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必修四专题三版块一苏教版最新同步教案雨霖铃最新同步教案38知识和能力 1、掌握文体知识“词”。 2、识记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及代表词人。 3、了解柳永生平及词作。 过程与方法 1、采用诵读法让学生熟悉课文。 2、通过让学生概括词上、下片内容来初步掌握词作的大意。 3、学生分组讨论其词的艺术手法,让其更进一步掌握词的特色。 4、品析鉴赏名句,使学生在经典句中学会领悟其意境,加深对全诗的把握。 5、拓展延伸,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其它词作中能较好的领悟其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从而珍惜身边之情。 2、认识柳永在本词中流露的情感有其个人和社会等多种因素。 教
2、学重点 对词的音律和章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鉴赏意境。 2、背诵本词。 教学媒体 录音机及课文朗读带、歌曲送别、多媒体投影、CAI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李商隐说:“相见时难别亦难”,是的,在现实生活中,别离是种常事,在诗词中更是一种历写不衰的主题,如李白的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孟郊的游子吟等等,透过诗行,我们可以想见朋友“禾黍听马嘶”中的呆望;母亲送别儿子时的泪眼愁眉;可以感受到“默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江淹)中包含的至理。今天我们来学习柳永雨霖铃,一起走近词人的心灵世界,去感受情弦的脉动。 二、词及柳
3、永 词: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最早出现在唐、五代时期,称为“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发展至高峰,形成“豪放派”和“婉约派”两大风格流派,出现了苏轼、辛弃疾等豪放词人,柳永、李清照等婉约词人。作词又叫“填词”、“倚声”,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词按字数的多少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柳永(约980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世称柳屯田,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他通晓音律,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创作了大量慢词,成为婉约派的代表词人,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叶梦得避暑录话言称“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纪昀
4、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更是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有乐章集传世。雨霖铃寒蝉凄切为其代表作,充分体现了婉约派哀怨缠绵的风格。 环节说明对著名作家和重要文学常识应识记,这于高考中基础得分是很重要的环节 三、诵读提示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背全词,学生听读,注意句子的节奏,初步把握词的主题。 说明: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行,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更觉得痛苦万状,他这种抑郁的心情和失去爱情慰藉的痛苦交织在一起,本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而痛苦的心情。 2、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自由诵读全词,概括上下片内容: 明确:这首词上片纪别,写一个秋天的
5、傍晚,词人和心爱的人在都门外长亭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景,下片是词人想象别后羁旅生活的情状。 四、鉴赏词的意境:让学生根据上、下片的内容,分别作一幅画,然后用自己的话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 a、第一幅画可命名为:依依惜别(画面具体描述略) b、第二幅画可命名为:羁旅长愁(略) 环节说明教师对学生描述性的语言要及时评价,力求使学生做到以美的语言描述美的意境,让其语言表达力得到提高。 第二课时 一、体会词的艺术手法: 1、本文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让同学们自己思考讨论,并在笔记本上先试着总结出来,教师相机指导后,明确: a、上片实写景,描绘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场面。下片重在对别后羁旅生活的设想,则是虚写。 教师
6、问:这是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学生答:虚实相生的手法。 b、词开头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是写帐饮时的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天气,同时“寒蝉”透示了愁意,“凄切”之声令人感到凄凉、冷落,“长亭”乃分别伤心之地,这就造成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情别绪的气氛,给人一种无可奈何的感受,为男女双方即将离别时的情感作了巧妙的衬托,真是字字含情,句句含意。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写离别时的景。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然“千里烟波”,浩渺无际的江面上的粼粼水波,和“金波”相反,是愁人的景象,这就透出了词人心头长时间难以排解的惘怅;“暮霭沉沉”,写傍晚云雾浓重,这又与词人心情
7、的沉重压抑极具相似性;“楚天阔”,楚地天空空阔辽远乃词人愁绪的无边无际。 词人在这种景色中那黯淡的情绪就变得越发黯淡了,再加上前途渺茫,词人暗淡迷惘的心情把水色天光都蒙上了阴影,词人用比喻的修辞方法选取三种有代表性的景物充分表达了离别的愁绪。 请问同学们:以上作者用了何种艺术手法(教师稍作提示)。 明确: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c、长词的过渡最不容易,既不能“全脱”,又不能“明粘”。这首词上片的歇拍句“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用的是半虚半实的写法,由此过渡到下片的虚写,真是既不“全脱”也不“明粘”,这即此词又一艺术特色巧妙的过渡。 二、名句赏析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历来为
8、人所传诵,甚至有人拿它来代表柳词。 学生分组讨论:这两句词中的典型景物在我国民族文化传统中有何特殊意义?词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情怀? 明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是借“杨柳”来写离别的;“年年柳色,灞陵伤别”自灞桥折柳的故事产生后,杨柳和别离似乎已具有必然性的联系了,也符合古人折柳送行之习俗。“杨柳”和别情有关。 “晓风残月”是天还未亮时的景象,这时一切景象都特别凄清,难以忍受,同时古人远行又多在此时,送别也于此时,于此景就更为动情了。“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曹植七哀)就是把别情与这时之景联系在一起来说的。 “酒醒”后的惘怅,“酒醒”乃
9、“愁醒”,经过饮酒麻醉后再醒来的愁,就越发使人感到无法排遣了,真是“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李清照念奴娇),“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词句)。 词人在此词句中将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融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一幅鲜明的画面,并且此画面又恰出现在一个特定的时刻离开心爱的人的次日清晨“酒醒”之时,昨昔图景在头脑中依然明晰,可心爱的人已远去,这就构成了十足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的抒发了伤离别的悲凉情怀。 环节说明对于诗词的艺术手法鉴赏,学生时常感到吃力,采用步步诱入法可以让学生渐进鉴赏 三、精华集萃 1、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4、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5、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四、拓展延伸 1、发给学生资料,要求学生根据资料中的提示阅读柳永的蝶恋花。 蝶恋花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将雨霖铃与蝶恋花进行对比阅读,在对比的基础上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内容上:前者写离别和怀人,后者只是怀人之作。 抒情方面都有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高透明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集中处理垃圾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古建筑泥水施工保护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踏板骑摩托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自稳定安全阀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浴擦网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插头端子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微发泡塑料装饰材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供应链管理及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电影演员保险及聘请合同4篇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 工程质保金返还审批单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五月天歌词全集
- 商品退换货申请表模板
- 实习单位鉴定表(模板)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 机械制造技术-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方案
- 2023年常州市新课结束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 正常分娩 分娩机制 助产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