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习题_第1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习题_第2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习题_第3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习题_第4页
氧化还原反应常见错误习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1、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被氧化的物质是氧化剂 B、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电解质溶液导电过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错误解答选B、D。 错误原因对电解质溶液导电实质不理解以及对元素化合态形式存在时的化合价的理解不够全面。 正确解答1)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而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2)置换反应不仅有单质参加,而且有新单质生成,反应过程中一定有电子转移,因此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3)电解质导电过程,实质就是电解的过程,而电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4)阳离子得到电子生成单质时,发生还原反应(被

2、还原);而阴离子转化为单质,因失去电子而被氧化。本题正确选项为B、C。 例题2、下列四类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没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其中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 D、 错误解答选C。 错误原因对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关系的理解不够深入。 正确解答本题只有A选项正确。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和实质可以推知它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对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只要有单质参加或生成,则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则有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例如,这样的两个反应:Na2O2+SO2=Na2SO4

3、、NH4NO3=N2O+2H2O,虽然没有单质参加或生成,但它们仍然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例题3、X、Y、Z为三种单质。已知:Y能将Z从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换出来,而Z又能将X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由此可以推断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单质的氧化性:Y>Z>X; 单质的还原性:Y>Z>X; 对应离子的氧化性:X>Z>Y; 对应离子的还原性:X>Z>Y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错误解答选B或C 错误原因思维不够慎密、全面,只把X、Y、Z当作金属或非金属一种情况考虑。 正确解答选D。由于置换反应既可有金属间的置换、又可在非金属之间置换,

4、因此X、Y、Z既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对于这两种情况,说法都可以是正确的;它们对应的离子,如果这些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越强,则对应的离子的氧化性(还原性)也越弱,因此的说法也可以是正确的。 例题4、铁屑溶于过量的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硫酸 B、氯水 C、硝酸锌 D、氯化钙 错误解答选B。Cl2有强氧化性,会把铁与盐酸反应生成的Fe2+氧化为Fe3+。 错误原因忽略酸性条件下NO3具有强氧化性而漏选。 正确解答本题正确选项为B、C。对于B的分析同上。解答本题时还应该注意的是:题干中指明盐酸过量,因此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再往溶液中添加硝酸锌时,由于溶液中存在H

5、+,硝酸根离子将显强氧化性,可以将亚铁离子氧化,反应为: 4H+NO3+2Fe2+=3Fe3+NO+2H2O 因此选项C也是正确的。(注意:在考虑离子共存问题时,一定不要忽视下列离子的氧化性(或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NO3-、ClO-、MnO4-、Fe3+等。) 例题5、化合物A、B、C都只含有两种元素,且A、B均含X元素。已知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反应:A+BX+C,X是一种单质,由此可知X元素( ) A、一定是金属元素 B、一定是非金属元素 C、可能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 错误解答选C或D。 错误原因对“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及元素性质的认识不够深入。 正确解答根据题意:

6、1)A、B、C都是化合物;2)A、B均含X元素;3)反应生成单质X,可以推知该反应为“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即化合物A、B中X元素的化合价“一高一低”(一个高于0价、一个低于0价),两者共同作用生成X单质(化合价为0)。由于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只呈现正价态,不可能有负价态,因此可以肯定X不是金属元素;只有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才既可呈正价态,又可呈负价态,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归中反应。例如:2H2S+SO2=3S+2H2O,4NH3+6NO=5N2+6H2O,所以X应该是非金属,即该题的答案为B。 例题6、在氧化还原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中,当生成0.5molCl2

7、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A、5:1 B、3:1 C、1:3 D、1:5 错误解答选B。由于反应过程中每个KClO3得到6个电子被还原为Cl,而每2个HCl失去2个电子被氧化为Cl2。根据电子得失关系守恒关系,可知: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选择B。 错误原因不明确该反应的实质,解题过程中违背同种元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化合价变化遵循“只靠近不交叉”的原则。 正确解答由于该反应属于“归中型”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机理为:KClO3中Cl得到5个电子转化为Cl2(被还原),同样的HCl中的Cl失去一个电子转化为Cl2(被氧化),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Cl2,且氧化

8、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氧化剂得电子数和还原剂失去电子数之比,即5:1;选择A。 例题7、在反应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中,每摩尔CuSO4能氧化P的物质的量为( ) A、1/5 mol B、2/5 mol C、3/5mol D、11/5 mol 错误解答选B。从化学方程式可看出,当15mol CuSO4参加氧化还原反应时将生成6mol H3PO4,所以1mol CuSO4 氧化2/5 mol的P并生成2/5 mol H3PO4。 错误原因没有注意到H3PO4有一半是P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生成的。 正确解答本题中的还原剂是P,

9、而氧化剂是P和CuSO4。由于反应过程中Cu从+2降为+1,因此反应中共得到15mol的电子;而做还原剂的P在反应中从0升至+5价,因此1mol P得到5mol电子。因此15molCuSO4在反应中只能氧化3mol的P,即每摩尔硫酸铜能够氧化0.2mol的P。正确选项为A。 例题8、标准状况下,往100mL 0.2mol/L的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体积的Cl2,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有50%的Br-被氧化。则通入的氯气的体积是( ) A、0.224L B、0.336L C、0.448L D、0.672L 错误解答由于2Br- + Cl2=Br2 + 2Cl-,根据题意,有50%的Br-被氧化,即

10、有0.02mol被氧化,因此通入的氯气的体积为0.224L。选A。 错误原因忽略离子还原性强弱。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性(氧化性)越强的物质(或微粒)优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 正确解答由于Fe2+还原性比Br-强,当往FeBr2中通入氯气,发生的反应依次为:1)Cl2+2Fe2+=2Cl+2Fe3+;2)Cl2+2Br=2Cl+Br2。因此溶液反应中反应的情况应该是:Fe2+被完全氧化并有50% Br 被氧化。根据电子得失关系,Fe2+、Br离子失去的电子总数(0.02mol+0.02mol=0.04mol)等于Cl2得到的电子总数。由于每个Cl2在反应中得到2个电子,因此Cl2的物质的量为0.

11、02mol,其体积为0.448L。本题正确答案为C。(注:分析多种离子共存的溶液体系的电解问题时,也必须考虑离子反应次序对于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的离子,电解过程中一般优先放电。) 例题9、取17.4 g MnO2固体粉末与一定体积的浓盐酸(含溶质0.4mol)共热制取氯气(假设HCl挥发损失不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MnO2作催化剂 B、盐酸未完全反应 C、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 D、反应产生2.24L氯气(标况) 错误解答选C、D。根据该反应中量的关系:MnO24HCl可知,该反应中MnO2过量,因此HCl完全反应。又因该反应中只有一半的HCl作还原剂(另一半为起到酸的作用),因此参加反应的盐酸有一半被氧化(0.2mol),得到2.24L的氯气。 错误原因静态考虑反应问题,忽略盐酸浓度变化引起还原性变化的事实。 正确解答随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逐渐减小,对应的还原性逐渐减弱,直至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被停止。因此该反应过程中,虽然MnO2过量,盐酸也不可能完全反应,同样的,收集到的气体也不可能是2.24L。但是不论如何,参与反应的盐酸一定有一半被氧化(对应的量一定少于0.2mol)。因此正确选项为C。(注:许多物质的氧化(还原)性会受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在一些具体的反应中表现出来。例如,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在加热的条件下与铜能够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