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二)_第1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二)_第2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二)_第3页
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业技术经济学复习资料(二)第一节 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原理 知识点1:经济效果定义(名词) 经济效果就是劳动效果和劳动耗费的比较,或者说是劳动成果与取得这一劳动耗费之间的比较,也可以表达为。经济效果的实质,就是用尽量少的价值创造出尽量多的使用价值。换言之,就是用尽量少的劳动时间创造出尽量多的物质财富。知识点2:在一切社会实践中,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活动。物质资料生产领域的效果主要是使用价值。(一件商品有价值必须具备之条件有二,一在于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二在于必须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知识点3:劳动消耗是指在实践中为获得某种效果所消耗的劳动,包括物化劳动消耗和活劳动消耗。物化劳动消耗单周期

2、消耗多周期消耗种子、肥料、燃油等役畜、农机具、房屋等消耗形式物化劳动消耗活劳动消耗单周期消耗多周期消耗占用消耗消耗注:活劳动只能消耗,不能占用。知识点4:经济效果的涵盖内容:社会劳动节约程度、社会需要的满足程度、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有效利用程度。(缺一不可,多选题)知识点5:经济效益和经济效果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具体的来看,经济效果应当是经济效益的基础,经济效益是经济效果的延伸和扩展。(判断题)知识点6:技术经济效益中的几个关系1、宏观技术经济效益和微观技术经济效益相结合宏观技术经济效益指的是从整个国民经济出发来考察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微观技术经济效益指的是从各个企业出发来考察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

3、微观技术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而宏观技术经济效益是衡量微观技术经济效益的最终标准。2、目前技术经济效益与长远技术经济效益相结合既要关心目前的技术经济效益,又要着眼于长远的技术经济效益。应当选择两者兼优的方案,或者把长远技术经济的最好方案选为最优方案。3、定量技术经济效益与定性技术经济效益相结合既要考虑用数量反应的经济效益,如成本率润率和资金利润率;又要考虑一些难以用数字反应出的效益,如技术方案实施对社会的满足程度等因素。知识点7:技术效果技术效果自然结果终极效果中间效果没有劳动产品有劳动产品肥料利用率、种子发芽率、农机作业合格率等饲料转化效率、生产率、结果实率等劳动耗费相互联系经济效果

4、社会效果单纯自然结果并不体现社会关系 知识点8:在技术经济范畴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果实现的基础,经济效果是技术效果的最终表现。技术效果和经济效果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一致性。表现为在普遍情况下,技术的先进性会对生产力有着促进作用,但不能绝对的评判先进的技术一定会对生产力产生促进作用。2、技术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三点:第一,技术的先进性与经济合理性之间的矛盾;第二,技术的可行性与经济效益性之间的矛盾;第三,经济上需要与技术上可能之间的矛盾。知识点9: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农业技术经济效果可以分为绝对技术经济效果和相对技术经济效果。绝对技术经济效果指某一技术

5、方案或某项技术措施投入产出之间的比值或差额;相对技术经济效果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可行性方案之间,新方案与对照法案干之间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较。相对技术经济效果主要是用于方案的优选。知识点10:农业技术经济效果的特点:相关性、持续性、综合性、多样性以及不稳定性。知识点11:农业技术经济效果临界(东西方区分)西方国家,一般只有所获得的利润率大于银行利率时,才算获得收益。有公式:利润率银行利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效益临界以比较利益为基础,以被选择方案的机会成本来确定经济临界。有公式:经济效益临界=以被选择方案的经济效益机会成本0知识点12:由经济临界所推导出的三种可能:产出投入、产出=投入、产出

6、投入。只有满足下列条件时(二选一),才能真正获得经济效益:经济效益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0经济效益临界=(所得/所费)或(产出/投入)1知识点13:提高经济效果的五种可能性:在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增加的情况下,劳动成果的增加量大于劳动耗费的增加量;在劳动成果一定的情况下,减少劳动耗费;在劳动耗费一定的情况下,增加劳动成果量;在劳动成果增加的同时,劳动耗费减少;劳动成果和劳动耗费同时减少的情况下,劳动成果的减少量小于劳动耗费的减少量。第二节 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原理知识点1:木桶效应:一个经济总体的整体功能水平不是决定于总体中最强一部分的能力值,也不是决定于总体中各个部分的平均能力值,而

7、是决定于最弱一部分的能力值。最弱的这一部分就构成了总体的“最小构成因子”是“最大限制因素”。农业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重点应该放在能力值比较低的要素上,也就是放在“最小构成因子”上。知识点2:估计生产要素能力之高低差。高低差=最大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最小能力值要素的能力值。高低差表明了各要素能力值的最大差距和不平衡度。如果高低差越大,则生产越不平衡,农业生产中的浪费就越大;高低差越小,表明不平衡性越小,农业生产中的浪费越小(但是要切记防止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低水平均衡)。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源报酬变动规律 知识点1:农业生产资源的分类农业资源自然资源无限资源有限资源资源可再生资源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资源人力

8、资源太阳能、风能、水能耕地、森林矿产天然资源的延伸,包含人类劳动,有使用价值农业生产的决定因素物质资源知识点2:农业生产资源的性质资源的可控性与不可控性;资源的贮藏性与流失性(此处多翻课文P41页);资源间的互补性与互代性;资源的再生性和相对性。知识点3:资源报酬形态A报酬固定 B报酬递增 C报酬递减A报酬固定指的是,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和产出量成比例变动;B报酬递增指的是,产出量的增加幅度大于生产要素的增加幅度;C报酬递减指的是,产出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要素的增加幅度。 上述的资源报酬的三种形态是典型的情形,但在实践中却很少单独出现。最常见的资源报酬规律是一开始呈现递增状态,在生产资源投入达到一

9、定数量后则呈现报酬递减形态,这就是生产资源报酬递减规律。从右图可以看出,上图为生产的总产量曲线,下图为边际产量曲线(所谓边际产量曲线即是多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而多产出的产量的点的集合)。在下图中,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边际产量进一步增加,相应的上图的总产量曲线也增加,但此时的增加速率更快,则总产量曲线呈现上凹形态;下图的边际产量随着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呈现出边际产量递减的趋势,在上升到最高点之后开始向下,则上图此时的总产量还会增加(因为此时边际产量依旧在横轴上方,为正值),但增加的速率降低,则此时出现了拐点,呈现出上凸形态;当生产要素投入进一步增加时,边际产量下行到了横轴以下,意味着多投入生产要素反而会对生产起到阻碍作用,则上图的总产量曲线相应的开始下降。知识点4: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报酬递减现象的原因第一,农业生产率是各生产要素的综合作用,农业生产力的大小不是由最高能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