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9C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分解_第1页
基于89C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分解_第2页
基于89C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分解_第3页
基于89C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分解_第4页
基于89C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分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用纸第5页共15页引言在工业控制、信息检测系统中广泛使用的计数器,其实际电路的作用不外乎是采集 信号、处理信号、量化为一定数字比例的电压或电流,最后,通过表头或数码管等显示 器件显示具体数据,供使用者观察。单片机控制红外计数器由于采用了软件处理系统, 数据量化精度较高,设计、制作灵活,更适合实际应用。在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的格局下,厂家基本采用流水线技术进行产品生产作业,而怎 样对其线上的产品进行实时的、有效率的、精确的自动计数成为广大生产厂家十分关注 的问题。传统的机械式或电子式计数器(主要是用数字电路集成组件组成)电路比较复杂, 元器件数量较多,故障率较高

2、,维修比较困难,而且设置预定数值不太方便,功能不易更 改且功能过于单一,适用范围较窄。而基于单片机为核心控制的计数器有着能够实时, 精确,可靠,稳定等计数优点已成为广大厂家的首选自动计数的装置基于89C51单片机红外计数器的设计可分为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控制设计。硬件设计的目的:1)建立89C5单片机的最小工作系统,提供单片机正常工作条件。2)确定红外光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保障检测信号的有效性。3)组装数据显示电路,以显示具体数据。软件控制设计的内容是:1)确立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工作状态,提高红外发光二极 管的发光效率,减少损耗。2)处理检测信号,量化、转化为十进制数据,供显示电路显 示。段落格式

3、不对1设计目的本设计主要任务是以单片机为主控芯片来进行软件控制,能正常进行数据计数。基 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果构成检测电路、MCS-51单片 机用何种方式对外部计数脉冲进行计数显示控制、LED显示驱动模块的选择、MCS-51单片机的扩展。在这个设计中主要需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如何提高MCS-51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稳定性。主要技术指标:(1) 显示并能计数;(2) 具有报警功能;(3) 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2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系统硬件框图图1红外检测计数硬件框图原理:电路的指导思想是利用红外发光管发射红外线,红外接收管接收此红外线, 并将其放大、整流形成高电平信

4、号。当有人或物挡住红外光时,接收管没有接收到红外 信号,放大器将输出低电平。这个便是外部计数脉冲信号。这个计数脉冲信号送入 AT89C51单片机中进行计数控制,在经过扩展、显示驱动完成最后的显示过程。 2.2主控芯片简介2.2.1单片机的发展及趋势在计算机应用控制领域上,如工业控制、汽车、家电等很多控制场合,对控制系统 的要求都比较苛刻。例如需要智能高、体积小、成本低、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和可靠 性高。不仅传统电气设备无能为力,一般应用性PC机也不能胜任。在这个背景下,单片机的设想才逐渐成型。单片机就是将计算机的几个基本组成部分集成在单一的芯片上,体积相对较小,很 好地满足了对控制系统体积的要

5、求。自从1975年美国德克萨斯公司开发生产出第一台单片机TMS-1000以来,单片机经历了 4位8位16位32位的发展过程。最有代表性的In tel公司先后推出了三个系列:MCS-48系列8位单片机、MCS-51系列高档8位 单片机、MCS-96/98系列16位单片机。很多控制场合并不需要单片机去完成复杂的数学计算,因此单片机在生产工艺上进行了简化,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采用大批量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从目前市场上来 看,其价格一般都在几元到几十元之间。未来单片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将以8位单片机主流,并大力发展专用单片机。很多单片机 生产厂家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将一些常用的功能部件,如ADQ模/数

6、转换器)、DAC(数/模转换器)、PWN脉冲产生器)以及LCD(液晶)驱动器等集成到芯片内部、尽量 做到单片化;同时,用户还可以提出要求,由厂家为其量身定做(SoC设计)或自主设计。另外,随着科技发展,程序存储器的容量将进一步扩大。当存储空间足够大时,可 嵌入一些软件(如平台软件、虚拟外设软件、系统诊断管理软件等)以提高系统开发效 率。2.2.2 51系列单片机的主要特点51系列单片机生产厂家非常多,型号也非常丰富。但总的来说,51系列的单片机集成度高、体积小、有很高的可靠性;控制功能强;低功耗、低电压,便于生产便携式产品;外部总线增加了 I2C、SPI等串行总线方式,进一步缩小了体积,简化了

7、结开发平台都可以用Keil,编程软件都可以用A51和C51。所不同的是,不同厂家和型号 的产品,在外设和下载方式上不同。比如Atmel公司的89C51和89S51,89S51兼容89C51, 不同的是89C51可以用ISP下载方式,而89C51不能。51系列单片机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方面:(1)(2)(3)单片机的系统扩展、系统配置较典型、规范,容易构成各种规模的应用系统。 寄存器A/B/C/D控制字格式如表2-2所示:表1寄存器A/B/C/D控制字格式(4) 构;(5)寄存器BIT7BIT6BIT5BIT4BIT3BIT2BIT1BIT0寄存器AUIPDV2DV1DV0RS3RS2RS1RS0

8、寄存器BSETPIEAIEUIESQWFDM24/12DSE寄存器CIRQFPFAFUF0000寄存器DVRT0000000DS12887有128个RAM单元。其中4个单元用作控制寄存器,10个单元用作存放 时钟字节,114字节为通用RAM其主要寄存器如下:DS12887内部寄存器A:UIP=I :更新已到,不能读/写DS12887; UIP=0:更新末到,能读/写DS12887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用纸第11页共15页DV2 DV1 DVO应设置为010,表示打开晶振,允许计时。RS3 RS2 RS1 RS0为方波频率选择位,产生方波周期中断。DS12887内部寄存器B:SE

9、T=0时间更新正常进行,每秒计数1次;SET=1禁止更新,程序可初始化时间和日历。PIE=I :允许周期中断;PIE=0:禁止周期中断。AIE=1:允许报警中断;AIE=0:禁止报警中断。UIE=1:允许更新结束中断;UIE=0:禁止更新结束中断。SQWE为方波允许位。SQWE=1将RS3 RS2 RS1 RS0选定的方波输出。DM=1 BCD码;DM=0二进制。该位不受复位信号影响。24/12 : 1表示24小时制;0表示12小时制。DSE为夏时制允许位。DSE=I:采用夏时制;DSE=0不采用夏时制。DS12887内部寄存器C:IRQF为中断申请标志。PF为方波周期中断标志。PF=1:方波

10、周期结束,申请中断。AF为闹铃中断标志。AF=1:当前时间与闹铃时间匹配时即刻申请中断。UF为更新周期结束中断标志。UF=1:更新周期结束时申请中断。DS12887内部寄存器D:VRT为内部锂电池状态。VRT=1锂电池正常;VRT=0锂电池耗尽11。3硬件电路设计3.1建立AT89C51最小工作系统PIO 1Pll戈P12 3P13 4 'FITPl 5,F107P17 SP33 13 严VCCPJ5 15Pi4 14IXI 19X2 18KST 9PIOT PUT P12P13P14PI5 PI6Pl 7INTIr<T0T1TOEATXIX2RESFTPOO POlPOJ 中P

11、O5 P06PO7P2O P21 P22 P23P24P2SP26P27RXDTJCDAi&PSEX39 POO38 POl 37 P0236 P03炎P04M P05 3T"POO 32 P0721 P202T>23'27P2610 P30Tr>3110K图2单片机最小系统图51单片机的最小系统由单片机、晶振电路、复位电路和P0的上拉电阻组成。其介绍如下:(1) 晶振电路为单片机提供时序使单片机能够正常工作,在图3-1中采用单片 机内部振荡方式。此时,只要接上两个电容和一个晶振即可。电容的大小影响着振荡的稳定性和起振的快速性,通常选择 103 0pF的相

12、等的两个瓷片电容。(2) C1和R2构成了复位电路。冈寸开始上电时时, C1瞬间相当于短路,C1两端 保持0V电压,VCC勺电源电压就都加在了 R2上,因此在单片机9脚RST上变成 了高电平,此后C1上逐渐充电,即在C1上出现电压,R2上的电压开始下降,最 后单片机9脚RST上变成了低电平。在此过程中只要满足单片机9脚RST上的高 电平持续24个振荡周期即可使单片机复位。3.2红外检测电路图3红外检测电路常见的光敏器件有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耦等。本实验中使用了 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光电二极管和光电三极管都是两条引脚的元件,光电三极管 没有基极引出脚,它们的外形与 LED相似

13、。光电二极管分为发射管和接收管;光电三极 管一般用于接收,但它的接收灵敏度比光电二极管高得多。市场上的光电管种类很多, 许多是以对管的形式出售,对管的发射管和接收管工作在相同的光波波段,接收管只对 发射管发出的光波敏感在本实验中我们选择一对工作在“不可见光”波段的对管,除了 避免灯光和日光的干扰外,即使在黑暗中入侵者也看不到探测光束,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电路如图所示。在电路左半部分是发射管电路,电源通过限流电阻R1接到发射光电二极管IR-D1上,电流通过光电二极管到地线,光电二极管发射光束,我们将这部分电路安装到走廊 的一面墙壁上;电路右半部分是接收管电路,团中 PT1是光电三极管,三极管Q1

14、的作用 是增加光电三极管接收的灵敏度,UIA是施密特反相器,作用是对A点的电平进行整形, 保证送到单片机P3.2 口的电平只能是0V或+5V,我们将接收管电路安装在发射电路对 面的墙壁上,调节光电三极管的位置使它正对发射光电二极管的位置。没有人走过时,光电二极管IR-D1发射出的光照射到光电三极管 PT1,光感应的电 流直接馈入PT1的基极PT1发射极和集电极导通便Q1导通,这时A点为低电平OVP3.2 为高电平+5V。如果有人走过,光电二极管IR-D1发射出的光被遮挡,不能照射到光电三极管 PT1, 因为PT1只对IR-D1发出的光敏感,PT1的基极没有电流镣入,PT1发射极和集电极截 止使

15、Q1截止,这时A点为高电平+5V, P3.2变为低电平OV。由此看出,没有人走过时P3.2为高电平+5V,有人走过时P3.2会变为低电平0V 简单地说,单片机P3.2 口变为低电平0V说明有人走过这段走廊。在干簧管的程序中, 介绍了 P3.2是单片机外部中断0的端口,当P3.2的电平从高变为低时(下降沿跳变)会 触发中断,程序会自动转入外部中断 0的服务程序中。在本实验中,有人走过时就会使 P3.2端口的电平从高电平变为低电平,从而触发中断。3.3显示电路|ii 李Ma « 三邑1-1,旨4*4 in*;o*SII m -1 J,*I III7*當in显示电路图3.4蜂鸣器报警电路本

16、设计采软件处理报警,利用有源蜂鸣器进行报警输出,采用直流供电。当有人通 过时,数据口相应输出低电平,报警输出。报警电路硬件连接见下图3.5单片机管脚PDIPPI OC PI «C FM r cAl 3C Pl JEPl SE plPil T C臣3 * C ilMTipaiC flMiT i,i iP3 an<WR=i II PQO4A<X>1 PO 1 iAOl POJ lAWF WiAO® PO<4W4 PO5 <A1>勒1POA<AO&) PO / go 巧二 E>WPP ALenoO PSC*4 pa J &l

17、t;Ai5 PS尊 <*n) pa S 1A13 R24 4AI7)3 P3J <A11) PfiN 4A1<h P i <A# PS fl ZJ图6单片机管脚汇编语言与机器指令一对4红外检测计数软件设计STC89C52R单片机可以用汇编语言和 C语言进行编程。应,所以用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在单片机里运行起来效率较高,而且对于红外计数器数 据的读写上,所用到的语句比较简单易懂。而 C语言程序可读性高,更便于理解。本设计使用C语言编程。4.1设计要求有两对红外对管构成光电检测电路,有m n两个变量代表。当有人经过 时m置1,有人经过时n置1,当m n同时为1时两个变量变为0

18、,;当m=1 n=0 时代表正向有一人通过,正向计数加1;当m=0 n=1时代表反向有一人通过,反向计数 加1。同时有人从不同方向通过时,蜂鸣器发出两个不同的声音进行提示。4.2程序框图图7主程序框图主程序设计: uchar da010=0xEE,0x28,0xCD,0x6D,0x2B,0x67,0xE7,0x2C,0xEF,0x2F;uchar da110=0xB7,0x81,0x3B,0xAB,0x8D,0xAE,0xBE,0x83,0xBF,0x8F; void main() m=0;n=0;a=0;b=0;开总中断开外部中断0开外部中断1EA=1;/EX0=1;/EX1=1;/IT0=

19、1;IT1=1; while(1) 计数显示fm=1;P0=da0a;/P1=da1b;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用纸第15页共15页中断程序设计:void exter0() interrupt 0 delay(10);if(P 32=0) 中断开始"T图8中断程序框图m=1;if(m=1 &&n=1) m=0; n=0; if(m=1 &&n=0) a+=1;fm=0; delay(100); fm=1;while(! P32);5系统调试调试工作可分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两个部分,调试方法如下:首先,硬件调试主要是先制作硬件电路板,然后用万

20、用表等工具对电路检查,最后 应用程序进行功能调试。硬件调试比较费时,需要细心和耐心,也需要熟练掌握电路原 理。然后,用仿真软件进行软件调试,比如单片机C51编辑软件KEIL,该软件提供一个 集成开发环境uVision,它包括C编辑器、宏编辑器、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 的仿真调试器。通过编译、运行,可以检查程序错误。但应用此方法,仍需要十分了解 所使用元器件的工作方式和管脚连接方式。5.1系统的硬件调试在接通电源后,电路正常工作。我通过一张卡片模拟人从不同方向通过光电检测区, 用万用表测得中断管脚有高电平 4.89V变成低电平0v,表明光电检测电路时正确的能正 常工作的;然后发现数码管能够

21、显示数据,表明我的显示电路没问题。但是蜂鸣器没有 响,这是硬件调试当中遇到的唯一一个问题。原因:基极电阻太大,影响集电极电流, 导致蜂鸣器不够响亮。解决方法:换一个小点的电阻。5.2软件调试本次设计则是直接完成电路的硬件设计,出现的硬件问题几乎没有,主要在软件的 程序上进行调试。在调试过程中,曾遇到以下问题: 在通电后,光线被遮挡时无法进行正常计数;原因:在被挡一次过程中可能发生几次下降沿触发,导致执行中断次数和计数不确 定。解决方法:在中断程序后加一个循环语句while(!P32)和开头加一个延迟 delay(10),排除干扰。 一人走过检测区的两个对管,两向计数器都加1 ;if(n=1 &

22、amp;&m=0)反向加1。原因:两个中断程序中不经比较就都加一。解决方法:在两程序中加以判断if(m=1 &&n=0)正向加1,1, if(m=1 &&n=1)m, n同时置0且计数不加在检测单元的选择上6结论在研究这个毕业设计的过程当中曾经让我遇到了许多小麻烦:是选择光电传感器还是红外对射式曾经让我迷茫 .在MCS-5单片机的选择上是选择内部 具有4KB字节的闪烁存储器的 AT89C51还是选择内部具有 8KB字节的闪烁存储器的 AT89C2051曾经也让我困惑不已(其实任选一款都可以实现)。而最让我感到迷茫的是否 利用8155进行I/O 口的扩展,

23、其实通过设计要求可以看出不难看出根本不需要对 AT89C51进行扩展就可有完成0-999999的计数显示功能(采用7段数码管显示可以不扩 展)。基于单片机构成的产品自动计数器能够实现实时、稳定、精确的计数。如果要对这 个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可以采用 AT89C2051或者AT89C52为控制单元的产品自动计数器 在配合专用的掉电数据保护芯片、单片机专用保护芯片等就可以很好的提高整个系统的 抗干扰能力。24MH33MHZ。产品自动计数器的设计的抗干扰问题永远是设计者们研究的课程! 只要能有效的遏 制这个缺陷形成一个优质的自动技术产品指日可待! ( MC 51单片机允许工作的温度范 围:-55 C

24、-150 C,正产工作的频率范围上限:通过本次设计,对单片机的内部模块更加熟悉,使用上也更加的清晰,对于今后用 单片机设计产品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并且培养了良好的编程习惯,对子程序命名的规范, 和对寄存器的使用上,有了一定的良好意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课程设计(论文)说明书用纸第21页共15页致谢404的各位同门,正是特本设计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何宁老师的悉心指导。何老师多次询问研究进程, 并为我指点迷津,帮助我开拓研究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何老师一丝不苟的作风, 严谨求实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教我做人,我对何老师的感激 之情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他不仅学识渊博,对专业孜孜

25、以求,精益求精;而且在百忙 之余仍然读书不辍,不断探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传道授业,呕心沥血。如果说我 从指导老师那里学会了怎样做好学问, 那么首先应该说我从导师那里领略了真正的学术 精神,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韧的探索精神将使我终生受益。载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生活的宿舍有!最后我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的顺利完成。 别感谢我的同学,梁川等对本课题做了不少工作,给予我不少的帮助。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 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还要感谢培养我长大含辛茹苦的父母,谢谢你们!参考文献1周茜.电路分析基础(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1.2王卫东.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 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5.3陈永甫.红外探测与控制电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6.4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段晨东,爨莹,张文革.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M.第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7.郁道银.工程光学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4.7彭军.光电器件基础与应用.科学出版社,20098Don aid A.Neame n.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