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长效机制-注重源头预防-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_第1页
健全长效机制-注重源头预防-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_第2页
健全长效机制-注重源头预防-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_第3页
健全长效机制-注重源头预防-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_第4页
健全长效机制-注重源头预防-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8健全长效机制 注重源头预防深入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是加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的重 要举措,是深化“平安土乡”建设的重要抓手,是维护社会和谐 稳定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互助县按照中央、省、地政法综治维 稳暨信访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保稳定、创平安、促和谐、谋发展”的总体目标,坚持发展是第一 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 把构建和深化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 法调解“三位一体”大调解体系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性工作 来抓,通过强化排查、有效化解,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加强督 导、严格奖惩,筑牢了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实现了矛盾纠纷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

2、制得住、解决得好和“小事不 出村、大事不出乡镇、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一、当前全县矛盾纠纷的主要类型从全县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的整体情况看,主要有以下类 型:一是农村生产经营性纠纷、债务纠纷和干群矛盾纠纷。由于农村划分宅基地不清、 村务厂务公开透明度不高、思想工作跟不上和一些村干部办事不公、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等引起的农民争 山、争地、土地承包、征地补偿、债权债务矛盾纠纷高发。二是企业改制中的下岗、失业、 待业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纠纷。由 于企业改制、减员增效、生产经营出现困难,导致下岗、失业职 工增多,再就业难度大。城镇贫困群体的日益扩大和加重,使各类矛盾纠纷特别是失业职工以解决生活困难为由的群

3、体上访、越级上访较为突出,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不容忽视的因素。三是农村邻里纠纷时有发生。由于农民群众思想狭隘、观念陈旧,自我利2/ 8益为重,常为小事、琐事与邻里发生矛盾纠纷。四是城镇外来务 工人员与雇主之间的经济纠纷。由于这些人多数文化程度低,法 制观念淡薄,如果发生劳动争议、 受骗上当、劳动所得难以追回 时,容易引发民转刑案件。 五是 婚姻家庭纠纷居高不下。 随着市 场经济的发展, 家庭经济基础、经济条件成为引发婚姻家庭矛盾 纠纷的直接根源。 特别是因未婚女青年不愿意出嫁脑山地区, 导 致男性大龄青年增多, 结婚费用剧增, 围绕这些现象引发的嫁娶 彩礼攀高、退婚、骗婚、离婚、弃婚、逃婚等事件时

4、有发生,幼 无抚、老无养的问题在农村日趋增多。六是 县城建设、危房改造 中引发的征地拆迁安置纠纷越来越多。部分群众只顾眼前利益, 以提高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等各种不合理要求阻扰建设, 引发矛 盾纠纷。 七是 个别权属纠纷和给付纠纷在法院判决生效后, 由于 部分当事人无执行能力、 个别被执行人拒不执行因素等, 导致执 行任务重,执行难度大,久执不结,造成矛盾纠纷等。二、全县矛盾纠纷存在的原因分析 全县引发矛盾纠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矛盾纠纷的内容上 看,经济利益纠纷相对突出。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不断深 入发展,广大群众在资源分配、生产经营、劳动关系、分配收入 等方面引发矛盾纠纷比较突出。再

5、加上目前法制尚不健全,市场 行为还不规范,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滞后和社会保障体系不 完善等原因,使不同社会成员、 不同社会群体以及不同区域之间 贫富差异所引发的矛盾纠纷, 反映出强烈的利益性; 从矛盾纠纷 的主体上看, 呈多元化的趋势。从基层大量矛盾纠纷的表现形式 上看,当前矛盾纠纷的主体已不再只是过去单纯的公民与公民、 职工与职工、婚姻家庭、邻里之间的一般性的纠纷,还表现为公 民与法人、法人与法人、干部与群众、群众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纠 纷,呈多元并存的局面。 主体的多元化使以往对矛盾纠纷的界定 和调解组织的工作范围、内容、标准、要求都发生了较大变化, 调处的复杂程度增大; 从矛盾纠纷的成因上

6、看,起因比较复杂。 既有历史、利益、宗教等3/ 8方面的原因, 也有解决处理方法不当的 原因;既有群众合理要求的一面,也有群众对党和国家政策不甚 了解的一面;既有基层干部思想观念陈旧、 服务方式滞后、 处理 问题简单的一面,也有部分群众要求和期望过高, 只看眼前, 不 计长久,不顾全大局的一面; 既有传统文化积淀与现代文明、 社 会公德冲突的一面, 也有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传统观念与市场 经济、民主政治进程不相适应的一面,决定了在体制转轨、 社会 转型时期, 各类矛盾纠纷必然呈现多发频发的态势;从矛盾纠纷 的解决上看,调处的难度增大。由于当前矛盾纠纷成因复杂,涉 及当事人多, 涉及的行业部门多

7、, 一个具体问题往往靠一个部门、 一个单位、一个组织难以解决;另外乡镇政府调解中心、 人民调 解组织、村(社区)调委会又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调解的 权限,调解的方式、手段,调解的效力都很有限,虽然各级调解 组织、调解员们千方百计地进行预防、排查、调处,但仍不能从 根本上遏制矛盾纠纷上升的势头; 从矛盾纠纷存在的现状看, 法 制宣传教育仍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群众法制观念淡薄, 依法维权 意识不强。有的对自己实施的行为或所造成的事实按法律规定应 负的法律责任知之甚少或全然不知, 从而引发矛盾纠纷; 有的过 分追求心理平衡, 因不懂法致使由受害方变成施害方, 引发新的 矛盾纠纷;有些村级组织存在

8、“软、懒、散、瘫”现象,不敢正 视出现的矛盾纠纷,抱着“能拖就拖,拖一时算一时”的消极态 度,从而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个别问题群体化;个别行政执法人 员执法不公、执法不严,激起民众不满产生纠纷; 有的官僚主义 严重,部分村的群众对村干部失去信心,抵触情绪较重,故意不 配合村干部工作,干群关系紧张。三、 矛盾纠纷调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 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 少数地区 和部门的领导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还不够重视。 一些地方重 视信访突出问题、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工作, 对于矛盾纠纷的排查、 预警、调处等前期工作没有得到相应重视,存在“重处理、轻排 查”的观念。 二是 化解矛盾

9、纠纷的组织网络还不够健全。 很多行 业、4/ 8企事业单位的调解组织还没有建立或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适 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发展比较缓慢, 适应不同领 域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调解组织工作网络还没有完全形成。 专职调 解员队伍建设刚刚起步,有专业知识、有较强调解能力、 热爱调 解工作的专职调解员缺乏。 三是 社会矛盾纠纷的信息预警机制还 不够完善。基层矛盾纠纷信息预警、排查、分析工作仍很薄弱, 一些容易激化的纠纷苗头和群体性事件、 越级上访信息未能及时 发现和控制。 由于一些部门参与意识不强, 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部门之间难以形成信息联动、 矛盾联处的局面。 四是 部门责任和 考核工作还

10、未完全落实。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很多时候都是 依靠政策文件进行的,一些部门职能定位模糊,职责交叉, 这给 落实责任和加强考核工作带来难度。 一些地方的领导接访制度没 有完全落实,考核机制、责任机制和奖惩机制还需强化。 五是 对 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宣传还不到位。 “处理矛盾首选调解、调解 也是法治建设、调解反映社情民意、 调解小成本大效益” 等全新 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信任调解、 选择调解、使用调解的主动 性还不够。 六是 化解矛盾纠纷的力度不大。 工作浮在表面上,没 有扑下身子去解决实际问题,有些虽做了思想工作和协调工作, 但没有真正达到息诉罢访和案结事了的效果。四、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

11、作的意见建议解决矛盾纠纷关键要抓“两头” 。即:对已经形成的、现有矛 盾纠纷的调处和对潜在的、 初发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 双管齐下, 标本兼治,从整体上压降社会矛盾纠纷。进一步强化对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领导。要高度重视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将其作为平安建设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根 本内容和重要保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统筹安排; 要强化 领导,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作为考察 领导干部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 逐级落实责任。 对因工作失职、 决策失误、处置失当等原因造成矛盾激化、 影5/ 8响恶劣的,严格追 究责任; 要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考核比重, 不但要考核 矛盾纠纷

12、发生数, 而且要考核调解效果, 将调解责任同时落实到调解职能部门和纠纷产生部门, 确保在化解矛盾纠纷的同时, 不 再产生新的矛盾。进一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的发生。要从贯彻科 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矛盾纠纷的源头解决。要正确处理改革发 展的利益矛盾,着力解决好住房、 医疗、教育等涉及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 平和分配公平, 使全体民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根本上预防和 减少各类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要树立正确的发展 观和政绩观, 在出台政策、 实施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改革和 重大建设项目前, 必须发扬民主,科学论证, 广泛听取社会各界

13、 和人民群众的意见, 充分考虑对社会稳定可能带来的影响, 进行 经济效益和社会稳定风险“双评估” ,做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 和依法决策,切实防止因决策失误、执行不当引发社会矛盾,实 现保发展和保稳定的有机统一。6/ 8涉及经济、社会、政治等方方面面,面广量大。因此,要积极构 建纵向从县、乡到村社,横向覆盖到各领域各行业,集预防、发 现、受理、调处、化解功能于一体的“大调解”工作体系,实现 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的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要大力加强各类 调解组织和调解员队伍建设, 积极发展各类行业性、 专业性调解 组织,提高化解矛盾纠纷的整体效能,努力构建一支党政主导、 扎根群众、覆盖基层的调解员队伍

14、,形成上下对接、横向联动、 布局合理的调解网络,切实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进一步抓好重大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工作。重大矛盾纠纷,特别是群体性事件,虽然数量较少,但社会影响大、调解难 度高,牵涉党政领导精力也较多, 是调解工作的重点。要充分发 挥人民调解的基础作用、行政调解的职能作用、司法调解的主导 作用和民间调解的辅助作用,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全 面提高对重大矛盾纠纷的管控和驾驭能力。 事前, 针对农村土地 征用、城镇房屋拆迁、生态移民安置以及人事劳动争议、 社会保 障、涉法涉诉等不同领域,分门别类,制定应急预案。预案要根 据群体性事件的规模,聚集地点的不同,明确部门和领导责任

15、。 要细化工作流程,加强实战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群体性事件,能 够快速反应、应对有序;发生群体性事件后,党委、政府分管领 导、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应急预案要求, 迅速赶赴现场, 认真 履行职责。参与处置的部门和人员要加强协调,相互配合, 共同 做好处置工作。对事态发展严重, 形成违法犯罪活动的, 要迅速 采取措施,依法果断处置; 处置工作结束后,要认真做好善后工 作,特别是对承诺的问题要及时兑现,防止反复。 对造成群体性 事件的相关部门和人员,要严格追究责任。 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的信息体系建设。化解矛盾纠纷,关键在早,关键在小, 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矛盾纠纷信息的 收集、分进一步健全矛盾纠纷排

16、查化解工作的组织体系矛盾纠纷7/ 8析和研判工作。要以各级、各类调解组织为基础,在县 级以下建立县、乡、村、组三级四层矛盾纠纷信息网络。广泛发 展矛盾纠纷信息员, 尤其在企业改制、 城市拆迁等纠纷易发领域, 设立耳目,发展内线,努力获取预警性、内幕性纠纷信息。各类 调解组织在收集信息的同时,要进行分析评估,从宏观层面,开 展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和深度分析,关注 民生热点,跟踪隐患焦点,把握矛盾重点,准确预测发展趋势, 提出预警性建议。在此基础上,按照纠纷的普遍性、特殊性、潜 在性、初发性、专业性、严重性、突发性进行分类,及时上报党 委政府, 反馈相关部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实

17、现矛盾纠纷的早 发现、早报告、早控制和早化解。 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设。 和谐社会不 是没有矛盾纠纷的社会,关键是要建立统一协调、 良性互动、功 能互补、 程序衔接,多元高效的矛盾纠纷协调联动机制。要不断 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 机制,不断拓展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警调对接等九项对接机制, 切实增强联动调处的功能与实效。县级以上由信访联席会议牵 头,乡镇由综治维稳工作中心牵头, 对矛盾纠纷进行实时动态排 查, 实现对矛盾纠纷的动态监控。对受理或排查出来的矛盾纠纷,根据其性质、类别,进行汇总梳理或直接调处,或按照“属地管 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流指派到相关部门和单位。对 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的矛盾纠纷, 由受理部门协调相关部门进行 联合调处。定期通报分流指派后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进度和调处 结果,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 根据督查结果, 提出奖惩建议。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保障体系建设。 一是组织保障。 按照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群众威信高的目标,建立 专兼结合的调解工作队伍,聘用一定数量的专职调解员。同时, 积极发展法律工作者、 专业领域人员为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