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厘米和米》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析_第1页
《厘米和米》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析_第2页
《厘米和米》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厘米和米?教材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分析计量单位的教学从长度单位开始 ,厘米和米是最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过接触。本单元要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 ,能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物体的长度。教学内容分四段编排 ,先是有关线段的知识 ,然后教学厘米 ,接着认识米 ,最后是实践活动?量一量?。这样编排出于以下三点考虑。第一 ,线段是测量长度的对象 ,它的“有限长度是可以量的 ,线段的“直使测量长度比拟容易。因此 ,本单元的教学从认识线段开始。另外 ,一年级上册认识“体 ,一年级下册认识“形 ,二年级上册教学“线 ,也表达图形知识的开展。第二 ,学生使用的直尺上都有厘米 ,接触厘米的时机较多

2、,形成1厘米的观念 ,掌握以厘米为单位测量长度或画线段的方法都比拟容易。先认识厘米 ,然后教学米 ,便教利学。第三 ,教学厘米和米 ,要用它们计量物体的长度。编排实践活动?量一量? ,能有效地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 ,开展动手实践的能力。1认识线段要体会它的特点。“直是线段的特征之一。第48页例题中一根线放在桌上是弯曲的 ,用手捏住线的两端拉紧 ,它就直了。联系这些现象与活动 ,教材指出:把线拉直 ,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在首次引出线段的时候 ,就让学生清楚地知道线段是直的 ,也感受线段是有端点的 ,长度是有限的。接着画出线段的图形 ,形象地表示出线段是直的 ,是有端点的。由于线段具有“直

3、的特点 ,所以画线段要沿直尺的边 ,或者用有直边的其他工具。“想想做做第1题在四个图形中看出哪些是线段 ,要根据“直的特征作出判断 ,从而加强对这个特征的认识。每条线段都有“确定的长度 ,是可以比拟或度量的。教材先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 ,折痕是一段直的线 ,可以看成一条线段。再要求学生分别折出比这条折痕长些的和短些的折痕。通过折和比 ,体会每条线段都有长度 ,而且长短不同 ,可以比拟。许多物体的边、许多图形的边都是直的 ,都有两个端点 ,有确定的长度。把这些边抽象地看成线段 ,是数学化的表现。“想想做做第35题都是在两点之间画线段。第3题只给出两个点 ,只能画一条线段。第4题给出三个点 ,每两点

4、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 ,一共能画出3条。第5题给出四个点 ,每两点之间都能画一条线段 ,一共可以画出6条。这些题一方面能进一步体会线段的特点 ,掌握画线段的方法 ,另一方面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长度最短等知识作了渗透。另外 ,从第3题到第5题 ,问题的挑战性逐渐增加 ,能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学厘米 ,要通过多种活动建立清晰的1厘米的长度观念 ,并应用到具体的测量中去。第50页例题量课桌的长 ,这时还没有教学长度单位 ,还不会用尺量长度。因此 ,鼓励学生选用文具盒、铅笔等工具进行度量。由于各人选择的工具长短不一 ,导致度量结果的表达不一致。设计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

5、体验线段的长度是可以度量的;二是需要用相同的测量工具 ,才能得到确定的、一致的结果 ,从而导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尺。认识厘米在直尺上进行 ,因为直尺是每个学生都有的学习用具 ,上面有厘米。通过看尺上的1厘米 ,知道它是多长;用手指在尺上比画1厘米 ,体会它的长度;联想长大约1厘米的物体 ,把1厘米的长度保存在记忆中。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反复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 ,并逐步深入 ,初步形成1厘米的长度观念。“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

6、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在直尺上看2厘米和5厘米的长度 ,能增强1厘米的观念 ,也为量长度和画线段作准备。因

7、为2厘米或5厘米是2个或5个1厘米连起来的长度 ,量物体的长是看这个长度里面有几个1厘米 ,画假设干厘米长的线段是连续画出假设干个1厘米长。这样 ,在认识几厘米的过程中 ,加强了对1厘米的体验。估计长度的时候 ,如果估计它里面大约有多少个1厘米 ,不仅易于操作 ,而且能得到比拟理想的结果。这个工作可让学生分组负责收集整理,登在小黑板上,每周一换。要求学生抽空抄录并且阅读成诵。其目的在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所以内容要尽量广泛一些,可以分为人生、价值、理想、学习、成长、责任、友谊、爱心、探索、环保等多方面。如此下去,除假期外,一年便可以积累40多那么材料。如果学生的脑海里

8、有了众多的鲜活生动的材料,写起文章来还用乱翻参考书吗?3教学米 ,要通过多条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第52页例题教学“量比拟长的物体 ,常用米作单位 ,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活动体会1米。第一个层次是直接感知1米 ,先看米尺 ,知道它的长度是1米。再通过操作体会1米的长度 ,如1米大约有5枝铅笔那么长、大约是地面到小朋友肩的长度、大约是一张课桌的长这些操作 ,有时把米尺横放着体会 ,有时竖直着体会 ,都有利于感受1米的实际长度。第二个层次在米尺上看出1米等于100厘米 ,不仅教学了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还通过100个1厘米的长是1米 ,间接地体验1米的长度。在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里的8米8厘米的时候 ,由于认数范围还在100以内 ,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