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祖国历史的开篇第六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和社会变革素材先进的农具和耕作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冶铁技术逐渐提高,比青铜硬度更高、更易于普及的铁农具逐渐代替青铜工具而广泛使用。形成了有翻土垦荒的犁(代替了耒耜的翻土工具)、,铲土、耘苗、松碎表土的铲,除草、间苗的锄,平地、起肥用的耙,开沟、做垄的锸,收割谷物的镰等多种不同功能的农具系列,大大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牛耕的逐步推广是耕作技术的巨大进步。在此之前,人们用耒耜翻掘耕地,或一人操作,足踏下部短横木,一踏一掘;或两人合作,一人掘土,一人以绳索牵拉,都因人力有限,工作效率很低。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一方面不断改进耒耜的形制,一方
2、面发现可用畜力替代人力牵拉农具。这样,犁逐渐代替了耒耜,牛耕逐渐代替了人耕。牛耕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解放了劳动人手,是我国古代耕作技术史上的一次革命。应该注意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铁农具不少还只是在木工具上镶铁刃,由铁刃农具到全铁农具还需相当的发展过程。这时的铁农具由于冶炼技术水平所限,多为白口铁,铁中的碳以极脆硬的碳化铁形式存在,农具易断裂。后来,随着铸铁柔化技术的出现,白口铁可退火处理成韧性铸铁,农具强度逐渐提高。当然,韧性、耐磨性更好的灰口铁,则要到汉代才出现。重要的水利工程和提水工具春秋战国时期,各大诸侯国都很注意水利工程的兴修,或修筑堤防,或开凿运河,或兴建灌溉、排涝工程。这些工程的修
3、建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商业、交通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黄河、济水的中下游地区已陆续筑起不少坚固的堤防。如战国时期,地势较低的齐国沿黄河修筑长堤,以防雨季河水泛滥。堤成后,齐国境内得保无虞。对岸的赵、魏两国由于面临洪水的威胁,也筑长堤以防洪水,这就使黄河下游两岸人民生产、生活得到一定的保障。春秋末期,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在长江至淮河间开凿运河邗沟,这是我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运河。邗沟便利了农业灌溉和南北交通。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相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发展农业生产。史记·河渠书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
4、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水工郑国)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足见当时水利工程的规模和影响。下面分别介绍几个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水利工程。芍陂(què bi),淮河流域著名的水利工程。位于今安徽省寿县南约六十余里,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令尹(执政官名,其位相当于相)孙叔敖兴建。芍陂一带是楚国的农业区,当地地形较低,夏秋山洪暴发,常出现洪涝灾害,而一旦雨少又易干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利用洼地引水(今
5、淠河)、肥水(今东淝河)汇聚成湖,涝时蓄洪,旱时灌溉,成为一个古老的水库,因陂在白芍亭以东,故名。另一说认为,芍陂约建于战国时期。孙叔敖主持兴建的期思陂在今河南省固始、商城一带,而杜佑的通典误以为期思陂即芍陂。教材取前说。东汉时,王景曾对芍陂加以疏浚。曹魏又派人“兴治芍陂”“以溉稻田”。宋元以后逐渐堙废。今安丰塘是古代芍陂的残存部分。西门豹渠,战国初期魏国邺县令西门豹兴建的引漳水灌邺工程(今河北省临漳县)。在西门豹的指挥下,当地人民开渠12条,引漳河水灌田,使含盐碱成份过高的土地成为良田。一百多年后,魏襄王任命史起为邺县令,再次开渠引漳水灌溉,经魏国的长期治理,当地农业得到很大发展。春秋战国时
6、期,人们不仅兴修了众多水利工程,还普遍采用较省力的提水工具,使水浇地的面积大大增加。这时使用较多的工具有桔槔等。桔槔可能始于商代初期,此时在中原地区普遍使用,使其灌溉可“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见功多”。考工记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手工业技术汇集。这部著作在战国时期已经流传。西汉时收入周礼一书。今本考工记约七千余字,包括序论和分类介绍两大部分。书中说国有六职,分为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将“百工”与王公、士大夫并列,以强调“百工”在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第二部分分别叙述各工种的设计规范、制造工艺,有的还说明了产品质量的检验方法。如对青铜合金配比的介绍。再如介绍丝织业工艺的“
7、氏丝。以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讲了用碱性的草木灰水(水)除去丝胶的练丝(漂染的准备工序)的工艺过程。考工记在介绍各种手工业工艺的同时,也反映出当时人们掌握的物理、化学、生物、天文、数学等方面的知识。因此,这部书不仅在我国工程技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当时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城市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首领为保卫自身安全,开始筑城以防止外来的冲击。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都城制度。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国中九经九纬”是讲都城内纵横各九条道路,“经涂九轨”指道路宽为车轨的九倍(古制
8、车两轮间的距离为八尺),即七十二尺,大约相当现在的十六七米。“左祖右社”指东面是祖庙,西面是社稷坛(从面南背北的角度看图是左东右西)。“面朝后市”是讲城市布局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其中某些规定一直被封建王朝所遵循。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增多,城市也随着发展起来。城市人口逐渐增多,规模不断扩大。齐都临淄、赵都邯郸、魏都大梁、楚都郢、燕下都易、韩都新郑等都是当时规模很大的城市。燕下都易,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东西长约八千米,南北宽约四千米,是现存战国城址中最大的。齐都临淄,在今山东省淄博市,由大小两城组成。大城呈不规则方形,南北约四千五百米,东西约四千米。小城在
9、其西南角,呈长方形,南北约一千八百米,东西约一千二百米。大城为贵族、平民所居,有繁荣的商业区和各种手工业作坊与游艺场所。小城是王城,除王族居住的宫殿外,还有少量直接为宫廷服务的手工业作坊。战国策·齐策记述说:“临淄之中七万户户三男子,三七二十一万,不待发于远县,而临淄之卒,固以二十一万矣。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者;临淄之途,车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扬。”此语虽有些夸张,但也较全面的勾勒出战国时期最繁华的都市的社会生活全貌。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剥削方式的产生
10、,井田制越来越难于维持,很多地方出现了“公田不治”“田在草间,功成而不收”等井田荒芜的情况。齐国也出现了“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无田甫田,维莠桀桀”的情况(大意是由于不想耕种大田,杂草长得非常旺盛)。在这种背景下,齐桓公用管仲为辅佐,进行一系列的改革。管仲的改革首先从经济入手,针对井田制瓦解的情况,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即不论公田与私田,一律“相壤定籍”,依据土地的肥瘠、面积大小和产物的多寡,确定赋税的等级,统一收税。这种新税制,淡化了公田、私田的界限,通过税收制度事实上承认土地私有,有利于调动土地所有者经营土地的积极性,促进生产的发展,为齐国的强大奠定了经济基础。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
11、“初税亩”,国家以土地面积为根据(不分公田、私田)向田地主人征税,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国家的赋税收入,但客观上公开确认了私田的合法性和所有权,进一步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李悝变法李悝变法在战国初期魏文侯统治时期。魏文君很有作为,任用魏成子、翟璜、李悝等贤臣,进行政治、经济、军事多方面改革。变法主要内容有:一、废除传统的世卿世禄制,任人唯贤。二、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尽地力之教”,鼓励农民辛勤耕作。三、实行平籴法,维持经济秩序,限制不法粮商的投机活动。四、制定法经,建立法律制度。李悝变法使魏国富强起来,成为战国初期主要强国。有的学者认为,魏国这次变法以魏文侯为主,应称为“魏文侯变法”。吴起变法战国时楚国悼王时期的一次变法。变法内容有:一、废除贵族特权,打击贵族势力。二、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血压病发病机制与治疗策略》课件
- 《服务器机箱设计》课件
- 铁路市场营销市场营销的解读课件
- 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见病害的维修路基路面养护江西交通胡凤辉
- 水平角测量方向法课件
- 中医课件教学课件
- 中亚饮食文化课件
- 版个人反担保保证函合同样本
- 2025版二手设备销售合同模板
- 南昌影视传播职业学院《图形创意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肿瘤中医治疗及调养
- 云计算数据备份与恢复预案
-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生物的特征课件
- 住房城乡建设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科研开发类申报书
- GB/T 2424.7-2024环境试验第3部分:支持文件及导则试验A(低温)和B(高温)的温度箱测量(带负载)
- 智慧农业的支撑技术简介
- 政务服务中心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新版】(技术方案)
- 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培训记录、培训效果评估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脑卒中患者日常基本生活自理技能训练执行率的应用效果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
- 2024年甘肃省天水市中考生物·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