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五章 第3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一、选择题1(12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处,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现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距离,移动光屏后,又在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A像变小,像距变大B像变大,像距变小C像变大,像距变大D像变小,像距变小2(12XX)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0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2、60;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2题(12XX)图 第3题(12XX)图3(12XX)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实验小组所描绘的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中A、B、C三点分别与蜡烛在光具座上移动过程中的三个位置相对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蜡烛处于AB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B蜡烛处于BC间某一位置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将蜡烛从C移动到B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增大D将蜡烛从B移动到A的过程中,所成像逐渐减小4(12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若将蜡烛放在离凸透镜l0cm处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将看到A倒立缩小的实
3、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无像5(12XX州)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和蜡烛放在光具座上,位置如图所示。则在光屏上:A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成倒立缩小的实像C光屏上不会得到像 D像距大于10cm小于20cm6(12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
4、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7(12龙东)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35cm处时,蜡烛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A
5、; B C D8(12XX)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6、; 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9(12XX)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移到距凸透镜18cm的过程中,调整光屏的位置,总能在光屏上得到倒立放大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6cm B10cm C16cm D20cm10(12XX)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15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物体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7、160; B15cm C10cm D5cm11(12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放大的像。要使烛焰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调节的方法是 A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B透镜不动,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C透镜不动,蜡烛靠近透镜移动,光屏远离透镜移动D透镜不动,蜡烛靠近
8、透镜移动,光屏靠近透镜移动12(12XX,多项选择)如图所示,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a点,调节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缩小倒立的像,将蜡烛从a点滑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变小。则()A凸透镜位于a点左侧 B凸透镜位于b点右侧 C蜡烛在a点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
9、160; D蜡烛在b点时,像距大于二倍焦距13(12荆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14(12XX)小宇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手表盘,如图甲所示。把这个玻璃板放在透镜的左侧位置,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乙所示,移动光屏直到在屏上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
10、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图丙中的15(11宿迁)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16(11XX)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
11、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17(11聊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跑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A放大的虚像
12、160;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18(11乌鲁木齐)一凸透镜焦距是20cm,蜡烛通过透镜成放大的像时,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不可能是A15cm B25cm C35cm D45cm19(11XX)(多选题)关于凸透镜成像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 B成实像时,物距变小,像距变大C焦点是成放大和缩小像的分
13、界点 D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20(11XX)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光屏靠近透镜21(11XX)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验结论如下表,其中正确的是A实验1B实验2C实验3D实验2和实验322(11六盘水)下图是物体S通
14、过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当物体S放在哪个位置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SAu>2f Bf<u<2fCu=f Du<f23(11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15、60;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4(11滨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物体从距透镜较远的地方逐渐移近焦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越来越大,且为正立的实像 B像越来越大,且为倒立的实像C像越来越小,且为正立的实像 D像越来越小,且为倒立的实像25(10XX)把下图甲所示的一只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的地方,在透镜的另一
16、侧调节光屏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下图乙中的 () 26(10潍坊) (多选题)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清晰的烛焰像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由此可以判断像距v和物距u所在的X围是Av<fBf<v<2fCu>2fDf<u<2f27(10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如图5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烛焰清晰的像,则所成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C倒立、等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28(10XX崇左)(多选题)黄健同学对凸透镜成像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正确的是()
17、A缩小的都是实像,放大的都是虚像B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C缩小的像都是倒立的,放大的像都是正立的D实像和物体分别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和物体在凸透镜的同一侧29(10XX)某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6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 A正方、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30(10XX)如图所示,B为AC的中点,蜡烛烛焰通过凸透镜后在右侧的光屏上成一个清晰的缩小的像,则凸透镜A. 应该放在B、C之
18、间的某处 B应该放在A、B之间的某处C. 应该放在B点D可能放在蜡烛的左侧某处31(09XXXX)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32(09XXXX)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成像实验,将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处的主光轴上,则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A正立、放大的虚像 &
19、#160; 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缩小的虚像 D倒立、缩小的实像33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6所示,此时A为物距 Bb为焦距C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D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4(09XX潍坊)(多选题)如图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示意图,凸透镜的焦距为f,将蜡烛从a点沿主光轴移到b点的过程中,蜡烛的像将A远离透镜
20、0; B靠近透镜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35(09XXXX)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钱20cm处,可得到一个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36(09XX)下图是物体A
21、通过凸透镜(透镜未标出)成像的示意图。当凸透镜放在哪点时,才能产生图中所成的像A A.a点 B.b点 C.c点 D .d点37(09株洲)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放大的像,如果在凸透镜上沾一个小黑点,则光屏上 A没有黑点的像 B一片漆黑 C有一个放大的黑点像
22、60;D有一个缩小的黑点像38(09XX)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15cm时,在凸透镜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距为30cm时它的像一定是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放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39(09XXXX)(多选题)如图4所示为小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的实验装置图。透镜的焦距为15cm,要使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只移动其中的一个,其余两个不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A光屏向左移动 B光屏向右移动
23、 C蜡烛向左移动D透镜向右移动40(09XX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10cm B15cm C20cm D30cm二、实验题1(12XX)将一物体分别放在甲、乙两凸透镜前等距离处,通过甲透镜成缩小的像,通过乙透镜成放大的像,由此可推断:甲透镜的焦距乙透镜的焦距(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2(12XX)在“探究
24、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甲所示位置,在光屏上正好出现倒立等大的像。然后,小明将烛焰、凸透镜放在如图乙所示位置,此时能观察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选填“实”或“虚”)。3(12XXXX)将蜡烛、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移动蜡烛使烛焰距凸透镜25cm,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根据这一成像规律,请举一个生活中的应用实例:。4(12XX)如图所示,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呈现了烛焰倒立清晰的像。如果去掉光屏,眼睛在A 处_(选填“能”或“不能”) 看
25、到这个像,原因是_。5(12XX)小青将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如图所示的a、b、c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在点时,凸透镜右侧光屏上成的像最大,像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6(12XX)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上;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 (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7(12XX)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1)实验中出现了如
26、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 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变大/变小/不变)。8(12XX)小明和小华一起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他们分别用f1=15cm和f2=10cm的凸透镜做实验,下表是他们记录的部分数据由这部分数据可初步发现:(1)若以“透镜的焦距为单位”进行比较,在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物距(u)与焦距(f)的关系是
27、;像距(v)与焦距的关系是(2)成倒立、缩小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若物距相同,焦距大,像距9(12XX)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做为光源进行实验。(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1(选填“大于”或“小于”)。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
28、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他的结论是。10(12XX)小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 4mm 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透镜将这个“水透镜” 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变大/变小)(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不变(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11(12XX)如图所示
29、,凸透镜放置在光具座的C点处,光具座上所标的A、B、D、E四点中,恰有两点到C点的距离同为该透镜的一倍焦距、或同为该透镜的两倍焦距。 (1)该透镜的焦距为cm或cm。(2)实验时,小王调整发光物、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以保证发光物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3)接着,小王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距B点15cm处,在DE间移动光屏找像,可能在光屏上得到的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 12(12XX)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
30、即可)(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13(12XX)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组装和调试实验装置时,应调节烛焰、透镜中心和中心在一条与光具座平行的直线上。如甲图所示,凸透镜A的焦距为20厘米,光屏中心呈现清晰的烛焰像,此时物距为厘米,所成的烛焰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若用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继续实验,如乙图所示,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时像距为厘米,透镜B的焦距(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透镜A的焦距。14(12XX)小明在探究凸
31、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置于如图甲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该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2)小明分别把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放在同一位置,观察窗外远处的同一景物(如图乙所示),焦距_(选填长”或短”)的凸透镜所成的像更大些15(12揭阳)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把烛焰放在距凸透镜17cm处时如图乙所示,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填
32、写像的性质);(填光学仪器)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16(12德阳)王小丽同学用焦距为l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使它们在_。(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距离凸透镜20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清晰的_的烛名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17(12潜江)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下表。(1)由表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2)第2
33、次实验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生活中应用了凸透镜这一成像规律而制成的物品有(请举一例)。(3)实验结束后,小明试着调节如图乙所示的投影仪。如果要使屏幕上得到更大的清晰的像,他应将投影仪远离屏幕,并(选填“增大”或“减小”)镜头与投影片的距离。18(12滨州)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_(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
34、”或“无法成像”)。(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_(选填“前面”或“后面”)。19(12XX)小芳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1)她先让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的光斑,测出该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是10cm。(2)小芳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长时期以来到像,请你指出顺一条可能的原因。(3)调整后,小芳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12cm处时,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填光学仪器)就
35、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成的;透镜位置不动,小芳将蜡烛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一段后,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方向移动。20(12XX)小强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此时的像是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向左移动蜡烛,像变(填“大”或“小”)。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成完整的蜡烛的像(填“能”或“不能”)。小强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移动光屏(填“左”或“
36、右”)。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一侧(填“蜡烛”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21(12XX)某物理学习小组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使用的器材如图。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刻度尺上标记着点,相邻两点间距为10cm。 (1)实验前,蜡烛、凸透镜、光屏摆放和调整好的要求是;(2)凸透镜放在D点,当图中光屏上承接到烛焰的倒立、放大、清晰的像时,蜡烛应放在图中的;(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在(2)实验基础上,想要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清晰的像,接下来的操作是。22(12呼和浩特)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37、#160;(1)在甲实验中,珍珍同学用左手将放在玻璃板前的蜡烛点燃,发现玻璃板中的“自己”是用(选填“左”或“右”)手点燃蜡烛的。(2)在乙实验中,图中光屏上成有清晰的像,像和蜡烛相比是(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如果将蜡烛逐渐向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凸透镜位置不变,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23(12聊城)某实验小组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由图甲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节蜡烛使烛焰向(填“上”或“下”)移动。(3)
38、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烛焰应位于透镜左侧a、b、c、d四点中的点,此成像规律应用在上(填一种器材名称)。24(12XX)下面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过程,请你和他一起完成这项探究:(1)小明将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F(如图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f= cm;将一支高1.5cm发光棒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移动光屏可以得到一个 、 的实像(2)把该发光棒立于凸透镜前,在光屏上成了3cm高的
39、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9cm B12cm C18cm D27cm25(12)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像(选填“实”或“虚”)。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
40、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26(12XX)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1)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实验前,该怎样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2)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通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什么样的像. (4)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
41、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会怎样变化. 27(12XX)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上。(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物距焦距。(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4)小明得出探究结论后,又用上述器材做了一个实验。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0刻线处,凸透镜放在15cm刻线上,如图所示。移动光屏在a位置找到像;蜡烛和光屏不动,只移动凸透镜,当凸透
42、镜向某一方向移动到b位置时,在光屏上又看到像。结合所画图像,请你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作出合理的判断。(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A光屏上第一次的像是倒立、放大的 Ba位置在4446cm刻线之间C光屏上第二次的像是倒立、缩小的 Db位置在1921cm刻线之间28(12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得到图甲所示的光路图,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图甲 图乙(2)利用图乙装置进行以下操作:如果烛焰在光屏上
43、的像偏高,应将光屏向(选填“上”或“下”)调节;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在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将蜡烛移到距凸透镜5cm处,无论怎样调节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清晰的像,这时应从侧透过凸透镜直接观察(选填“左”或“右”)。 29(12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位置保持不变,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1)实验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光屏上依然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但光屏上像的位置却偏高,为了使像仍成在光屏的中央,则应向(填“上”或“下”)调节凸透镜。(2)调整后,图中光
44、屏上烛焰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此规律的应用是(举一例)。(3)要使光屏上的像变成与物大小相等,则应向左调节蜡烛到30cm处,光屏应向调(填“左”、“右”)到cm处,在此过程中发现蜡烛和光屏之间距离变(填“大”、“小”或“不变”)。30(12XX)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变大了。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_。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
45、,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_移动。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_些。31(12XX)小王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桌上现有A、B两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10cm。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X围如图所示。 (1)小王想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选用凸透镜(选填“A或“B”)。(2)小王在如图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实验次序2、3、4可以看出,当成实像时,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光屏上
46、像的大小就越;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v随物距u的增大而。(3)你认为小王同学的实验过程是否全面"请提出你的看法(只需写出一种)。答:。32(12XX)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2)当物距为20cm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3)当物距为30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规律与此类似的是_32(12XX)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所示: (1)如图
47、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为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对选取的两只蜡烛的要求是;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
48、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中凸透镜的(选填“左”或“右”)侧进行观察(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像,凸透镜能成像33(12威海)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
49、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_cm的刻度X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_。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所示。 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中的_。34(11XX)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
50、,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 cm,判断的依据是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 (选填“放大”、“缩小”
51、或“等大”)的(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个)35(11XX)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使像成在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
52、,可在光屏上上得到一个清晰的 , 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制成了 。 36(11XX)如图所示,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凸透镜的焦距是10,当烛焰在图示位置时,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的实像。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光学仪器是。(2)实验中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当蜡烛移到20刻度处时,要将光
53、屏向(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37(11XX)小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如图所示。(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_(填“上”或“下”)调整;(2)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3)小磊将蜡烛向右移动2cm,此时应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_(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清晰实像。38(11XX真题)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
54、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_(选填“倒立”或“正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光学仪器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9(1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X围如图15所示。(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55、)(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 烛焰的像是放大、的像。 40(11XX)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如图所示,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后汇聚于点F,则透镜的焦距为cm。(2)在探究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立、的实像。 (3)当蜡烛向右移向透镜的过程中,像会发生什么变化._&
56、#160;41(11XX)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原理”的实验中,小华用焦距f=15 cm的凸透镜做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凸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请你帮他完成下列填空: (1)改变蜡烛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2)改变蜡烛位置,将其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屏上(填“能” 或“不能”)得到烛焰的像42(11滇西八地)如图所示,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中光屏放置不合理,应该将光屏向_调(选填“上”或“下”);调整后,当把蜡烛放在距离
57、凸透镜20cm处,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距凸透镜25cm处,应将光屏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_的实像,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43(11XX)利用强光手电筒改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镂空刻有“F”的黑色卡纸(如图甲)蒙在手电筒(如图乙)前作为成像物体。将成像物体、凸透镜和不透明的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丙)。 (1)成像物体移至透镜左边40cm处,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丁所示影像。要使影像变得如图19戊所示,应_(选填“上、下”、“左、右”或“前、后”)移动光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
58、“放大镜”)上。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把成像物体移到凸透镜左边15cm处,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影像,应将光屏向_ 移动。 (3)用蒙上镂空刻有“F”的黑色卡纸的强光手电筒代替常用的烛焰作为成像物体,好处是_。44(11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1)X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
59、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3)X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45(11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cm。(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60、。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46(11XX)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25cm。(1)想用光屏看到一个缩小的像,应该把蜡烛放在离凸透镜的位置。(2)如果把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的地方移到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像的大小(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用该凸透镜观察到了一个倒立放大的像,此成像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是。47(11呼和浩特)某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2)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距逐渐变_;(选填“大”或
61、“小”)(3)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光屏上_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48(11东营)小明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实验前,小明将所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当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该光斑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10cm。此操作是测量凸透镜的_。(2)实验时,把凸透镜 光具座刻度50cm处,蜡烛放在刻度20cm处,如上图。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吧蜡烛放在光具座刻度45cm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_(从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三个方面填写)。“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三件光学仪器中,_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49(11XX)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要求将光具座上烛焰中心、凸透镜光信、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是_。50(11XX)某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需要知道凸透镜的焦距。(1)实验室常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量焦距。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此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知识和经验告诉我们也可以用_的方法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开户银行合同范本
- 个体老板合同范本
- vr公司合同范本
- 2025年烟台驾驶资格证模拟考试
- 化妆店转租上海合同范本
- 兽医诊所转让合同范本
- 副业兼职合同范本
- 二手车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 军旅衣服租赁合同范本
- 农村房屋场地出租合同范本
- 阿米巴经营-稻盛和夫经营哲学的实学应用
- 八段锦口令标准版合集
- JCT414-2017 硅藻土的标准
- 肌肉注射评分标准
- 钢结构主要技术标准和要求
- 新版药品管理法培训完整版本课件
- 北师大版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四全册课文及翻译(中英文Word)
- 腊八粥 第一课时自学导学单
- 心灵手巧织美好-精美挂件我会编 (教案)-二年级下册劳动浙教版
- IPO项目律师尽职调查查验计划表模版
- 中美关系新时代52张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