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诺昔康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_第1页
氯诺昔康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_第2页
氯诺昔康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_第3页
氯诺昔康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_第4页
氯诺昔康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图 2 不同发酵时间的产酶量由图 2可知 , 随着发酵时间的增大 , 纳豆激 酶酶活性逐 渐增大 , 48小 时 , 酶活性 达到 最大 , 继续 发酵 , 对 酶活性 无显 著 影响。3 发酵温度对产酶的影响图 3 不同发酵时间的产酶量由图 3可知 , 不同发酵温度下的酶活力各不相同 , 在 3037 范围内发酵 , 酶活力最大。4初始 pH 对产酶的影响图 4 培养基初始不同 pH 的产酶量图 4为不同培养基初始 pH 对酶活 力的影响 , 结 果显示 , 固体发酵产酶的最适 pH 值为 7 0。5培养基含水量对产酶的影 响图 5 不同培养基含水量的产酶量由图 5可知 , 培养基的最适含

2、水量为 70%。固体发酵中 , 培养基含水量直接关系 到氧气 的供 应和微 生物 的生 长状态 , 从而影响产酶量。固体发 酵含 水量 过低 , 影响 营养 基质的 溶 解和传递以及颗粒的 润胀等 条件 , 不 利于细 胞生 长。含水 量 过高影响透气性 , 使基 质成 团 , 影 响氧 的 传递 和发 酵 热的 散 失 , 导致酶活力下降。结论 :纳豆杆 菌接种 于大豆 中发酵 , 其最 佳发酵 条件为 :发酵时间 48小 时 , 发 酵 温度 3037 , 培 养基 初 始 pH 值 7 0, 培养基的含水量 70%。参考文献1 须 见洋行 , 中岛 伸佳 , 田 谷直俊 . Th e m

3、 e thod of determinationofthe thrombolytic enzyme nattokinase J . J Brew Soe J ap 1993, 88(6 :482-486.2 李道棠 . 固态发酵 J. 生命科学 , 1992, (4 :15-17.3 谢秋玲 , 郭勇 纳 豆激酶液 体发酵条 件的优化 J. 华 南理工 大 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9, 27(5 ; 127-131.4 王正刚 , 丁贵平 , 蔡正森 . 纳豆 激酶的发 酵工艺研 究 J . 氨基 酸和生物资源 , 2001, 23(2 :17-215 段金柱 , 曹淡君 . 固体发酵

4、与液体发酵产纤维素酶产率与 催化性能的比较 J .粮食与饲料工业 , 2003, 3:24-26.(收稿日期 :2009-10-20氯诺昔康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魏 凯 1 李 欣 2(1黑龙江天宏药业有限公司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2哈尔滨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 摘 要 目的 :确立氯诺昔康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和研究建立 氯诺昔康 滴丸的质 量标准 。 方法 :采用正 交试验设 计法 , 对药 物与基质 的用 量 , 药料温度和冷却液上部温度进行了优选 。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滴丸中氯诺昔康进行含量测定 。 结果 :根据实验所确定的工艺 , 制 备 3批样 品 , 符合中国

5、药典关于滴丸的规定 。 氯诺昔康可以用 H PLC 法测定含量 , 氯诺昔康 的线性范围在 4 01 g/ml16 03 g/ml(r=0 9999 , 平均回 收率为 99 9%, RSD%<2 0%(n=6 。 结论 :优选的制备工艺简便可行 , 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检测和确 定制剂中氯诺 昔康的含量 , 且方 法简便 、 灵敏 、 快速 、 准确 。关键词 氯诺昔康滴丸 ; 制备工艺 ; 氯诺昔康 ; 高效液相色谱法The Study on Preparation Procedure and Quality Standard of Lomoxicam Dropping PillsW

6、EI K ai, L I X in(H eilongjiang T imehome Phar maceutical Co. L td. , H ar bin 150025Abstract Objective:T o establish the o ptimized pr epar atio n pro cedure and st udy on quality standar ds of L omo xicam Dr opping Pills. Methods:Or tho go nal ex perimental design met ho d, the matrix of the drug

7、and do sage, medicine feed the upper par t o f coo l ant temperature and t he temperature w as prefer red. T he use of hig h-per formance liquid chromat og raphy pills in L omox icam fo r deter minat ion. Results:A cco rding to t he labo rato ry to determine the pr ocess to pr epar e the sample batc

8、h 3, in line w ith the Chi nese Pharmacopoeia o n t he P ill. L o rnox icam H PL C method can be content , lornox icam in the linear r ang e of 4. 01 g/ml 16. 03 g /ml (r =0. 9999 , the aver age recov ery r ate of 99. 9%, RSD%<2. 0%(n =6. Conclusion:Pr epar atio n of the select ion pr ocess sim p

9、le and feasible, the establishment of quality st andards to detect and identif y ag ent s in lor no xicam content , and the met ho d is sim ple, sensit ive, rapid and accur ate.Key words L omo xicam Dr opping P ills; P reparation pr ocedure; L omox icam; H P LC中图分类号 :R 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6567(2

10、010 03 0036 03!36!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 18卷第 3期 Chinese Journal o f T rauma and Disabilit y M edicine, 2010, V o l 18, N o 3氯诺昔康滴丸的主 要成分 为氯 诺昔康 1, 化 学名 称 :6-氯 -4羟基 -2-甲基 -3-(2-吡啶胺 基甲酰基 -2H 噻 吩 并 2, 3-e-1, 2-噻 嗪 -1, 1-二 氧化 物。分 子式 :C 13H 10 ClN 3O 4S 2, 分子量 :371 82。可 用于手 术后 急性疼 痛、 外伤 引 起的中重度疼痛、 急性 坐骨 神经痛 和腰 痛

11、、 晚期癌 痛 , 亦可 用 于慢性腰痛、 骨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 性脊柱炎的 治 疗 2。目前上市的氯诺昔 康滴 丸辅料 为聚 乙二醇 类 , 药味 较 苦 , 我公司研制的为加 入辅 料木 糖醇 , 不仅 使丸 粒更加 圆整 , 而且口感较好。我们参 照氯 诺昔康 标准 及 2005版药 典滴 丸 剂项下的规定 , 研究制订了氯诺昔康滴丸 质量标准 , 我们对 料 液温度、 滴盘温度、 滴距、 滴 速、 冷凝液 上部 温度、 冷凝 液下 部 温度等参数进行工艺摸索 , 确定了滴丸的 最佳工艺 条件 , 并 生 产 3批合格样品 , 制得滴丸硬度适宜 , 圆整 , 含量均 一 ,

12、有关 物 质合格 , 适合工业生 产。用高 效液 相色谱 法对 样品中 氯诺 昔 康进行了定量研究 , 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 ,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实验材料 :氯诺昔康原料购于浙 江震元 制药有 限公司 , PEG4000、 PEG6000购于辽阳华兴药用辅料厂 , 木糖醇购于 禹 城福田药业有限公司 , 设备为 北京 鑫航成 科技 发展有 限公 司 生产的 SDWJ111-I 型全自动实心滴丸 机。氯诺昔 康对照 品 (深圳市迈瑞尔化 学技术 有限 公司 批号为 041201 。液相 色 谱仪 :岛津 L C-10A T V P 液相色 谱仪 , SPD -10A V P 紫外 检 测器

13、 , 浙大 N2000色 谱工 作 站。甲 醇、 乙腈 为色 谱 纯。色 谱 柱 :phenomene C 18(5 m, 4 6 150mm , 流动 相 :0 05mo l/ L 磷酸二氢钾 (用磷 酸调节 PH 值 至 3 1 -乙 腈 -甲醇 (60: 31:9 , 检测 波长 :264nm, 柱温 40 , 流速 :1 0ml/min 。理 论 板数按氯诺昔康峰计算应不低于 2500。氯诺 昔康峰与杂质峰 的分离度应 符 合要 求。 M ET T ER A E240电 子分 析 天平 , 其 他试剂均为分析纯。2制备工艺 :因为我们研制的滴丸 为水溶 性的速 释滴丸 , 在选择基质时

14、首先考虑水 溶性 基质 , 而常 用的 此类基 质为 聚 乙二醇类 , 因此考虑选择成型性较好的聚乙二 醇 4000、 聚乙二 醇 6000两种基质。氯诺昔康含有一个甲 酰基 , 同时又是一 个 二氧化物 , 氧化性比较强 ; 而聚乙二醇与氧化性 物质有配伍 禁 忌 , 容易使制剂不稳定 ; 我 们根 据原辅 料的 理化性 质 , 加入 抗 氧剂木糖醇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分别选择基质种类、 料温和冷却剂上 部温度为 变化因素 , 按常规方法 , 将滴距 (约 1 5cm 、 滴 速 (每 分钟约 50丸 、 滴 管 内径 (3 8mm 、 冷却剂下 部温 度 (04 作为 固定因 素进

15、 行 组合试验结果见表 1。表 1 因素水平表因素A B CPEG 料温 ( 冷却剂上部温度 ( 1PEG400080#215-20 2PEG600090#225-303PE G4000:PEG6000=1:1100#240-45根据因素水平 , 按 三水平 三因 素设计 正交 实验 , 选 取 L 9 (34 正交实 验表 , 以 滴丸的 光滑 圆整 率为考 察指 标。实验 结 果见表 2。表 2 实验结果表因素 A B C 光滑圆整率 (% 实验 1A1B1C129 6实验 2A1B2C282 7实验 3A1B3C378 2实验 4A2B1C225 6实验 5A2B2C361 8实验 6A

16、2B3C148 8实验 7A3B1C346 2实验 8A3B2C175 4实验 9A3B3C290 4I 163 5033 8051 27I 245 4073 3066 23370 6772 4762 07极差 25 2739 5014 96由表 2可见 , 在所设计的 因素水 平范围 内 , 3种因素 对考 察指标影响为 B>A>C, 较好的水平组合条件为 A 3B2C2。 以上考察指标的结 果分析 表明 , 较 佳的工 艺组 合条件 为 A3B2C2, 即采用聚乙二醇 4000:聚乙二醇 6000=1:1, 料 温 90 #2 , 冷却剂上部温度为 25-30 作为最 佳制备工

17、 艺条件。 按此条件重复制备 3批滴 丸样 品 , 结果 3批样 品的 重现性 较 好 , 丸形、 丸重、 溶散 时限 3等均符 合中 国药典 关于 滴丸剂 的 要求。3质量标准 :本品含 量测 定参 照氯 诺昔 康原 料国 家药 品 标准 Y BH 02602004收载的方 法 , 采 用准 确、 灵敏、 分 离效 果 好的 H PL C 法。3 1含量的线性试验 :精密称 取氯诺 昔康对 照品 9 8mg, 置 50ml 容量 瓶中 , 加 0 05mo l/L 磷酸 二 氢 钾 (用 磷 酸 调 节 PH 值至 3 1 -乙腈 -甲醇 (50:38:12 适量 , 超 声使 氯诺 昔 康

18、溶解 , 用稀 释 液稀 释 至 刻 度 , 摇 匀 , 精 密 量 取 2、 4、 4 5、 5、 5 5、 6ml 分别置 10ml 量 瓶中 , 加 稀释 液 稀 释 至刻 度 , 摇匀。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国药典 2005年版二部附录 V D 法 , 分 别在 264nm 的 波长处 测定 , 以 峰面 积为横 坐标 , 浓 度为纵 坐 标进行线性回归 , 结果见表 3。表 3 含量测定的线性试验浓度(mg/m l试验结果表明 氯诺 昔 康在 0 0784mg/ml0 1176mg/ ml 浓度 范围内线性较好。3 2精密度试验 :按中国药典 2005年 版二部 附录要 求进 行精

19、密度试验。在选定的色谱条 件下 , 取 批号 20060401的样 品 , 按含量测定方法进 行操 作 , 供试 液连续 进样 6次 , 记录 色 谱图 , 结果见表 4。表 4 精密度试验结果 (20060401进样次数3 3溶液稳定性考察 :取批号 20060401的样品 , 按含量测 定方法进行操作 , 供试溶液分别 在 0、 4、 8小时测 定峰面积 , 记 录色谱图 , 结果见表 5。表 5 溶液稳定性考察结果时间 048平均值 RSD%峰面积 9357899352459423359377900 42试验结果表明本品测定液放置 8小时内比较稳定。 3 4回收率实验 :精密称取氯诺昔

20、康原料 (约 相当于 标示 量的 80%、 100%、 120% , 各 3份 , 按处方比例加入混合辅料 , 分别置 50ml 量瓶中 , 加 0 05mol/L 磷酸二 氢钾 (用 磷酸调 节 PH 值至 3 1 -乙腈 -甲醇 (50:38:12 溶液适量 超声使 其溶 解 , 并定容至刻度 , 摇匀 , 作为供试品溶 液 ; 另 精密称取氯 诺昔 康对照品适量 , 加稀 释液制 成每 1ml 中 约含 0 1mg 的溶液 , , l ! 37 !中国伤残医学 2010年 18卷 第 3期 Chinese Jo ur na l of T rauma and Disability M ed

21、icine, 2010, V ol 18, No 3液相色谱仪 , 记录 色谱图 , 按 外标 法计 算 , 计 算回 收率 , 结 果 见表 6。表 6 含量测定方法的回收率试验结果浓度加入量(折纯 mg测得量(mg回收率(%平均值(%RSD (% 4 094 11100 580%4 094 07100 24 074 08100 25 065 08100 4100%5 035 07100 85 075 08100 26 046 09100 8120%6 096 13100 76 026 01100 5以上结果表 明 :在 3个浓度 的回收率均 在 98%102%, 并且 RSD%<2

22、0%, 说明用高效液相法测定本品的含量准 确 性很高。3 5含量 测定方 法 :取本 品 20丸 , 精密 称定 , 研细 , 精 密 称取适量 (约相当于氯 诺昔 康 5mg , 置 50ml 量瓶 中 , 加稀 释 液适量 , 超声处理 , 使其 溶解 , 再 用稀释 液稀 释至刻 度 , 摇匀 , 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 10 l 注入 液相色 谱仪 , 记录色 谱 图。另取氯 诺昔康对照品适量 , 精密称定 , 用稀 释液稀释制 成 每 1mL 中约含 0 1mg 的溶 液 , 作为对 照品 溶液 , 同法 测定 , 按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 , 即得。3 6样品的含量测定 :按测定方法

23、 测定样 品 , 测 定结果 见 表 7。表 7 含量测定结果样品的含量测定结果符合规定。3 7含量均匀度 :测定法 取本品 10丸 , 分别置 25ml 的容 量瓶中 , 加 入 0 05mo l/L 磷 酸 二氢 钾 (用 磷 酸调 节 P H 值 至 3 1 -乙腈 -甲醇 (50:38:12 超声 溶解 并定量 稀释 至刻度 , 摇匀 , 作为供试品溶液 , 精密量取含量测定项 下的对照品 溶液 和供试品溶液 10 l 注 入液 相色 谱仪 , 记 录色 谱图 , 按 外标 法 以峰面积计算 , 即得。结果 3批样品含量均匀度均 符合规定。讨 论1药液温度在 80 以下时 药液 的流动

24、 性较 差 , 滴丸的 圆 整率较 低。冷 却剂上 部温 度在 20 以 下时滴 丸的 圆整率 较 低。2以 聚乙二 醇 4000为 基质时 , 药 液的 流动性 较好 , 但 粘 性较差 , 以聚乙 二醇 6000为 基质时药 液的流 动性较 差 , 而且 粘性较大 , 滴丸 的 圆整 率较 低 , 所 以考 察 用两 者混 合 效果 较 好 , 滴丸硬度适宜 , 圆整。参考文献1 郑艳彬 , 李雪宁 非甾体抗炎 药氯诺昔康 国外医药 -合成药 生化药 制剂分册 , 2001, 22(3 :22252 王京燕 , 王洪 权 新的非甾 体抗炎药物氯 诺昔康 解放 军药学 学报 , 2002,

25、18(4 :2152173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05年版 S 北京 :化 学工业出版社 , 2005 二部 , 附录 10(收稿日期 :2009-08-10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研究刘 征 高延宏(远达药业集团哈尔 滨一洲制药有限公司 ,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6摘 要 目的 :建立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在波 长 265nm 下 , 以乙 腈 -0 033mol/L 磷酸 二氢钾 溶液 (40:60 为流动相 , 测定小檗碱的含量 。 结果 :盐酸小檗碱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 0 23560 8246 g(r=0 9998, n

26、=6 , 平均加样回 收率为 99 31%, RSD 值为 0 89%。 结论 :方法操作简单 , 准确可靠 , 重现性好 , 可作为速效止泻胶囊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关键词 速效止泻胶囊 ; 盐酸小檗碱 ; 质量标准 ; 高效液相色谱法Studies on the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erberine HydrochlorideL I U Zheng , GA O Yan -hong(H eilongjiang H arbin Y at Chau Pharmaceutical Co. L td. of Y uanda Pharmaceut

27、ical G ro up, H ar bin ,H eilo ng jaing prov ince150086Abstract 0bjective:T o establish a method fo r deter mination of Ber ber ine H ydro chlor ide in Sux iaozhix ie capsules. Methods: HP LC w as used fo r t he deter mination of Berberine Hy dr ochlo ride. T he detect ive wav elength w as set at 265nm and the mo bile phase was aceto nitrile-0. 033mo l/L po tassium dihydro gen phosphate so lutio n(40:60 . Results:Berberine Hy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