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分解_第1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分解_第2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分解_第3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分解_第4页
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教学大纲一、说 明1. 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传授电工技术基础知识的专业课。 主要内容包括: 电路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定律、 磁场和电磁感应, 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 本运算,以及实验技能。2. 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电工基础知识的教育, 为其他专业课 的学习和实际工作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通过讲授、 实验等教学 手段,使学生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 掌握电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 分析方法,具有一定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本课程 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下列基本要求:(1)掌握直流电路、交流电路、磁路的基本概念。(2)掌握电阻定律、欧姆定律、焦耳定律、

2、楞次定律,能对简 单的直流电路中电压、电流、电功率和各点的电位进行计算。(3)理解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等,掌握支路 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复杂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 能对一般复杂直流 电路进行必要的计算。(4)理解电容、电感线圈等元件的工作原理。(5)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以及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掌 握正弦交流电路的欧姆定律,能计算一般串联正弦交流电路。(6)掌握三相交流电的表示方法和三相交流电路的连接方法以 及线电压、线电流、相电压、相电流及相互间的关系;掌握三相负载 的连接。(7)了解铁磁材料的性能,理解交、直流磁路的特性。3.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

3、龄特点,教学中应特别注意由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从简单到复杂, 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能 力和实验动手能力。(2)教学过程要本着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由具体到抽象讲授知 识,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本书从职业学校的实际出发,内容安排由浅入深,通俗易 懂,突出应用。还注意了以下原则: 适当降低理论难度,加强应用; 根据专业共性,精选内容; 保证必要基础,按需选学。二、学时分配表教学内容总学时讲授学时训练学时导言110一认识电路624(一)电路0.250(二)电流0.250(三)电阻0.250(四)部分电路欧姆定律0.250

4、(五)电能和电功率10实训导线的剖削与连接02实训认识电阻器02二简单直流电路14410()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疋律0.50(二)电阻的串联0.50(三)电阻的并联0.50(四)电阻的混联0.50(五)万用表0.50(六)电阻的测量0.50(七)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10实训练习使用万用表06实训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02实训 电压和电位的测定以及电路故障 检测02三复杂直流电路826(一)基尔霍夫定律0.250(二)支路电流法10* (三)叠加定理0.250* (四)戴维南定理0.250* (五)两种电源模型0.250实训基尔霍夫定律06四电容1028(一)电容器和电容0.50(二)电容器的连接0

5、.50(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0实训认识和检测电容器08五磁场和磁路220(一)电流的磁效应0.50(二)磁场的主要物理量0.50(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0.50* (四)铁磁性物质的磁化0.250* (五)磁路的基本概念0.250六电磁感应440(一)电磁感应现象10(一)感应电流的方向10(三)电磁感应定律0.50(四)自感现象10* (五)互感现象00* (六)涡流和磁屏蔽00* (七)变压器0.50七初识正弦交流电1028(一)正弦交流电的产生0.50(一)表征交流电特征的物理量0.50(二)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0.50(四)非正弦周期波0.50实训示波器的使用06实训 用示波器观

6、察交流电的波形02八正弦交流电路22616(一)纯电阻电路0.50(二)纯电感电路0.50(三)纯电容电路0.50(四)电阻、电感的串联电路0.50(五)电阻、电容的串联电路10(六)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10(七)交流电路的功率20实训交流串联电路04实训荧光灯电路安装与常见故 障检修04实训功率因数的提高04实训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04*九谐振电路514(一)串联谐振电路0.50(二)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 路0.50实训串联谐振电路04十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20416(一)三相交流电源10* (二)三相负载的连接10* (三)三相电路的功率10(四)安全用电10实训 三相负载的星形联

7、结08实训三相负载的三角形联结08*十 瞬态过程110(一)换路定律0.50(一)RC电路的瞬态过程0.50机动550合计1083672说明:全书教学时间为108课时,半学年课程,打*的为选学内 容。三、课程内容与要求导言教学要求通过学习导言,了解电能的优越性,电气化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 建设和人们日常生活的重大意义,以及电工技术和我国电气工业的发 展情况,此外教师要介绍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基本内容、与本专业 的关系和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要求。教学内容(一)电工基础是研究电能应用技术的基础课程。(二)电能的优越性。(三)学习要点。一认识电路教学要求1. 了解电路的组成、电路的三种基本状态和电

8、气设备额定值的意 义。2. 理解电流产生的条件和电流的概念,掌握电流的计算公式。3. 了解电阻的概念和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掌握电阻定律。4. 熟练掌握欧姆定律。5. 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概念, 掌握焦耳定律以及电能、 电功率的 计算。6. 能识别常用电阻器,了解其主要参数。7. 了解常用导电材料、绝缘材料及其规格和用途。 教学内容(一)电路1. 电路的组成2. 电路的状态3. 电路图(二)电流1. 电流的形成 2电流(三)电阻1. 电阻2. 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四)部分电路欧姆定律1. 欧姆定律2. 伏安特性(五)电能和电功率1. 电能2. 电功率3. 焦耳定律实训 1.1 导线的剖削与连接实训 1

9、.2 认识电阻器二 简单直流电路 教学要求1理解电动势、端电压、电位的概念,熟练掌握闭合电路欧姆 定律。2掌握串、并联电路的性质和作用,理解串联分压、并联分流 和功率分配的原理,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扩大量程的方法和计3掌握简单混联电路等效电阻的计算。4了解万用表的构造、基本原理,并掌握它的使用。5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以及产生测量误差原因的分析方法。 6掌握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及任意两点间电压的计算方法。7识别常用电池的外形、特点,了解其实际应用。教学内容( 一) 电动势 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1. 电动势2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3端电压4电源向负载输出的功率(二)电阻的串联1. 串联电路2. 电压表(三)电

10、阻的并联1. 并联电路2. 电流表(四)电阻的混联(五)万用表(六)电阻的测量1. 伏安法2. 惠斯通电桥法(七)电路中各点电位的计算实训 2.1 练习使用万用表实训 2.2 用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训 2.3 电压和电位的测定以及电路故障检测三 复杂直流电路教学要求1.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电路的最基本定律,必须熟练掌握。2. 要能运用去路电流法分析计算两个网孔的电路。3. 了解戴维南定理及其反映的等效与替换的工程应用方法。4. 了解叠加定理及其所反映的叠加方法。5. 建立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概念, 了解它们的特性及等效变换的概 念。等效变换是电工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分析方法, 要注意等效变 换的条件和应

11、用场合。教学内容(一)基尔霍夫定律1. 支路、节点和回路2.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3.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二)支路电流法(三)叠加定理(四)戴维南定理1. 二端网络2. 戴维南定理(五)两种电源模型1. 电压源2. 电流源实训 3 基尔霍夫定律四 电容教学要求1理解电容器的电容概念和决定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大小的因素, 并掌握它的计算公式。2掌握电容器串、 并联的性质以及等效电容和安全电压的计算。 3理解电容器的储能特性以及电路中能量的转换。掌握电容器 中电场能量的计算,并会判断电容器的好坏。教学内容(一)电容器和电容1. 电容器2. 电容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二)电容器的连接1. 电容器的串联2

12、. 电容器的并联(三)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1. 电容器的充电2. 电容器的放电3. 电容器中的电场能量实训 4 认识和检测电容器五 磁场和磁路 教学要求1. 了解直线电流、 环形电流和通电螺线管电流的磁场, 掌握安培 定则。2. 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和磁场强度的概念,以及匀强 磁场的性质。3. 掌握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公式和左手定则, 了解匀强磁场对通 电线圈的作用。4. 了解铁磁性物质的磁化以及磁化曲线、 磁滞回线对其性能的影 响。5. 了解磁动势和磁阻的概念。教学内容(一)电流的磁效应1. 磁场2. 磁场的方向和磁感线3. 电流的磁场(二)磁场的主要物理量1. 磁感应强度2. 磁通3.

13、 磁导率4. 磁场强度(三)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四)铁磁性物质的磁化1. 铁磁性物质的磁化2. 磁化曲线3. 磁滞回线4. 铁磁性物质的分类(五)磁路的基本概念1. 磁路2. 磁路中的物理量六 电磁感应教学要求1. 理解电磁感应现象, 掌握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掌握楞次定律 和右手定则。2. 理解感应电动势的概念, 掌握电磁感应定律以及感应电动势的 计算公式。3. 理解自感和互感系数的概念, 并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及其 在实际中的应用。4. 理解互感线圈同名端的概念,掌握同名端的判别方法。5. 理解电感的储能特性及在电路中能量的转换规律, 了解磁场能 量的计算。6. 了解涡流和磁屏蔽的概

14、念及其在工程技术上的应用。7. 了解变压器的电压比、电流比和阻抗变换。8. 了解常用变压器。 教学内容(一)电磁感应现象(二)感应电流的方向1. 右手定则2. 楞次定律(三)电磁感应定律1. 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2. 电磁感应定律(四)自感现象1. 自感现象2. 自感系数3. 自感现象的应用4. 磁场能量(五)互感现象1. 互感现象、2. 互感系数3. 互感电动势4. 互感线圈的同名端(六)涡流和磁屏蔽1. 涡流2. 磁屏蔽(七)变压器1. 变压器的用途和种类2. 变压器的基本构造3. 变压器的工作原理4. 常用的变压器七 初识正弦交流电教学要求1. 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2. 理解表征交流

15、电特征的物理量, 特别是三要素以及相位差的概 念。3. 掌握正弦交流电的三种表示方法以及相互间的关系。4. 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的产生,以及在电子技术的应用。5. 理解谐波的概念。6. 会使用试电笔、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教学内容(一)正弦交流电的产生1. 正弦交流电的产生2. 正弦交流电的波形图(二)表征交流电特征的物理量1. 周期和频率2. 最大值和有效值3. 相位和相位差(三)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法1. 解析式表示法2. 波形图表示法3. 矢量图表示法(四)非正弦周期波实训 7.1 示波器的使用实训 7.2 用示波器观察交流电的波形八 正弦交流电路 教学要求1. 掌握三种单一参数交流电路中电压与

16、电流之间的量值关系和 相位关系,建立感抗、容抗的基本概念。2. 熟练掌握 R-L、R-C、R-L-C 串联交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 法,建立阻抗的概念。3. 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 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的 概念。了解提高感性电路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4. 了解常用电光源的构造和应用场合。5. 会安装荧光灯电路、照明电路配电板,并会使用单相电能表。 教学内容(一)纯电阻电路(二)纯电感电路1. 电感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2. 纯电感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三)纯电容电路1. 电容对交流电的阻碍作用2. 纯电容电路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四)电阻、电感的串联电路1. 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2.

17、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五)电阻、电容的串联电路1. 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2. 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六)电阻、电感、电容的串联1. 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2. 端电压与电流的大小关系(七)交流电路的功率1. 交流电路的功率2. 功率因数3. 功率因数的提高实训 8.1 交流串联电路实训 8.2 荧光灯电路安装与常见故障检修实训 8.3 功率因数的提高实训 8.4 照明电路配电板的安装九 谐振电路教学要求1. 掌握串、并联谐振电路和条件、特点和应用。以及掌握它2. 了解谐振电路选择性、 品质因数和通频带的概念, 们之间的辩证关系。教学内容(一)串联谐振电路1. 串联谐振的定义和条件2. 串

18、联谐振的特点3. 串联谐振的应用4. 谐振电路的选择性(二)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谐振电路1. 电感线圈和电容器的并联电路2. 并联谐振的特点3. 并联谐振的应用实训 9 串联谐振电路 十 三相正弦交流电路教学要求1. 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和特点。2. 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3. 掌握三相对称负载星形联结时, 负载相电压和线电压、 负载相 电流和线电流的关系。4. 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 电流和功率的计算方法, 并理解中性 线的作用。5. 在已知电源电压和负载额定电压的条件下, 会确定三相负载的 连接方式。6. 认识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电气设备常用的安全措施。 教学内容(一)三相交流电源1. 三相交流电动势的产生2. 三相电源的连接 (二)三相负载的连接1. 负载的星形联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