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布置_第1页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布置_第2页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布置_第3页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布置_第4页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布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体积混泥土测温孔布置1、首先,我说一下为什么要测温?     施工混凝土内部热量较难散发,外部表面热量散发较快,内部和外部热胀冷缩过程相应会在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温差大到一定程度,混凝土表面拉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在混凝土表面会产生有害裂缝,有时甚至贯穿裂缝。另外,混凝土硬化后随温度降低产生收缩,由于受到地基约束,会产生很大外约束力,当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也会产生裂缝。为了了解基础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由于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升降规律,掌握基础混凝土中心与表面、表面与大气温度间的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采取必要的措施。  

2、0;  2、其次,测温的方法:     比较常用的是:采用建筑电子测温仪(JDC-2)配合预埋测温导线进行测温。具体操作如下:     (1)、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各测温探头的初始温度值,并作好记录。     (2)、混凝土浇捣前测出大气温度及入模混凝土温度并作好记录。     (3)、自混凝土入模至浇捣完毕的四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隔四小时测温一次。一般十十四天后可停止测温,或温度梯度20度时,可停止测温。

3、     (4)、每测温一次,应记录、计算每个测温点的升降值及温差值。     3、测温导线的具体埋设:     对于这个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就不评说什么,我来说一下我的具体操作。     竖向导线埋设,我采用的是1根20的钢筋做竖向支撑,记得是:3米的承台砼,竖向共埋设了4根导线(每处),用30mm*30mm*30mm的小木方绑在钢筋上做隔离,然后安装测温导线上的探头,用电工用的相色带绑牢,4个探头的安装高度分别为:底板上部2

4、0公分,砼中心处,砼表面下20公分,砼表面。 电子测温比较贵也麻烦,还是埋设测温管的好。 1、测温管的制作 测温管采用PVC管制作而成,内径17,长度按埋设位置的基础筏板厚度加工,下口塞入长600的16紫铜管,外面用胶布裹坚实,紫铜管下端用胶布层层封住,PVC管上露200,管内灌入机油,浇筑砼前插入一根14的钢筋防止塑料管变形,塞紧管口后胶布密封。表面温度测量点直接用30长镀锌管点焊在上层钢筋网片上。 2、测温点的布置 测温点的布置原则应在有代表性的整个基础底板最深处、底板四个角点及结构尺寸变化较大的地方。测温点的布置详见测温点布置图,测温点分别设置在筏板的下部和中间位置,表面温度在砼面向下5

5、-10部位量取。 3、测温的时间 砼浇注完6至10小时开始测温。2d内,每2h测温一次; 龄期3-7d内,每4h测温一次,7天后一天测一次,14天后结束测温,每次测温同时须测出周围环境的温度。 测温管在基础中的预埋方法见下图:按照以前的规范,对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实际要求不是很细,中冶在主持编制新的大体积规范,不知道正式版批了没有。 按传统做法: 埋设上中下三点,下点离板底100mm,中间点局厚度中间,上点板顶以下100mm(也有观点应该就是表面的),这是垂直步点原则。 另外,从平面来看,应该根据构件特点(代表性)确定测温点的布置,不用太近,当然也不能太远,主要根据构件特点,平板我一般大概10m左

6、右方格。 测温点的埋设方法,最简单就是埋设竖直测温管(铁的或PVC),个人认为此做法可能偏差较大,因为中间一般温度最高,但是热通过对流可能造成孔口温度高于混凝土温度;还有一种方式是埋设测温导线(热电耦),伸出三根导线(一般用根12钢筋竖直绑扎牢固),用配套手持电子测温仪测温,很方便。这仪器导线有便宜的也有贵的,便宜的一根导线几毛钱,仪器几百到千把块都有。最先进的还有一种无线测温的,适合于特别大的大体积混凝土,可能比较贵,没用过,但是很方便。 测温频率: 由于在养护开始阶段,混凝土温升比较快,在前15天,对混凝土每2个小时测温一次,以后对混凝土每4个小时测温一次。 中止测温条件:测温主要控制中心

7、温度与表面温差,表面和大气温差不超过25度,(测量最高温度最低气温),控制降温梯度一般每天不超3度,至表面温度和大气温度之差小于25度就可以撤除保温。测温点布置原则:测点须具有代表性,能全面反映大体积砼内各部位的温度,从大体积混凝土高度断面考虑,应包括底面、中心和上表面,从平面考虑应包括中部和边角区。但首先考虑温度变化敏感区,这是规程里面要求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还是有经验的元素,举例说明一下吧! 某高层住宅楼工程地上14层,局部15层,地下2层,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27216.6m2。施工中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测温方案:测温点的布置为保证测温点的代表性和可比性,混凝土测温孔按不大于2

8、5mm一个孔的原则布置,工程共布置56个中层测温点和56个表层测温点。  中层测温点处预埋600mm长测温管,测温管用DN20铁管制作,底部用铁板封死,埋入混凝土内550mm,上部外露50mm。表面测温点预埋200mm长测温管,埋入混凝土内50mm,外露50mm。待底板钢筋绑扎好后,将测温孔的铁管点焊在排架钢筋上,上部管口用塑料袋包住以防灌进混凝土。测温管口在测温和不测温时,都要用棉花堵紧,测温仪在测温孔停留时间应在大于3分钟时进行读数,并作好记录。注意:一个测温孔只能反映一个点的数据,不能采取通过沿孔洞高度变动测温探头的方法来测孔中不同高度位置的温度。  根据底板的高度测

9、温点可分为表面测温点、中部测温点、底层测温点,每处距表皮不小于50mm。工程基层已设置滑移层,可以抵减大体积混凝土底板的内外约束,因此未考虑底层测温点。表面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50mm;中部测温点的高度为底板顶标高下返550mm板厚。摘 要:目前,高层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愈来愈多,防止温度裂缝的出现显得尤为关键。结合作者实践,介绍了在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测温过程中热电偶法易出的问题及控制措施。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布置;测温;控制;热电偶 1 热电偶测温技术 1.1 测温仪器 专用建筑测温线; JDC-2型建筑电子测温仪,精度0.1,量程-30130; 铜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1.2

10、热电偶的埋设 (1)所有热电偶的埋设,必须按测温布置图进行编号,以35个为一个测点,35个测点为一个区,每个热电偶均得编号,并在埋设前进行测试检验。 (2)热电偶必须在钢筋绑扎完毕和混凝土浇注前安好,需绑扎在横向较粗钢筋的下侧,测温线应绑在钢筋上, 其温感部位应处于测温点位置, 并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 (3)按照施工平面位置的布点,用一根大于12的钢筋,其长度为浇注层厚度或墙体厚度加2030mm,温度传感器采用钢丝或胶布固定,且与钢筋之间要有隔离层。 (4)测温线插头留在外面,并用塑料袋罩好,避免潮湿,保持清洁,留在外面的测温线长度应大于20cm, 并按上中下顺序分别绑扎,每组测温线在线的上段

11、做上标记, 便于区分深度。 1.3 测温点的布置 (1)混凝土横断面宽度为120cm时,一个断面至少布三个热电偶,墙中心处一个,两侧距墙表面10cm处各一个(如图1。 (2)墙体宽度为120cm250cm时,每个断面至少布五个热电偶,在前面的基础上,距墙表面到中心距离的一半处再各布一个。 (3)横断面布点一般间距为3060cm;高度上、下布点,墙中心一个,在距墙顶部5080cm处布一个点;墙体纵向布点距离为510m,中间部位也可交错布点。 (4)基础混凝土有侧模,高宽比大于1时按墙体测温点布置。 (5)如基础没有侧模,或用砖砌侧模以及高宽比小于1时,可适当减少两侧面测温点(如图2。 1.4 测

12、温要求 (1)一般在混凝土浇注完毕后10h开始测温,每班定时测定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和气温,以后每隔2-4小时测一次。 (2)温度变化主要为三阶段,升温阶段每2h记录一次,降温阶段每4h记录一次,一周后48h记录一次,直至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差小于25为止。 (3)测温工作不分昼夜24h连续进行,从入模开始,7d内每24h测一次,7d后每48h测一次,应最少检测14d,最好为28d。 (4)测温数据应认真仔细记录分析,及时向委托单位汇报结果,以便对混凝土的温控实施更及时的养护措施。 2 测点布置及控制 (1)墙体每区布点数量根据墙厚确定,实际测温布点大多都是按三点布置,而不考虑墙体厚度。 (2)

13、基础布点如图2所示:根据基础分区浇注部分按照对角线方向,分三个区。 而实际布点中往往为了测温方便,基本都是布两个区,省略或者是忽视了中间部位测温点的绑扎。 (3)测温主要是控制大体积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差。 显然从外到内温度是逐渐升高的,离中心越近,其温度差就越小,而有些测温单位人员正是利用这点,在布点过程中不按照热电偶距表面10cm的要求布点(如图3,实际尺寸大于10cm,这样实际测温数据肯定满足最大25的要求,便于施工测温方案、资料的整理。这种表层概念不清的做法是绝对不允许的,不但降低了测温人员的警惕性,使其不能正确指导养护,而且很可能造成混凝土裂缝,严重影响结构质量。 (4)不论是墙体还是基

14、础,布点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分区数量明显少于按标准规定计算的个数,而且一味的只求施工及测温的方便,所选的点没有代表性。 (5)布点编号完毕后,现场施工人员及工人对其不了解,大多根本不闻不问,造成测温与施工这两个紧密相扣的过程脱节,致使在浇注过程中塑料袋破裂、热电偶破坏,测温工作无法开展。 3 测温过程的控制 (1)目前现场浇注大多使用商品混凝土,测温时对其入模温度记录不全,更甚者认为无关紧要,根本就不记录;浇注时大气温度也是不记录或记录次数太少,忽略大气温度与混凝土表面温度之差应控制在30以内,也没有考虑天气情况影响。 (2)混凝土3d左右温度将会达到峰值,以后开始降温,大体积混凝土的降温速率一

15、般不宜大于2/d,但是测温中,大多委托方和测温人员一味追求降温,忽略其速度太快也会产生裂缝,所以要严格控制降温速率,不能只顾着施工进度。 (3)测温工作要24小时连续,白天大都能做到按时记录,而晚上测温工作往往存在很多问题。由于晚上大气温度较低,往往是温差增大的危险期,而晚上施工人员休息,委托单位无人监督过问,大部分测温人员就不能按时测温记录,即使温差增大,养护工人也是不能配合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值得注意。 (4)测温工作按昼夜至少要连续观测14d,实际大部分测温单位在7d左右就停止测温,施工单位更是没有后期的养护,其温度变化当然不得而知,很可能影响到混凝土后期强度的发展。 (5)测温中基本都是一个主测温区,应该设置辅助测温点,防止其它测温区因某种原因而失效,此时利用辅助点仍可得到温度数据。条件允许,或对于重要工程,应利用两种不同的测温器材和测温手段进行比较,达到相互参照,以利校核,使测温数据更为准确、完整,保证工程质量。 4 结束语 防止、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温升产生裂缝是其结构施工中最常见,也是较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