 超过140亿元。连续六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四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 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 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 汽车整车和动力总成制造基地,拥有年产 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变速器 的生产能力。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吉利熊猫、上海华普、中国龙 等八大
2、系列30多个品种整车产品;拥有1.0L-1.8L八大系列发动机及八大系列手 动与自动变速器。上述产品全部通过国家的 3C认证,并达到欧川排放标准,部 分产品达到欧W标准,吉利拥有上述产品的完全知识产权。集团已在国内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拥有近 500个4S店和近600家服务 站;投资近千万元建立了国内一流的呼叫中心,为用户提供24小时全天候快捷服务;率先在国内汽车行业实施了 ERP管理系统和售后服务信息系统,实现了 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和市场信息快速处理。吉利汽车累计社会保有量已经超过 120万辆,吉利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集团已在海外建有近300个销售服务网点,在乌克兰、俄罗斯和印度尼西亚
3、 等国家设厂进行SKD/CKD组装生产和销售,累计实现海外销售十几万辆,位居 中国轿车出口前列。卜4恥泅诉fU4切气:吧.靶工“輛、馄曲 琳如I池躺atu 乍B0*铀础 期號琴胖出Ill 训纱列匕 础時Y玮 V-M39 说卜4恥泅诉卜4恥泅诉吹购成功M:M前高管劝阻福特瞇JU沃给制二用汨公布收购标的两霜耕酬炷删蛉4汽人股4献赠缺提讎魅保2008年 12 冃 17B 吉利开始嶼判 福屛璽出酬iU沃平台毬生制他辦妙年】2冃耀强特标价 做;觌岀需臟厂三、吉利将何去何从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句话用在吉利收购的沃尔沃上,并不是很恰当。但 我们想借此形容此次收购之后的复杂性。对于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我们感
4、到欣 喜,也顿觉冷静。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同志是一个勇士,我们对这家历经13年风雨,依然不屈不挠的民营企业应该表示敬佩, 我们更应该建议李书福同志,若是真的 勇士,李书福还得更应该冷静地审视,应该直面收购沃尔沃后的一系列复杂难题。(一)钱是个大问题尽管在签约当天,吉利已将18亿美元首付款打入福特公司账户,但这只是 一个开始。吉利此次并购沃尔沃至少需要融资 180亿元人民币。如今71亿元已 经到账,另外还有50亿吉利正在继续借债。这个资金需要在正式交割日期5月4日前到账。李书福最不愿意被人问及有没有钱玩转沃尔沃。吉利是一家很有自 尊心的民营企业,从它多年外人无法理解的艰苦奋斗中打出如今的辉煌
5、就可以看 出其内心的澎湃和不屈。钱是一个好东西。没有钱显然没有吉利的明天,显然不会有沃尔沃的下嫁。资本运营从来都是唯利是图,这些收购案的幕后资本都有着各自的利益诉求, 吉 利如何处理好这些利益攸关方的关系也是一道难题。如果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吉 利不能满足这些资本的回报诉求,必将给它的运营带来障碍。据中央电视台的分析,在整个收购计划中,吉利至少需要融资180亿元人民 币。2009年吉利的销售收入为140亿元,利润12亿元,也就是说,吉利要攒够 15年的利润才能买下沃尔沃。尽管聪明的吉利把收购资金转嫁到国内外银行及 项目基地的地方政府方面,但玩转沃尔沃的庞大资金极有可能从此拖累吉利。被业界惊呼 蛇
6、吞象”的吉利,此次收购成功的关键就是融资借债。总的来说,这是 一个非常大规模的杠杆收购,是通过杠杆撬动一个很大的资本来完成这个收购。 因此,过高的杠杆率成为吉利收购过程受到的众多质疑之一。(二)收购的沃尔沃如何转亏为盈正如李书福所说:钱不是问题,没钱也不是问题。吉利自信在两年之内让沃 尔沃实现盈利。而与此同时,吉利上报给主管部门的并购沃尔沃进展报告让 我们看到了吉利的宏伟蓝图。在这份报告中,吉利在与沃尔沃现管理层沟通后,雄心勃勃地预计收购完成 后沃尔沃在2011年可以实现盈利,2015年可实现息税前利润7.03亿美元。吉利的底气在于似乎无限大的中国汽车市场空间, 而李书福也愿意打造一个 中国式
7、的豪华车品牌。对此,除了在中国建厂外,吉利还将通过增加在中国的采 购改善其现有运营业务的成本。沃尔沃公司的前 20大独立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中 有16家在中国设厂,通过在中国增设配套工厂,吉利预计 5年内可以降低采购 成本至少12亿美元。此外,吉利还将在中国建立一个新的研发中心,以降低人 力和开发成本。在此,吉利可以吸收沃尔沃的专利和特长技术,以提升吉利的技术实力和开发能力,同时要通过沃尔沃来解决自己的品牌短板,以此获得品牌溢价的丰厚利润。但如果李书福急着要靠沃尔沃摆脱吉利的低端形象,那他必须认识到,保住沃尔沃岌岌可危的豪华车地位才是当务之急。不过,平心而论,吉利汽车的几个低成本策略将让沃尔沃取得
8、价格上的优势, 这能在短期刺激产品销量,但也更可能会让它脱离包括奔驰、 宝马和奥迪在内的 豪华车阵营。有些东西并不是越便宜越好。另外,长安集团仍将按照代工合同生 产沃尔沃S80L、S60、S40系列轿车,这意味着吉利暂时竟没有三厢轿车可以 从瑞典拿来国产,此外吉利组建一个新工厂更需要至少 1年半时间,这段是吉利 收购沃尔沃之后的最艰辛的过渡期,此刻李书福宣称要在2011年实现盈利,看来有可能是天方夜谭。(三)如何玩转沃尔沃新快报汽车测评周刊记者曾经就沃尔沃被中国企业收购的问题采访过福特 全球高层,其中一位在福特任职超过20年的老福特高层向本报记者坦言称:沃尔沃这是一盘很复杂的棋,若一着不慎满盘
9、皆输。”他个人甚至建议中国企业不 去碰为好。在这位福特全球高层善意的话语之间,本报记者感受到其中的复杂程 度难以想象。对毫无豪华车制造和管理经验的吉利来说,无疑要从头开始。但首当其冲的 一个问题是,吉利一定要设法降低沃尔沃的成本, 但依然要保持沃尔沃的豪华车 特性。换句话说:沃尔沃已经是我吉利的人了。这是一个无奈的矛盾。中国社科院工经所研究员赵英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吉利如何降低沃尔沃的成本是一大问题,高成本恰恰是沃尔沃陷入困境的根本 原因。”显然,降低运营成本将是李书福保证沃尔沃正常运营的首要任务之一, 不然将进入债台高筑、自身难保的尴尬境地。李书福也认为,收购成功后,重要 的不是输血,而是
10、恢复沃尔沃的造血功能,早日扭亏为盈。(四)文化的差异海外收购中,跨国文化很难兼容。这就像西餐的刀叉和中国的筷子相遇、 欧 美的汉堡包遇到中国的馒头、豆腐。80多年的沃尔沃有着一套适应本国的成熟 企业文化和管理机制,合并之后,是吉利顺从沃尔沃,还是让沃尔沃就范中国文 化?吉利的汽车文化与沃尔沃的汽车文化俨然不同。一个散发着 农村青年”气 息,另一个则保留着欧洲豪华名车的高贵血统,83年的贵族气质和13年的草根 特色相遇,能够产生一往情深的爱恋吗?(五)不能盲目虚荣沃尔沃轿车在被福特收购后,自1995年以来,其在全球豪华车市场的份额 从14.9% 路下降到8.2%,自2005年至今更是连续5年亏损,每年的亏损额均 在10亿美元以上。金融危机爆发后,沃尔沃亏损加剧。2008年沃尔沃轿车亏损14.65亿美元,2009年虽有好转但也亏损高达6.53亿美元。此外,沃尔沃轿车的 全球销量由2007年的458323辆降至2008年的374297辆,又再降至2009年的 334808 辆。再来看看吉利自身的经营状况。从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
- 2024年1月化粪池疏通与雨污分流改造联动施工合同
- 美甲聊天教学课件
- 脑卒中静脉溶栓后的护理
- 汽车行业投放指南
- 2024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泉州市南方科技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沪东中华造船集团高级技工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民间借贷及担保合同范本
- 2025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写作技巧 课件
- 【MOOC】声乐作品赏析与演唱-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5年中考数学一轮复习 统计与概率 解答题练习七(含答案)
- 信息化战争课件
- 中班课件恐龙教学课件
- 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标准解读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精益生产知识学习考试复习题库300题(含答案)
- 复方制剂质量控制
- 外周灌注指数PI
- 法律咨询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