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半途而废”娃_第1页
家有“半途而废”娃_第2页
家有“半途而废”娃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有“半途而废”娃重视家庭教育中对孩子学习意志力的培养一、案例描述(一)“半途而废”的小童 认识小童的妈妈 F 女士已经很久了,她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整天笑呵呵的。 昨天见到她, 脸上却是愁云密布,“哎,随她去吧,这是她的事,我也管不了了。”原来,暑假刚开始时,小童的朋友小迪准备报书法班, F 女士觉得练习书法 对孩子很有好处, 于是征询了小童的意见, 希望小童也能学习书法, 小童很高兴 地答应了。可是,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小童坚决不同意再学书法了,任凭 F 女士如何劝说均无济于事。最开始时, 小童学书法的兴趣很高, 常常和好朋友约好一起练字, 也会因为 老师的表扬而眉飞色舞。 可是慢慢地, 小

2、童越来越烦写字了, 觉得这是一项太漫 长的任务,从每天都练三张,至V练两张到几乎不练。上一次的书法作业,还 是临去老师那儿前才赶出来的, 所以质量很差, 理所当然受到了老师的批评。 这 一次,小童竟然再也不愿写了。 F 女士劝了半天, 道理说了一大通, 小童皱着眉, 大声地叫着:“你当初说过,让我自己决定学还是不学的,现在我不学了,我不 喜欢!你不要逼我! ”便一头扎进了网络游戏,不再理妈妈。 F 女士只能眼睁睁 地看着小童的朋友继续去学习书法而毫无办法, “哎,你怎么没人家小迪一半听 话、懂事呢!”转而她又安慰自己: “小童还小,也许大了就好了。 ”(二)小童的家庭小童的爸爸是位小学老师,

3、F 女士经营一家小童装店。按理,小童的学习应 该由擅长教育的爸爸来负责, 可是这项任务却一直由 F 女士承担。小童爸爸的理 由是,他整天上班就和小孩子打交道,太累了,所以不想管自己的小孩,只想休 息时能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 F 女士无奈之下除了管孩子的学习外,家里的大小 事务也一并都得她操心以致心力交瘁。除了 F 女士一家三口之外,小童的爷爷奶奶也跟他们同住。 F 女士说,每当 她责罚小童时, 奶奶都要出来阻止, 她因为考虑到老人的面子, 便常常只唬唬小 童便罢。生活上,F女士对小童也是无微不至地关爱,无论小童要什么,都尽可能给 她买。可是现在 F 女士发现小童越大越不听话了,常常顶嘴,说妈妈

4、这个不好, 那个不好,让 F 女士伤透了心。现在连奶奶都常对 F 女士说:“哎,你家这个小 丫头以后可怎么得了,你们以后有的苦吃了! ”(三)小童的学习小童从上一年级开始, 便参加了课外辅导班, 学习语文和数学。 每次周末都 是小童的爸爸开车送小童去车程约二十分钟的辅导班上课。 在小童上课期间, 小 童爸爸会约一帮朋友打牌,到时间了,再把小童送给 F 女士,不再过问。别人问 小童的爸爸为何不自己辅导小童, 小童爸爸说自己没有耐心, 容易发火, 所以索 性将小童交给辅导班最好,自己也可以在那个时间段会会朋友。小童目前三年级, 语文、数学考试基本都能保持在九十分以上, 但自觉性很 差,作业都要妈妈

5、催着才能完成。 今年的暑假作业, 一直拖到 8 月底快开学时才 在妈妈的催促下做好。F 女士对小童这次的表现很失望, 但未过多责怪, 仍然像从前一样关爱着她, 甚至为小童开脱:“唉,不学就不学吧,况且下周日她过生日,也没时间再去练 字了。” F女士问小童不学书法后能不能学个美术,小童听说她的另一个朋友小 丽也准备学美术,高兴地答应了, “行,我就学个美术吧,因为我可想和小丽做 同学了”。F女士警告道:“这次可不能再半途而废了” ,小童不耐烦地摆摆手:“行 了,行了。”便玩去了。二、案例分析不难看出小童的确是“半途而废”了。“半途而废”出自西汉戴圣的礼记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废, 吾弗能已

6、矣。”本义为走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就 停了下来,前期做的工作就没有了意义。多含贬义。成语故事半途而废也寓 意:做事如果每次做到一半就放弃, 那么我们最后肯定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功, 只 有坚持到底, 一件事情一件事情地完成, 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前进, 在胜利的道路 上越走越远。立下了目标,就要敢于实践,努力完成,只会空想是不对的,半途 而废也是不对的。(一)原因分析日常生活中, 像小童这样喜欢半途而废、 虎头蛇尾, 不能善始善终的孩子不在少数,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1自身因素 一般地讲,做事不能有头有尾的孩子,往往心理比较脆弱,意志力较差,情 绪不稳,注意力也不太集中和长

7、久。 从整体上看, 这样的孩子自立自理的习惯少, 能力也差。由于孩子做事很少成功,养成自信心不足,甚至严重的自卑感,或马 马虎虎,对人对事都抱一种不在乎的无所谓态度。同时儿童年龄越小,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就越短, 这与他们大脑的抑制功能尚 未发育完善有关。儿童期,正是对外界新奇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欲望的年龄段, 同时这种好奇也“来得容易去得快” ,他们的兴趣容易发生转移。2家庭因素 往往一个喜欢半途而废的孩子都有一个喜欢半途而废的家长。 家长如果一遇 到困难就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从而终止既定的目标,以致常不能践行承诺, 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孩子。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榜样, 其言行及作风习惯, 都可能成

8、 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对孩子要求不严, 甚至包办代替也是导致孩子易养成做事虎头蛇尾的重 要原因之一。 F 女士说小童半途而废可不是一次两次了。 可我们看到 F 女士对小 童的半途而废虽然有意见, 并且进行了说教, 但始终认为这些也不是原则性的问 题,依旧像从前一般疼爱小童,甚至为小童的半途而废找借口: “她还小”、“也 许她对这个不感兴趣” 。这些无疑给小童一种错觉,半途而废是无所谓的。 现在的很多父母让孩子学书法、 乐器、绘画等, 大多数都并不是想让孩子成名成 家,享誉全世界,而是想让孩子多懂一些,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所以并不太苛求 孩子在这些“副业”中的表现。当孩子不想继续的时候,父母会说

9、:唉,不想学 就别学了吧,反正咱们孩子将来也不想当音乐家于是孩子就“合情合理”地半途而废了。(二)教育指导办事是否有头有尾, 有始有终, 属于心理活动中的意志品质问题。 意志是人 自觉地确定目的, 并根据目的支配、 调节自己的行动, 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 理过程。意志是人特有的心理活动, 是人的意识的能动性和积极性的体现, 是关 系到学生学习成败,活动效率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个人意志是否坚强, 对他长大以后的学习、 工作、事业的成败都有重要的影响。执着的人,他一定会比一个因心急而半途而废的人受人欢迎。对此,家长 不可视而不见或迁就放任。1运用榜样的作用若想自己的孩子做事不虎头蛇尾, 家长首

10、先要言必行, 行必果。“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一面旗帜。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最 富有模仿性的生物,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模仿行为, 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的关 键。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 将个体在观察学习时对社会情景中某个人或团体 行为学习的历程, 称为模仿。 模仿不但能使人形成新的行为, 也可使原有的但潜 伏的行为得以表现, 或使已有的行为得以加强或改变。 而榜样则是模仿行为发生 的关键。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榜样作用更不能小觑, 孩子的行为习惯从 很大程度上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同伴的影响也很重要。 研究发现, 孩子从四岁以后, 同伴对儿童的吸引力已 经赶上成

11、人。 以后随着交往活动与交往能力的发展, 同伴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 影响愈来愈大。 到了青春期, 同伴关系对交往主体的影响已经超过了与成人交往 的影响,因此儿童与同伴交往关系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进程、对儿童自我意识、 社会技能和健康人格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运用同伴的榜样作用更能起到 内在的感染、激励、号召、启迪、警醒等功能。F 女士在教育过程中也注意为小童寻找优秀的同伴, 意图通过同伴的作用对 小童产生激励作用,这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通过交流发现, F 女士常常拿小童 的短处和同伴的长处作比较, 不经意间挫伤了小童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减弱了小 童的自我认同感,因此出现了消极抵抗的做法。2

12、善于鼓励、赞美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需要家长们的夸奖,而不是处处否定。家长们 随口的否定, 很可能让孩子失去竞争的勇气, 时间久了, 还会与家长间产生逆反 心理。要看到孩子本身的长处和进步, 提倡对孩子进行纵向比较, 增强孩子的成 就感。知心姐姐杂志社曾对全国 3671 名中小学生进行抽样调查,询问他们最 希望做的事是什么。 本来杂志社的工作人员都猜想, 这些孩子们最希望的无非是 吃喝玩乐,没想到出来的结果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竟有 56.82%的学生最希望父 母看到自己的进步, 能肯定自己; 而另有超出 40%的学生最希望的是家长不要总 拿别人跟自己比,不要总是说别人比自己强。但赞美也

13、是一门艺术。一,赞美需要及时;二,夸奖孩子具体的行为,忌用 空洞的词语赞美孩子, 不然易导致孩子不知道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甚至有可能盲 目自大。例如:“你这个点比上一周写得更有韵味,特别是这个回旋的地方”、 “这个日' 字的右边一竖如果弯曲的狐度再自然一点就完美了” 等言行来激励 孩子前行。三,切忌为了赞美而赞美,甚至夸大其词地去表扬。如果家长因为一 点小事就把孩子奉若天才, 反而会伤害到孩子。 因为孩子长期高估自己从而妨碍 了对自己能力的客观认识。 也会使孩子像上瘾了一样渴求赞美, 并且非常看重来 自外界的承认。 另外夸张的表扬对孩子的耐性、 宽容程度以及应对挑战和竞争的 能力都大大

14、降低。3 做一个有“威信”的家长我们提倡平等的亲子关系, 但是平等不意味着完全的听之任之。 孩子的心智 还未成熟,很多时候都需要大人的引导。 F 女士虽然事无巨细地照顾着小童,但 是从小童明明在自己做错事的情况下仍然毫无顾忌地对着 F 女士大呼小叫看,其 作为家长的“威信”则显然是不足的。从本案例看, F 女士在教育小童的过程中遇到了奶奶的阻挠, F 女士因为 碍于老人的情面选择了妥协, 最终却导致了教育孩子上的威信危机。 奶奶辈们除 了在年龄上有较大的差异外,思想方法、生活经历、个人爱好、生活习惯、社会 条件以及所受到的教育等等, 都存在很大差距, 在教育晚辈方面持有不同的意见、 态度和方法

15、是正常的。因此,家长要理解老人溺爱孩子的“天性” 。作为父母应 在肯定老人的慈爱之心、 劳动成果下向老人陈述正确教育孩子的责任以及溺爱孩 子的危害性, 我想采用了讲道理的方法解决矛盾, 老人一般会通情达理, 来共同 承担教育孩于的重担。 切不可因为祖辈隔代亲式的溺爱便选择了妥协,父母对 “威信”的一次次失守,其实也是一种对应担责任的逃避。“威信”并不等同于“打骂” ,很多时候“威信”是一种以爱为基石的坚持、 智慧,也是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4做一个“坚持”的家长 当孩子开始学一样有意义的东西时,很多时候需要我们 “逼迫”孩子坚持 下去,因为半途而废也能变成习惯。孩子进行某项活动时,可能因困难或厌

16、倦不愿再进行下去,这时要鼓励他 们坚持把正在进行的活动进行到一个阶段再罢手, 不要不想干了撤手就走。 当孩 子耐着性子做完他应该做的事之后, 应当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以强化做事有始 有终的良好行为习惯。5培养孩子的良好的注意力 对意志力的培养必须从坚持不懈的注意开始。注意力是视觉、听觉、触觉、 嗅觉和味觉五大信息通道对客观事物的关注能力, 简指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 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有的家长在孩子学习时一会削只苹果送过去,一会送一杯开水或饮料。一 会关照要保持距离、注意保护眼睛,一会提醒多穿一件衣服、当心感冒。一会批 评孩子什么不对, 一会又表扬孩子表现不错。 如此这般,既分散了孩子的注意

17、力, 又弄得孩子心烦意乱,哪里还能专心学习呢?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时,需要有一个孩子可以达到的目标以及明确的完成 作业的期限。孩子学习时就会有必要的动力,从而保持紧张状态,提高注意力。 不过,要求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易导致孩子注意力不集中。6别让孩子太忙 如今成年人都知道健康的重要,也知道劳逸结合才是终身学习的正确理念, 小孩子也需要这样。 在不上学的时间,孩子首先需要的就是调整身心,好好休 息,这也是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所应当遵循的规律。 假期里, 学生们难得有一些 不同于平时紧张学习的生活,利用好假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1、2 个兴趣班还是可以的, 这也可以使得他们以更好的状态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学期, 但兴趣 班过多显然是不科学的。 在平时上学期间, 更不宜上太多兴趣班, 这样会极大地 加重孩子的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