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用药及护理练习题、单项选择题 1.甘味药的作用是(BA、泄、燥B、补益、和中、缓急C、软坚、泻下D、收敛固涩E、渗湿、利尿2. 下列不属于为升浮药作用的是(DA、发汗B、涌吐C、开窍D、清热E、解表3. 生姜能减轻或消除生半夏的毒性或副作用,这种关系是中药 七情”中的(BA、相恶B、相杀C、相畏D、相使E、相反4. 一些有芳香气味,含挥发油的药物,煎煮时应(CA、先煎B、久煎C、后下D、与它药同煎E、包煎5. 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作用的药是 (BA、桂枝B、麻黄C、香薷D、紫苏E、荆芥、是非题1. 咸味具有收敛固涩和利尿作用。(X2. 中药的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
2、度概括。(V3. 归经即所指药物作用的部位与现代解剖学的所指部位相同。(X三、问答题1. 说出十种常用的剂型的含义。2. 试比较汤剂、丸剂的特点。3. 剂型的变化会影响方剂的治疗效果吗?请你举例说明。4. 简述下法的概念及护理要点。阴阳五行题目、名词解释 1.阴阳2. 中医五行学说 3.相生 4.相克 5.相乘 6.相侮 二、填空题1. 阴阳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互根互用、和相互转化。2. 按照五行归类,黄色属,北方属。3. 疾病按五行相生关系传变,如肾病及肝,称为;按相克关系传变,肝病传脾,称三、单选题1.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属于(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D、阴阳转化E、阴阳平
3、衡2. 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A、曲直B、炎上C、从革D、润下E、稼穡3. 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心之母”是(A、心B、肺C、脾D、肾E、肝4. 下列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E、腹部5. 治疗肺气虚的咳喘用健脾的方法称为(A、滋水涵木法B、益火暖土法C、培土生金法D、佐金平木法E、泻南补北法四、简答题1简述五行的特性。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 阴阳: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既可以代方面。表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2. 中医五行学说:是以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来阐释人体的生理
4、、病理及其与外在环境的相互联系,指导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种中医学独特理论和方法。3. 相生:五行之间相互资生、相互促进的关系。4. 相克:五行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5. 相乘: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胜一行的过度相克。6. 相侮:五行中某一行对其所不胜一行的反克。、填空题1. 对立制约,消长平衡2.土,水3.母病及子,木乘土三、单选题1. D 2. A 3. E 4. B 5. C四、简答题1. 简述五行的特性。答: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穡;金曰从革;水曰润下。2. 简述阴阳学说在中医护理学中的应用。答:(1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2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3解释人体的病理变化(4指导疾病诊断(5确立疾病
5、的治疗和护理原则(6指导养生防病 要保持体内阴阳协调,必须适应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病因 病机测试题、名词解释1.六淫2病机3. 阴阳失调4.亡阳5气虚6.血热二、填空题1. 为百病之长。2. 内伤致病因素主要有,和。3. 七情致病的特点是,和与病势密切相关。4. 阴寒内盛,逼迫衰极之阳浮越于外的病理状态称为5. 气的运行、流通障碍称为。三、单选题1被古人作为外感致病因素总称的是(A、风邪B、寒邪C、暑邪D、湿邪E、火邪2. 暑邪与火邪共同的致病特点是(A、性质重浊B、易生风动血C、多夹湿邪致病D、易耗气伤津E、易致肿疡3. 下列哪项不是瘀血致病的共有临床表现(A、刺痛B、肿块C、出血D、恶心
6、呕吐E、面色黧黑4. 下列的病理状态,除哪项外均表现为症状与本质不符(A、至虚有盛候B、格阴C、大实有羸状D、格阳E、悬饮5.梅核气的病机是(A、痰迷心窍B、痰浊上犯头目C、痰气凝结于咽喉D、痰留经络筋骨E、痰阻于肺四、简答题1. 简述六淫致病的特点。2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3. 简述阳偏衰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4. 简述气逆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 六淫:六淫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2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与变化的机理,即病因作用于人体,致使机体某一部 分或层次的生理状态遭到破坏,产生形态、功能或代谢等方面的失调、障碍或损 害,且自身又不能一时
7、自行康复的病理变化。3.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 人体阴阳失去相对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胜、偏衰,或阴不制阳、阳不制阴的病理状 态。4.亡阳:是指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使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而导致生命垂危的 一种病理状态。5. 气虚:是指气不足,导致脏腑组织功能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二、填空6. 血热:是指血内有热,使血行加速,或使血液妄行而出血的病理状态。1.风(邪2 .七情,饮食,劳逸3.直接伤及内脏,影响脏腑气机4.格阳5.气滞三、单选题1. A 2. D 3. D 4. E 5. C四、简答题1. 简述六淫致病的特点。答:外感性
8、;季节性;地区性;独立性与相兼性;转化性。2简述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答:湿为阴邪,易阻碍气机;湿性粘滞;湿性重浊;湿性趋下,易袭阴位。3.简述阳偏衰的概念和主要病因病机。答:阳偏衰即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机体反应性低下,阳热不足的病理状态。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答:气逆即气机升多降少,脏腑之气上逆的病理状态。气逆病变多由于情志内伤,等脏腑。或因饮食冷热不适,或因痰浊壅滞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肝四诊测试题、名词解释1有神2.腻苔3.郑声4.战汗二、填空题1我国人的正常面色是。2. 望小儿络脉可概括为 分表里,辨病性,定虚实和
9、测轻重。3. 五脏在舌面分布中,舌尖属,舌边属。4. 脉来快速,一息六至的脉象是;滑脉主、和实热。5. 胀痛主,刺痛主。三、单选题1. 望姿态时,见患者喘促抬肩,喉中痰鸣,难以平卧多为(A、肝风内动B、中风C、痹证D、外感风寒E、哮喘2. 头发突然大片脱落,称为斑秃,多属(A、精血亏虚 B、血虚生风C、饮食积滞D、肾虚E、血热3.裂纹舌提示(A、中毒B、水湿停滞C、心脾两虚D、阴液亏虚E、热郁4. 病室内有尿臊味多见于(A、水肿病晚期B、消渴病C、食积肠胃D、肺痈E、湿热下注5.消谷善饥为(A、脾胃虚弱B、胃阴不足C、胃火炽盛D、虫积E、肝胆湿热四、简答题1. 简述食欲和食量改变的临床意义。2
10、.简述面色白的主病与机理。3. 简述问诊的主要内容。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有神:又称得神。主要表现为神志清楚,精神良好,两目精彩,面色荣润,表情自 然,呼吸平稳,反应灵敏,动作自如等。提示脏腑精气充足,正气强盛,生命活动正常;即 使有病,也属轻病,预后良好。2. 腻苔:舌面上覆盖着一层颗粒细腻而致密的滑黏苔垢,刮之难去,称为腻苔。3. 郑声:神识不清,言语重复,时断时续,声音低弱称为郑声。4. 战汗:恶寒战栗,继之出汗,称为站汗,为正邪相争剧烈,是疾病发展的转 折点。二、填空题1红黄隐隐,明润含蓄。2.浮沉,络色,淡滞,三关。3.心肺,肝胆。4.数脉,痰饮,食滞。5.气滞,血瘀。三、单选题1.
11、 E 2. B 3. D 4. B 5. C四、简答题1.简述食欲和食量改变的临床意义。答:病程中食量渐减,多为脾胃虚弱;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消谷善饥,为胃火炽盛;饥不欲食,胃中灼热、嘈杂者,多为胃阴不足;厌食油腻厚味 多见于 肝胆脾胃湿热内 蕴;嗜食生米、泥土等,多见于小儿虫积。2. 简述面色白的主病与机理。答:面色淡白无华,唇舌色淡者,主虚证、寒证、失血证。病人面色发白,多由气 虚血少,或阳衰寒盛,气血不能上充于面部脉络所致。3. 简述问诊的主要内容。答:主要包括一般情况,患者的主要痛苦,疾病的起始、发展、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及其他与疾病有关的既往病史、个人生活史等。现在症状的问诊是其中的
12、重 点, 可参考十问歌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 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 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经络测试题、名词解释1.经络学说2. 十二正经二、填空题1.经络是和的总称。2. 具有特殊作用的经脉是;经脉外部,筋肉受经络支配分为,皮肤按经络的分布分为。三、单选题1下列关于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正确的是(A、阴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B、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交接C、阴经与阴经在四肢部交接D、阴经与阳经在胸腹部交接E、阳经同名经在四肢部交接2. 按照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手太阳小肠经后的是(A、足太阳膀胱经B、足少
13、阳胆经C、足阳明胃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3. 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次序为(A、少阳在前,阳明在中,太阳在后B、阳明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C、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D、太阳在前,少阳在中,阳明在后E、少阳在前,太阳在中,阳明在后四、简答题1简述十二正经的组成。2. 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参考答案、名词解释1.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 互关系的一种理论,是我国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填空题1.经脉,络脉2.奇经八脉,十二筋经,十二皮部三、单选题1. B 2. A 3. C四、简答题1.简述十二正经的组成。答:十二正经是经络系统的
14、主体,包括手足三阴经、三阳经。即手三阴经 (手太 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 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 。2.简述经络的生理功能。答:联络脏腑、沟通肢窍;运行气血、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辨证测 试题、名词解释1.八纲2.实证3. 脾不统血证4. 肝风内动证、填空题1.表里是辨别疾病和的两个纲领。2.肺的病证有虚实之分,虚证多为 和。3. 气虚类证包括、和。4. 血病常见证候可概括为、和四种。三、单选题1.八纲辨证是(A、各种辨证的综合B、各种辨证的总纲C、
15、内伤杂病的辨证方法D、外感热病的辨证方法E、病因辨证2.产生表证的主要原因是(A、外邪直中B、劳倦所伤C、里邪表出D、六淫初袭E、情志所伤3、头晕目眩,少气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淡白,心悸失眠,舌淡嫩,脉弱,证属(A、血虚证B、气虚证C、气血两虚证 D、气不摄血证E、气滞血瘀证4、临床表现为口燥咽干,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辨证是(A、血虚证C、阴虚证E、阳虚证四、简答题1.简述虚证、实证的鉴别要点。2.简述肝阳上亢证的概念及临床特点。)B、温燥证D、津液不足证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八纲:是指表、里、寒、热、虚、实、 阴、阳八种辨证纲领。2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邪气壅盛而 正气未衰,临床表现以有余、亢盛、停聚为基本特征。 3.脾不统血证: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弱,不能统摄血液,而致血溢脉外,以慢性出血为主要表现的证 候。4肝风内动证:肝风内动泛指出现以眩晕欲仆、抽搐、震颤等具有动摇特点 为主的一类证候,属内风。 二、填空题1.病位内外深浅、病势趋向。2.气虚、 阴虚。3.气虚证、气陷证、气脱证。 4.血虚证、血热证、血瘀证、血寒证。三、单选题1. B四、简答题1.辨别虚证与实证,主要是观察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太阳是大家的
- 邵东二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 山西高二联考试卷及答案
- 三原职教高考试卷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贵金属清洗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硅冶炼原料选择与配料计算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项目管理流程与效率提升考核试卷
- 经济型酒店品牌竞争策略考核试卷
- 毛皮服装设计与时尚趋势预测考核试卷
- 社会人文与消费者行为考核试卷
- 《特斯拉汽车供应链管理》课件
- 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安全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无人机操控 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 2024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 I 卷-数学试卷-全国
- 《瑞幸咖啡财务造假案例分析》8400字(论文)
-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初级)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一
- (试卷)2024贵州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
- 云南省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赛项)理论参考试题及答案
- 自然辩证法论述题146题带答案(可打印版)
- DB43T 2534-2022 电力气象服务技术规范
- 工程合伙人协议书范文模板下载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