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 年度东莞职业技术学院重大教学改革招标项目“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培养三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JGZBXM201300)1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路径,也是提高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托。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 4 号)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有效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并正式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其特征决定了它的发展理应解决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训基地建设
2、等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过高职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教学资源库建设等一系列项目的建设来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在相关项目实施过程中,深层次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问题逐渐浮出水面,其核心就是要理顺政府、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关系,实现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发展,解决教育与职业的分离问题。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中,迫切需要高职教育根据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调整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结构,大力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岗位能力、职业素养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的能力;迫切需要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人才结构、规模和素养的新要 求;迫切需要调整现有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满足现代
3、产业体系发展需要的人才支撑力;迫切需要适应产业企业和岗位信息化对人才信息素养的客观需求。由此, 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关系又面临着从联系走向对接的新任务, 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关系又需随之进行新的调整,调整需要体制创新,对接需要平台组织依托。尽管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但整体而言,仍面临以下发展瓶颈:一是学校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途径、平台及体制机制尚未形成,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够灵活,活力不足;二是校企合作欠缺动力驱动和制度保障,校企合作停留在浅层次合作层面上,深层次合作开展力度不够;三是部分政府的缺位,对校企合作缺乏有效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其深层原
4、因在于政府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缺乏满足校企彼此需求的合作平台,缺乏校企合作创新体制和机制。因此,实行政校行企合作,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构建协同创新机制,让不同的创新主体在协同创新链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成为高职院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一、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的内涵“协同”是指各方互相配合、 互相合作;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1971 年,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最早提出了“协同”的概念。他认为, “协同”就是指系统中诸多子系统或要素之间通过互相合作和共同作用而形成有序的统一整体的过程。此后, 西方许多学者将创新理论和协同
5、理论结合起来研究。所谓协同创新是多方主体通过知识、资源、行动、绩效等方面的整合,以及在互惠知识分享、资源优化配置、行动的最优同步、系统的匹配度方面的互动,实现创新要素的系统优化和合作创新的过程。协同创新的视角是多方位的,协同创新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是形成以学校、企业、政府、行业等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创新模式,积极探索“政校合作、 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行校合作”等合作途径,促进政校行企均达成一致共识,实现合作共赢的新局面。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是加快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的现代职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开展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构建“多方协同,学产服用”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可以充分发挥政校行企各方
6、优势,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引领相结合,突破机制体制障碍,打破体制壁垒,改变小而散的重复交替的管理模式,充分落实各方责权,充分实现各方人才、资源、成果、知识产权等共享共用。二、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的构建机制是指社会有机体各部分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作用是通过一定的运作方式使系统中各子系统协调运行,进而发挥更高的整体作用。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和根本性的关键作用,所以高职教育协同创新的关键也是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只有解决了机制问题,才能促进协同创新的不断推进。目前, 高职教育应该以创建政府为主导、学校为主体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政校行企协同相关激励
7、机制、 约束机制和保障机制以及各项制度建设,建立起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互利共赢合作机制,从而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机制:(一)构建科学管理协同机制推进协同创新的首要工作是搭建协同创新机构,可以从宏观、 中观和微观层面分别成立高职教育政校行企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 职教联盟和校企合作委员会三层组织构架,建立管理层面运行的协调机制(见图1)。依托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三层组织构架,制度上确认各成员协同责任和利益,程序上理顺各成员协同过程,职能上建立各成员协同对话机制和平台,形成以政府主导、行业服
8、务、校企协同共长的科学管理运行机制。通过定期联席会议制度、不定期召开工作研讨会等,建立常态协调机制,及时协调和推进各个环节的合作与协同。在宏观决策层面,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院长和行业会长构成的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合作办学管理委员会,旨在加强校企合作办学的规划和政策措施的 权威性,统筹协调职业院校与企业的联系,决策指导解决校企合作工作过程中的重点困难和问题等。在中观指导层面,充分发挥行业企业指导作用, 依托政府主 动协调职业教育与产业关系的主导功能,成立由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学院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构成的产业职教联盟,下 设人力资源部、项目合作部等职能部和秘书处
9、,旨在推动专业层面“行企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及科技服务中的深层发展,指导解决校企协同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焦点和难点问题。在微观行动层面,充分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和企业的关键作 用,成立由行企业、系部代表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下设校企 合作办公室、教学管理与就业办公室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组、技术与社会服务项目组等,旨在落实“行企校”人才共育工作运 行、实训基地共建共享、就业及社会服务运行管理、多元化的资 金使用保障等长效机制及措施, 有效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及社会的 综合实力。(二)构建利益分享协同机制第一,建立双重目标导向体系。 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平台运作 要关注校企成员的发展目标, 以双重目标需求导向为校企
10、协同动 力,在协同创新平台中整体解决专业、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 地建设、招生就业、应用研究、社会服务、质量保障等一系列问 题,切实提高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融合度,为行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服务、应用技术研发服务。第二,形成高效的利益分享、风险共控、利益共创的协同机制。以项目为引领,围绕项目开展合作,提高协同运作的信任度,以人才共培为根本,围绕提升人才质量开展合作,提高协同运作的依存度,以资源共建共享为纽带,提高协同运作的效能,探索人才共培“利益分享”机制、资源共建共享“风险共控”机制和项目合作“利益共创”机制 (见图 2)。(三)构建人才共用协同机制第一, 建立“双向互聘”及“互聘共培”的优秀人
11、才工作机制,制定校企技术专家双薪双向互聘管理办法。政府和学校设立兼职教师聘用和培训基金,通过建立动态调整的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形成有利于企业技术人员进入职业院校承担专业教学的绿色通道,加强对企业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实现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互聘共培”。 通过灵活安排教学时间,实施“弹性教学安排”, 采用“身份在高校, 创业在地方”的人才引进机制,实现教授、博士、骨干教师的“双薪双向互聘”,形成有利于教师进入企业承担项目合作任务的绿色通道,加强和引领专业服务产业的能力。第二, 建立优秀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职称晋升机制,积极争取主管部门的政策倾斜,破除限制兼职教师晋升职称的各种条条框框,为兼职教师
12、提升学历和职称提供方便。同时,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优胜劣汰,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兼职教师的课程和实训项目,并制定相应的评价制度来考核兼职教师的教学效果。第三,推行学校专任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制度,鼓励教师深 入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去了解各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熟悉 生产工序,掌握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能力。(四)构建“学产服用”育人协同机制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光靠学校单方面的教学是无法完 成的,还需要实操、服务和应用。所以政府、学校、行业、企业 等共同参与,多管齐下,通过“学产服用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 将人才培养置于多方参与的开放系统中,贯穿于教学、生产、服 务、应用四位一体的全过程
13、, 才能适应经济转型对人才培养的新 要求,实现高职教育的教学自觉。第一,建立共同研发项目机制。坚持服务社会的宗旨,充分 利用学校的人才和技术资源, 通过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项目研发 等形式,与行业企业深度融合,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降低 和减少企业新技术研发的时间、 成本和风险,而学校通过与企业 的协同创新,可以有效指导教师和学生,推进研究成果的应用性, 进一步探索新的研究领域,提高创新水平。第二,建立项目合作 支持机制。组织行业、企业专家定期公告合作企业优化升级技术 研发项目需求指南,学校组织教师团队进行中报和立项,提供项目启动研发经费,支持校企项目合作,并制定校企合作产业优 化升级技术研发
14、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评价监测体系。第三,建 立项目“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激励机制。 建立项目来源于合 作企业的需求,项目的启动资金来源于学校, 项目的市场化应用 资金来源于合作企业的一种项目生成链式机制。 第四,建立专业 建设指导委员会运行机制。 组建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 行业 企业专家、学校骨干教师等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并常态 化运行。(五)构建“学生上岗”协同机制第一,加强实训和顶岗实习组织实施的过程管理,健全顶岗实习机制,完善顶岗实习规章制度和评价标准, 积极鼓励企业兼 职教师参与到顶岗实习教学环节中来。 采用顶岗实习与学生寻找 就业单位相结合,与企业共同制定并形成“专兼结合
15、,校企共 管”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以及“周检、月巡”的考核监控机制。 第二,建立政校行企就业信息共建共享协同机制,共建校企合作就业率指标体系、工作机制及奖励办法。第三,建立学生创业协 同机制,依托职教联盟,整合社会资源,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建 立灵活的、开放式的教学体系,校企联合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培 养创新创业人才。(六)构建资源共享协同机制第一,资源共享建设目标共识、内容共建的协同机制。以推 进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产业转型升级技术交流与合作资信共享 和协同共建为目标,以职教联盟为基础,构建政、校、企、行四 方参与、协同共赢机制,形成区域产业发展及职业教育融合的共 享资源。第二,共享资源知识产权保护与开放的协同应用及推广 机制。制定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及网上共享使用的范围等,建立产权保护和激励机制,协同资源建设与服务过程中知识产权保 护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战略采购管理》课件
- 二项式系数的性质课件
- 结肠癌手术案例分析
- 油藏地球物理一体化地震正演软件ColchisFM介绍
- 工厂证件转让合同范例
- 消防监测合同范例
- 商务代理合同范例
- 住房押金合同范例
- 鞋类订货合同范例
- 团员劳动合同范例
- 西南交通大学-毕业答辩PPT模板
- 幼儿园防冲撞隔离安全设施整改报告
- 污水处理池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告知牌及警示标志
- 氧、氩、二氧化碳气体充装企业风险点分级管控资料
- XX客运企业风险辨识评估报告
- GPS监控管理制度及处罚规定参考模板
- 国家开放大学《数据结构(本)》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
- 《千里江山图》演示文稿
- 职业规划样本
- 五年级数学公式(共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