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教学设计-09(2)_第1页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09(2)_第2页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09(2)_第3页
《醉翁亭记》教学设计-09(2)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醉翁亭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理解本文景物描写的方式和作用;2、 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感情。及其积极意义。3、 背诵全文。4、 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实词的意义和重要虚词的用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 本文写景抒情的特点2、 文言词语的积累和课文背诵。教学安排: 3 课时第一课时一、 导入,作者简介。由“醉翁之意不在酒”导入。欧阳修,( 1007 1072 ),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所作散文说理畅达,抒情委婉。本文选自欧阳文忠公集。庆历5 年( 1045 ),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上疏

2、为其辩解而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二年,写了本文。欧阳修写此文时不过 39 岁,文中所说“年又最高”“苍颜白发”,都是夸张的写法。六一居士的由来:欧阳修自曰:吾家藏书一万卷,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由棋一局,常置酒一壶,再加醉翁一个二、听配乐朗读课文。正音1、 解释主要词语:林壑尤美()名之者谁?翼然临于泉上者4、饮少辄醉(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王大绩讲高考诗歌鉴赏王大绩讲高考作文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林斌讲英语完形填空林斌讲英语阅读理解李俊和讲高中英语写作在乎山水之间也。()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负者歌于途()伛偻提携()()觥筹交错()颓然乎其间者()2、自由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 个“也”

3、字,读起来语气不尽相同。(1) 陈述 (2)肯定 (3) 感叹 (用于直抒胸臆 )。朗读时,应通过上述语气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到“也”字后面应有较长的停顿。朗读时还要注意 25 个“而”字,读时应分辨轻重。一般来说,凡表示转折或递进意味的都要重读。如: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凡作为连接词语的“而”和有调整音节作用的“而,”则可以轻读。如:朝而往,暮而归。此外,还要注意骈散结合的句式,读时节奏要富于变化,悦耳动听。三、 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结构。第一部分( 1)醉翁亭记的地理位置及名字的由来(琅琊山间、酿泉边上)第二部分( 2)山间朝暮四季景色第三部分( 3、4)太守

4、与民同醉同乐的情景第二课时:一、教师指导学生研读第一段。欣赏第一个景点醉翁亭总领全文的是哪一句?(环滁皆山也)2、划分段落内部层次,理清文脉:这段总写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它的得名。分两层:第一层写环境并点题:环滁皆山西南诸峰琅琊(鸟瞰)酿泉(由俯到仰)醉翁亭(自下而上,点题) ;第二层写亭的得名:建亭者名亭者乐(题眼,主线) 。3、分析第一层的写景方式:自远而近,从大环境写起,层层烘染,步步推进,一步步把读者带入佳景,并交代了下文的游乐路线与环境。4、 对照图片将学生带到美丽诱人的风景区去感受自然之美。5、根据提示背诵此段。6 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醉翁的情趣不在酒上。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

5、此而在别的方面。二、按上述步骤,学生自读第二段,教师点拨,欣赏景点之二:琅琊山早晚及四季美景。这段分述山间朝暮四季的不同景色,是上段“山水之乐”的具体化。作者在写朝暮图及四时景物时抓住各自特点来写。写朝暮图就是一天时间的纵面展开,写四季景则是横向铺排。 写早晚景色变化,抓住“明“”晦”的特点,用“日出“云”归”写出“林开“岩”暝”的变化景象,成为对比鲜明的两幅画面。写四时景抓住了山间独特的景物山、花、木、泉、石,写出了迥然有异的四幅图景。三、研读第三段,欣赏景点三:官民同游。1、第三段写什么:可分为哪几层?段首的“至于”有什么作用?写滁人、宾客、太守游琅琊山的情形。可分为四小层。分别是“滁人游

6、太守醉众宾欢太守醉” 。其中“太守醉”是全段核心,其它俱是陪衬,写“醉”也是写“。乐”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2、为什么在写“太守宴”前要先写“滁人游”?为了给“太守宴”创设一个欢乐的氛围,并蕴含着作者与民同乐的旨趣。3、这段的结构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用三个并列的层次来突出最后一个层次。在大小环境和众多人物中突出太守。4、文中怎样写出了滁州百姓之乐?“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5、滁人欢乐情状全是从太守眼中看出的。从写滁州百姓之乐中间,可以体会出什么内涵?有没有太守之乐在里边?享受“山水之乐”的不仅有太守及其宾客,还有滁州

7、的百姓,一州之人,人人都可以纵情山水。 “滁人游”写得有声有色:有歌声和呼应声,有负者和行者,有老人和孩子,百姓如此兴高采烈出游,是因为生活安定富足,而这又跟太守励精图治有关。太守为此而乐,也为能与民同乐而乐。这是他的政治理想。四、独立阅读第四段。1、 先朗读(勾划出山间夕照的起止句) ,后分析,再背诵。2、 太守,众宾为何而“乐”?太守: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众宾客:从太守游而乐3、 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太守之乐其乐”是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含蓄地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感情,既包含娱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欢乐,也包含看到自己的政绩政通人和后的欣慰。“太守之乐其乐”是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

8、想的反映。第三课时一、背诵课文。指导背诵,重点在引导学生从内容理解入手,尽量不死背。如第一段,共 11 句话,分作三层来理解背诵。 前 4 句放在一起背,是由远而近写景(一句除外);第 5 句至第 9 句放在一起背,这里写作亭者,命名者, “醉翁”之号的由来。最后两句放在一起背,其他段的背诵,先分一分层,将内容相关联的句子放在一起背,便于记忆。二、由学生自己边背边理清文章脉络。1、开头部分介绍了醉翁亭,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后一层介绍亭名由来。2、中间部分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1 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接“朝而往,暮而归,四时

9、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2 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 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3、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 层写游人去,禽鸟乐;第2 层写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全文围绕“乐”这一主线展开。5、找出文中的成语:水落石出、峰回路转、醉翁之意不在酒6、本文的切入点是什么?(醉)7、太守为何而醉?(为景而醉:琅琊秀丽,酿泉迷人。为人而醉:滁人游,众宾欢。为情而醉:与民同乐三、本文的记叙、写景、抒情是如何相结合的?以抒情贯穿于记叙写景之中。第 1 段写亭之概况, 第二层写朝暮图、 四季景等,都以太守“寄情山水,与民同乐”为主线贯穿起来。景中处处有情,真是情景交融。四、小结: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多为散句,但也间有骈句,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