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的原始回归_第1页
艺术的原始回归_第2页
艺术的原始回归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艺术的原始回归古往今来,大自然都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源泉。其孜孜不倦地给艺术创作贮备优质的资源、创造良好的环境。而现今,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存。面对城市化建设急剧加快所导致的生态恶化,艺术作为大自然的宠儿,又该以怎样的方式对其予以回报、予以帮助呢? 2014 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袁熙坤呼吁重视生态保护,并表示将用艺术创作表现对生态的关注; 2013 年 10 月,“ 剩余价值环保艺术展”在上海浦东陆家嘴中央绿地开幕;我国艺术家董希源应联合国环境署邀请,赴非洲肯尼亚举办了以“感恩自然 ?中国梦”为主题的环保与艺术作品展;德国的莱比锡,概念艺术家弗兰克 ?伯尔特用利乐包装制作了纸船

2、, 希望通过此创作批评人们的浪费行为;瑞士的日内瓦,美国艺术家莫纳?斯费尔的作品可再生迷宫由 8000 个塑料瓶组成,这正好是全球范围内平均每秒所丢弃的塑料瓶的数量;墨西哥的海滩上,墨西哥艺术家竖起了一个巨型充气马桶,以此抗议用垃圾和废水污染沙滩与海洋这些艺术作品不但具有审美意义,更具有时代精神与人文内涵,充分表达了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越来越不平衡的境况。创作者用其独特视角,以艺术创作的方式对大自然进行审视,对人类的行为给予关注,充分表达自己的理念。影响环保艺术创作的“围栏”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的艺术创作者开始关注并用实际行动进行绿色环保概念的宣传。我们勇于把目光投向大自然,勇于把这种创作意识

3、投入到艺术创作里。但当代艺术家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并不代表其能创作出影响力大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精品,而环保艺术创作也不能完全跨过阻碍其发展的“围栏” ,游刃有余地在驰骋子在艺术领域中,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极度商业化发展使艺术家环保意识滞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已经感悟到了负面问题的出现,比如雾霾的出现严重破坏了空气质量。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朱乐耕分析道: “当今,空间的压力是很大的,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建筑中,必定需要很多自然的空间,因此,现在对于环境空间艺术的考虑也在增强。中国是农业文明的国家,这些年因为发展经济,我们的损失很大,如城市的扩张让绿地越来越少,食品安全也成为了

4、问题。此外,我们的精神空间也存在问题,往往会感到压抑、空虚,而艺术起到了很重要的调节作用,会把冰冷的东西融化为很自然的东西。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王家增一直在关注城市题材和工业题材,他从上世纪90 年代就一直进行工业题材的创作。“这跟我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当时便有很多的雾霾,但我们并没意识到雾霾的严重性,仅限于知道其对身体不好,对环境不好。 ”在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中,必定某些东西会给人类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如对环境保护的忽视、过度开采资源等。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这其中也有对人有益的一面,王家增认为,人们在生活上有了好的转变,在吃穿住行方面有了更好的保障。但这些东西的基础材料从何而来,无

5、非是从大自然当中摄取出来的,但过度摄取就意味着过度浪费。尤其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我们只考虑经济的发展,不注重环境的恶化,必然影响到今天的生活。艺术教育阶段储备不足,无法成就经典艺术创作一些艺术创作者由于思想储备不足,在以往的学习阶段没有被很好地灌输环保观念,使得其对于环保题材的艺术创作关注度不够,无法做到在创作中游刃有余,导致作品中缺少生命力、说服力,无法反映社会、反映现实,不能与当代语境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王家增对此表示赞同: “艺术最重要的是要通过艺术作品来反映环保、绿色的理念。有人利用废弃品来进行装饰,有人号召艺术家去捡垃圾,捡完之后回来做作品,但真正能把作品做得有代表性的并不太多。”

6、不可否认,当今的艺术高校与过去不同,学生对环保方面的关注越来越多。在多元化的时代,国际上也有很多的环保会议在召开,中国也加入到这个组织,而学生也通过媒体了解到了这方面的信息,但了解并不等同于理解。王家增认为,学生都在关注环保,但未必都能落实到作品上,也许像他这样在工业区生长起来的艺术家,才能切身感受到整个城市变迁的过程,感受到工业改革的过程。国家缺乏艺术创作的相关监督机制现今,国家颁布了各项环保政策, 提倡落实科学发展观。但中国的经济发展得很快,艺术也发展得很快,其对应的很多问题却没有跟上,如我们到底有无监督艺术创作发展的体制,有无对其制约的东西。过度的开采、过度的燃烧,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的问

7、题,而这是否能引起艺术创作者足够的警惕,他们的艺术创作是否有责任去对此予以关注,且那些极其奢华、浪费资源的艺术设计作品是否应该被明令禁止,并建立相关的制度、政策,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传媒追逐市场使艺术创作迷失方向造成生态破坏的问题,一方面是我们教育方面的缺失;另一方面,社会媒体以及评价体系也存在问题。在市场化的过程中,大众传媒按照市场的运作规则来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传媒导向以经济利益为基础, 随波逐流, 把艺术创作、设计进行夸张的变形,使其更加顺应市场潮流,使艺术创作迷失了最初的方向。朱乐耕列举了一些问题: “比如,装潢设计系的学生设计出的作品有些就出现在市场中,像中秋节月饼夸张的包装,

8、这些材料很多是印刷品,耗费了大量资源,使得设计的最初意义偏离了轨道。我们不应该创造这种奢华,而是应该有一个很好的环保理念,要考虑这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的设计责任,以及要考虑回收,这才是可持续发展。 ”而在其中,传媒的力量是强大的。因此,传媒需加强环保意识的传播,加大相关报道力度,积极影响社会舆论,促进社会和谐、统一发展,这是传媒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以环保题材为主的艺术创作艺术界的深切呼唤越来越多的艺术举动让我们看到,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艺术创作者都怀着敏锐的观察力与对人类世界的深刻认知,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着人类精神与生态环境融合的篇章,他们用艺术的表现形式向世人不断提出问题与思索,试图唤起人类最原始

9、的感知以及对自然界最深切的关注。记者就 2014 年 4 月 25 日在国家大剧院开幕的“空间 ? 境像朱乐耕当代陶艺展”采访了朱乐耕,他表示,这次所展出的都是很典型的契合环保主题的作品,而这些作品都是比较集中地表达艺术家环保思想的系列作品。“我的很多作品不仅仅是放在室内的,而是放在室外空间的,表达的是对环境空间的关注。我们需要人性的、自然的东西,包括当代的环境,我们在感受它,同时需要多一点环境的艺术,空间的艺术来缓解这样一种心理状态。 ”人们渴望自由、自然、绿色、环保的东西。但目前对于这类的创作太少了,朱乐耕对此表示担忧,他认为,公共空间的作品往往被忽视,因为在商业化的进程中,我们只重视商业

10、而缺少环境意识,土地被占有、环境被破坏,所产生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很多。我们应该追求更好的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那种具有诗意的、绿色的、回归自然的空间。从某种角度说,一位艺术家,不仅仅是要创作出具有美感的、能够愉悦大众的艺术作品,而且还要善于关注社会问题,其虽然不能像哲学家一样解决社会问题,但要反映一些社会问题。王家增的作品一直立志于反映社会现状,其作品题材多为城市变迁、工业改革,以及在工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负面问题。 2014 年 4 月 12 日,“工业日记”王家增油画展在济南市美术馆开幕,其作品中表达出过度城市化带来的城市垃圾,过度城市化对人的束缚,以及过度城市化对人类身心的摧残。旨在于给社会提

11、出一些问题,让人们加强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王家增说:“我们生存在地球上,就要爱护它、保护它。因为一旦破坏某一个食物链,今天的人类生存起来就会很困难。而现今,我们的植被少得可怜,环境依然在恶化。英国的伦敦、美国的洛杉矶过去也是雾都,但它们在发展的过程中重视对于环境的保护,并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把雾霾治理掉。 我们应该有前车之鉴,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效仿其他国家的做法,让老百姓有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让人们有一个蔚蓝的天空,这是我们艺术家应该呼吁的,也是我们的使命与职责。 ”从作品的角度说,不能让作品因为观念的问题而失去原来的艺术性,应该注意整体的艺术效果,但作品又与当代有着直接关系,是当代的艺术,而当

12、代的艺术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观念,而不仅仅是表现手段。所以说,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是融观念与艺术性于一体的,既体现了艺术审美,又反映出现实问题。艺术家尝试着从艺术美学中提取出更有价值的东西,并以此来提倡用艺术来影响环保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而艺术教育界、艺术类高校又该怎样普及与发扬环保理念,并把其灌输给未来的下一代呢?这是值得探讨的问题。作为承载并传承艺术教育的高等艺术学府,更应该承担一种必要的社会责任。对于北京服装学院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该院艺术与工程学院院长郑嵘说: “我们做得更多的是植物染方面的一些工作。因为植物染的概念要用到传统手工艺里面染色的一些技艺。从设计的角度说,用植物染染出来的面料去做

13、后期的设计创作,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因为面料在染色的时候不是用化工的染料,而是从植物的颜色中提取染料,这样可以做到更加环保。 ” 2013 年北京国际时装周期间的发布会上,整场系列的设计都是用植物染的面料去呈现出来,而北京服装学院在教学环节也会开展一些类似的课程,让学生去掌握传统的一些技艺和设计之间的关联,更多地去探讨可持续的设计概念,这其中用到的原材料,包括设计概念都是从更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做的。合理设置课程,传递环保理念艺术高校的社会职责艺术创作中,环保的概念亦包括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近几年,这个话题成为了国内外的一些设计师或院校共同探讨的问题。国际上偏设计的一些论坛也对此展开了讨论, 例如,

14、如何做可持续的设计,郑嵘表示,这其中可能会涉及到染料的部分,或者是类似于“旧衣改造” “旧纤维材料的再利用”等再生的概念。包括北京服装学院的材料学院、商学院都会去探讨旧衣回收以后的再利用问题,以及如何去消化的问题,这和资源的合理使用是有关联的。从教学的体系来讲,目前北京服装学院会把环保的概念通过课程、实验以及一些设计的要求灌输给学生。 “学生在学校这个大环境下,首先,更多的是建立对环保概念的理解;其次,是学生自己在设计的过程中,如何把这个概念转化成从材料到手工艺的使用上,如何对这种概念更有帮助,使之更有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这是在其设计创作中去体现的。”郑嵘对未来报以希望,其更希望学生在进入行业

15、以后,可以在公司层面或是在商品层面的设计上把“环保”的概念更好地持续下去,因为一旦涉及“行业”这个环节,如果要去体现环保的概念,会涉及生产层面的安全性、保护性其实是更多的。如果是从学生的设计,到行业的设计,一直到公司等各个层面可以更好地形成对这个概念的连续性。艺术高校的教育要有这样一种理念:学生要在各自的专业下,在整个社会的链条里面,都能够优先考虑环保问题,考虑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朱乐耕认为,艺术创作者也应该具备这种环保的意识,包括艺术与整个环境空间的契合所带来的影响。“目前高校在教育方面的问题还是很多的,我们要在大学教育中把可持续发展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对于国家而言,也应该把环保作为一个行业标

16、准,而商场也要拒绝耗费资源、污染环境的东西,我们不鼓励,并且在理论体系方面也要对此予以批判,要有一个共识:最好的东西就是环保的、绿色的东西。 ”不仅对于大学阶段,在中小学阶段就应向学生灌输绿色、环保理念,让他们懂得什么是可持续发展,什么是健康的生活。学生对于此概念的理解也不应仅仅停留在表层涵义上,而是应该更深入到实际,如高校可以开展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公益活动,让学生在具体实践中感受和探索,在头脑中形成良好的导向,对于奢侈包装、过度包装等有损于生态环境的设计应该拒绝,多追求绿色、环保的设计,让人们达到一种共识,拒绝一切不环保的设计和消费。人性化趋势的需求是环保题材艺术创作的发展方向当今,从整个社会

17、的生活节奏、工作的复杂程度,以及整体的社会发展来看,都会比以前复杂和紧张得多,郑嵘从服装设计的角度谈道: “包括教学和很多设计创作里,大家更强调的一句话是 less is more,其强调的可能是更简单的东西,其内涵,或者是其所能呈现出的爆发力是更强的,所以其与可持续性以及环保的理念在某种角度上讲是相对契合的,提倡用更天然、 更本真的东西, 更少进行化学的添加,回归到原始的手工艺的层面来对事物进行理解。 ”在此过程中,会用到一些天然的织物,等等,都是追求简单的设计,却更具发展性,具备更高的文化价值、产业价值或商品的价值等。郑嵘认为,人们使用物品的简单性会对生活的复杂起到一种心理层面的补偿,在设计上亦是如此,往往简单的设计其实是更回归的、真实的、绿色的东西。艺术创作者善于用难以想象的废弃材料、浑然天成的自然材料与高雅艺术结合在一起, 让它们之间产生联系, 化“平淡、腐朽为神奇” ,充分体现艺术的功能与魅力。当今的艺术领域已经介入到工业、科技等领域,其引领出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